::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 取消訂閱::
     
第424期/2018年12月04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本期專題】拔苦予樂的菩薩行者
【訂閱方案】【開啟平安】人生訂閱案
【精選專欄】【焦點話題】帶正念回家⸺一行禪師返回越南祖庭常住
【法鼓訊息】探討東亞禪宗傳承與發展 預約第四屆漢傳佛教論壇
購買本期雜誌
訂閱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24期目錄
 

拔苦予樂的菩薩行者

菩薩最積極


菩薩發下大願,以慈悲、智慧度眾,
一肩承擔眾生的苦難,
徹徹底底、無條件、無休止地奉獻自己。
菩薩最具行動力,是積極人生的榜樣。

■ 聖嚴法師

(梁忠楠 攝)

 

《妙法蓮華經》卷4〈見寶塔品第11〉說:「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這便是菩薩行的寫照。菩薩行,又名菩薩道,是以利他為方法,以成佛為目的。利他是基於慈悲,慈悲就是憐憫眾生受種種苦,雖然畏苦、怨苦、恨苦,而又不知如何離苦,菩薩便以利他作為自利,首先奉獻自己,最後成就自己。唯有最徹底、無條件、無休止地奉獻出自己,方能成就大悲無我的佛果。所以菩薩是積極的人生之中,最積極的榜樣。

 

積極的四個原則:學菩薩發大願

 

(一)積極在於付出

如果僅僅為了私利的爭取而積極努力,因緣不成熟時,便會造成怨恨、嫉妒、失望;因緣成熟時,又會造成驕慢、自大、自滿。由於跟你自己的利害有關,任何煩惱都會發生,煩惱產生之後,首先受害的是你自己,接著跟你自己有關的人,亦連帶遭殃。

 

若是為利他的付出而積極努力,付出的本身就是目的,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個人的生命有限,而眾生的苦難無窮,故有菩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而眾生的苦難,出於物質的貧乏者固多,出於心理的困擾者更多,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的誓願,以什麼來度眾生?拿什麼來斷煩惱呢?於是又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誓願,而這三種誓願的最後目標,則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依此〈四弘誓願〉,不僅在一生之中努力,生生世世皆要努力,不到成佛,絕不中止,所以是積極的。

 

(二)積極在於行善

利人而又能自利的事,應當趕快地做、多做、不斷地做;雖無私利,也無近利,卻有公利、遠利的事,也應當趕快地做、多多地做、不斷地做;從近處看,雖是自私自利,遠處看則是利他的公益,更應當勤勉地做、多多地做、不斷地做;僅為個人有利或少數人的利益,卻要付出多數人的以及長久性的損失者,便不應做。

 

行善可用財物,可用身、口,也可用心。自做,教他做,或見到他人做時心生歡喜,即所謂「見做隨喜」。善有大小,善中之善,則是以佛法化世,提供佛法之原則、方法,指導人生的方針,此即是最好的布施。故《菩薩藏經》中說:「我悉隨喜……現以法施,充足眾生,饒益眾生,安隱眾生,慈悲世間。」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24期

【焦點話題】

一行禪師回到越南祖庭受到各界的歡迎,最高興的莫過於越南的弟子們,媒體也爭相報導。(照片來源:Thich Nhat Hanh Foundation

帶正念回家——一行禪師返回越南祖庭常住


以《正念的奇蹟》風靡全球的一行禪師,
宣布回到越南祖庭常住,
旅居海外弘法五十多年後,
將在故鄉傳承佛法,延續正念的奇蹟。

 

■ 文/張之芃

 

對於親切可敬的一行禪師,弟子們都稱呼他為Thầy(註1),在離開家鄉五十年多後,2018年10月終於回到越南祖庭慈孝寺,並決定在此終老,延續與深耕祖師們的傳承。聽到禪師能夠回到越南的消息,世界各地的弟子們都非常開心與感動。

 

一行禪師的傳承

 

一行禪師於1926年10月11日出生在越南中部,16歲進入順化省慈孝寺受戒為沙彌;1966年取得剃度恩師真寔和尚傳燈,印可為臨濟禪宗第42代暨了觀禪師第8代法嗣,法名「澄光」、法字「逢春」、號「一行」,付法〈傳燈偈〉如下:

 


一向逢春得健行
行當無念亦無諍
心燈若照其原體
妙法東西可自成

 

〈傳燈偈〉正說明了禪師奉獻七十年的生命,致力於理解與教導祖師們所傳承的智慧,當我們帶著春天的活力走上修習之路,不被想法觀點束縛也不偏袒,以正念之光照耀我們,東西方就可以領悟這美妙的法;禪師已將祖師們的佛法甘露,帶到世界上許多的角落,幫助東方與西方的人們自痛苦中解脫。即使離開越南五十多年,禪師仍擔任著慈孝寺的住持。如今,禪師知道是時候回到越南家鄉了。直到離世之前,他決心留在祖師們曾經生活的地方,繼續建立正念禪修的基礎,也讓此地傳承弟子們有一個皈依之處。

 

漫長的返鄉之路

 

1966年,因為政治因素而無法再返回越南的禪師,1982年於法國南部成立「梅村禪修中心」(Plum Village),而後的三十年多在世界設立多所正念禪修中心與應用佛學院(註2),教導過上百萬的正念修習者。直到2005年,他才首次獲允率領190位僧眾回到越南;2007年第二次返鄉,為越戰受難者舉行追悼法會,並向越南政府請求解除對佛教的限制;第三次則是十年後的2017年8月,禪師總是熱切地期待能常回慈孝寺,向祖師表達敬意。

 

2018年10月11日,92歲生日過後,一行禪師向弟子表達,希望往後的日子能夠常住越南祖庭慈孝寺;10月26日禪師抵達越南峴港機場,受到當地出家眾與在家眾的熱烈歡迎。11月3日,禪師以慈孝寺住持的身分,邀請所有弟子們一同回到祖庭歡喜共聚。

 

進入慈孝寺時,禪師觸碰著古岩大門,表達回到家的欣喜,然後專注地向每一座佛壇禮佛上香;再來到戶外的半月池,這裡有著他還是年輕比丘時的許多回憶。他與越南僧眾靜默地深觀池水反照,或一起歡唱梅村的正念歌,享受當下的呼吸與彼此的陪伴。

 

2014年11月,禪師因嚴重腦溢血致使口語表達與身體右半部的行動能力受限,這四年來經歷著辛苦的恢復過程,先是前往美國復健;2016年回到法國後,又轉往泰國梅村中心。在泰國,禪師受到兩百位出家眾圍繞身邊的喜悅滋養,世界各地東西方的復健專家,也持續前往泰國照護禪師。

 

一行禪師的生命教導

 

禪師的健康狀況虛弱但穩定,雖然難以再開口講課,身體右半部也無法自主行動,他仍持續在梅村禪修中心提供自己的平靜與安穩。在狀況允許時,他會去參與行禪、坐禪與正念進食。2017年《與正念同行》(註3)電影在泰國放映時,禪師也參加了首映會,提供他的莊嚴與支持,如英文片名Walk with Me,與大家同行。

 

禪師也積極地接受物理治療,自我訓練說出一些字句,在雙腿終於能站起來時,他會微笑,也會用手勢、眨眼,提醒弟子們記得享受鳥叫聲;或是指著自己的嘴巴,提醒大家要記得微笑。有時候,禪師邀請出家弟子們一起喝茶,他的眼神充滿對大家的愛,每位弟子都很珍惜能陪在禪師身邊的時刻。禪師總是完全投入在每一個當下,知道如何享受生命,即使生病,也都不曾失去與弟子們的連結。

 

一直喜愛大自然的禪師,會到海邊住上幾天。在溫暖的沙灘上放鬆,由弟子扶著他一起享受清新的海水,在海邊全心地聆聽海浪聲,觀看浩瀚的海洋與天際線,深刻地體悟生命。禪師也曾靈機一動,想去泰國梅村中心的山丘頂,雖然登山的步道蜿蜒,弟子們同心抬起輪椅越過山路的樹幹,也停下來休息很多次,大家滿身大汗卻彼此微笑,因為沒有任何時刻,會比與老師、師兄弟在一起的時光,更加寶貴。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24期

  探討東亞禪宗傳承與發展 預約第四屆漢傳佛教論壇
 

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定於明年1/8、1/9,在法鼓文理學院綜合大樓GC001大講堂舉辦「第四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將以「近現代漢傳禪宗與禪修之挑戰與發展」為主題,邀請教界、學界代表進行圓桌論壇、九篇論文發表和學者座談,該會並廣邀相關領域研究人士共同參與,相關資訊可至聖基會官網查詢……more

 
  紀念彌陀聖誕日 農禪寺將辦佛七迎新年
 

讓心在波動的環境中,依然保持平穩與安定,迎向嶄新的一年。法鼓山農禪寺將於12/23至12/29,舉辦「彌陀佛七」。法會首日適逢紀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聖誕節慶,對於信眾別具意義。農禪寺歡迎民眾隨喜參加或全程精進共修,11/23起開放網路報名......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 >>文摘報

>>修行電子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 >>大師密碼電子報
關於法鼓文化   |  人才招募   |  隱私權保護   |  實體店面   |  客服信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