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88期/2015年12月01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好好睡,好好覺

從「睡」到「覺」,夢醒時分

前言:
吃飯睡覺,天經地義,但我們會睡覺嗎?
睡眠就像一堂放鬆身心的功課,
捨離日常生活中慣性的追逐,
心放鬆了,身體才會鬆;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保持正念正知,
身輕安,心覺醒。

■ 許翠谷

夜幕低垂,熙來攘往的臺北街頭,只見許多民眾穿著寬鬆衣褲帶著枕頭,陸續走進大安森林公園,他們打算做什麼?這是怎樣的一場聚會?

原來是英國作曲家李希特(Max Richter)和藝術家李簣至,在10月30日這天攜手合作的「睡眠林床實驗」,參加者可隨意躺在草地上或林蔭間的吊床,現場播放長達八小時,以鋼琴、弦樂和輕柔人聲譜成搖籃曲,樂章還搭配九十分鐘的睡眠週期,希望每個參與者都能一夜好眠。這場「助眠」 實驗,彷彿也透露這個時代的一個共同渴望——好好睡一覺。

該睡覺不睡覺?

禪宗祖師說,「饑來吃飯睏來眠」,睡覺原是很簡單、很放鬆、很享受的一件事,但現代人因為生活作息、環境變化、壓力、疾病等因素,經常一夜難眠。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臺每五人就有一人有睡眠困擾,年長者更高達四成,2014年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全臺一年吞掉3.2億顆安眠藥!曾幾何時,睡眠變成一種奢侈。

「睡不著的原因很多,但歸結起來,為了應付失眠而發展出來的許多習慣或觀念,很可能才是影響睡眠的主因之一。」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觀察發現,許多人習慣躺在床上看書或聽音樂,培養睡意,等於變相地暗示大腦和身體可以在床上保持清醒。

此外,有些人會在睡前安排三十分鐘的「空檔」讓自己放鬆,例如,先將洗衣機啟動,到客廳聽CD做腹式呼吸,接著邊寫睡眠日記邊聽輕音樂,最後聽廣播、晾衣服,準備就寢。短短三十分鐘內完成許多任務,睡眠彷彿白天生活競逐的延續,連放鬆也要講求效率,難怪不好睡。

睡眠占據我們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最主要的功能就在身心的修復與整合。睡得好,身體恢復元氣,神清氣爽;睡不好,不但容易鬧情緒,身體疲倦、腦袋瓜渾沌不清,也會成為學習或修行時的障礙,因此佛教相當重視睡眠的調和,而佛陀自己也有一套安心睡眠的法寶。

睡眠是休息也是修行

根據《雜阿含》、《增一阿含》等經典的記載,佛陀教導弟子初夜、後夜應該把握時間禪坐或經行,但到了晚間十點左右,則可以洗洗腳、暖暖身,準備就寢。睡覺時,可不是倒頭呼呼大睡,而是「右脇而臥,足足相累,意係明相,正念正智,恆念起想」。換句話說,想要一夜好眠,除了不熬夜、注意睡姿,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之外,還要讓心念保持正向、光明。

由於一般人睡覺時失去了明覺心,做的夢多半也隨著貪、瞋、癡等煩惱起舞,亂夢顛倒,印順長老在《成佛之道》指出,睡眠時做光明想,身心是寧靜而醒覺的,不會過分昏昧,失去正念而亂夢顛倒,該起床時也能應時醒覺,不會賴床貪睡,是休養身心最有效的方法。

從許多佛典故事,也可看到佛陀呵叱貪睡的比丘,提醒大眾「非時」、「不知量」的過患。障礙修行的「五蓋」、「十纏」中,惛沉睡眠也是榜上有名。對於揮之不去的瞌睡蟲,佛陀則教導大眾可「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經行」、「觀方隅、瞻星月」、「冷水洗面」等方法。不過,佛教談「睡眠蓋」的對治,並非要大眾徹夜不眠,而是保持心的覺醒。

有的人認為坐著睡可以保持警覺,繼程法師在《小止觀講記》提到,其實這種方式會讓人睡得不夠深沉,結果晚上睡不飽,白天一盤腿用功就打瞌睡,反而影響了修行,「修行人不應走極端,睡覺時還是躺下來效果最好。睡眠能養精蓄銳,延續用功的力量,所以該休息時,就要放下一切去養息。」

心簡單,才好眠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是修行的態度,也是生活的態度。但對現代人來說,放下手機或平板電腦,專心養息,談何容易。法鼓山禪堂禪修室室主常乘法師說:「 心簡單,身體才會鬆,也才好入睡。」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也分享他的睡眠法寶:「不計較,不比較,晚上好睡覺,隔天工作才有效,自然會心微笑。」

但如果各種方法都用上了,還是無法放鬆、睡不著,怎麼辦?

「睡眠問題不能從單方面來看,每個人的體質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心態。」果東法師每天處理公務、會客、演講的行程相當緊湊,也會有睡眠不足的時候,但即使晚上睡得少,起床後他會提醒自己不多想,而是踏實地活在當下,珍惜眼前面對的人、事、物。果東法師表示,當你用真誠的心去傾聽、互動時,反而精神奕奕,「這當中非常奧妙,當意念轉往正向,就會帶動生理機能保持活力。」換句話說,心才是覺醒的關鍵。

Wake Up:從「睡」到「覺」

從睡眠的狀態,發覺自己原來是這樣過日子的!繼程法師提醒,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慣性與追逐,鬆綁那些追逐後,妄念放下,心就鬆了,沒有牽掛、擔憂,心裡一片光明、寧靜。

天亮了,張開眼睛,給自己一個微笑,提起正知正念展開每日新生活,不只是身體醒轉,生命也跟著wake up。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88期

 

人生選擇題

聖經與心經

從《聖經》到《心經》的距離有多遠?
在香港領執的常寬法師,從學生的作業中看見,
香港的佛弟子由於歷史因緣,宗教經驗多啟蒙於基督宗教, 在
尋尋覓覓中才漸漸走向佛教、親近法鼓山……

■ 文‧圖/釋常寬(法鼓山寺院管理副都監)

自從9月1日到法鼓山香港道場領執,於每週三晚上的聖嚴書院課程授課,這個學年安排的是「學佛五講」,根據聖嚴師父講過的「學佛五講」大綱及內容,我安排了整個學年的課程進度,每完成一講,就安排一天在課堂上寫作業,9月底講完第一講「宗教與佛教」,因此在10月第一週出了一項作業,題目是「我的宗教生活史:首部曲(宗教)→二部曲(佛教)→三部曲(法鼓山)」,透過這個題目,希望能了解同學們從接觸宗教、認識佛教,到親近法鼓山的過程。

閱讀每位同學的作業時,讓我深受感動,同學們不僅敘述學佛的過程,也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與生活經歷,更讓我從中獲得許多啟發與領悟:

啟發一:宗教的啟蒙

香港因為曾經受英國統治,所以大部分的同學都曾就讀基督教或天主教創立的小學或中學。他們從小就聆聽過許多《聖經》故事,吟唱過許多聖歌,朗讀過許多聖詩,參加過許多團契聚會。長大之後,成長的無常變化,讓他們進一步想了解生命與理解宗教,因而把握機會,進一步認識了佛教。

在尋尋覓覓的過程當中,因緣的安排與善根的引導,他們走進了法鼓山香港道場。

我在同學的作業上,寫下自己的領悟;

宗教啟蒙於聖經
佛教啟發於心經
法鼓山啟迪於心靈環保

啟發二:宗教分不清

有許多同學描述成長過程,在學校時,都是跟著牧師、神父或修女,一面讀書,一面參加教會舉辦的聚會或團契。大部分的家庭也像臺灣早期農村社會一樣,接受過教會的協助與救濟,讓他們很感恩神職人員的博愛精神。他們在家時,又跟著父母或長輩,燒香、拜佛、問卜,祈求觀世音菩薩。在那個年代,也不知道基督教與天主教是不同的宗教,更不清楚佛教與道教有什麼不一樣,一直到有天閱讀了《正信的佛教》,才真正確認自己的信仰。

我在同學的作業上,寫下自己的領悟:

小時候宗教巡禮種善根
長大後選擇佛教種福田

啟發三:認識正信佛教

有幾位同學在中國大陸出生,成年或婚後才搬遷至香港定居,他們對於宗教的描述都提到了,從小接觸的就是無神論,唯一的信仰就是共產主義,其他的都是牛鬼蛇神。來到香港,接觸宗教、認識法鼓山,一面學習正信的佛教,一面修行正確的佛法。

我在同學的作業上,寫下自己的領悟:

有神無神各說各的道
有心無心修行就知道

啟發四:遇見聖嚴法師

「2012年某天,在無意間翻看《溫暖人間》,看到一篇文章介紹聖嚴師父的生平……」

「偶然在書局看到《正信的佛教》,當時看到師父相片,很是書生的讀書人,心想跟著學也不錯……」

「有天早上,在公園裡做運動,戴上耳機聽著新聞報導,本來沒有專注聽,但突然聽到臺灣的聖嚴法師圓寂了,當時我非常緊張,也莫名其妙地難過不安,很奇怪我根本不認識聖嚴法師是誰,為什麼會這樣?」

「上圖書館借閱有關佛教的書籍,但都看不懂,只有一本《枯木開花》借回家,像小說那樣看了,知道有一位聖嚴法師艱辛學道的歷程……」

幾位同學都提到初遇師父那一刻,這份動容不論來自親身目睹、影片介紹、聲音接收或文章敘述,都讓他們銘記於心。我在同學的作業上,寫下自己的領悟:

偶然相遇是因緣
必然重逢是善根 
作者與讀者:美好的相遇
師父與徒弟:蓮心的重逢

啟發五:溫暖人間與心靈環保

「我想佛法可能對我有幫助,在《溫暖人間》雜誌,看到法鼓山舉辦快樂學佛人的課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溫暖人間》一個廣告,法鼓山辦禪悅之旅在臺灣信行寺……」

「當時看《溫暖人間》雜誌,知道法鼓山有香港分會在荔枝角,離我家約一小時車程……」

「我是在2007年,從《溫暖人間》月刊,接觸了法鼓山,看到有禪修班課程……」

以上這幾位同學所提到的《溫暖人間》雜誌,是一份香港本地創刊的佛教雜誌。 :

我在同學的作業上,寫下自己的領悟:

溫暖人間接引自己,親近學習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提昇自己,無私奉獻溫暖人間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88期

 
  跨時代心科技 大悲心水陸法會祈福零距離
 

您是否有感恩、祝福,或是想說抱歉與懺悔的對象?以人人都有的大悲心,啟建漢傳佛教最為莊嚴、盛大的水陸法會,法鼓山於28日午後,於園區舉行灑淨儀式。至12/5(六)下午5點圓滿「送聖儀式」前,每日上午8點至晚間11點,民眾都能親至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或是透過網路在各分寺院、辦事處共修。共修處及網路直播時間、地點,可查詢「大悲心水陸法會」http://shuilu.ddm.org.tw/ .....more

 
  普化心六倫 法鼓山人基會再獲教育部表揚
 

法鼓山以「心靈環保」的理念,從事淨化人心和淨化社會的各項工作再度受到肯定,榮獲教育部所頒發「104年度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頒獎典禮於25日下午2點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有37名個人及20組團體獲獎,法鼓山人文基金會由李伸一秘書長代表出席,接受教育部前政務次長,同時也是本次評審團召集人黃碧端女士表揚......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