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78期/2015年2月3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人生雜誌


【本期專題】新春,遇見八十八佛
【訂閱方案】【四它進行式】人生訂閱案
【精選專欄】人生選擇題
【法鼓訊息】愛與生命的禪修習題

 

新春,遇見八十八佛

遇見八十八佛,日日光明普照

禮《大懺悔文》,
以覺行圓滿的諸佛為典範,
照見自己的煩惱與習氣,
隨文發心、皈依、禮佛、懺悔、發願、迴向,
改過清淨、發願未來,光明普照生命的每一天。

■ 黃佳卿

每年新春,欣姿芳企業董事陳張惠雅都向家人「請假」,到寺院禮懺,「在諸佛的護佑之下,讓人心中感到很平安;當身體拜下那一刻,內心是真真實實地懺悔,可以體會到一種清淨、安定與歡喜。」這堂功課,一禮就是十年。沒有絢爛的煙火,無需喧鬧的歌舞,只是安靜地頂禮諸佛,每念一尊佛名,都讓人歡喜,在佛前懺悔所作所為,內心的幽暗也漸漸變得光明。

遇八十八佛,啟動學佛動力

不僅新春普佛法會常以《大懺悔文》為主要內容,在許多部經典、懺儀和佛事中,也都有機會遇見八十八佛。明清以來,《大懺悔文》更成為寺院的五堂功課之一,被視為佛弟子每日實踐的懺悔行法。晚課時,輕快的梵唄節奏響起,有助收攝一整天紛飛的雜念,僧俗四眾長跪誦念諸佛名號,思惟佛德本願,引發向佛學習之心;而後段誦念懺悔文與普賢菩薩十大願,反省一天的身、口、意三業,發願常隨佛學。

清代書玉法師在《大懺悔文略解》中提出,此文內容簡明扼要,囊括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三種懺儀,涵蓋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五種悔法儀節,是許多漢傳佛教徒耳熟能詳的懺悔法門。

長年禮拜《大懺悔文》的蓮因寺監院育因法師認為,《大懺悔文》以懺悔與發願貫串全篇,尤其一開始先帶領大眾鋪展學佛的發心:「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導佛弟子心懷眾生、發菩提心。懺悔文內容通於懺悔今生與過去生的五無間罪、一切不善業,義理周全,透過全文引導,不僅懺悔自己的過錯,也發願與眾生同證佛道,由「發心」開展成佛的動力。

出家前就日日持誦《大懺悔文》的法鼓山關懷院監院常健法師也認為,此文兼具懺悔、發願、迴向等多項修行利益,長久熏修,漸漸就能消除個人的障礙,具足修行所需資糧。因此,禮拜、持誦八十八佛,很適合作為剛入門的佛弟子或初出家僧眾的修學恆課,由此培養善根,幫助道心不退。

拜八十八佛,提昇生命品質

擔任資訊人員的李宛儒,習慣在早課時拜八十八佛,再帶著安定的身心出門上班;當工作壓力湧現,雖然內心還是會有情緒起伏,但正面解讀之後,她想通「禮敬諸佛」的寓意,把周遭的同事都當成一尊尊的「未來佛」。

「即便一時還不明白道理、還不知道要懺悔什麼,跟隨著禮拜、誦念八十八佛,也能增長善根。」在臺北安和分院接引許多都會人士學佛的監院果旭法師認為,八十八佛文義簡短,是一部濃縮的懺悔法本,內容涵蓋多部經典義理,都是現代人一不小心就會犯下的罪業,很適合初學佛者好好閱讀,以《大懺悔文》為入門磚,再由此進入其他經典的深義。

研究懺悔法門多年的法鼓文理學院講師果慨法觀察,人會造罪的原因,在於有自我中心,既然造業的是人的一顆心,也要從這一顆心開始懺罪,「凡夫犯錯是正常,發現自己犯錯了,才是真正有在修行,知過即改,生命才有改造的力量。」果慨法師表示,只要內心具足對過去罪業的呵責,對未來生命的發願,念念之間就消滅已累積的罪業了。

「懺悔完還要發願,方名為懺悔。」果慨法師提醒,懺悔並不只是對著佛像頂禮發露己過,更要觀察過去、發願未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生的目的,凡夫是來受報、還債,佛菩薩則是來還願。而受報、還債是被動、等待的,有許多恐懼、擔憂與煩惱障礙;發願與還願則是自動自發,把握當下因緣,樂在其中的修行,即便面臨苦難,心還是平穩地歡喜承擔。

因此,《大懺悔文》後段以普賢行願作結,行願的意義在於「以願導行,以行踐願」,再次呼應為眾生發菩提心的前願,因為諸佛菩薩在因地勇於發利益眾生的大願,勇於實踐自己的大願,而能成就佛果。

經常陪伴信眾面對老、病、死課題的常健法師,就從《大懺悔文》體悟到利他實踐的方法:「懺悔是自我反省、自我消融;發願是自我期許;迴向是祝福。《大懺悔文》可以說是日常生活的智慧錦囊。」每日唱誦《大懺悔文》更成為他的修定的基礎,讓他在關懷他人時,能夠先安住自己的心,進而看清問題,給予最適切的關懷,讓對方感到安心。

拜八十八佛,提昇生命品質

學佛路上,我們已經聽聞八十八佛,還要進一步認識八十八佛、學習八十八佛,見賢思齊;帶著清淨的身心發願,確立人生目標,放大心量,期許自己效法諸佛菩薩的格局與視野,積極實踐正向的人生價值,成長自我,讓生命發光,照亮他人!

今天,你想學習哪一尊佛?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78期

 
 

人生選擇題

受戒與受罪

許多人害怕受戒,因為很多事不能做,
好像處處受到限制,
常寬法師透過與「張信忠」的對話,
讓我們了解,
受了戒,選擇減少,煩惱也跟著少,
記得要活受戒,不要活受罪。


■ 文/釋常寬(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副院長)

2014年2月8至16日,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辦第11屆生命自覺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公案。

學員:我們來體驗出家生活,為什麼要受戒?
法師:你們不受戒,怎麼叫作體驗出家生活?

這則公案讓我回想起: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onk and a layperson……(從前,一個出家人與門外漢的對話……)

以下這段故事旁白是我出家前後的對話,張信忠是出家前的常寬師,常寬師是出家後的張信忠。

受戒,不多事

張信忠:受戒真可怕!
常寬師:為什麼?
張信忠:受戒之後,很多事都不能做。
常寬師:其實多事才可怕,否則為什麼大家都會說:「你這個人真是多事!」

受戒,能做與不能做

常寬師:受戒真自在!
張信忠:為什麼?
常寬師:因為受戒之後,只做能做的事,不做不能做的事。
張信忠:什麼是能做的事?
常寬師:「能做的事有二種,好事與善事,利人利己是好事,利人損己是善事。」
張信忠:為什麼利人損己是良事?損己不是很倒楣,很吃虧嗎?
常寬師:因為你做了之後,大家就會讚美:「你這個人很有良心!」
張信忠:什麼是不能做的事?
常寬師:不能做的事也有二種,壞事與蠢事,損人利己是壞事,損人損己是蠢事。
張信忠:為什麼損人利己是壞事?不是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
常寬師:因為你做了之後,大家就會罵說:「你這個人真是多事!」,多事之秋才會造成天誅地滅。

受戒,好處多

張信忠:受戒有什麼好處?
常寬師:受戒可以避免多事之秋;受戒可以少煩少惱過生活。
張信忠:避免多事之秋可以理解了。為什麼受戒可以少煩少惱過生活?
常寬師:舉一個例子,你在美國讀書的那一段日子,有沒有發現美國人有一個很好的開車習慣,很值得我們學習。在馬路上,當雙線道變成單線道的時候,美國人會自動禮讓,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左右禮讓,也就是雙線道的車輛,輪流一輛一輛交替地進入單線道。這種交通生活方式是個人一時的暫停前行,造就大眾的一路順暢,何樂而不為!

在臺灣的交通情形剛好相反,大家都爭先恐後,甚至插隊駛入,結果造成停滯時間更長,而且很容易擦撞,或者引起個人情緒與他人憤慨,本來是高高興興地出門度假或上班,結果半路上就掃掃興興地邊開邊怨。

這種交通生活方式是,大家爭先恐後捷足先登,釀成開車戰戰兢兢唯恐吃虧落後,何苦而來哉!

為什麼受五戒?

張信忠:為什麼要受五戒?
常寬師:如果大家都不殺生,我們就不需要花時間坐捷運,大老遠跑到木柵動物園去看動物或被動物看。

如果大家都不偷盜,我們就不需要裝那麼多鐵窗欄杆、圍牆籬笆,讓動物以為人類都有自閉症。

如果大家都不邪淫,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結婚、離婚、騙婚、婚變的事件,弄得大家昏頭轉向。

如果大家都不妄語,我們就不用一直站在鏡子前面問:「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如果大家都不喝酒或大家都沒有酒可以喝,失去理智的時間會縮短,失去理智的人也會減少。

受戒,活著不受罪

張信忠:受這麼多戒,不是活受罪嗎?
常寬師:活受戒,才不會活受罪。
張信忠:請舉例說明。
常寬師:就拿吃冰或冰淇淋來說,很多人都是趨之若鶩。吃冰對於眼睛、嘴巴、喉嚨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吃冰對於胸腔、五臟、六腑來說,卻是一種受罪。如果我們讓全身的感官或器官來分享吃冰這件事,就會發現這個作用與事實。
張信忠:受戒一定要吃素嗎?
常寬師:不一定,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吃素,你不覺得吃肉很像在吃屍體嗎?
張信忠:這麼說,太不慈悲了,而且好噁心!
常寬師:覺得很噁心,就不要吃囉!動物吃肉與人類吃肉,最大的不同在於:動物是活生生血淋淋地吃,人類是煎煮炒炸烤燉地吃,二種都是在吃屍體,不是嗎?動物天性使然,所以是野蠻式的文明。人類大快朵頤,所以是文明式的野蠻。
張信忠:吃素的人都比較自命清高。
常寬師:我們是在提昇人類的品質。

BOX:我的修行體悟

活受戒,才不會活受罪,
因為受戒,選擇項目減少。
選擇項目減少,煩惱的項目減少;
煩惱的項目減少,受罪的項目減少。

(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378期

 
  How to do it? 愛與生命的禪修習題
 

有人形容愛情就好似《金剛經》所說「如夢幻泡影」,大部分的人都是愛自己的「心像」,將內心的需求投射到對方身上,期待美好世界的實現。如何在過程中轉化自己,建立親密感、卻又保持彼此的獨立性,創造生命的新價值,便是我們所要學習的課題......more

 
  入學修福慧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3月起報名
 

融合宗教研修與人文社科的法鼓文理學院,於24日下午2點為佛教學系考生辦理說明會。校長惠敏法師表示,該校佛教學系與人文社會學群的結合,可讓學校朝向小而美、博雅教育的跨領域教學開展。而該系的出家眾學雜費將全免、一般生也僅收雜費,獎助學金優渥。報名將自3月起陸續展開,可參考該校招生簡章(http://www.dila.edu.tw/ ),或洽(02)2498-0707......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