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館影音館修行‧生活電子報購買心田點數
 
【禪&心靈環保】主題閱讀 63

 

【信願】——時空旅行家
 

◇資料來源:《讀經50問》《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心的經典》

      

 

「唵嘛呢叭彌吽」(Om Mani Padme Hum)是藏傳佛教最普及的咒語,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功能相同,大約在元、明二代傳遍中國,清初已被收入《禪門日誦》所錄的十小咒。

禪、淨、律、密都是心法。持咒,著重身、口、意三密相應。有些咒語是純粹的音聲法門,有些咒語則可以在信、解的基礎上融入觀想。不論咒語的長短,都是從心無雜念地持誦入門,直到透過陀羅尼總持一切法藏。

〈六字大明咒〉有多種解釋,皆根植於悲智不二的觀音精神。初學者可受持的涵義為:觀照身心世界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淤泥代表三惡道及三善道,清水代表四聖法界,蓮花飄逸地開在水面上,象徵如實空的解脫境界。

若結合呼吸,就能在氣息的進出間,感受真言共振與淨化的能量,同時體驗生滅與不生不滅;若結合禮拜,以金剛持或默想替代出聲誦念,就是修習內在朝聖的淨土觀。

八萬四千法門,是諸佛為眾生指引「回歸自性」的不同旅程。如果一直徘徊在挑選行程、評比景點、蒐集紀念品……便永遠是生命之旅的門外漢。真正的禪修者不僅明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並且善於利用六根、六塵、六識,時時即景觀心——當下無我,即是般若波羅蜜的契入點。

因此,涅槃絕對不是靜止、封閉的時空,而是「寂滅為樂」與「我願無窮」的永恆動力。如同臨濟禪師說: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中。實證觀自在的每一位菩薩,普門示現的範圍不局限於娑婆世界,還包括重重無盡的十方佛國。

 
◎延伸閱讀:【不動】——禪的人生觀
 
◇資料來源:禪門第一課》心在哪裡?我願無窮
     
      

禪是什麼?禪是精神上的休息,也是修行的一種方法;禪是無說之說,也是不可言喻的智慧;禪是一切法,同時是所有現象運作的基本原理。

集中心念與入定技巧,通常是初學練習的著力點,一個有經驗的禪修者不會拘泥於這些方便。禪本身並非終極的定力或神通,而是一條覺醒的道路,透過實踐,每個人都能到達聞、思、修、證的目的地。

「禪」這個字也表示開悟,這是「第一義諦」或「本來面目」,凡是藉由文字、語言、概念、圖像……傳達的都是「第二義諦」,是指向究竟真理的望月指。最究竟的真理稱為心或佛性——善知識無法給予,修行者必須親自證悟。

我們的身命,即使在最好的環境條件下,能夠善用一百年的人其實不多。經由佛法啟發的慧命,則能在因果循環的業力中,延續到無限的未來。法身是永恆的,當我們以歡喜心接觸佛法僧,就是慧命的開始,當菩提種子在思想與言行上開花結果,就是佛陀的誕生。

禪無所不在,萬事萬物皆與禪法相應,這是極其深奧的人生觀,因此很少人真正了解。多數人喜歡沉浸在入世的智慧裡,例如:藝術家對於美的體驗,的確可以轉變世界。當他潛心創作時內外是合一的,所完成的藝術品也能感染欣賞者。然而,當藝術家處理日常俗務時,心境的豐富、和諧與自由,可能就消逝無蹤了。

生命並不總是美麗的,我們更常經歷的,往往是瑣碎的生活片斷。無我的悟境,立基於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的現實觀,當我們以還願的態度正向接受果報,苦樂憂喜便趨向平等,進一步就能無所求地利益眾生。自他不分離,即是正見的門徑及深心的軌跡。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4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