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遇見心經】

藥師寺寬邦──
跳脫表相遇見自己

一提到「藥師寺寬邦」,
僧侶彈唱吉他的畫面浮現腦海。
在「成為和尚」與「追求理想」中掙扎,
寬邦法師最終從演唱《心經》中體會到,
這是一部把人聯繫起來的經典,
確立方向,持續以音樂傳遞佛法。

■ 林珮雯

搖滾區的觀眾看上去很安定,當主唱揹著吉他從黑暗中現身,眾人一陣歡聲雷動,卻又很快安靜下來。正在遲疑是否需要雙手合十,主唱開口了:「「はんにゃはらみ ったしんぎょ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繼續聽下去,竟是一部完整的《心經》。

這場在臺北Legacy舉辦的演唱會,站在台上的不是偶像藝人,而是日本海禪寺副住持藥師寺寬邦。

為什麼是僧侶?為什麼選《心經》?為什麼一位僧侶要在塵世中演唱《心經》呢?


音樂與佛法的交會

點開日本海禪寺官方網頁,除了海禪寺相關介紹,還為「副住持的音樂活動」設立單獨卻不突兀的連結,一如寬邦法師在個人Youtube頻道的自我介紹:「我是日本禪僧和音樂家。」不是身兼二職,而是融合僧侶及音樂家的角色,以音樂弘揚佛法。

父親是海禪寺住持,身為家有臨濟宗四百年歷史寺院必須繼承的獨生子,出家是必然的命運,不作他想。然而,三十歲前的寬邦法師並非理所當然接受僧侶身分──人生若服膺於宿命,豈不乏味而痛苦?他選擇轉身,遁入音樂的世界。

大學時期在音樂學校拜師學藝,畢業後與友人組成「kissaquo(喫茶去)」樂團,創作主題圍繞在鄉土情懷、友誼、親情,除了發行專輯,也在日本各地巡演。一次在九州的簽唱會,年邁的觀眾告訴他:「你的歌讓我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原來,自己的音樂就和父親作為和尚啟建的法會一樣,都能讓人想起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從此,他對佛教有了不同觀感。


面對自己,找到一生的方向

隨著與愈來愈多音樂人共事,經常遇到意見分歧的情形,沒有標準答案的他,開始反問自己:「為什麼要製作音樂?我想藉由音樂傳遞什麼訊息?」發現最初可能是為了躲避出家才從事音樂工作,此時,樂團又因成員生病必須暫停活動,在那段備感挫折的時光,他大量閱讀佛教書籍,到了三十歲,他決定離開家人、放下音樂事業,前往京都天龍寺修行,兩年後回到家鄉愛媛縣,承接海禪寺副住持至今。

在天龍寺修行期間,寬邦法師每天清晨四點起板、午夜安板,除了打掃、下田,主要是進行禪坐訓練。他曾形容這是「坦率面對自己」的珍貴時期──在最單純的狀態下,看清楚自己的想法,也找到未來的方向:即使成為僧侶,也要繼續透過音樂表達理念,為生命中重要的存在而歌。

那段時期,僧眾誦經時重重疊疊的梵唄讓寬邦法師深受感動,喜歡唱歌的他不禁好奇:「如果以合聲唱誦佛經,會有怎樣的效果呢?」回到海禪寺之後,他決定以廣受歡迎的《心經》為題材創作佛曲「般若心經」。但是,作曲與誦經不同,如何既合乎樂理又能保有誦經的莊嚴感,曾讓寬邦法師十分為難;所幸,到了正式錄音時,往往還是能將經文與樂曲融合為一。


創作百變「般若心經」

從2016年首次推出「般若心經」開始,寬邦法師持續為《心經》創作各種混音版本,時至今日,他製作的一系列「般若心經(Hannya Shingyo)」影片,在全世界已超過九千萬次點閱,在留言中也能看到《心經》如何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睡前聽般若心經最療癒了」、「我都在通勤時聽般若心經」、「讀小學的兒子聽一聽就把《心經》背起來了!」

不僅線上觀看,「般若心經」也是寬邦法師在各地巡演時經常出現的曲目。首次在日本公演時,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傳統梵唄以外的方式詮釋《心經》,他一度感到不安,出乎意料地,觀眾的情緒卻隨著持續放送的「般若心經」逐漸沸騰,接近尾聲時,則主動改為合掌、祝禱。

隨後,寬邦法師有因緣到日本以外的國家舉辦演唱會,他又開始擔心:日文版的《心經》能感動不懂日文的觀眾嗎?「從聲音就能充分感受,免煩惱啦!」來自海外觀眾的留言,讓他看見自己對佛經的執念:放下偏見吧!心保持純粹,就能感知「聲音」的力量──不要拘泥,這不正是《心經》想要傳達的精神嗎?


接受真實的自己

佛教眾多經典中,作為臨濟宗僧侶的寬邦法師也會選擇〈大悲咒〉、〈消災咒〉、〈世尊偈〉等日常定課譜曲創作,希望從不同角度體現「心」的樣貌,然而,每一首與佛經有關的作品,都不離法師從《心經》體會的人生觀:調整並面對自己。

「《心經》提醒我們:對自己要保持客觀。」寬邦法師接著表示:「《心經》主張一切都不是固定的存在,乍聽之下難以接受,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保持彈性、跳出表相,接受自己的真實面貌。生活在虛虛實實的現代社會,很容易感到迷惘,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並面對它,這就是《心經》教我們的幸福之道。」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