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與《心經》相遇】

彼岸不遠──
有情眾生的渡船

無論持誦、聆聽、鈔寫《心經》,
重要的是將《心經》的般若空慧融入生活,
淡化自我中心、逐漸消融煩惱,
體驗心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的自在人生。

■ 林珮雯

佛教眾多經典中,《心經》不但廣為人知,且深受歡迎。無論選為修行法門,或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心經》總是以各種型態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今年除夕晚間,日本音樂僧侶「藥師寺寬邦」應邀來臺演出,連同開場曲「般若心經伊呂波歌」在內,單與《心經》有關的曲目就多達五種版本,二十多萬人次觀看網路直播,造成不小的轟動!

《心經》可近性如此高,不僅超越時空隔閡,又能穿越宗教藩籬,不禁讓人好奇這部經典有何獨到之處?

大乘佛法的心要

《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兩百六十字濃縮《大般若經》六百卷要義,闡述般若思想「緣起性空」的義理。大乘佛法三系:般若系、唯識系、真常唯心系中,以直探真理法則的「般若系」為中心,而《心經》正是般若系的核心,且由於篇幅簡潔、音韻便於持誦,因此流傳甚廣。

「般若」為佛教專有名詞,是洞察人生的智慧,卻不是人世間的聰明才智。般若講述因緣法,以「性空」為核心,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若其中一項因緣改變,結果也隨之變化,現象本身並沒有獨存、不變、具主宰地位的自性。

「波羅蜜多」則是指用般若的觀念度一切苦厄:從追逐表相、持續比較而不得安寧的此岸,藉由緣起性空法則,過渡到理解無常、坦然納受而不再痛苦的彼岸。至此,般若思想可謂道盡宇宙運行法則,雖然不可思議,所幸我們還能藉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等方式,循序漸進認識「空性」。

然而,古老的般若思想對現代人有何重要性?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愈熟悉因緣法,愈能跳脫「生物的我」:不再受限於感官見聞而煩惱、為了求生存與其他個體產生衝突;也能避免落入「單一性」:不是唯我獨尊,慢心得以消融。

「就像法水流過生命的河岸,把有稜有角的石塊,慢慢地磨圓,也將剛強的個性慢慢地調柔下來。」在《大智慧到彼岸??心經講記》一書中,寬謙法師回顧遭逢困境時,如何透過一次次持誦、講解修持《心經》,讓自己超越不平等的表面現象,能循著般若智慧的原則--深觀因緣法的平等性,「面對人生的巨浪衝擊,我相信一切因緣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般若透視表相

回顧我們的生活經驗,很容易隨外境變化起心動念:「幫他做這麼多事,他應該感謝我,卻感謝光說不練的人?」「當選社長了,真開心!」「他居然變心了。」《心經》揭示「照見五蘊皆空」,但沉溺於現象的我們,往往大嘆「理解」與「實踐」相距甚遠:當下的感受如此真實,難道要故作鎮定嗎?

我們相信「眼見為憑」,卻忘了肉眼只能看到一時的現象,看不到因緣交互作用,因此不易體會「諸法空相」的般若思想。學習佛法後,觸事遇境時,不妨練習以佛法看待現象:除了觀察外在的「法相」,更要看見深層的「法性」。

作為般若系經典,《心經》頻繁出現「空」、「不」、「無」等否定式用語,就是藉此破除我們對表相的執著,透視特性──最深的特性就是「性空」,否定單一、不變、實有的自性,看到所有因緣都是平等地存在,並且相互影響,如此漸漸從有相朝無相的方向走,才有機會鬆開自我中心的執著。

「自我中心」是沉重的包袱,導致我們無法爬到更高的角度綜觀全局,總是在現象上看到不平等,久而久之,容易感到氣餒、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因此,佛法認為「自性妄執」是煩惱的根源──不諳因緣法,無法看透現象「無常變化」的本質,也無從看見各項條件其實是交互影響、沒有優劣分別,卻往往認為自己不可取代,也習慣追求永恆不變、厭惡或懼怕改變。

如果在自我中心作祟時有所覺察,時時以因緣法提醒自己,痛苦與煩惱就有機會反轉為成長與同理。不僅對物質現象如此練習,精神層面也這樣鍛鍊:緣生就有緣滅,便可以平心靜氣看待人間萬事。

讀《心經》不厭世,更積極化世

《心經》是《大般若經》的精髓,般若系經典經常以文殊師利菩薩、須菩提為主角,何以《心經》卻以觀自在菩薩為說法主呢?

「夢是虛妄的,但對夢裡的人來說,是真實的。」聖嚴法師西方法子吉伯(Gilbert Gutierrez)指出,雖然《心經》揭示空性、無我的智慧,著相眾生感知的仍是有差別相的世界,於是不斷被虛幻的現象迷惑而受苦,彷彿一場醒不過來的惡夢,「行菩薩道,不會眼睜睜看著別人繼續做惡夢,觀自在菩薩就是以大悲心喚醒眾生的人。」在無我的空慧上所體現的慈悲,這就是觀音之所以出現在這部經典的重要性。

在虛實交錯的現代社會,人們焦慮且迷惘,卻又不耐理解深奧的佛教名相或閱讀長篇經文。《心經》正巧以簡明扼要的篇幅提醒我們:從緣起性空的法則觀照現象,就能看透其中的因緣變化,放下執著、消融煩惱,成為通達無礙的觀自在菩薩,自度度人。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