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觀念】

從「例行公事」變「儀式」

走路、移動,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須;然而,凡事講求速效、便利的現代人,似乎不習慣也不愛走路了,哪裡出了問題?本期邀請日行萬步的惠敏法師分享走路的觀念、方法,教您累積里程數之外,走出身與心的對話,同時讓走路儀式化,體驗平等心與恭敬心。

■ 釋惠敏

Q:「走路」需要學習嗎?我們是否「走」錯了?

對動物來說,移動是一種本能。動物不像植物能自行製造養分,必須靠走、動,去尋找食物,所以,移動本來就是動物每天必須的活動。

在我們父祖輩的年代,為了生活所需、貨物的交換,人類走出了許多古道,如「魚路古道」。而現代社會的交通工具愈來愈發達,使我們改變習慣,減少了「想要走路」的動機;譬如,校園裡可以開車、騎車,高樓裡也有電梯,許多地方都有能使你較不費力的移動設備;因此,現代人必須先克服和改變「減少走路」的觀念,把走路看成是優先採取的移動方式。

能夠走路、能夠移動,原本是日常生活的「必須」,曾幾何時,似乎「能不走路」變成一種舒服、快樂的選項;而走路時感到的喘、痠、累等狀態,其實都是好事,這些生理反應使身體維持一定的心肺功能、肌力和骨頭的生長,如果經常缺乏這樣的運動訓練,身體就容易出現問題。

對現代人來說,走路可能已經「不是」最頻繁的身體活動了,因為很多人希望能少走,甚至不走,並覺得這是一件會累或者浪費時間的事。當我們認為走路是浪費時間、沒有生產力,就會心不在焉,可能邊下樓梯邊滑手機或聽音樂,因為下樓是在浪費時間,如果邊滑手機、看看訊息,似乎還有點收穫,感覺上是在善用時間,卻十分危險,有人便因此跌倒甚至往生。

將走路的過程壓縮成「能夠愈快愈好」或「能夠做其他事情比較好」的這種心態,有時會變成一種危險因子。據說,現在日本有些車站會監測點名:「那個穿黃衣服的人,請不要滑手機。」諸如此類的安全提醒。

因此,「走錯」是因為尚未建立正確的觀念。如果觀念、心態沒有調整好,走路的步伐會亂,容易傷膝蓋,又或者低頭滑手機,姿勢不正確,加上自己沒有察覺的話,就可能「走錯」。

走路,不僅是從這裡走到那裡,練習將走路視為達到目的的其中一項條件,如提高節能減碳的效果,不急著把這段路走完,而是去體驗這個有意義的過程。此外,讓身與心去對話,專心地體會、體驗走路中身心的變化及意義,那麼走路就會變得有意思。

Q:我們平常可以怎麼練習?

以下提供幾個面向,供大家參考。

首先,試試專心地一步一步走路。假設要到某處去做什麼事情,就把「走路的因緣」加入那件事;也就是說,走路是完成目標的其中一個因緣,因為要達到那個目的,每一步都是需要計算進去的因緣和資源,或者是成就某個因緣的契機。

從動機理論來看,如果我們採取的行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就會有動力再去做更多類似的事情。假如目標設定在「到達齋堂」,過程中的每一步就會覺得多餘,因為每踏出一步都不是目標,因此就會想要縮短過程、能省則省。但假如將目標設為「到齋堂的第一步」、「到齋堂的第二步」,依序設定A1、A2、A3、A100或A1000,那麼達到A1就會感到快樂,完成A1000的感受又是A1的1000倍,更快樂,因為每一步都達標!別以為踏出這一步很容易,完成第一步,再踏出第二步、第三步,也須要因緣具足。

走路,也是一個醞釀或身心準備的階段。例如,我從教室走到此處接受採訪,在此之前的移動,就是一個暖身的過程,說不定在半路就自然地浮現一些點子、想法或體會,走路因此成為一項助緣,接著進入訪談時,身心得以順利地轉換成適當的狀態。

佛教講正念,是指注意力、專注力的培養,可運用於行、住、坐、臥,因此發展出經行、走路禪、行禪等,可見走路的過程,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段身心對話的時刻,如果能建立這樣的心態,就不會一直想要省略、排斥,或用其他方式取代。

而正念的練習,除了關注身體的變化,同時也能體察他人身體的變化。透過走路,知道自己會喘、會痠、會累,繼而體解他人的身體也是如此,我的身體和他的身體是平等的,從走路中生起為他人著想的「平等心」,因此,從走路這件事可以學習觀察自己內、外,自、他要平等。走路也反映了每一個人都有行住坐臥、移動的需求,當我們完成自己該走的路、該做的事,如果可以的話,應該進而去幫助別人。

另外,也可以試著體會每一步因緣的生滅。走路需要很多條件配合,才能完成這個動作:抬腿時有抬腿的「生」,當抬腿「滅」了,放腿便「生」起,而放腿的「生」不會永遠維持,因為緊接著又要再次抬腿了。因此抬腿、放腿的簡單動作,會讓人看見因緣的生滅,感受因緣生滅的平等心,並在「生滅一如」中看到無常、無我的法則。

我們對於快樂的時光、喜歡的事物,常希望「不滅」,痛苦的時候或遇到討厭的事情便希望趕快「滅」。然而,生滅的因緣要交互運作,才有可能永續。萬物的生滅現象如同走路,不可能永遠抬腿,也不可能永遠放腿,一定要不斷地抬起放下,才有走下去的可能。

走路和觀呼吸,有異曲同工之妙;禪坐時,觀察呼吸的變化,走路則是體驗肢體抬放等動作的變化。走路速度的快慢屬於訓練層次,而對內心的觀照,則須「從身體的變化去看感受的變化」。身體、感受的變化呼應了佛法中的「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種觀想。

此外,走路剛開始可能不累,當感到疲累的時候,撐過一段時間,似乎會產生另一種喜悅;可見,感受的接收不是單向的,某一種特定的感受也不會永遠存在。有生才有滅,有滅才有生,理解這個觀念後,小至看待呼吸,大至於生命,會認知到這些現象很自然;面對人際關係的生滅聚散,或許也能夠坦然接受。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