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萬花鏡】

不喝酒,才酷!

作為一名佛教徒、禪修者,
即是主動地向完全的證悟許下承諾,
以致生命中每個片刻的作為,
若是朝往丟失明覺之心的方向而行,就是一種墮落。

■ 林純綾

公司又接獲酒品廣告的比稿邀約。

得知消息時,基於一名受過五戒的佛弟子身分,我在心中暗暗祈禱:「拜託不要讓我的公司拿到案子,我不想做酒品廣告。」只是,祈禱完後,還是得放下對「酒」的分別心,以平常心參與比稿。

酒不迷人,人自醉

創意工作一開始,我會廣泛瀏覽全球傑出的酒品廣告。平心而論,這是一道非常愉快的工序,因為酒品廣告真的很好看啊!舉凡各國酒品廣告,大多具備精良的製作,且網羅頂尖的明星演出,短則15秒長則兩分鐘,廣告中瀰滿了費洛蒙、腦內啡等各種撩人心緒的成分,無論什麼樣的情感,在酒品廣告裡都能化為一則令人陶醉的故事。如果喝酒的人期待的是一種陶醉的感覺,那麼我光是看這些酒品廣告,就已經陶醉了。

各國的酒品廣告主,大多樂於投入高額預算做行銷,2400多萬人口的臺灣,儘管市場規模較小,但一線的酒品廣告往往仍投入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的預算,延攬的代言人也清一色是藝界大咖;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廣告主肯投入高昂預算,必定是有龐大的銷量與飲酒人口作支撐。比稿期間所做的市調,發現進口酒持續不斷引進臺灣搶攻市占,而國產酒市場,僅烈酒稍退,啤酒仍是賣得強強滾,這表示,臺灣的總體飲酒人口,仍在持續成長。對廣告主和廣告代理商而言,有獲利空間自然是個好消息,但作為佛教徒的我,可就五味雜陳了。

試想,若持不飲酒戒的佛教徒如我,在看酒品廣告時都感到如此陶醉、愉快,那麼姑且不論嗜酒者,就說對酒抱持中立態度的人了,在看過這些酒品廣告後,會覺得有必要對酒保持戒心嗎?恐怕很難。

我無意臧否廣告對酒的美化,畢竟這也僅是客觀反映了供與需的互為因果,說到底,就連佛陀也說酒本身無關好壞,是喝了酒後可能導致的心神喪失,才是我們要警覺的。

酒不亂性,人自亂

我不喝酒其實只是近幾年的事,至於我周邊的朋友、共事夥伴,大多視酒為友,甚至有些人是天天都要喝上一杯的。偶爾影片後期製作處理得晚些,夥伴們的開喝時間到,即便還在工作中,工作桌上便擺起了酒來。說實話,那氣氛其實很不錯,雖仍在緊鑼密鼓地工作,但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吃喝、說笑,且一點也不耽誤工作進程,我想當時若在室內一隅架上一台攝影機側錄,再將其剪輯為一支30秒影片,那應該也會是一支看了讓人舒心愉快的酒品廣告吧。

二、三十歲時,跟人說我不喝酒,主要是因為受了戒,所以知道自己不該喝酒,但我沒說的潛台詞是「其實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不可以」。雖然佛說喝酒可能亂性,那就少喝點,不亂性就好,為什麼一定不能喝呢?──這才是我真實的想法。而我當時也很真實地反映了我的質疑,以致酒戒老是持持犯犯,甚至還會在犯戒前嚷嚷:「戒律也該與時俱進,喝啦!」

而現在,四十多歲了,親身經歷過酒後的種種解放,那種high的感覺,反而更能體悟到自己為什麼不該飲酒。那並非如許多人以為的,戒律是一種道德律令,或是一種「犯了戒,佛祖會處罰喔」的獎懲制度,而是作為一名佛教徒、禪修者,即是主動地向完全的證悟許下承諾,以致生命中每個片刻的作為,若是朝往丟失明覺之心的方向而行,就是一種墮落。

飲酒就是在意識清明的狀態下,自願捨棄明覺的心。酒後的high,那種飄飄然的感覺,我至今依稀感受得到,但那種依賴外力的high,從修行的角度看,其實是一種low,因為它的前提是,人必須丟失一定程度的自持力,這就和佛對我們的提醒「要時時保持明覺的心」,背道而馳了。

人都是嚮往離苦得樂的,喝酒的人,其實也認為自己正在做一件離苦得樂的事。一回,一位朋友從冷凍庫裡拿出一瓶冰鎮的58高粱,邀約共飲,我婉拒並回道:「如果你不用喝酒,就能得到比喝酒更好的感覺,這樣不是很棒嗎?」當時我剛參加完十日禪修,那回的禪修,是以一小塊一小塊次第覺照全身作為用功的方法,一句話就寫完的方法,就這麼操作了十整天,隨著用功逐漸得力,而在方法中真實體驗到,離苦得樂不是向外尋求,更無法依賴菸酒、麻醉品等外物獲得,而是一個不斷向內、在持續深化的清晰中修復自己的過程。

我不喝酒,我很酷

我很欣賞佛教的不囉嗦,它可以完全不跟你討論事相上的錯綜複雜,而是橫超這一切,告訴你,好好鍛鍊你的心,萬緣放下地老實用功、念佛,只要你做到了,管它再荒唐的狀況出現,你就都能淡然應對。在這個看起來愈來愈複雜的世界,面對愈來愈複雜的人心,這樣的說法與方法,不是比喝酒更療癒嗎?

只是,客觀來說,信佛者與禪修者在這顆星球上的占比,終歸少數。事實是,地球上從古至今已有無數非凡的心靈,用他們的筆墨、創意、情感以至生命,共同積累起了一個底蘊厚實且讓世人感受良好的酒文化,全球的廣告業,在其中也有推波助瀾的貢獻吧。

這是世人的共業,指出了人類集體能量的運作方向。身處在一個視酒為稀鬆平常的環境裡,我的體會是,與其想改變別人,不如設法讓自己不被改變。就像佛教的不囉嗦,其實無須和嗜酒者辯證酒的好壞,或試圖勸說他們加入不飲酒的行列,與其在一群人開心飲酒的場合中,擺出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務實的做法是,微笑面對眼前的杯光斛影,和大家一起享受當下美好的氛圍,同時清楚地知道,為了保持明覺,所以我不喝酒,即便這樣的小小堅持在其中顯得多麼異類。

美國作家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寫道:「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的同伴以同樣的步伐前進,那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不同的鼓聲。」不管別人怎麼以為,對我來說,不喝酒才是一件很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