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認識篇】

踏上牛徑好修行

《十牛圖》的十個階段,
並非每一個修行者必經之路,
像一個「圓」,周而復始,
人不停在圓裡學習與修行,
找到相應的牧牛之道,
從自覺走向覺他。

■ 魏子茵

佛教常藉「牧牛」的譬喻來說明修行「攝心」、「制心」的教導,出自《大般涅槃經》、《佛遺教經》。如《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禪宗的祖師也常以「牧牛」論修行,如《五燈會元》記載:

溈山懶安禪師參問百丈懷海禪師︰「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
師曰︰「識後如何?」
百丈曰︰「如人騎牛至家。」
師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
百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認為,百丈懷海禪師這番「騎牛覓牛」到「騎牛至家」的問答,應該就是宋代廓庵師遠《牧牛圖頌》的基本架構。這種以頌詩結合牧牛隱喻的牧牛圖頌在北宋時期開始興起,將調伏心性的每個境界,以不同的「圖」及「偈頌」來表現,在後來的禪門中留下不少唱和之作。

根據〈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圖頌並序〉,《十牛圖頌》所述的修證內涵是「初從失處,終至還原」,意謂修行人從迷失處,終於還原至存在自身的真實,是一帖非常重要的指引。在由迷向悟的每一個階段,從對生命意義的叩問、生命方向的追尋、心靈指引的確認、修行助道的方法,乃至善知識的引導、對悟境的理解等,都是值得深入探索。

此外,《十牛圖》也被跨領域廣泛運用,賦予現代意義。如被深度心理學借用為個體化的歷程:象徵意識自我(ego)的牧童,去尋找那象徵丟失的無意識本我(self)的牛的過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昌雄指出:「個體意識在十個階段中經歷了自我與本我二元意識的辯證整合,逐步轉化提昇層級,最終達到冥契合一、和光同塵的不二境界。這就是榮格描繪意識逐步擴延整合的個體化歷程,它是每個人都將通過的生命成長過程。」因此,透過深度心理學來詮釋《十牛圖》,可謂傳統生命智慧的現代理解,也可作為當代人禪修準備的資糧。

起步尋牛最不易

展開《十牛圖》,「尋牛」是初步。為什麼會開始想要「尋牛」?法鼓山禪堂堂主果醒法師認為,主要是感受到人生的痛苦。在社會規範的框架中,人努力追求所謂「五子登科」,然而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深覺人生充滿苦難: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讓人在與人世間的無盡對抗中身心俱疲。

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進一步指出,當這些令人疲憊的對立面出現,在努力擁有與害怕失去之間拉扯時,生命開始出現「縫隙」,讓人產生諸多「疑惑」:生命的意義為何?自己到底是誰?為什麼是我?當這樣的念頭浮現,可以說是進入到「尋牛」的階段:「覺」的本能慢慢出現,人看見自己有煩惱,希望能夠擺脫痛苦、找到自己。

然而一切答案都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內心,於是有些人選擇走上修行的路。果醒法師認為,要踏上「尋牛」的初步是最不容易的,只有當對人生產生懷疑,想要了解人生的目的為何,才會有動機接觸佛法,學習禪修,想探究「佛性」,這才算真正走上「尋牛」之路。

牧心牛有方法

在接續與牛拉扯、牽引、馴服、牧養的階段,特別需要有經教、善知識為依止。初學者更需要有具德的善知識,作為依止、親近、就教的本師,並透過正確的知見來引導親近善法,向內熏修。當年從馬來西亞跨海來臺求學訪師的常慧法師談到,在一段段看似「尋牛」、「見跡」、初初「見牛」的歷程中,最為感恩的是遇見了教會他「馴牛」、「見牛」,生命中最重要的善知識:聖嚴法師。而果醒法師在出家三十年間深入《六祖壇經》、《楞嚴經》、《華嚴經》等,從理解教理教義來檢核自己的修行發心、目標,避免修行走入偏差。

然而由於長久積習的習氣牽引,牧牛過程中還是很容易起伏、退墮,甚至迷路、更起煩惱。常慧法師回首修行路,曾「望著手上滿是緊捉牛索下的傷痕,心中不斷地叩問:我的牛呢?不見了嗎?」進而體會若非經過苦不堪言的「馴牛」歷程,也不會有走入谷底的機緣;沒有經歷過谷底的「死地」,也不會有光暈瑩照的「後生」。

其實,煩惱的顯現,正是修行的著力點,是智慧生起的沃土。繼續一步步向內探尋,將愈來愈能捨雜染、妄想;待得牧牛工夫純熟,因緣時節到來,將能超越一切對立與分別,回到本來面目,本地風光自然朗現,面對森羅萬象,心中了無罣礙。

在廓庵禪師的《十牛圖》裡,開悟者「入鄽垂手」,再回到現實社會中廣度眾生,把所懂得的智慧與慈悲和人分享。然而它不是一條固定的路徑,修行的人也未必都有機會走過十個階段,楊蓓認為,即便沒有開悟,也可以先奉獻、行菩薩道,在奉獻中,「覺」慢慢開始發生作用,也就是「入鄽垂手」之後再開始「尋牛」。所以《十牛圖》應是一個「圓」,周而復始;人不停地在這個圓裡學習與修行。

日常中的牛徑

心理學家丹.霍姆斯(Dan Holmes)曾以「牛徑」來描述神經通道的形成:「原野上的牛群總是走在同樣的路上,這些鄉間小路被稱為『牛徑』。這些本來沒有的小路,因為牛群重複行走,把草都踏平了,才創造出新的路徑。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我們的大腦中,我們處理事情的模式,一部分便是重複行為所形成的。」由此觀之,時時保持心的覺知,養成修行的生命習慣,讓心牛隨時走在「牛徑」上,或許可以稱之為在日常中牧牛。

修行的歷程往往進進退退,每個人都寫畫著自己的「十牛圖」,需要找到相應的牧牛之道,從中去覺察、鍛鍊,跳脫以往的窠臼及習氣,踏出「牛徑」,讓心安定下來,不起煩惱,對於一切悲欣順逆處之泰然,進而找到力量,從自覺走向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