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改變的起點

三業清淨,懺罪增福,廣結善緣, 光明遍照


唯有不斷地懺悔,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
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
唯有天天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
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
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 

拜懺50問


活動期間:8/3 (二)~9/30(四)  

書籍鈔經本 79折,任選2本75折
影音特惠66折 ◆ 念佛機 95折
◆ 《拜懺50問》 限時特惠69折 (立即購買)

扭轉生命的轉捩點

懺悔法門
扭轉生命的轉捩點

懺悔法門是一切法門的前方便,可以此直至究竟成佛。
《拜懺50問》讓我們對於懺法,有一個整體的基本認識,協助我們建立正確的知見、化解心中的迷惑,推薦給所有學佛者閱讀。——果慨法師


千年流轉的慈悲法門

拜 懺
千年流轉的慈悲法門

拜懺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藉著行懺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
拜懺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懺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而是要將禮懺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懺」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改變。

三業清淨,懺罪增福,改往修來

歸零,再出發
三業清淨,懺罪增福,改往修來

懺悔,就像照鏡子一樣,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一層一層照得清清楚楚,感覺像是從一整面的大鏡子,慢慢變成局部的放大鏡,再變成細部顯微鏡,將自己的種種煩惱、習氣看待得愈來愈清楚。


懺悔法門
扭轉生命的轉捩點

懺悔的意義與作用、方法

■ 聖嚴法師主講

「懺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
懺悔的意思是「承認錯誤」,但是承認錯誤之後,還要負起責任,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才是懺悔的功能。 根據佛經,懺悔有三種方法: 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第三則是當眾懺悔。

生命的轉捩點——懺悔法門

果概法師〈導讀〉

仍在懵懵懂懂的二十二歲,我就隨著聖嚴師父出家了。「生轉熟,熟轉生」的學習過程並非易事,感恩有懺悔法門為依怙,才能一路走到現在。剛出家還是行者時,年輕氣盛,往往動輒得咎,體力用不盡,修行不得力。那時在寺院廚房大寮領執,憑著一點小聰明,對一切總是有很多意見,尤其與組長之間常常意見不合。聖嚴師父常提醒我不能與人衝突,要多拜佛、多念觀世音菩薩。我心裡真的不想跟任何人對立,很努力聽師父的話,也時時警惕自己要與人和諧相處。但是,愈不想碰面的人,愈容易碰面;愈不想對立的人,愈容易衝突。這就是佛法所說的人生八苦之一的「怨憎會苦」,心所憎惡的人或事,愈想遠離,反而愈易共聚。看到自己只能被強大的業力推著走,完全不能自主,實在很痛苦......  <閱讀更多>

► 延伸閱讀

懺悔的作用,是毫不容情的自我反省與自我檢束,
不再重蹈覆轍;心地便能從罪惡感中恢復平靜,
心無罣礙地專注修行,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教入門

佛教入門


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上求無上佛道,下度無邊眾生,是一切諸佛菩薩共同的慈悲大願。雖然菩薩的願望各不相同、各有殊勝之處,但無不是以利益一切眾生為依歸。

精進拜懺 往昔所造諸惡業CD

精進拜懺
往昔所造諸惡業CD

懺悔和慚愧都是反省的作用,慚愧是發覺自己的錯誤;懺悔是在承認自己的過失之後,願意承擔責任並著手修正改進自己的錯誤。

法鼓梵唄 MP3有聲書+隨身音箱

法鼓梵唄
MP3有聲書+隨身音箱

梵唄和修行是連在一起的,除了用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自己唱或是聽別人唱,都是一種修行。


拜 懺
千年流轉的慈悲法門

閱讀更多

梁皇寶懺
涵養自性慈悲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是懺罪消災,救度亡靈的法會儀軌。《梁皇寶懺》的內容,則是為我們開示如何從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輪迴的凡夫,透過真誠懇切的懺悔、皈依、發願、迴向,而修行成佛的方法。
禮拜《梁皇寶懺》,祝願一切眾生,將來都能夠親聞彌勒佛說法,解脫生死輪迴...... 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大悲懺
學觀音、做觀音

宋朝四明大師根據〈大悲咒〉,同時收錄了《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編成《大悲懺法》,也就是我們今天拜的〈大悲懺〉。由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量,使得眾生內在心裡的煩惱以及外在環境的磨難,能夠因為拜〈大悲懺〉而消除,同時能讓自他的修持及自他所發的弘願,都能圓滿成就...... 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慈悲三昧水懺
洗心懺悔,改往修來

《慈悲三昧水懺》的儀軌,結合了音樂、儀式及文學,水懺的精神主要建構在「禮拜諸佛—發露懺悔—發願迴向」上,希望眾生依此懺法至誠懺悔,得以消釋宿世冤業或超度亡魂。

是和佛陀散發的慈光、說法、布施、持戒等佛法契接融合的懺悔之道...... 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地藏懺
與地藏大願同行

地藏菩薩代表了孝親精神,尤其重視超度救濟父母。地藏菩薩因所發的深巨集誓願,被尊稱為「大願王」。
我們要相信地藏菩薩發的願,也要學地藏菩薩那樣發大願,廣度眾生。在修行的實踐上,可誦持地藏菩薩名號、研讀地藏三經,並修持地藏菩薩教我們如何懺悔、如何消除業障的法門......了解更多>>

► 延伸閱讀

拜懺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藉著行懺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拜懺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懺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而是要將禮懺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懺」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改變。

一次讀懂梁皇寶懺

一次讀懂梁皇
寶懺

《梁皇寶懺》是中國歷史最早的懺本,也是流傳最久的一部懺法。由於佛法深遂感應不可思議,被稱為懺悔滅罪的「懺王」,功德力威盛,一千多年來助人無可計數,是冥陽兩利的重要法寶。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觀世音菩薩普濟一切有情眾生,如母親般親切慈愛,成為民間最親近的菩薩。在觀世音菩薩的諸多法門中,你認識了多少?瞭解了多少?藉由聖嚴法師翔實的解說,帶你領會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智慧。

地藏菩薩50問

地藏菩薩50問

所謂地獄,重點不在於是否真有地獄,而是當我們在造惡業,地獄也同時在形成,可說是人造地獄。天堂或地獄,其實就在內心的方寸之間,能夠一念覺知,不被世間的煩惱困擾,就是遠離地獄了。

慈悲三昧水懺 (上、中、下 卷)-CD

慈悲三昧水懺
CD

《慈悲三昧水懺》是消解累世業障最方便的法門!依此懺法至誠禮懺,則可消釋宿業,並可將禮懺功德,回向現世父母親人福壽綿長,歷代先遠考妣宗親蓮品增上,可謂生亡兩利,功德無量。


歸零,再出發
三業清淨,懺罪增福,改往修來

懺悔,看見「心」自己

過去世造的惡業而今生受到果報,雖然現在看似不公平,但事情既已發生了,便要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心的經典
心經新釋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心經》不但是最易學習、持誦的經典,更是最佳的佛學概論,可掌握佛法根本義理,在生活中開顯心的智慧,以智慧度苦厄,過充實超越的人生!

禪觀修學指引:漢傳禪修次第表解

禪觀修學指引

讀者可依繼程法師書中指引,掌握修行之道,透過禪修顯發內在的智慧與慈悲,舉手投足自然流露禪心,生活日日好日,效法歷代祖師於菩薩道上勇往直前,直至圓滿成佛。

楞嚴禪心

楞嚴禪心

《楞嚴禪心》為果醒法師多年來研習、講說與實踐《楞嚴經》的心得,能幫助讀者理解經義,並在生命的每個當下,練習「無能所」的操作,時時修,處處修,直至圓滿具足。

止觀禪:打開心門的鑰匙

止觀禪
打開心門的鑰匙

止觀,是佛教一切修行法門的根基,如何得到其修行之鑰呢?試試看,從最簡單的體驗呼吸開始,層層深入禪的世界,邁向定慧等持的頓悟之門,活出覺醒的人生。

► 延伸閱讀

懺悔,就像照鏡子一樣,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
一層一層照得清清楚楚,感覺像是從一整面的大鏡子,慢慢變成局部的放大鏡,再變成細部的顯微鏡,將自己的種種煩惱、習氣看得愈來愈清楚。

轉變內在煩惱、習性,讓生命Refresh

懺悔 —— 是改變的起點,唯有不斷地懺悔,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 

平安自在

平安自在

聖嚴法師說:「為了平安,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有危機的警覺,但不能變成恐懼感。危機感和恐懼感並不一樣,在恐懼的狀態中,很容易發生危險;但在危機感之中,對未來所可能發生的問題,都有所思考與準備,多一分準備,少一分危險,自然能夠常保平安。」

幸福告別

幸福告別

生死如日出日落,雖為正常事,卻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達呢?人生的聚散無常,讓人更珍惜時光、善用生命。我們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更與整個世界息息相關。溫暖別人,即是溫暖自己;關懷別人,即是關懷自己。種種生死聚散,都是豐富人生的成長。

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三冊:實修實證自在解脫(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好讀 雜阿含經

本冊為佛陀教導實修的方法:觀呼吸、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以及止觀、三三昧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修行法門,值得細細品嘗、用心實修。其中尤以四念處是禪修的重要基礎,經上說多修習、勤修習四念處能夠讓眾生清淨,超越憂悲苦惱,通達正道乃至體證涅槃。

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

法的療癒

很多人在面對生死病苦時,才發現不知如何運用佛法安身、安心,不知自己多年所學為何?杜正民教授在罹癌後,也曾為此困惑,想了解佛陀如何教導人面對病痛與生死,因而投入《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研究,並建置法的療癒資料庫,本書即是他以身試法的親身體驗。

► 延伸閱讀

在一禮一懺之間,體會懺法中悔罪、淨化的力量,繼而生起與諸佛菩薩慈悲柔忍相應的菩提道心。並將拜懺的真義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觀照自己的言行心念,讓「懺悔」對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 Copyright 2021  法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