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講座】

聽疫情在說法

2020年的世界,正在用強烈的方式說法,
所幸佛陀的智慧,仍能透過網路延伸到各個角落,
教導我們如要得心自在,
「如其所是」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學習。

■ 周婉瑜(美國洛杉磯)

2020年,對世界來說是挑戰的一年。法鼓山洛杉磯道場3月起因COVID-19疫情,暫時停止對外開放,回想2月還在大寮協助果慨法師「《法華經》講座」的香積工作,活動剛圓滿,就收到衛生局宣布的Safter at Home通知。


十五秒的領悟

居家避疫開始後,法鼓山全球分支道場都舉辦各種網路共修課程。之前在道場所錯過的活動,此時在家裡按幾個鍵就可以到各分院的大殿與禪堂學習,真是不可思議!當時我什麼課程都想參加,還列了一份滿滿的課表,比當學生時還要認真,但不久,發現在工作、家庭與學習中失了衡,有時會為了漏掉的課程而懊悔,或急著找更多的課程而焦慮,忽略了關心家人在疫情中的生活,轉了一大圈才發現,其實道場與禪堂就在眼前。看到自己的貪念後,我開始調整,最後決定只挑了幾堂與自己時區相近的課程,以不影響日常作息為主。當心安住之後,發現其實所有的學習都安排得自然,也剛好都是我需要的,我提醒著自己學習的重點並非上了多少課,而是要知道有什麼可以用在生活上。

有天我在新聞中聽到,全球每十五秒就有一個人因疫情而喪生。十五秒對我來說有多久?其實只是三個呼吸。當我想到每三個呼吸的時間,就有一條生命逝去時,對於自己平時花在與煩惱相應的時間感到萬分慚愧。我自問除了每天做定課迴向全世界的有情眾生之外,還有什麼力量?在這生命瞬息變化的時刻裡,我該如何好好善用生命中每一個珍貴的十五秒?

我開始觀察自己平時的煩惱如何生起?大多是因為不能接受別人跟我有不同的觀點。平時對別人有期待,對自己有期待,也太在乎別人對我的期待,當這些期待沒有被滿足時,就順著習氣產生反應。情緒被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猜臆綁架著輪迴不已,這樣不僅讓自己起煩惱,也造成別人的困擾。因此我先嘗試釐清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詮釋,切割念頭的牽扯,從認識自己為出發點。

每週兩次道場的網路瑜伽課,是練習靠近自己最好的機會。Tina老師會一直提醒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師,要照顧好自己,沒有所謂「對」的動作,而是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與極限。這讓我練習慢慢放下分別與比較,明白沒有什麼動作是最好的,而是接納當下每個動作就是最適合自己的。


如其所是的自在

這個靠近身體感覺的練習,也讓我在常興法師的線上禪訓課程有了新的體會。法師提醒,如果不能放鬆,就先練習體驗身體的感覺。我練習用觸覺感知身體不能放鬆的部位,並先接受這個目前還無法放鬆的狀態,當我不急著想改變它時,那些原本緊麻痛的部位反而慢慢鬆了下來。我開始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體驗身體的感覺,也發現自己常是處於緊繃的狀態而不自知。

修行的過程,有時以為自己沒有情緒或是不該有情緒,其實是忽略情緒與壓抑情緒。對於身體的覺察,似乎也無法清楚知道自己何時開始肩頸僵硬,胸悶頭脹,或是講話時語速急促、聲量提高。透過瑜伽與禪坐練習,我發現身體是最忠實的警報器,警報一響,則可以提醒我在做出反應時,先與自己共處片刻。當我學習接納自己後,也比較容易接納別人,接納環境。這個自我連結的過程,讓我能用更豐富的眼光看身邊的人事物,當我不再用嚴苛的標準對待自己與檢視他人時,也間接影響了周圍的人,漸漸地,我與家人的互動更和諧,於此也能體會聖嚴法師「四它」的智慧無處不在。

2020年的世界用強烈的方式在說法。果廣法師在「《阿含經》的緣起」開示裡,讓我明白儘管不想要疫情蔓延、期待種族和諧、希望山火不再生起、盼望選情如意,但生活中仍充滿意外的可能。我想,接納一切「如其所是」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而我個人身口意的行為也都牽引著世界。照顧好自己是我的責任,同時也是護念世界的表現,因此我明白當下能做的事--只要在這一刻,能安頓自己的身心,世界馬上就會有一份安定的力量。

日前我和女兒討論對選舉的看法,她表示面對不同政黨的支持者,她會想試著了解對方為何有不同的想法,而對於不支持的候選人,她則會引以為借鏡,讓自己知道該成為怎樣的人。聽女兒這樣有智慧的回答,我相信這些年來跟她們分享佛法而種下的種子,已經慢慢萌芽了。

每週日早上,常悅法師帶領的「《六祖壇經》共學」是我這段時間的定課。聖嚴法師說,佛法像是一個交通工具,讓我們的心從種種的煩惱、苦惱中解脫出來。回想過去這半年多來,生活雖增添了許多限制,但因有佛法與禪法的相伴,讓我的心依舊可以感到自由。感恩今年的因緣,讓佛陀的智慧能透過網路,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祈願有更多人也可以搭上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得心自在,事事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