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有我的地方就有佛法——2019年大悲心水陸法會紀實報導

水陸法會精進共修,
用佛法提昇自己,利益他人,
為自己種善根,與他人廣結善緣。
發願作佛法的實踐者:
有我的地方,就有佛法。

■ 編輯室

法鼓山第十三屆水陸法會去年(2019年)11月30日送聖圓滿,八天七夜的法會儀程,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十一個法壇,總計五萬人次參與現場共修;義工也多達一萬九千人次,投入萬行壇護持修行。藉由網路傳播,全球各地信眾多達三十萬人次與各壇佛事同步共修。遍布世界各地的虔敬心意,在同時間彼此相會,藉著誦經、拜佛、梵唄、懺悔、經文默讀、禪修、發願、迴向等事,讓所在之處,皆為人間淨土。


種善根結善緣 ,以佛法利益他人

2020年,法鼓山以「培福有福」為年度主題,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送聖開示時,勉勵信眾「種善根,結善緣」,以提昇人的品質;並盡可能地散播佛法,擔起佛教徒的責任,讓「有我的地方就有佛法」,以建設人間淨土。

如何「種善根,結善緣」?果暉法師進一步做出闡釋,「善根,是指我們從過去世到現在所打下的基礎,乃至未來的無量劫,我們都要不斷地修行,這都是善根。」種善根即是累積修行,果暉法師援引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譬喻,種善根就好比種花,必須用心呵護、時時澆水、施肥、除草,才可能開花;如果不妥善照顧,很可能花還沒開,根已枯萎。所以,善根需要用心耕耘、細心栽培。並舉例說明,法會期間,法師與信眾的精進用功即是種善根,參與的義工菩薩隨緣隨分護持發心,即是與三寶和大眾互結善緣。

如同聖嚴法師曾比喻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慈悲和智慧的寶山。開發這座寶山,就像耕耘自己的心田,不僅個人可以受用,與我們接觸的人也都能夠感受佛法慈悲和智慧的力量。


觀照起心動念,修行在生活

法鼓山水陸法會邁入第十三年,籌備小組召集人果慨法師強調,法鼓山水陸法會的最大特色,是以禪修引導大眾共修,強調在生活中實踐佛法,藉境鍊心。首座和尚惠敏法師於總壇開示中,亦特別指出「儀軌生活化」的重要,勉勵共修信眾將法會中生起的增上心帶回生活,並時時反省任何一個起心動念。

「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惠敏法師強調,心是法本,一旦心念方向正確,藉著因緣累積就會有正果;反之亦然,苦果也是來自於心念方向的不正確。透過法會反覆的禮懺,將能更細微觀照自己的罪根是否清淨,因此,莫以惡小而縱容自心,當知涓滴也能成流。故此,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都要時時觀照,自淨其意。「法會儀軌生活化」的要意即是在此。

惠敏法師並勉勵信眾,以恭敬感恩的態度面對生活,並深入了解生活中一切善惡苦樂的因緣性,盡可能地促成善因緣,並斷除造惡因緣。因緣在於心性,心性的力量,就像波浪之於海水,可以載舟,亦可發電,卻也可能覆舟。


人人藉境鍊心,感恩培福

水陸法會中,四眾弟子以法相會。法會期間唯一無實體壇場的萬行壇,義工菩薩以「正需要人做的事情,我來吧」的精神行六度萬行。 雖無實體壇場,卻又無所不在──大寮裡,一天數百名義工穿梭,準備一日三餐超過一萬人次的齋飯;趁信眾在壇場精進時,環保組默默維護廁所的清潔;交通組、參學員為全山第一線,接待、指揮每日上山的車輛及人潮;午齋與藥石前,義工室的香齋配送組把熱騰騰的飯菜,分送至各壇;讓大家隨時有熱水可飲的茶水組;在壇場外守護著大眾健康的醫護組;將畫面傳送到世界各地的是攝影組與資訊組,還有網路監香協助網路共修;壇場裡協助共修的接待組,布置壇場、插花、排供果、獻供品、贊普物……不但是法會中人數最多的壇場,也是實踐心靈環保、福慧雙修的典範。

八十二歲的許志津,歡喜參與環保組三十年,即使近年行動不方便,還是熱心參與,其虔誠奉獻的身影感動了許多人,她卻感恩遇到佛法,讓她的心念、個性轉變,進而改善了家庭關係,讓她發願生生世世學佛護法。

「佛法是屬於一切人的。」聖嚴法師曾經如是說。共修信眾年齡層老中青幼皆有,十歲的陳柏樺身穿海青,參與淨土壇共修,他坐在媽媽身邊跟著念「阿彌陀佛」為十月剛過世的爺爺祝福。他說,「阿公做佛去了,這次來法會,要告訴阿公會幫忙把奶奶照顧好。」連續參加水陸法會十一年,八十歲陳玉瑞這次和同寢室掛單的室友王常時結成了好朋友,晚上兩人前來瑜伽焰口壇的路上,還會彼此相扶。陳玉瑞說這八天,「每天都很歡喜。」王常時也表示,瑜伽焰口法會中虔心迴向給歷代祖先,以及一切眾生時,心中感到非常平安。

水陸法會讓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不論親疏遠近,不論生離或死別,都因一念祝福,互為善緣。


網路共修,成就人間淨土

「網路共修無遠弗屆,佛國淨土處處現」,儘管網路世代求變求快,法鼓山信眾藉著網路共修水陸法會的虔敬之心,絲毫不減。這次海內外十三個分處寺院,總計兩萬五千人次透過網路參加共修。國內有農禪寺、三民精舍、安和分院、臺南分院及高雄紫雲寺;海外則有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溫哥華、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等地道場,同步共修。

境隨心轉,即便外界紛擾,局勢動盪,若能在心中留一方淨土,如《維摩詰經》所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聖嚴法師曾期勉弟子,將自身所體驗到的佛法分享與他人,人間淨土便在個人的心中展現。法鼓山水陸法會邁入第十三年,這歲末冬日的水陸法會,已成全球信眾不能錯過的共修勝事。「種善根,結善緣,有我的地方就有佛法。」這是菩薩道精神的展現,也是佛弟子盡未來際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