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代世界科學發達、醫療進步,但人類依然面對不亞於古時的諸多身心苦厄,除了尋求世間醫藥的療癒進路,還須向佛教探求真理法藥,自根本上超克身心與生命的問題。再者,地球社區的生存環境越發趨向不理想,用佛法來解釋,這是由人心集體不清淨所致。《藥師經》是部適合當前這個娑婆濁世修學菩薩行的寶典,藉由此世佛法實踐以淨化身心與世界,參預到人間淨土建設;亦可發願迴生淨土(東方或西方),所行善法功德全是往生淨土的推升資糧。

《藥師經》中反覆提點世人常犯的不善行為,勸戒讀經者避免增長惡業,及指導如何發至誠心,依經典教誨來懺悔改過,消解業障,淨治身心,獲致生活安樂。其次,經中開示由淺到深的修行方法,使學佛者有所依循,步上菩薩道旅,培植福德,開發智慧,以期徹底解決自身生命問題,並提昇利他助人能力。經常讀誦《藥師經》,有利感得藥師會上佛菩薩與護法神眾的護念,排除惡緣;進而體察經義,如說修行,更能獲得聖眾們的威神力加被,順利匯聚福德與智慧資糧。修習藥師法門,促進今世安樂,創造來世安樂,還助益邁向成佛圓滿大樂。

藥師法門除了經典所示的教理與行法,還包括在佛教歷史過程中所發展的修持儀軌,及高僧大德的義理領解與實修心得,為當代學佛大眾提供豐富的修行參考資源。《藥師佛50問》是綜合解說藥師法門的入門性著作,涵蓋四大部分:介紹藥師佛及其信仰、東方淨土的特殊內涵、藥師行法的實踐指引、藥師法門與身心淨治。

一、藥師佛及其信仰傳播

第一單元「認識藥師佛」,解明藥師如來的名號涵義、廣泛流傳的原因、何以為大醫王佛、何為藥師七佛、藥師佛的造像特徵、藥師信仰的時空傳播等課題。這些議題可拓展讀者對藥師佛的認識廣度,有助了知藥師佛的特殊意趣與修學利益,釐清一些與其他佛菩薩、淨土可能相混之處,及概說藥師信仰在印度、中國、日本、韓國、西藏、東南亞等地的流傳情形。

無論是佛教皈信者或單純對佛教文化感興趣者,都能自這些問答中汲取想要了解的藥師佛相關知識。藥師法門的修學者可增進對敬奉對象的認識,強化實踐上的意樂。想接觸佛教文化者可藉此擴充知識範圍,試著以同理心來思索藥師信仰的宗教文化意涵。藥師佛的精神文化世界,含攝許多莊重的與趣味的內容。

二、十二大願與東方淨土

藥師佛過去在菩薩階段發了十二個宏大誓願,依據這些誓願來從事菩薩萬行,提昇自己,化導有情,由集體心靈的淨治而顯化了清淨莊嚴的佛國土,即東方淨琉璃世界。修習《藥師經》的一大重點,便是從十二大願來領會藥師如來的無邊功德與加持力量,並且效法藥師佛的發願,生起無上菩提心。

藥師佛建設淨琉璃國土的弘願與娑婆世界的人間佛教取向特別貼近。書中第二單元「藥師佛的東方淨土」,先概述藥師淨土的環境景象及菩薩聖眾、護法神眾,然後解說十二大願的具體內容,並由此引申到現實人生的佛法修練。如此問答,既幫助對深廣菩薩行願的理解,同時帶出建設人間淨土的意涵。

三、修持方法與身心療癒

第三單元著重於說明藥師法門的修持功效與修行方法,做為有興趣於實修應用者的參學指引。藥師法門在佛法修持層面的功德與利益,如弘一大師所說,包括維持世間道德、輔助戒行清淨、決定往生淨土、快速成就佛果。藥師法門主要方法有讀誦經典、稱念名號、持念真言、禮拜供養、修懺淨業等路徑。關於這方面,就有勞讀者自行去體驗了!

第四單元探討藥師法門運用於身心療癒方面,應有的正確觀念與態度。身心療癒必須仰仗醫療體系的醫藥及藥師法門的法藥,不宜偏廢,治標與治本兼顧。人類的身心病苦,有其多種多樣的致生因緣,而心靈維度絕不可忽視。就佛法的立場而言,煩惱與業力方為身心失衡的根源性因由,藥師法門的教導重心就落在淨治煩惱與懺悔消業,由心靈的淨化來助益身心的康寧。

此書文字淺白易解,內容豐富充實,照顧到藥師佛及其行法的各個面向,很適合用來接引對藥師佛法持有興趣的各界人士。筆者長期推廣《藥師經》的研讀與修學,很高興看到這本書的出版。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

【導讀】

藥師法門與人生安樂 黃國清

一、認識藥師佛

Q01:藥師信仰為何能普為流傳?
Q02:藥師佛為何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
Q03:為什麼稱藥師佛為大醫王?
Q04:為什麼藥師佛能消災延壽?
Q05:七佛藥師是誰?
Q06:為何藥師佛有時持藥缽、藥草,有時捧塔?
  Q07:藥師佛是藥王菩薩嗎?
Q08:藥師佛與阿閦佛的東方淨土一樣嗎?
Q09:藥師信仰的起源為何?
Q10:藥師信仰如何在中國發展?
Q11:日本的藥師信仰有何特色?
Q12:韓國的藥師信仰有何特色?
Q13:西藏的藥師信仰有何特色?
Q14:泰緬地區的藥師信仰有何特色?

二、藥師佛的東方淨土

Q15:藥師佛的東方淨土有何特色?
Q16: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和藥師佛有何關係?
Q17:藥師十二神將是誰?
Q18:藥師佛如何成佛?
Q19:藥師佛第一大願為何發生佛平等願?
Q20:藥師佛第二大願為何發開曉事業願?
Q21:藥師佛第三大願為何發無盡資生願?
Q22:藥師佛第四大願為何發安立大道願?
Q23:藥師佛第五大願為何發戒行清淨願?
Q24:藥師佛第六大願為何發諸根具足願?
Q25:藥師佛第七大願為何發身心康樂願?
Q26:藥師佛第八大願為何發轉女成男願?
Q27:藥師佛第九大願為何發回邪歸正願?
Q28:藥師佛第十大願為何發從縛得脫願?
Q29:藥師佛第十一大願為何發得妙飲食願?
Q30:藥師佛第十二大願為何發得妙衣具願?

三、學習藥師佛有方法

Q31:藥師法門有何特色?
Q32:如何修持藥師法門持名方法?
Q33:如何修持〈藥師咒〉?
Q34:如何供養藥師佛?
Q35:《藥師經》的內容說什麼?
Q36:《藥師經》有哪些譯本?
  Q37:十二藥叉大將修法和藥師法門有何關係?
Q38:如何參加藥師法會?
Q39:如何修持藥師懺?
Q40:如何求生藥師淨土?

四、琉璃光明眾病悉除

Q41:藥師信仰是否與現代醫學衝突?
Q42:身體生病才需要修持藥師法門嗎?
Q43:藥師佛如何為眾生治病?
Q44:為何藥師佛願力無邊,世間仍有疾病?
Q45:藥師佛能救哪九種橫死災難?
Q46:修藥師法門可以長壽不老嗎?
Q47:生病點藥師燈有用嗎?
Q48:藥師法門能化解國家疫情危機嗎?
Q49:汙染嚴重的世界,如何轉煩惱心為琉璃心?
Q50:如何依藥師淨土實現人間淨土?

有些人將佛教信仰與鬼神迷信混為一談,而誤以為藥師信仰是不合科學的迷信,會延誤就醫。其實,無論是向哪一尊佛菩薩祈求平安,佛教都會建議佛弟子要循規範醫療之途就醫,既要相信佛菩薩,也要相信因果、因緣法則。如聖嚴法師對生病的人,總是勉勵:「把身體交給醫生,把性命交給佛菩薩。」

迷信是盲信,正信則有三種信心層次,就藥師信仰來說:

1. 仰信:因仰慕而相信藥師佛,對佛、法、僧三寶深信不疑,相信透過信仰三寶和修持藥師法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2. 解信:因體會佛法的義理和藥師法門的內涵,而對佛法產生的信心,透過閱讀《藥師經》和聽聞佛法開示,學習正確的佛法觀念,願意信受奉行,從而建立對藥師信仰的信心。

3. 證信:經由修持藥師法門的實證,體驗佛法的妙處而生信心,證實藥師佛所說不虛。

因此,藥師信仰不會讓人落入迷信的四大陷阱:「盲目崇拜、不合情理、似是而非、邪正不分」,反而能釐清生命的意義與方向,用佛法來實踐生命道路。病苦,是人生的修行功課。藥師佛所開的法藥,不論藥效是癒病或消災,皆為體察眾生的種種病情,而施設運用。

藥師信仰雖然重視現世安樂,但最終仍導歸於解脫生死成佛道,所以修持藥師法門者,能不畏苦、不憂病,坦然承擔生病的業報,接受現代的醫學治療,也以佛法消減業障,解脫生死輪迴苦。

佛法的人生觀、生死觀,對於醫學和人們都可以提供不同面向的啟發。佛教認為生、老、病、死的無常變化,是必然的現象,透過觀照病苦的機會,可以體會人生苦、空、無常、無我,從而超越對身體、自我的執著,心無罣礙地自在生活。

雖然生、老、病、死不可免,但在活著的當下,要用心生活,珍惜生命,把握奉獻自我、成就大眾的現世人生機會,這是藥師法門予人的積極人生祝福。

根據《藥師經》所說,藥師法門能化解七種國家災難:「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以及九種個人橫死:「得病無醫、王法誅戮、非人奪精氣、火焚、水溺、惡獸噉、墮崖、毒藥咒詛、飢渴所困」。

解難消災保平安

國家七難的第一難「人眾疾疫難」,即是瘟疫、傳染病一類疫病災難,會快速傳播,造成大量民眾生病與死亡,帶來社會不安,影響國家運作。而個人九橫的第一橫「得病無醫」,狀況不明的疫情,無藥可治或遭誤診,都屬於此類意外死亡。這些都能透過修持藥師法門,得到藥師佛的救濟,解難消災。

共業和別業

然而,為什麼會發生疫情呢?無論是國家危機和一己生死的災厄,其實都是團體的共業與個人的別業所共同交織出的命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免於受報。

佛教稱貪、瞋、癡煩惱為三毒,當人們都貪得無厭、爭權奪利、自私自利,其實就是集體社會中毒,解毒的最好方法,就是學藥師佛發願,透過彼此祝福、共同分享,讓社會沒有人會挨餓受凍、會被霸凌歧視、會孤苦無依,人人互相點燈照亮前路。

竺摩長老於《藥師淨法講要》說:「我們人類眾生,在身體的生理上有三種病,是老、病、死;在心理上也有三種病,是貪、瞋、癡。」

百病叢生的原因

我們的病是從什麼地方來呢?如《維摩經》所說:「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即從心理上引起貪、瞋、癡三毒之病,佛為治療三毒之病,所以施設戒、定、慧三學之法。心病康復了,從煩惱心而起的老、病、死的身病,自然也就解脫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稱佛為大藥師、大醫王的原因。

藥師佛以廣大無邊的願力,為眾生施設種種法藥,希望能解三毒之病,解生死之病。但是再好的醫術、再好的妙藥,如果眾生不就醫服藥,良醫也無能為力。如果不用功修行,真心懺悔,總是遇到困難時,才「臨時抱佛腳」,災難一過,便又故態復萌,便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斷除病根。

業不重不生娑婆

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障不重不為凡夫」,因為業障重,所以才生在娑婆世界,才在三界中輪迴。《藥師經》又稱《拔除一切業障經》,我們如果能跳脫唯求一時消災解厄的思惟,而以慚愧心、懺悔心來用功修持藥師法門,透過修行來淨化自我,將可漸漸轉染為淨,終能拔除一切業障,不為生死病所苦,反能乘願來去六道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