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自在】

相逢多是撞頭人

相逢多是撞頭人,不是冤家不聚頭?
撞頭,其實是一種提醒,
就像病翁、跛翁、懶翁、刖翁……
這些老公公雖然身體不完整,
因此也有著不一樣的人生視野,
值得細細玩味。

■ 楊佳芳

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曾藉由筆下的人物說:「最短的捷徑就是繞遠路,繞遠路就是最短的捷徑。」這句話雖然並不總是正確,但人生有時確實很奇妙,某個不曾問過的問題,在一個毫無防備的時刻,被某個沒在找尋的答案給答覆了,成為實實在在的一次收穫。

這情形與被收音機裡不曾聽過的旋律打中類似。某天因工作而檢索CBETA資料庫時,意外被不曾聽聞的一首小詩打中,詩題叫做〈瞎翁〉,收錄於《禪宗雜毒海》,全詩是這樣寫的:

平生不是眼無筋,暗處工夫用得親。
信步堂堂行大道,相逢多是撞頭人。

「相逢多是撞頭人」,這是多麼痛的領悟。而讓我更為佩服的是,詩作透過一個簡單的「走路」比喻,某程度上頗科學地說明了相逢與撞頭之間的關係:在馬路上兩輛車發生相撞,必須先有物理上的接近作為前提;同理,人與人若要產生扞格,也必須以你與對方先有緣作為前提。簡言之,何以「不是冤家不聚頭」,原因僅僅在於「聚頭容易是冤家」。詩在這裡結束,而我們的理解及運用,卻可以從詩人停筆的地方開始,以我個人來說,由此產生了兩種理解。

相逢即有緣

第一種較單純,想想能與他人產生扞格,至少代表與對方有緣,親近產生摩擦,於是「有摩擦」反過來便證明了「已親近」的事實;這裡直接將「有緣」一律看成正面的事。

第二種,是理解到既然自己與他人產生扞格,基本上都必須建立在已與他人產生緣分在先。一個人若明知,是自己不停地製造與他人發生扞格的機會,似乎就不應該期望自己輕易擁有一個與人毫無扞格的人生。

正如一個人若具備「不念書會提高成績差的概率」這類理解,那麼當他決定不念書時,就不應該對於「考出好成績」的結果,抱持不適切的高度期望,從而使自己陷入一種有望可失的情境。

但這不應該也無法僅僅藉由刻意忌避人際交流作為應對,尤其佛法有三世因果的觀點,那麼某些人與自己相逢以致彼此撞頭,若不是今世自己造成,就可能是過去世自己造成的。

有了這些理解後,我開始進一步審慎地對待每一次與對方是否結緣的決定(包含網路上的言語交流或交鋒),以免實質上只是上前給予對方一記無意義的頭錘;也開始要求自己努力試著成為人生路上已遇人們的順增上緣。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以眼前的這個題目而言,使自己成為今生已相逢者的順增上緣的嘗試,或許正是嘗試事先排除未來世與對方撞頭的前提。人們各自有其奉行「廣結善緣,不濫攀俗緣」的理由,而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發,是別讓其他人平白無故多了在人生路上與你相撞的機會。

打開另類視角

從其他的詩可看到,這位盲眼老公公居然不孤單,陪著他的還有認為探病者的跨門一問卻問錯了人的病翁、任他人論長短的灑脫跛足翁、在破鍋壞鼎間放養出一個欣欣向榮生態系的懶翁,更有因酷刑失去了雙足的刖翁,以及逢人便低頭退避的退翁,後兩者大概就類似現今所謂的更生人和邊緣人吧?此外,有些甚至根本不是人類。其中,自然也有幾個屬於人生勝利組,例如退休將領凱翁,或顯然工作滿意度頗高、過著樂齡生活的牧翁。

不過,更使我動容的詩句,依舊是來自那些承載了逆境的血肉之軀。作為眾生萬有「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故一般人往往努力逃離、卻難免落入這種種狀態,而這些狀態在古聖賢眼中,反倒各自演繹了某種「過來人」的智慧。

儒家傳統裡,展示人生境界的聖人往往外表嚴整威武、文質彬彬,而這裡的古聖賢卻透過一個世人認為不完整的身體看到境界,實在令人讚歎。雖然此處的境界與成佛的境界之間,起碼有一光年的距離,但之於我這樣天天忙於收拾自身小善小惡所造成後果的普通人來說,帶來的思考也足以協助我試著成為比原本的自己再好那麼一些些的人。

這次意料之外的偶遇,讓我得以向古人借用自己尚且不具備的視野,看見埋藏於那些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的生命狀態深處的亮點,真是一次有趣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