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現代化的核心:倫理重建

百年來中國現代化歷程從洋務、維新、新文化運動到今天,在器物層面的問題大抵處理完成,在制度層面似亦大致底定,唯在理念層次尚有對焦失準的問題,於是對整個世界感覺模糊而零亂。這實在是非常弔詭的事:走過了「整體性反傳統」的階段,才體認到傳統與現代的雙向交流關係:不但傳統影響了我們對現代的認識,現代也影響了我們對傳統的認識。同樣的,器物、制度、理念三層級的關係也不是單向的從心到物或從物到心,在心、物以及心物之間的規則三者間,恆是相互作用的影響關係。檢視佛教在中國現代化的參與歷程,佛教應有哪些調整?佛教傳統對中國整體社會的現代化事業能夠提供哪些資源?

現代化的主要特徵是理性、除魅、世俗化、市民倫理的形成……。舍勒(Scheler, Max)稱此現代現象為一「總體轉換」,包括社會制度層面,國家組織、法律制度、經濟制度的結構轉換和精神氣質,體驗結構的結構轉變。而劉小楓則把現代性問題概括為社會秩序和人心秩序之正當性基礎的重新論證。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核心在於社會秩序和人心秩序的重新安位。

我國文化傳統中宗教地位從來都在政治之下,因此沒有宗教退位和解魅的問題,但宗教或者宗教師在當今社會的基本定位則確實在提供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思考。生命意義及其在平常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就是倫理學的內涵。齊格蒙.鮑曼(Bauman, Zygmunt)指出,「倫理學是哲學家、教育家和宗教師所關注的問題。當談及人們對待自己和對待他人的方式時,他們實際上是在發表關於倫理方面的論述」,聖嚴法師亦自覺地以此為主軸。早年閉關高雄山中,主要著力於佛教內部興革的檢討,而後留學日本、弘化西方,再從禪修推廣與學術研究中找到綰合內外的關鍵,於是有「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以及後來的「心靈環保」、「心五四」、「心六倫」的提出。

這些理念的落實便成為聖嚴法師的佛教志業,主要開展為法鼓山的相關體系。法鼓山發展約略可分為三個階段,三階段所呈現出來的角色形象,足以引來象徵聖嚴法師倫理思想的特色。

聖嚴法師於一九七七年自美返臺,爾後奉東初老人遺命承繼中華文化館及農禪寺法業。兩處道場約有信眾百人維持著基本的規模。翌年一九七八年起開始定期舉辦禪七,推展禪法。嗣後雖有佛學研究所之辦理招生、開展佛教高等教育事業等舉措,但社會大眾主要印象為農禪寺乃禪修道場。

一九八九年,因佛學研究所、農禪寺用地受限關渡平原建築法規問題,於是有金山地區法鼓山創建因緣。而法鼓山建設的組織發展與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恰正同步,聖嚴法師以其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弘化方便,因應社會大眾需求而開展了一系列人間淨土的教學,並以關懷為核心發展法鼓山組織。加上法鼓山購買土地時雙方〈大悲咒〉因緣與法師少年沙彌生活的觀音信仰體驗結合。此時所串連起的大眾印象是:法鼓山是觀音道場。

二○○四年,聖嚴法師一方面為解決傳承禪宗曹洞宗、臨濟宗法脈的名稱問題,再方面也為使多年來的教學理想落實於建立僧團教團以為佛法永續的堅實核心,於是有「中華禪法鼓宗」的建立。這時,法鼓山成為漢傳禪佛教的宗派道場。

「禪修道場」,修學者習禪而為禪修者。「觀音道場」,則修學者學做觀音而為菩薩,雖只是凡夫菩薩、嬰兒菩薩。「宗派道場」,則修學者為漢傳禪佛教的徒眾。從禪修道場到觀音道場,再從觀音道場到建立宗派,禪者、觀音、宗派,這三個角色形象,指涉了修學者的進修歷程,也極具象徵性地呈顯出聖嚴法師倫理思想教學與實踐的特色來。

禪修者的學習基模是孤立自我、照顧自我、關心自我,期以自立;以觀音為代表的菩薩則表現出關懷他人、同情心、同理心的助人利他。但是這兩個階段雖然有自利、利他的區別,和第三階段的宗派比較起來,又有個體和群體的區別。觀音形象的菩薩關懷雖然已經推己及人從自我而及於他人,但這種關懷仍然是個別的,因此仍然是一種「初級的」社會關係而不是「次級的」社會體制。從群體治理的關係來理解就是:第二階段仍然是人治,要到第三階段才是法治的層次。

從照顧自己的禪者發展到關懷他人的菩薩,需要轉換的是立場改變的思維習性,必得養成了以對方立場為立場的思考才算是成熟的關懷者。當今各社會學科所提倡的,如管理學的「消費者中心」、「行銷導向」,教育學的「學生導向」、「學習者中心」,都是在說明這種思維立場的轉換。

但如果只停留在這個階段,就算這個團體的人數再多,由於維繫的主軸是變動性流動性最大的「人」際關係,因此不容易穩定維持。佛已入滅、法亦無言,佛教在現實世間的弘揚與傳播靠的確實是人,是人能弘道,是人在弘法。但是人又是無常中的無常,弘道的責任因此不能由獨立的個別的僧人修行者來承擔,而是由整體的僧團修行團體來承擔,所以說「鐵打的常住,流水的僧」,用相對穩定的團體來穩固住個別流動的散失。這是為何需要建立佛教組織的原因所在。而團體的穩定性建立在制度與軌則。

二、以心靈環保建設人間淨土

制度是人建立的,什麼品質的人就會創設出什麼品質的制度來;制度建立後又回過頭來約制個人,什麼品質的制度就會形塑出什麼品質的人來。人心秩序的收拾與社會秩序的收拾成為雙向的建構關係。但是這兩種秩序從何開始著手建構呢?

劉小楓指出,人心秩序、心態氣質是世界的價值序的主體方維,心態氣質、體驗結構的現代轉型比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歷史轉型更為根本。因為一旦體驗結構的品質發生轉變,對世界之客觀的價值秩序之理解必然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動。他引申舍勒的主張:人心秩序、精神氣質或體驗結構,是一個實質價值的偏愛系統,給時代倫理和文化共同體的倫理打上印記;如此一來,具體的、實際的價值偏愛就構成了生活中價值優先判斷的規則、倫理,進而規定了這個文化共同體,或其中的個體的世界觀的結構和內涵。 就是從「人心秩序是給時代和文化共同體的倫理打上印記」,於是人心秩序取得了比社會秩序優先的地位。

這裡我們可以回答前面的提問:有什麼不變的「常經」是我們可以據以做為去取增補的判準?答案有兩個,第一個答案是「沒有」,因為沒有什麼是堅實不變的真理;第二個答案是「有」,那就是最日常、最一般普遍感知的道德直覺。只有第一個答案會掉入懷疑論或虛無主義裡,只有第二個答案則又會把道德直覺誤會成真理。道德直覺,或稱良心、良知、人性、佛性……,不是真理,但卻是人類倫理共許的最大公約數,由此建立起倫理意識的公理法則,再發展出具體的倫理規則。

因此,提倡心靈環保、重視心靈並非唯心主義,重視心靈而輕忽甚至取消了知識、技術、器物、制度,才是唯心。天台家說:「為實施權,則權含于實;開權顯實,則實融于權。」 飄動的人心人性、抽象的真理實相,這些都不是一個現成的東西,而是需要從事實經驗中才能具體呈現。不是單向地把人心秩序調整再據以安排社會秩序,也不是安排好社會秩序再來安頓人心;人心秩序與社會秩序是在相互支持中相互成就。

人心秩序是關於倫理意識結構的重整,社會秩序是倫理制度結構的重整,這兩部分在佛的教說中,即為「法」與「律」的建立。「法」,是對世界的說明和如何面對世界的指導,屬真理的言說;「律」,則是規範個人行為的戒和規範團體生活軌則的律,除了道德勸說,也帶有強制處置的性質。規範團體生活軌則的律,是組織倫理學討論的範圍;規範個人行為的戒包括消極底線要求的「不傷害他人」和積極主動的「利益他人」,則主要是德行倫理學和關懷倫理學討論的範圍。

太虛大師依據我們所面對的時代特質,如科學、理性、民主、法治等元素,揭櫫了「現實的人生化、證據的科學化、組織的群眾化」三策略,為當代佛教的現代化運動指出了方向,從此而有「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一步步開展。

聖嚴法師創建宗派道場,試圖建構僧俗四眾合作可長可久的組織體系,深化了太虛大師「組織群眾化」的方向;教導學習觀音學當菩薩、傾聽他人關懷社會,延續了太虛大師「現實人生化」的方向;加上創辦佛學研究所、佛教研修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以佛教學術化來深化太虛大師「證據科學化」的方向。這些都是佛教倫理的新詮釋,也都是佛教倫理的實踐。

聖嚴法師的思想主軸為倫理關懷,而其思想性格又有極為明顯的現實感,對社會趨勢與當前議題都有十分貼近的觀察與掌握。他曾說:「我不考慮五十年後的人是否要看我的文章,我關心的是現代人需要什麼。因為後來者自然有不同於我們現在的語彙和需要,也自然有人會去滿足新的需求,不必是我。」 而他對佛教的推廣與弘揚,是期望能落實到社會每一角落都能接受佛教的倫理。

這樣的思想特性,在學科上從應用倫理學來描述最為相應。因為應用倫理學就是對目前現在人類社會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做倫理描述、分析及建構的知性活動。可就其倫理思想與實踐為範圍,探討其思想特色與規畫實踐,從其實踐軌跡中尋繹倫理關懷之核心準則,並探究其在面對社會發展問題的具體回應。

【全文未完】

【代序】從現實人生出發的倫理關懷

一、佛教現代化的核心:倫理重建
二、以心靈環保建設人間淨土
三、人間淨土思想的階段總結
四、人間淨土思想後續觀察

人間佛教思想的傳承弘揚與實踐

一、佛教現代化的接力運動
二、人間淨土思想的傳承與實踐
三、人間淨土思想的建設方案
四、人間淨土建設方案的價值與特色
五、小結

繼承與發揚: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思想的抉擇

一、前言:問題與方法
二、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主軸
三、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主軸
四、聖嚴法師思想根本立場
五、小結

從小我到大我看法鼓宗的創建

一、前言
二、組織建構的難處:從小我到大我的學習轉折
三、創建法鼓宗的目的
四、目的實踐的要求與準則
五、組織實質目的的達成
六、小結

從組織倫理談佛教團體的經營

一、前言
二、組織目的達成的關鍵
三、平等與等差
四、自由與紀律/民主與法治
五、小我在大我中成長
六、小結

聖嚴法師大普化教育的實踐——以聖嚴書院課程規畫為例

一、前言
二、大普化教育中的聖嚴書院
三、聖嚴書院課程規畫的檢討
四、小結

聖嚴法師的情感倫理觀——從情感向度談「提昇人的品質」

一、情感向度的內涵
二、情感向度的提昇之道
三、情緒管理與關懷倫理
四、小結

尋求菩薩戒的新典範

一、前言
二、法鼓山菩薩戒的內容與特點
三、新典範的目標設定
四、典範轉移的詮釋策略
五、尚待解決的問題
六、小結

全面展開的生死關懷

一、生命意義與生命關懷
二、生命意義的新詮釋:受災受難是菩薩
三、臨終關懷
四、推動宗教交流促進世界和平
五、小結

參考文獻

四、聖嚴法師思想根本立場


(一)聖嚴法師對人間佛教的繼承與發揚

聖嚴法師自述思想來源,即是太虛大師以來諸位大師倡導奉行的人間佛教運動的延伸,而與前輩大師又有些許不同。

前輩大師們或無明確的經證,或有經證,都難免有點偏重或偏輕。太虛大師及東初老人重在契合現代社會的時機,雖有人格標準的十善為依據,但缺乏具體的經證,尤其印度的後期大乘及中國以如來藏系思想為主流的佛教,比較偏重理想層面。印順長老則主張在契理及契機的前提下,提倡人間佛教,但是重於《阿含經》據,對於中國大乘佛教未免有些微言大義。我們法鼓山所提倡的人間淨土,是承接這三位大師的創見,同時也發揚漢傳大乘佛教的優點,希望能承先啟後,而適應各種人及時空的。

若要概括人間佛教運動中,聖嚴法師和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的相異處,則主要來自於問題意識的不同和現實事業的差異。聖嚴法師曾形容印順導師是「會看病而不會治病」的學者,並指出:

(印老)不是拘泥承襲律制傳統形式的人,而是深入律藏而對現代社會,指出方向原則的思想家。可惜他自己沒有建立僧團,也未真的依據印度律制的精神原則,設計出一套比較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僧團制度來。單從這一點看印順長老,倒頗近於只會看病而拙於治病的學者風貌了。他是開了藥方及藥名,卻未告訴我們每一味藥的分量及焙製方法。

聖嚴法師這樣的評論,印順導師許為「非常正確」;印順導師並自述對於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佛教(教理、教制、教產)改革運動,原則上是贊成的,但覺得不容易成功。而「出家以來,多少感覺到:現實佛教界的問題,根本是思想問題」。因此,不像虛大師那樣提出「教理革命」,卻願意多多理解教理,對佛教思想起一點澄清作用。

印順導師偏重於人間佛教本質的定義(What)和原由(Why)的探討,聖嚴法師則較側重於人間佛教如何實踐(How)的層面。這一點,聖嚴法師和太虛大師比較接近,有較強烈的現實感。但這些不同,在「苦集滅道」框架中,都是屬於實施方法(道)的層次,在滅的層次屬於主軸方向核心理念上,是略無扞格的。

例如:聖嚴法師於一九八九年創設法鼓山,即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做為法鼓山志業的核心理念。以人品為著眼,當是源自於太虛大師「人成即佛成」,人間淨土則是人間佛教一貫的佛土觀。二○○五年,法鼓山開山大典,聖嚴法師提出「大悲心起」做為開山的精神象徵。這與前輩大師特別以「悲心增上」做為菩薩特質的見解亦完全相符。其中最能表現出對人間佛教「菩薩」內涵的認同,厥為菩薩戒儀軌的編創。

聖嚴法師於一九九一年起,開辦菩薩戒傳授法會。授戒的儀軌和各佛教道場多年來遵行以明代讀體法師《傳戒正範》為準的戒儀有些不同。其中最關鍵的是「受十善戒」。歷來通行的各種傳戒儀軌幾無授受十善戒的,聖嚴法師則不但提出,且列為重要條目。

聖嚴法師的考量是各戒經的輕重戒條對現代人來說太繁複,而且難度高,受而不持實在缺少教學效能。但若僅以三聚淨戒、〈四弘誓願〉做為菩薩戒的內容,簡則簡矣,卻嫌太過抽象,會使學者缺乏遵循與憑依。因此聖嚴法師在主張:「在三聚淨戒的原則下,如何來考慮菩薩戒的時空適應, 而予以簡化並且認真實踐」的同時,便進一步的思考。並從日本佛教、藏傳佛教以及《大智度論》等教法中總理出十善戒的重要性。 近代對十善戒的提倡,是太虛大師,列為佛教革命應興事項。他在一九二八年發表的〈對於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一文提出「革除、革改、建設」三方面的策略,其中要「建設」的就是以「十信菩薩」的「十善」為主要內容。 印順法師的見地也對十善與菩薩的關聯充分地支持,他說:

對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從十善菩薩學起。……

以菩提心去行十善行,是初學菩薩,叫十善菩薩。……十善正行,是以發大悲心為主的菩提心為引導,所以即成為從人到成佛的第一步。

法師於是判斷:十善既是初發心的菩薩戒,也是通於在家出家的菩薩戒,更是從人間的賢者直到成佛為止的菩薩戒,是最能普及又有彈性和實用的菩薩戒。於是以十善法為菩薩戒是印漢藏諸大論師的共識,主張將十善律儀與三聚淨戒配合,視為菩薩戒的根本。 此為人間佛教「從人間正行廣學菩薩行而成佛」的具體實踐。

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試圖建構僧俗四眾合作可長可久的組織體系,這是對應於太虛大師所倡應適應普遍世界文化「組織的群眾化」,從組織建立出家與在家菩薩團體。教導學習觀音學當菩薩、傾聽他人關懷社會,則是延續了太虛大師「現實人生化」的方向;而對應於普遍世界文化「證據的科學化」,太虛大師提倡以教產興辦適應現代的教育事業,聖嚴法師創辦佛學研究所、佛教研修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以佛教學術化來深化「證據科學化」的方向。這些都是人間佛教理念的實踐。

二、生命意義的新詮釋:受災受難是菩薩


(一)親子關係與身心障礙

聖嚴法師從生命的最直接親切的關係來建立起生命的正面價值:生命中的一切遭遇都是有價值的;人間的際遇、親子的相逢,甚至生命中的災難都是有價值的。

民間常俗有認為父母子女是「相欠債」,佛教常見的說法也有以子女是來報恩或者報冤的。聖嚴法師對這樣的說法雖未直接否定或反對,但卻教導父母要保持正向思考正面解讀。他說:

懷胎的時候要想:這是菩薩來入胎,我們懷的是一尊小菩薩。千萬不要認為:「生孩子嘛!把小鬼生出來就好了。」如果你認為那是小鬼,他真的會變成小鬼;如果你視他為菩薩,他會是個菩薩。心的念頭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是把平常小孩視為菩薩,即使是需要父母更加費心照顧的身心障礙小孩,也都視為菩薩,並把這樣的關係理解為是父母過去所作業在今生要受的罪報,因此連帶讓小孩折磨受苦是父母對不起小孩。用這樣的理解,就會生起慈悲心來願意好好照顧小孩。

非正式地統計,據了解,身心障礙的朋友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信奉佛教者為數較少,大部分都是基督教或天主教。主要原因來自於對佛教因果業報說法的排拒。常招致身心障礙者的抱怨,認為這種業報業障的說法對身心障礙者是二度傷害。因此甚至會有質疑的聲音,認為「這種歧視殘障的宗教,如何能成為心靈的寄託、生命的依歸」。因此學者也贊同並根據聖嚴法師前述的觀點主張身障者是「另類的菩薩示現」。


(二)災難罹難者

把身心障礙視為菩薩是一種正面解讀、正向思考的理解方式。這樣的理解方式,對遭受意外災害的當事人或是罹難者的家屬親友更是意義重大。一九九九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很多家庭從此破碎,很多災民遭遇遽變,哀慟、悲傷、恐懼、無助至無法自拔;心理學及精神科專家都擔心災後會出現自殺潮。聖嚴法師鼓勵受苦災民從已逝親友者的立場來感覺:「已逝去的人,一定會希望活著的親人能平安在人間,這樣他們才能平安地轉生,或是到天國、西方極樂世界。」 並且在當時各媒體普遍刊布的「台灣,加油」公益廣告,現身說法致詞鼓舞人心,他說:

我們什麼都損失的時候,你還有一口呼吸,表示說你還非常的富有。在受苦受難當中,還能夠把自己的苦難放下,還能夠幫助他人、利益他人,那就是大菩薩。事情已經過去,我們一定要面對現實,樂觀奮鬥,這次在災難之中,受苦受難的人都是菩薩們。

聖嚴法師這種理解方式便起了極大的撫慰作用,他說:「所有罹難者是大菩薩、是老師,用生命做為教材,現身說法,代替二千二百萬的臺灣人受災受難,救了我們下一代;我們應該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重生、感恩,讓社會充滿祥和與善良。」 聖嚴法師提示大家,二千多條的寶貴生命,「都是對『生命』做現身說法的菩薩,是活教材、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教導世人領會到:每一個人生來就確定會死亡,因此對於生死都要有所準備,如此才會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同時也善用自己的生命;如此一來,自己什麼時候死亡都沒有關係,也不會被死亡嚇到。 如此一來,遭遇災難便從「罹難者是因為過去造惡業所以今生罹患災難」的認知,轉化為「罹難者現在的受苦受難是為了幫助我們末來不再受苦」的正向價值。

二○○一年,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聖嚴法師代表中國佛教界於百日祭時親履受難現場祝禱,也特別於禱詞中向罹難者致謝,感謝罹難者都是菩薩的化身,為全人類承受了苦難,為人類的後代做了消弭種族及宗教仇恨的教材。禱詞是這麼說的:

諸位罹難的先生女士,自從事件發生以來,今天已是百日,全世界的善人,都在懷念你們,人類的歷史上,永遠感恩你們。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你們都是菩薩的化身,為我們全人類承受了苦難,為人類的後代作了消弭種族及宗教仇恨的教材。現在,雖然尚有你們之中的數千位遺體,已無法找出被你們的家人領回安葬,但是,你們已完成了這一生的偉大任務,願你們放下一切,面對無常的事實,讓我們一同祈禱:由於你們的信仰和善行功德,早日上生天國,求生佛國淨土。


(三)為人生善與對治悉檀

這樣對遭遇災難的詮解,與傳統佛教對因果業報的解說有別,但卻是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教育心理學的「比馬龍效應」也是如此:積極正面的期待與評價會產生正面的結果,負面消極的期待與評價則會產生負面的結果。有人質疑:這會不會太唯心主義太一廂情願了?如果是與事實不相符合而硬要如此解釋,便會是酸葡萄或阿Q式的心理防衛機制,但如果是無法否證的,既然沒有可以確定的事實可以核對,就沒有與事實符不符合的問題。而從這樣的解讀中,建立起正向的感情關係,對生命發展確實是有幫助的。

這樣的解釋方式並未否定因果業報的基本教說,而是在不同情境做適度的調節。曾經有身障朋友向聖嚴法師抱怨佛教這樣的說法對他們不公平,他們並沒有做壞事,為什麼說盲、聾、啞、瘸、跛是受業報。聖嚴法師仍然是根據三世因果的善惡業來談受苦樂報,鼓勵面對現象、繼續努力。只是在時機、對象等各種條件的考量下,需在契理與契機間有所調節。《大智度論》曾解說有四種成就眾生的教法名為「四悉檀」,除了最初的世界悉檀和最高的第一義悉檀,中間的為人生善悉檀和對治悉檀,所以排序有第二和第三的差別,當就是在於需先考量對象的根機時機是否已經成熟。根機尚未成熟,只宜擴大優點,從擅長專長處鼓勵而不宜批評缺點從不足處鍛鍊。

聖嚴法師在呼籲宗教對話交流以促進世界和平時,也提出這種新的詮釋策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