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人而言,無論出門在外遭遇何種境況,是歡喜或憂傷,心中總有一處企盼的避風港,那就是「家」。

一家人再續前緣

中文的「家」字,可從居住空間定義,也可從血親、姻親的縱向、橫向關係給予意涵。就佛法而言,決定我們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居住的條件,都是自己從往昔生所帶來的業緣。能夠成為一家人,不僅是今生有緣,其實早在無量的過去世裡,已曾相遇相會;因此今生,以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或是夫婦的緣分,再續前緣。

一切有情識的生命,佛法稱為「有情」,主要是指人。唯有人類得以在生命過程中,接受此生的際遇,並有能力轉化生命的境界。

「有情」二字,是指有情意的意思。但是有情的人,也容易對一切人事物,生起好惡喜厭的感受,而想要追求或排斥,這便是執取心。有了執取心,也就會產生求得之樂及求不得之苦的結果。在取捨、苦樂之間不斷徘徊、流轉,很可能就這樣虛擲了一生。

因此,佛法提出一種思考:「有情的生命,有沒有可能跳脫執取苦樂的生命輪迴模式?」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教導,就是告訴我們:認識苦的事實,了解苦的成因,修習離苦的方法,最後終將超越苦的生命之流。

在佛陀的年代,他除了度化許多出家修行的弟子,也有不少在家居士聽聞佛法,向佛請益,佛法是適合每個人的。當年向佛請益的在家居士,他們的問題與今日的我們如出一轍,不外乎生、老、病、死等疑難,以及人際相處之道。而佛陀總是契機、契理地針對不同對象,給予循序漸進的教導。

五種世間情感型態

人際互動中,與每個人關係最密切的,便是與家人互處的親情。從我接觸的信眾身上發現,再怎麼親密的一家人,難免還是有怨尤。常聽到有人說:「我都是為你好,為什麼你就是不懂我的心?」「你累,難道我就不累嗎?」「不懂為什麼就是無法與家人好好說話?」甚至認為「家人是討債鬼」,避之唯恐不及。

歸根究柢,現代家庭的煩惱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的情緒疏理問題,另一類是家人相處的煩惱。這兩類煩惱,其實都與個人主觀的感受、認知與表達有關。要改變自己很困難,要改變他人也實非容易。相形之下,改變自己還是比較實際,至少有清楚的著力點,可從自我認識與自我成長著手。

可能有人會說:「我已成年,已為人父母,難道我還不認識自己嗎?」確實有可能。一般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來自於經驗、知識、常識及嗜好的累積,或許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哪些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然而這些喜好、厭惡的判斷,只是慣常的習性反應,並不代表真正地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首要認識自己的心。覺察自己的心念如何生起、如何發展、如何運作,如何從言語及行為表現出來,才是認識自己的工夫。個人的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要常常想到是否對自己與他人的成長有利,至少不造成傷害,才能說是照顧自家、關懷家人。

人類所有的情感,均是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關係連結。聖嚴師父曾指出情感的五種型態,即男女之間的愛情、親子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施和受的恩情,及以慈悲、智慧相待的道情。在一個家庭之中,這五種情感亦可同時並存。例如夫妻相處,除了愛情、親情,也可發展為知己、貴人般的友情與恩情。父母與子女,除了親情、恩情之外,基於對等、同理尊重的友情,也是現代多數父母對待親子關係已有的體認。此外,父母對子女,或是子女待父母,也是家人互動的一種廣義的愛情。

在親情、愛情、友情、恩情的情感之外,佛法鼓勵將家人視為同行菩薩道的學侶:無論家中成員的性格、行為如何,若能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何嘗不是來幫助我們學習慈悲、智慧的成長助緣。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付出,心態改變,境界也將隨之不同。

每個人出生的家庭,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與家人相處的每個當下,則可轉為成長慈悲、智慧的著力點,使家庭成為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有機體。而與家人是結善緣或惡緣,也端看我們能否「隨緣消舊業,惜緣修福慧」,圓滿今生成為一家人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