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在花樹間遇見佛

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在無憂樹下誕生,
終其一生都在大自然中行腳弘化,
花草樹木都是佛陀信手拈來的開示譬喻,
穿梭花樹間,你是否看見佛陀藉著一花一葉示現,正對著你說法。

■ 邱惠敏

盛夏的早晨,公園裡一池綠荷鮮香,沿著池畔散步,粉紅的荷花、繽紛的睡蓮掩映綠傘間,淡淡香氣隨著清風徐來,總讓人聯想到《阿彌陀經》大如車輪的各色蓮花,此刻彷彿也身處極樂淨土之中……

蓮花自古深受中國人喜愛,被譽為花之君子,在佛教更被奉為花中之王。釋迦牟尼佛誕生前,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曾夢見白蓮花;佛陀證道後,講了一部以蓮花為名的《妙法蓮華經》……

除了蓮花,佛陀為世人說法時,常以花樹草木來譬喻,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隨手拈來,讓人們更明白法的深意。展讀經典,正如一頁頁智慧的花串在眼前開展。如《法句經》第四品〈花品〉,佛陀以一個巧匠進入花園,採集漂亮的、長得好的花,避開嫩芽及凋萎受損的花,來比喻出家眾應以智慧收集、了解、檢驗佛陀所說的「三十七道品」,而不是不簡擇地盲修瞎練。

「凡盛必有衰,以衰為究竟……如樹無花實,顏貌轉枯盡,色力亦復然,如花轉萎悴,我今亦復爾。」《雜阿含》641經的偈頌中,佛陀以樹與花來詮釋世事的無常,進而開示諸行無常、因緣果之間的關係。人間的佛陀善巧以花草樹木為喻,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讓聞法者悟得真相,獲得真正的解脫。

又如《維摩經.佛道品》中,維摩居士以偈回答提問:「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 , 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他以清淨妙麗的花園為喻,蓮花比喻智慧;更有「七華」遍熏其身,七華指的是七覺支,也是聖者的七種淨德,即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分別道淨、行斷知見淨、涅槃淨。

修行在林間

佛陀一生都在大自然中度過,在樹下出生、成道與般涅槃,喜愛研究植物的自昶法師便形容:「這些樹木彷彿是人間佛陀的時空座標,記錄佛陀一生活動的重要軌跡。」而追隨佛陀修行的僧人,多在森林的樹下止息打坐,即所謂在阿蘭若修頭陀行,稱為「阿蘭若僧」,這樣的傳統沿襲至今日,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仍可見在森林蓋茅篷,成為「森林道場」與「森林僧」,例如知名的泰國阿姜查的森林道場。

「佛法傳到中國以前,修道人即有到深山修行的傳統,被視為化外高人或隱士。佛教傳入後,禪師依然將寺院蓋在深山叢林,故寺院也稱「叢林」。在林間修行的禪者們,從深觀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而證悟。

看看禪宗第一公案「庭前柏樹子」,就是趙州禪師對禪的體悟。曾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之意,禪師回答:「庭前柏樹子。」意即「祖師從西方帶來的到處現成,放眼皆是,沒有另外一個東西叫祖師西來意。」洞山良价禪師抱著對「無情說法」的疑情,四處行腳參訪,最後獲雲巖曇成禪師解惑:「《阿彌陀經》不是說了嗎?水、鳥、樹林,皆在念佛念法。」良价禪師終於悟道。

還有許多禪師,以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寫成開悟偈,如靈雲志勤的開悟詩:「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還有無盡藏尼的詩偈:「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寫盡了悟道的迂迴曲折,也呈現出求道者的內心風景,難怪成為膾炙人口的禪門詩偈。

聖嚴法師經常指導禪眾在大自然中練習「直觀」,選一枝草、一朵花、一棵樹來觀照,不給名字,不加形容,不做比較,看到就只是看到。當用心在特定的某一境作觀照時,可以感覺到心是寧靜的,所對的境跟平常所見到的也不一樣,一切將更清晰、更親切、更和諧。再進一步用中觀來觀相對的境是空,觀與境合一的我也非真有,空去一切執著,便是觀空成就。

大自然的花草禪

走入大自然,森羅萬象都在放光說法,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樹一菩提」,是佛教觀,也是生命觀,讓人隨時反觀自身。

記得造訪法鼓文理學院杜正民老師家時,發現茶席上妝點幾片落葉,那是杜老師散步時,順手撿的幾片枯葉,那種凋零的美,讓他當下體會到生滅、無常;後來,枯葉成了家中的擺設,每每讓訪客眼睛一亮,也讓病中的他再次領悟,只要適得其所,枯葉不是無用物,令他更把握生命最後階段,為大眾講解「法的療癒」。

而鎮日與植物為伍的臺灣大學農藝所名譽教授劉麗飛認為,人類總是以自身的感受來衡量植物,將沒有覺知的人稱為「植物人」,但是實際上,植物是有敏銳感覺的生物,環境中的任何改變,植物最先知道;而且植物總能隨順因緣生長,人類生命不過百年左右,很多植物卻可挺過千年。這些祕密,唯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

就像《和佛陀賞花去》作者見介法師所形容,大千世界與人的內心就像一個「佛法祕密花園」,在花園中,可以看見眾生的執取比「鬼針草」更黏人;人的習氣正如「蔓澤蘭」般難以除盡;對三寶的信心要像「落地生根」般堅定;要找到對治熱惱的「左手香」……只要用心觀察,花樹草木都在演繹佛法,端看我們能否領略。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