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佛教理財Q&A

人心對財富易起貪欲,
所以佛陀曾把金錢比做毒蛇。
然而,只要掌握管理財富的正確觀念,
佛教徒也能合理地經營財富,
用以安身立命,成為布施行善的工具。

■ 編輯室

Q1:佛教徒該不該積極理財?

A:「理財」是現代出現的名詞,大多數人談到理財,會先聯想到以投資來生財。不過,根據《善生經》,佛陀曾教導弟子把收入分配在生活所需、營業生計、儲蓄和布施上,因此佛教徒所談的理財,也可廣義地解釋為收入的合理分配,當中包括了開源和節流。

以生命整體來說,錢財不過是生活所需的工具之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正會賺錢的人,也應該知道怎麼恰到好處地用錢,活出生命的品質。可惜有些人錯把財富的積累程度和幸福指數畫上等號,以致於將賺錢視為生命價值的全部,除了將大部分的時間投注於追求獲利,無時無刻在數字上打轉,隨之喜怒哀樂、憂悲苦惱,更因此忽略家庭經營,導致與親人情感疏離,甚至工作過勞,落得一身是病。如此這般,與其說是賺錢,不如說是被錢賺走了時間、親情、健康,最糟糕的是,有人為了賺取暴利,以不當的方式求取財富,等同是被錢賺走了人格,真是相當划不來。

其實,唯有心靈的成長,以及所造下的善業,才是真正能夠帶走的無形財富。佛教徒對於金錢,應該在「需要」和「想要」之間好好衡量,而非將其當作唯一的人生目標。至於要投入多少精力在聚積財富上?人的一生著實有限,應如同合理分配收入一般,把時間資源平衡、妥善地分配在陪伴家人、工作和修行上。

Q4:佛教強調少欲知足,但若人人都不消費,如何振興經濟?

A:「需要」與「想要」因人而異,例如有人因工作業務需求,必須使用較昂貴的智慧手機時,那麼這種手機就是被需要的;但若只是因為好玩、同儕壓力等因素驅使,才產生購買欲,並不是非用不可,甚至要隨流行而頻頻換新,那就是想要了。所以佛教徒的消費觀絕非消極地不要花錢,而是不應生產過量而來擴大需求,刺激消費,形成浪費,希望讓市場回歸到正常的供需機制,因此,並不會影響整體經濟成長,更不會阻礙科技的進步,像是藥品、通訊技術、環保產業等研發,只要人類需要這些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仍然必須持續發展。

唯一受到影響的,可能是與奢侈品相關,或是在消費欲被刻意撩撥下,過度膨脹的產業。部分奢侈品市場的蓬勃,對自然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例如毛皮產業對某些物種的殘害;3C產品的過度消費,不但帶來許多廢棄物,汙染了環境,這類產業對稀有礦產的需求,使得某些戰亂地區靠著出口礦產來換取武器,間接加劇戰爭和對立,層層因果相扣,影響不容小覷。如果能從消費端減少對這些產品的依賴,對我們整體生活環境來說,反而是種良性的循環。

Q5:布施愈多錢財,就會獲得愈多功德嗎?

A:世人說「善有善報」,是把布施喻為投資,就像自己省吃儉用,把多餘的錢存進「功德」銀行,本錢利息全是自己的。

事實上,布施的出發心,往往決定了功德的多寡,有時看到他人行布施時,隨喜其功德,也能得到功德。但若為了獲取更大的回報才去布施,雖然能夠累積福報,但卻增長了貪念。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南朝梁武帝和菩提達摩的故事。梁武帝大舉齋僧、布施、起塔和建廟。他問菩提達摩:「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達摩回答:「無功德。」

這句話一語雙關:為了功德而去布施的人,能夠獲得的功德很少;不計較功德、不求回饋的人,所得的功德反而最大,所以布施金錢的多寡與功德沒有直接關聯性。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