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篇】

聽佛陀說猴

不管是毛躁猴子誤入陷阱,還是天真獼猴想捉月亮,
當我們看到經典中對猴子種種搞怪行為的描述,
也許會笑說:「猴子怎麼那麼愚癡呀!」
然而,我們的心何嘗不是如此?
佛陀透過猴子來比喻心的種種狀態,
提點人們不要放任六根攀緣、放縱五欲,
方能好好安住心猴。

■ 編輯室

住四念處 不當愚癡猴

佛典中常譬喻,我們的心就像猿猴一般,上下翻滾、前後跳躍,一刻也靜不下來。這麼一顆難以捉摸的心,該如何調伏呢?佛陀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便曾召集比丘,說了這個故事:

在遠方的大雪山中,有些區域地勢險峻且氣候嚴寒,猴子上不去,人類也無法居住;有些山區環境艱困,只有猴子居住,看不到人類的蹤影。另外還有些地勢平坦、飲食充足的地方,這裡有人也有猴子,這時候獵人就專挑猴子下手,在猴群經常出沒的地方,用搗碎的冬青內皮做成的黐膠,塗在草上當陷阱。

聰明的猴子一看就知道那是陷阱,躲得遠遠的,根本不會上當,而一些比較傻、毛毛躁躁的猴子,一看到草地上晶晶亮亮的,便好奇地伸手觸摸,結果一把就黏住了!

情急之下,隨即用另一隻手來幫忙,結果兩隻手都黏上去了,接著右腳也湊上來,想當然爾右腳也黏住了。如此一個接一個,右手、左手、右腳、左腳全黏在一塊兒了。無計可施的猴子竟然突發奇想,張大嘴,試圖咬斷草根,結果連嘴巴也一併黏住,最後「五處同膠,聯捲臥地」,只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了。

佛陀提醒弟子:愚笨的猴子擅自離開熟悉、安全的場域,四處閒晃,才會遭受這般苦果。比丘啊!這就像凡夫依著聚落群居,一早著衣持缽到村里乞食,這時候如果不懂得守護根門,放任六根隨意攀緣;眼睛看到好看的、喜歡的,就主動黏上去,同樣的,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肢體的接觸等等,一一生起染著心,就像猴子五處同膠,輕易地就被魔(獵人)綁架了。

所以,比丘啊!應該讓心安住於熟悉且安全之處,不隨著五欲境界而躁動。至於哪裡是熟悉、安全的處所呢?那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以身體為覺察的對象,透過內外生起的種種感受、心念、一切現象等,如實地觀察,念念分明,依此調伏世間的種種貪愛與憂苦。

(取材自《雜阿含經》第620經)

追隨邪見 猶如獼猴捉月

一群傻乎乎的猴子掛在樹枝上打撈水中月,這則簡潔、生動又極具啟發的寓言故事,可說家喻戶曉,而這故事的起源便在講說戒律的《摩訶僧祇律》卷七當中。

當時提婆達多以佛陀年邁,要求佛交出領導權,並企圖分化僧團,自立為新佛,而擁護提婆達多的六群比丘,經僧眾勸諫不聽,執意為虎作倀。佛陀為此特別說了五百獼猴的故事:

過去在波羅奈城,有五百隻獼猴在樹林中嬉戲遊蕩,玩著、玩著,盪到一棵樹下時,掛在樹枝上的獼猴王,瞧見樹下的水井裡竟然有一顆月亮,不得了了,月亮掉到水裡了!猴王立即召集群猴說:「月亮死掉,落到井裡了,我們一起把它撈起來,免得世間陷入一片黑暗不見光明。」

但要怎麼打撈呢?大家七嘴八舌商量著撈月的方法,這時猴王又說:「不如這樣吧,我捉住樹枝,你們捉住我的尾巴,如此輾轉相捉,這樣就可以下去井中把月亮撈起來了!」於是大家就依照猴王的說法,你捉我、我捉你,像接龍一般,結果樹枝不堪負重,啪的一聲斷裂,獼猴群也就跟著落入井中。

這時,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樹神說話了:「是等騃榛獸,癡眾共相隨;坐自生苦惱,何能救世間?」

原來這隻獼猴王正是提婆達多的前生,起鬨撈月而掉落水中的就是六群比丘啊!佛陀藉此提醒弟子,驕慢愚癡者,將虛幻不實以為真,不僅讓自己身陷五欲苦海,邪見的追隨者也必然要遭受苦果。所以後世便以「獼猴捉月」、「猴子撈月」、「井中撈月」等,形容愚者追隨愚見而受苦,並引申譬喻驕慢者不見己過而失策。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