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掌握修行要義,從人間淨土航向彌陀淨土

念佛禪指要

釋繼程


繼程法師解說念佛禪的核心觀念和方法重點,
掌握基本功調身、調心,回到當下以淨化內心,
讓佛法和生活融合為一……

修行心切,不隨境轉

我們念佛為什麼要修定呢?《阿彌陀經》中說,念佛必須要念到「一心不亂」的程度,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不亂,是不容易的事。最初,在發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告訴大家來參加課程,必須放下萬緣。為什麼下定決心來了後,自己的工夫卻用得不好,究竟是什麼問題呢?因為我們還在輪迴中。意思是指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是「生死心不切」,想要解脫生死的心不夠懇切,所以還在輪迴中。

為讓大家安心用功,我們做了很多生活照顧安排,讓大家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一心用功。這就好像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建設西方極樂淨土,而且還把淨土建設得這麼好?就是要讓大家能在比較好的環境專心修行。可惜很多時候大家卻錯用其心了,比如說以為前往淨土是為了享受七寶池、八功德水等美好的環境設施,而忽略了修行才是目標。

本來,周詳地照顧是希望大眾都能專心用功,但是很多人可能因為修行的心不夠懇切,所以常會擔心回家的問題,想著「什麼時候回家?」、「要早一點回或晚一點回?」等。如果你能這樣想:「我只有七天的修行時間,即使不能開悟,至少要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如果連一心不亂都辦不到,我就不回去啦!」如果是這樣的發心,你就不會擔心回程時間和上班問題,平常瑣碎的事務自然就放下了。然而,正是因為修行的心不夠懇切,所以做不到一心不亂。

修行的心如果不懇切,念佛稍微有一點障礙的時候,或身體稍微有一點不舒服,一有任何狀況發生,我們的心就分神了,產生罣礙。很多人只會發覺自己有太多東西放不下而苦惱,卻不會轉念去想:「那我就念佛念到往生吧!」

如果現在念佛,真的念到阿彌陀佛要來接引你們,你們又有誰要去呢?真到了臨終那一刻,你可能捨不下俗務,還想跟佛打個商量:「再給我五分鐘就好,讓我交代一下後事,我的車還沒有講好要轉手給誰……。」或者:「請讓我再打一通電話跟家裡的人講一件事……。」許多人大概都是這個樣子。

放下習性,讓心簡單

當我們用功的時候,如果心繫其他、心有旁騖,實際上也是一種妄念與煩惱。也就是說,沒有辦法下定決心,讓自己安住在修行的方法上,就是因為我們在過程中,有太多放不下的事物,有太多的罣礙了。每個人的身上、心上,都承載了太多牽絆了。比如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拜佛既怕身體弄髒,又怕風扇吹得太冷、牙齒刷得不夠乾淨……,明明應該一心念佛,卻還不停在擔心這、操心那的,不斷地把心綁在各種生活瑣事上,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養成一種容易罣礙的慣性。

照理來說,道場生活比在家生活單純,但是我們會發覺自己並不會因為生活簡單,就讓心也跟著簡單。雖然很想用功,心卻總是提不起勁來,被妄想障礙住了。特別是當自己下定決心去用功時,各種的障礙、妄念反而更容易跑出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更用心地念佛,運用念佛來收攝自心,達到一心不亂。

大家都想要去極樂淨土,而往生的條件卻很簡單──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往生到淨土了。

既然想要去淨土,就應該盡早念佛讓自己迅速達到一心不亂。能夠如此,阿彌陀佛就會手持蓮花前來接引,修行者乘坐蓮花就像搭乘飛碟一樣,十萬億個國土很快地就越過去了,速度比光速還快。現代的科學告訴我們,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是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最快的速度則是我們起心動念的「心速」,只要一動念,遠在十萬億個佛土以外的地方,一剎那間就到了。

很多人念佛的工夫還不到家,心的力量不夠集中,卻希望阿彌陀佛前來接引,乘坐蓮花往生淨土。阿彌陀佛的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個星系,即使光速前往,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到達。如果我們的心非常粗重,一動念都是妄念,而妄念是一種阻礙,這樣粗重的心如何去得了極樂世界呢?

本文摘自:《念佛禪指要

平安鈔經「觀音鈔經套組」新上市!
新書上市

書寫觀音,與千手觀音心心相印......

精選書摘

佛戒的起源

(攝影 / KHsien Lin)

■ 文/聖嚴法師

戒的定義,在消極方面是不許做,積極方面是必須做。因此它有規約及法令的涵義。故在原始聖典中,被稱為「律法」。在大乘聖典中,菩薩戒的涵義可與菩提心、悲願、弘誓相通。

善男信女,若要成為佛教徒,起碼的條件,是先得發心盡形壽皈依三寶,名為淨信三皈優婆塞或優婆夷。這是為了自願建立佛教徒身分,必得信仰佛、法、僧三寶,奉事三寶,修學佛法。進一步則加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戒,完成佛教徒的生活軌範和道德行為的標準。可知三皈雖未以戒命名,確有戒的實質內容。

通常認為三皈五戒僅為個人自修身心,自求自利,自得解脫,其實,從原始聖典的《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九二九經,即有利他的明訓:做為一個三皈優婆塞,必須有信、有戒、聽法布施。並說了八安慰法及十六法,用來自安安他,便是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

由於佛教徒的身分,有在家、出家,他們必須遵守的生活軌範,也就有其差別。不過,最初的在家弟子,僅有三皈;最初的出家弟子如五比丘,也沒有比丘戒的條文。然而五戒本為一般人的道德行為,為了在家弟子的生活行為有所約束,故於後來要求皈依三寶的人,也該受持五戒。在出家的僧團中,由於分子漸多漸雜,也必須用戒條約束,故有制戒的必要,直到世尊涅槃時為止,尚在制戒及修訂再修訂中。但是,出家僧團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於是分別制成了由小而大、男女有別的出家戒。

又有許多在家弟子,雖不能出家,卻希望有分日受持出家戒的機會,以種解脫因緣的善根,而有八關齋戒的制定。因此有了在家、出家的七眾戒別:在家的男女二眾,有三皈、五戒、八戒;出家的男女小眾,有十戒、六法;男女大眾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所謂在家二眾,即是優婆塞、優婆夷,均可受持三皈、五戒、八戒。出家的小眾是沙彌及沙彌尼,均受十戒,以及式叉摩尼受六法;比丘戒及比丘尼戒,個別受持二百五十戒、五百戒。

在世尊之世,所教的任何一法,有其自利功能,也必有其利他功能,然於世尊涅槃之後,特別是部派佛教時代,佛教在學問方面重視學究式的組織及論辯,在實踐方面傾向於形式的、消極的自我解脫,漸漸脫離了對於現實社會的啟導及苦難眾生的救濟。

事實上,佛陀為僧眾制戒,乃是應時應地而做適當的規定,例如《五分律》卷二十二,佛陀曾說:「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此在戒律史上被稱為「隨方毘尼」,也就是由於地域的不同,比丘應當以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及法律為原則。

又在世尊入滅之前,於《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第二後中,一方面再三叮嚀,弟子們應當以佛所說的經戒做依怙,一方面聲明持戒的尺度是從嚴要求,從寬處理。例如規定不得與未受誨的女人相見,萬一相見了也勿與談話,萬一說了話,便自檢心。並且告知阿難尊者:「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所謂「小小戒」,在《毘尼母經》卷三又名「微細戒」,那是在佛滅之後結集三藏的大會上,阿難稟告摩訶迦葉,說他親從如來聞如是語:「吾滅度後,應集眾僧,捨微細戒。」

可惜阿難忘了問佛,佛所制戒,究竟哪些算是微細戒。結果摩訶迦葉請大眾做決定,有人說除「殺、盜、淫、妄」的四根本戒之外,其餘皆屬微細戒,乃至有人說除了九十條威儀戒之外,才算微細戒。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後始由摩訶迦葉做結論說:「汝等所說,皆未與微細戒合。隨佛所說,當奉行之,佛不說者,此莫說也。」

由於保守的上座比丘們,將佛制的律法變成具文的教條形式,便疏忽了佛法的目的是在於空慧的體證。但是,實踐的佛法又不能不以戒的精神來做為行為的規範,例如原始聖典中說,弟子們由四不壞淨,亦名四不壞信(佛、法、僧、戒),始得不墮三惡道中。又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念(佛、法、僧、戒、施、天),以及聖弟子們由於具足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法,所以堪受世間供養。

可知,持戒而落於形式化,固非佛法化世的本旨,如說廢棄戒律來修證佛法,也非佛法的正見。故到初期大乘的《般若經》,即不談戒相條目,而側重於法的實踐實證,一方面以空觀而實證空義,同時也以所學所證勸化他人,此種教說,在《雜阿含經》中也屢見不鮮。此在大乘經中,便被稱為菩薩道的行者。著眼於內心的實證,乃把持戒的精神,先從內心扎根,其中基本的要求便是落實於「空」的理念。後來的人所說,聲聞戒重於身、口的行為,菩薩戒尤重於心意的行為,原因即在於此。

例如《小品般若經》卷八〈無慳煩惱品〉,謂若菩薩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則不應生起煩惱心、慳心、破戒心、瞋惱心、懈怠心、散亂心、愚癡心。又說:「菩薩學般若波羅蜜時,皆攝諸波羅蜜。」這是說,菩薩道重於智慧,智慧屬於心的功能,若求智慧,先除七種心,雖在七種心之中,特別舉出破戒心,破戒以心為重。事實上,既是明言不應生起七種心,七種心的任何一種,無一不具有菩薩戒的作用了。

本文摘自:《菩薩戒指要

延伸閱讀:

菩薩戒指要(四版)

聖嚴法師


本書的特色,是著眼於大乘菩薩戒的弘揚,
以往的治律大家,
多半是對僧尼的出家戒律下工夫,
若注意到菩薩戒,
便是對菩薩戒本或菩薩戒經做講解註釋的工作......

當 月 選 書

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

釋法源


只要我們能像聖賢一樣,斷除煩惱惑業,讓身心處於「量子穩態」,就可以成就佛道,達到清淨平等、涅槃解脫的狀態......

應無所住:金剛經十四堂課


夢參老和尚


老和尚講《金剛經》,縱橫自在,隨機圓融,不局限於傳統「般若道」、「方便道」的科判架構。適合自修及贈與好友,同霑法義,解脫自在......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