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

踏上成佛之道:金剛經講記

釋寬謙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我們不要安住在無常的「相有」,而要安住在平等的「性空」,安住在因緣法的平等性,是最可靠的……

緣起、性空、唯名

因緣法可以千變萬化,所謂的般若,即是緣起性空。印順導師把般若系稱為「性空唯名系」,一切法並非真實不變的,都是緣起而性空,不過藉名相而傳達,再重新認識,放下執著。

「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可以說是《金剛經》的基本句型。「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佛說某某」的這個「某某」就是「緣起法」,現象是肉眼所見的果報相。「即非」,為什麼用「非」字?因為性空是慧眼所見,透過第六識深觀因緣法,知道世界的一切現象都由因緣和合而成,是緣生出來的,但也會因緣離散而現象消失,這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虛妄不實的,只不過名為世界,所以說「唯名」,讓我們重新認知,乃至放下執著。

《金剛經》有很多類似「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經句。《金剛經》提醒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當我們看到世間林林總總的相時,不要只用肉眼去看,而要打造慧眼,深觀因緣的平等性。「若見諸相非相」,是在講這些相都是因緣所成的,但是因緣會不會離散?會離散的。

我們要知道「相有」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是不可得、不可取、不可住的。離相無住,名相就是將因緣果報合在一起的現象。我們一方面因為有過去的因緣,而獲得現在的果報;另一方面,在現在的果報當下,卻又不斷地再去造作新的因緣,而結生出未來的果報。

當現象緣生的時候,應該要好好地珍惜把握;緣滅的時候,也不要太過於痛苦難過。例如佛陀以化身示現在娑婆世界,有佛陀的緣生現象,也必有其緣滅。佛陀入滅時,佛弟子們都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呼天搶地,有的人默然無語,哪一種人的境界比較高?默然無語者。為什麼?因為他能接受。呼天搶地是因為情執於佛陀入滅的現象,我們凡夫就是如此,但是再怎麼呼天搶地,也沒辦法把佛陀呼喚回來,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難過。

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在因緣和合緣生時,好好珍惜;當緣滅的時候,也能了無遺憾地接受。接受緣滅是一種智慧,能默然無語地平靜接受,這是件不簡單的事,是一種開啟慧眼所見的智慧。佛陀要我們學習的,正是以慧眼見如來,這才是真正見佛。因此,我們要珍惜當下,放下執著。(摘錄)

(本文摘自:《踏上成佛之道:金剛經講記》)

《三十七道品講記》大字版 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

精選書摘

堅正求道

(攝影 / Willy Liu)

■ 文/聖嚴法師

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恆沙,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

這段經文是說,假如有人供養無量無數諸佛,還不如求無上菩提,行菩薩道,學習法藏比丘的大悲願心,堅定不退。因為法藏比丘的大悲願心是要在他成佛以前,度無量眾生,成佛以後還是要度無量眾生。

「求道」便是發菩提心,求無上佛道。但是初發心容易,長遠心難持,一般人常因少許委屈、打擊、挫折就會氣餒、退卻。若真的道心堅固,則任何威脅、利誘、阻礙、騷擾,都不會動搖他的菩提心,這才是真正「堅正不卻」了。

因此法藏比丘告訴我們,供養無量無數恆河沙數一切諸佛的功德固然極大,還不如道心堅固,更加重要。因為供養諸佛只得福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堅正不退,才能成熟無量眾生,共成無上佛道。

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光明悉照,遍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

十方諸佛的數量,就如恆河中的沙子,多得難以計算。而每一佛都有一世界,一尊佛的世界,就是一個國土,亦名「剎土」,梵文kṣetra譯為剎,意為土田,也就是「國土」的意思。

「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這四句話有兩層意思:1.有佛住世的世界,多得像恆河沙數不可計數;2.還有無佛教化的世界,也多得不可計數。

不論在有佛世界或無佛世界,法藏比丘都要發願用慈悲及智慧的光,普遍照耀每一個國土。像這樣的精進力及威神力,是很難以算數譬喻所能度量的;在任何一個國土中,所能產生的影響力,也是大得無法用數字去衡量的。我們每一個眾生,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不管是人,乃至地獄、餓鬼、畜生,有形的、無形的,都已間接或直接受到阿彌陀佛的慈光普照,功德難量。我們學佛的人,也應該學習阿彌陀佛的精神,將所學到的佛法,分享他人,也算是代佛放光,而這份悲智之光,植於八識田中,未來有機會隨時可以發芽生長,一直到成佛為止,不斷地成長,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影響一切眾生,也可說是無可稱量。

(本文摘自:《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

延伸閱讀: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 (二版)

聖嚴法師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才不會迷失在價值觀混亂的時代。
如果能依著《無量壽經》的四十八個大願修持,
不但能夠安定現世的生命,
更能夠依願圓滿成佛之道的莊嚴功德......

當 月 選 書

倒吹無孔笛—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

廖肇亨


以多元的角度、全新的視野,重理思路,化解疑雲,翻轉我們對於明清佛教的認識,且聽如何倒吹無孔笛......

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修訂二版)

劉淑芬


本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觸,描繪中國中古時期(三至十世紀)在佛教強烈影響之下,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