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83期
2023-4-20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學習「善生」與「善終」的智慧

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張寶方 / 口述,張靜慧 / 採訪撰文


人人都想走得安詳自在,但每到老病,以及臨終之時,卻有種種的放不下,從親人、財產,到身體的執著,甚至害怕死後去哪裡?……

放下,才能往前

只不過出門買早餐,一家人竟從此天人永隔;
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竟造成一條人命喪生。
這憾恨難以彌補,又如何寬恕、放下?

五十多歲的洪太太,一直細心照顧家人,某日早晨,她騎機車出門買早餐,快回到家時,路邊一輛汽車突然打開車門,一個小學生正要下媽媽的車,沒想到一開車門正好打到騎機車路過的洪太太,「砰」地一聲,人車一起倒地,雖然她戴著安全帽,頭部著地後還是失去了意識。開車門的小朋友嚇傻了,開車的媽媽也十分驚慌,自責沒有提醒孩子注意後方。

洪太太其實已經回到家樓下了,家人聽到碰撞聲,從窗戶看見是洪太太,嚇得衝下樓來。血從洪太太的耳朵中流出,顯示腦部恐怕傷得不輕,送到醫院後,生命跡象不穩定,腦壓高,昏迷指數也只有三分,呈現重度昏迷。

醫師替她動了緊急開顱手術,但術後狀況仍不理想,一直沒有醒過來,心臟也一度停止跳動,用上葉克膜並採用低溫療法,也嘗試加入中醫針灸治療,希望能幫她度過生死難關。

滿懷希望,卻又一次次失望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誰能預料到,一個尋常的早晨,媽媽出門替家人張羅早餐,竟在家門口遇上意外,傷重昏迷;肇事者的父母同樣想不到,孩子一個不經意的開門動作,竟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一個幸福的家庭瞬間破滅。

洪太太的孩子還在讀高中,一家人每天守在加護病房外,輪流探視洪太太,在她耳邊說話,還播放錄音呼喚她。聽到熟悉的聲音,她的眼角似乎有淚水,但她真的聽到了嗎?能恢復意識嗎?家人原本滿懷希望她能醒來,卻又一次次失望,內心煎熬。

我去關懷洪太太的家人時,可以感受到他們憤怒卻又無奈,滿腔情緒找不到出口。肇事者只是個孩子,無心之過卻造成路過的無辜騎士重傷,但縱然把肇事者的父母抓去關,洪太太也不一定會清醒。「不論刑責或金錢賠償,都彌補不了我失去太太、孩子們失去母親。」洪先生說。

收拾情緒,為她做最好的決定

洪先生很有智慧,身為一家之主,雖然太太的遭遇對他衝擊很大,但他還是慢慢收拾情緒,一方面處理太太的醫療問題、做各種決定,一方面安慰孩子,跟孩子一起思考和討論:如果媽媽的狀況沒有好轉,要讓她接受氣切嗎?緊急狀況時要急救嗎?此外也要兼顧並尊重太太娘家的想法。

各種治療都嘗試了,然而洪太太還是在七、八天後,血壓突然往下掉,家人考量即使將心跳、呼吸搶救回來,她恐怕還是無法清醒,決定不讓她再受急救之苦,將她帶回家,在熟悉的環境往生。

這個家庭在短短幾天內經歷了至親倒下的衝擊,痛苦、悲傷,卻能夠穩住心情、理性討論,思考怎麼做對洪太太最好,不只是讓她活著,而是要活得有品質,這些都是艱難的決定。

聲聲佛號 撫慰生者亡者

我參與了洪太太的遺體護理。她在動開顱手術時,因腦壓過高,取下的頭蓋骨已無法放回。她七孔出血、有滲液,當時天氣頗熱,坦白說,氣味不好聞。

我拿著頭蓋骨對洪太太說:「這一塊屬於你,讓它回到你身上好嗎?」說也奇怪,我講完,頭蓋骨就放得回去了。

法鼓山助念團前來助念,他們並不畏懼接近亡者,用聲聲佛號引導亡者,也穩定生者的情緒。

肇事小朋友的母親一直在現場跪著,自責、內疚,洪太太的家人覺得無奈,但並未阻止。後來洪太太的告別式,她也去了。

面對境界的智慧

洪太太的家人讓我看到面對事與境界的智慧,而其中的關鍵人物是洪太太的公公,他的態度影響了全家。

公公說,誰都不願這樣的不幸發生,把肇事者或他的父母抓去關、要求金錢賠償,都喚不回往生者,於事無補。生者的心裡如果一直懷著憤怒、憾恨,會讓往生者也不安心,不如放下,才能面對未來的生活。他以家族大家長的身分提醒,我想應該發揮了影響力。在洪太太的告別式上,他也提醒媳婦放下、寬恕。

我很佩服這一家人的心量與氣度,讓我學到很多。從意外發生之初的憤怒、悲傷,慢慢轉折到寬恕、放下,這多麼不容易!如果心量不夠大,很難做得到。我自問:如果我的親友遭遇這樣的不幸,我能寬恕肇事者嗎?我能放下嗎?好難!

我偶爾會跟洪太太的孩子聯絡,關心他們過得怎麼樣。他們說,還是很想念媽媽,感嘆媽媽不在了,不能參與他們現在的人生,總覺得有遺憾,有殘缺。

以「四它」智慧化解人生困境

洪家面對這起不幸的態度,讓我想到聖嚴法師主張用「四它」來解決困境:

「面對它」: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接受它」: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

「處理它」:如果計畫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放下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四它」並不是一下就能走完,而是漸進式的,並且需要因緣具足,比如洪太太的公公,以身教影響晚輩;肇事者也誠心懺悔,打從心裡表示歉意,希望得到原諒,而不只是想用錢來解決事情。有了這些因緣,家屬才能夠慢慢接受家人驟逝的事實,寬恕肇事者,最終放下。

選擇寬恕,也是選擇讓往後的日子更寬闊。洪太太這麼愛這個家,我相信,她也會希望即使她不在了,丈夫和子女還能好好過日子。

◎果然是寶方 以寬大氣度化解仇恨

意外事故造成的心靈創傷,需要漫長的時間復原,不會因他人的安慰而縮短。如果一直停留在喪親的哀傷裡,不願接受生死無常,反而很難看清楚事情的真相。面對意外事故時,如果能用寬厚的心原諒別人,我覺得那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氣度。這個生命故事給我的提醒是,人可以帶著恨意活下去,也可以放下仇恨往前走,重要的是哪一種選擇會讓自己活得比較幸福呢?

打開心結釋懷不容易,如果一直活在恨意裡,受到懲罰的其實是自己,而非別人,因為是自己讓自己苦上加苦。如果能用寬大的氣度化解仇恨,便能終止痛苦的輪迴,從過去的陰影走出來,生命的格局也會變得開闊。

(本文摘自:《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三十七道品講記》新版上市!
新書上市

循序修習有成,即可通往覺悟之路.....

精選書摘

為客塵所妄覆

(攝影 / Guan-Horng Liu)

■ 文/果谷

「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

這裡的「塵」除了指像是覆蓋住鏡子的塵埃,還有其他隱含的言外之意,塵埃不是鏡子的一部分,同樣地,塵埃般的煩惱也不是我們心性的一部分。即使我們內心的鏡子被灰塵遮蔽了,也毫無減損鏡子能夠明亮、照出影像的能力。我們的妄想誤以為所有事物都是永恆不變、個別獨立的,這樣錯誤的假設障礙了我們的本性,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引起自己和別人的困擾。所以文章上說:「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

然而,我們常常被自己建構的真實弄迷糊了而看不到真實本身,我們把客塵當作是我們自己。幾年前我們的團體要在紐約北部郊外地區尋找一塊建造禪修中心的好地方,當車子在途中停下來休息,我和一個朋友坐在車內,那位朋友看到前方路旁一堆好像狗屎的東西,她變得不開心並開始抱怨狗主人沒有善盡為他們的寵物清理糞便的責任。基於公德心和環保意識,她走過去準備清理乾淨——展現一個好的佛教徒的樣子。我一直在車內打坐,靜靜地聽著她抱怨,然後看著她下車走開。等到她走到那堆東西旁邊時,她轉向我,揮手笑著說:「只是一堆松果!」在那令人驚訝的一刻,我了解到一切唯心造。

在生活中,我們對此與彼做判斷,把一些人歸類為朋友,一些歸類為敵人,根據得失、利害、好壞和人我的分別,來闡述想法或故事。但是,事情並不如所呈現的那麼一成不變,事實上,也許和我們所描述的故事完全相反。如果我們的判斷和決定是基於偏見和對事情的主觀看法,當然結果是不正確的,這就像是「客塵」遮蔽了我們心中的那面鏡子。

我們擁有看清事物真相的本能,但常常陷在自我認定的觀念和故事中,只要把自我擺一邊,所有的事情就都變得更清明了。

(本文摘自:《禪本自在:達摩禪法二入四行指要》)

延伸閱讀:

禪本自在:達摩禪法二入四行指要

果谷


達摩教法直指佛法必須實修,
不執著語言文字,
才能得見自性清淨心,
因此奠定禪宗「不立文字」的教理......

當 月 選 書

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

杜正民


《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的妙法,讓我們能以病為師,以法為藥,明白生死難關原來是禪關......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鄭振煌


本書依佛法發展的先後,闡述臨終、死後、投生的真相。如何臨終自在,實乃吾人最應重視的課題......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