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3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80期──【把禪帶回家】

【本期專題】禪在平常日用中

【焦點話題】在「新」與「變」之中尋求平衡

【法鼓訊息】線上團練跑姿與心法 農禪水月禪跑11月4日開跑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80期目錄

本期專題

禪在平常日用中

每個人嚮往的居家生活空間,各有不同,
最重要的是生活在其中的我們,
如果擁有一顆簡單的禪心,就能體會禪的美學是:
「沒有美,因為沒有不美。」

(李東陽 攝)

■ 文/邱惠敏

家,是一個人的歸屬,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家的樣貌,但現實經常是一踏進家門,映入眼簾的是鞋櫃上堆放了廣告傳單和信件、陽台有幾個還沒時間處理的紙箱、客廳桌上堆高的雜誌和零食並列,電視正嗡嗡傳出新聞快訊……回到家,不僅難以放鬆,內心可能也隱隱煩躁了起來。

在日本帶起斷捨離風潮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曾經和你我有一樣的困擾,家裡擺放了許多不實用、不常用的東西,有次她到高野山禪修,發現僧人的房間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沒有多餘的物品,而且所有的東西都擺放整齊,角落也打掃得乾乾淨淨,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這讓她思考自己的家是否也能像寺院一樣清淨、讓人安心?於是從中領會,透過「減少」身外之物,擁有「自在」的空間,進而「豐富」內心。

禪的美學精神

斷捨離的心法來自禪修,而「禪」字,在當代儼然是生活美學的代名詞,我們總希望把生活環境布置得「很有禪味」,但往往一動手,禪就變成纏,甚至慘了,因為一般認為美化空間,就是要增加植栽、掛一些書畫或裝飾品,讓空間看起來更豐富,但經常適得其反。

「如果室內還要特意去裝飾,代表空間不夠完美,才需要借助外物來掩飾缺點。」擁有多年園藝、景觀設計經驗的凌宗湧發現,一般人喜歡將綠意帶入生活,作法是在室內擺放盆栽,而他則傾向開一扇大窗,讓室內連結戶外的大自然,享受陽光灑進屋內,儘管牆上沒有任何裝飾,但光影的變化分外寧靜,而且很美。

「一般人用加法來平衡,而禪是用減法。」繼程法師指出,斷捨離、極簡、慢活等生活美學的興起,都可說是禪法的應用,用來對治或平衡現代人過多或快速的生活狀態,但真正要對生活乃至生命起到作用,必須回歸問題的核心:看看自己在運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是否真的能安心?

「如果一個方法在運作時,會讓人反省,回到自己的內心審視,這就是一個好方法。」換句話說,追求美的過程,必須同步從內在的淨化與轉化做起,否則容易流於表面工夫。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什麼有的人不斷地「斷捨離」,但不久後又故態復萌。

「我整理出多餘的東西後,不但讓空間變清爽,也降低了自己的購物欲。整理的過程,猶如不斷地認識自我,看見自己將就的慣性。」原本是手作老師的謝琪琳,在參與「整聊」課程後,更清楚了解「物品、空間與自己」的關係,從中獲益良多,並決定成為整聊師,希望協助更多人透過整理物品,認識自己、勇於抉擇,最終跳脫物欲的輪迴,擁有一個舒服自在的居家空間。

養成習慣,讓心清楚明白

「空氣流通、光線明亮,這就是一個會呼吸的空間,待在這樣的空間裡,自然也會變得安定。」企業總經理蔡銘澤一手打點的新家,是一棟清水模建築,室內沒有過多的裝飾,連書櫃也刻意「留白」,讓清水模牆面可以被看見。蔡銘澤家中有三個大男孩,從小到大的玩具幾乎占了一整面牆,卻收拾得乾淨整齊,他鼓勵孩子養成物歸原位、隨手清理的習慣,「這樣整理不會是負擔,空間也顯得清爽。」

「物歸原位不僅節省空間,在做這個動作時,也可以提醒自己是否保持清楚、明白。」長年禪修的寺院主廚陳滿花分享,年過七十的她,每做一個動作,都會稍微停頓一下,而不是急著完成動作,「有時動作愈快反而不留心,這樣的練習,反而腦筋更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也不會用完東西,就忘了東西放在哪裡。」

在《禪與掃除》一書中,日本建功寺住持枡野俊明提到,心和環境不可分割,如果房間雜亂,我們的心大概也就是那個狀態,透過打掃居家環境,自然會產生調和心靈的作用。尤其親自動手打掃,我們才能看見家中的櫥櫃、地板、桌上放了哪些東西,也才可能發現自己是如何與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物件、空間、家人產生連結。

本身也是庭園設計師的枡野俊明強調,禪的美學誕生於修行,其精神是隨著季節而因應、善待生命、與自然共生,他以日本庭園常見的枯山水為例說明,「每顆石頭都不同,也有表情,透過不同的方向與角度,可以讀到它有時激烈有時安靜,時而野性時而溫柔。」打開五感,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重新尋回平常容易被遺忘的身體感受或情感。」

無論是斷捨離或減法生活,不只是丟東西,要人人過著極簡生活,而是透過自身的覺察,打開「清理的開關」,「禪的精神是強調中道、剛剛好,如果一昧地減,那就不會恰到好處。」如同繼程法師所說:「禪不會告訴你要做什麼,但是禪會讓你知道應該做什麼!」因為有了禪的智慧,對於外境能保持清楚、明白,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身與心自然能放鬆,接納一切。

每個人嚮往的居家生活,各有不同,也許是歐式、日式、臺式,甚至是混搭風,最重要的是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如果擁有一顆簡單的禪心,就能體會禪的美學是:「沒有美,因為沒有不美。」繼程法師如是說。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0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焦點話題】

在「新」與「變」之中尋求平衡——參與「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感

「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29日至7月1日舉行,身為聖嚴法師的弟子與研究其思想的常慧法師,分享參與的觀察與體會,除了明顯感受到研討會的「新」與「變」,例如新一代的青年研究學者出現,還有法師個人的自我期許。

(李東陽 攝)

■ 文/釋常慧(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研究生)

在疫情三年後,得以全程實體參與第九屆聖嚴思想國際研討會,心裡是百感交集的。除了因為疫情讓大家在各方面有許多「不得不」的改變之外,在佛教學術研究上更讓人深深感受到許多「不一樣」的「新局面」。這新局面,有讓人驚喜的「全新研究領域」,也有許多全新的「青年研究學者」出現,當然也有一些「借新舊文獻之探究」而發人省思之處。這些「新」與「變」,是過去參與研討會中,較少、也較不明顯的感受。

專題演講:佛法傳布變化的觀察

從二場專題演講的內容中,可以明顯發現佛法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流傳過程中,產生了非常不一樣的局面與影響力。衣川賢次教授對南宋臨濟禪初傳日本之研究中,非常言簡意賅地道出了禪宗從一開始的出現,到南宋禪的形成,都是一場禪法在「世俗化」與「聖典化」之間,從未停止過、相互間「此消彼長」的歷程。此一禪宗的形成、傳播與演變的研究結果,相較於傳統研究中以宗門內部的分宗分派來闡述禪宗歷史演變進程,衣川教授則是透過「整體的國家社會文化發展概況」、「宗教社會學」式的研究切入點,的確是另一個非常值得學習與思考的新視角與論述方向。

另一場演講,陳玉女教授闡述了有關《嘉興大藏經》刊刻的歷史演變,不禁讓人對當時的禪師——紫柏真可,能結合民間力量完成一部《大藏經》的結集極為驚歎!為了讓佛法能普及、流通至民間,也讓佛教書籍更廣泛地流布到海內外各個角落,那種於數十年間、一棒接一棒,歷經艱辛的刊刻、保存與流傳的過程,是讓人極為深深動容與感佩的。

二場演講看似非常不一樣的主題、時空環境與人事物,卻同樣展現了佛法在城鄉之間、在社會菁英與平民百姓之間、在聖典化與普及化之間,不斷地往返擺盪與尋求平衡的演變歷程。我深深感受到,這樣的演變歷程似乎沒有停止過,而且一直都在流動變化中,也從來沒有形成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或範式,從中也深刻體會到緣起法中,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諸法生滅不已的真實義。

現代應用:跨領域的研究趨勢

我們的確可以從不同的專業研究領域中,感受到「世俗化」與「普及化」之間的「生滅之流」現象。例如對藝術家奚淞畫作的研究,結合了藝術、佛理與文字書三者,可以發現以文學、藝術、譬喻、民間信仰與心理療癒等的多元路徑,在「去神格化」與「人間化」後,對佛教進行另類現代化轉譯的探究方式,確實讓人從中可以看到、明白佛教對於解答日常生活中的人我困頓,以及走出生死困惑、體驗到生命中的緣起生滅的可能性。這樣的研究路徑與結果,的確是一種非常易於接引許多藝術愛好者,或非佛教信仰者,在不經意中認識與理解佛法對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時候反而彌補了傳統寺院的法會儀式,或傳授教理教義時的缺漏或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也極為可能的打破了傳統佛學研究中,對於影響與轉化個人生命品質的「有限性」。

法國梅村的漢傳禪法現代化實踐,的確提供了「全球在地化」非常珍貴的實例,讓人對於禪修語言文字、生活實踐方法上,產生了「原來可以這樣轉譯古老的語言、方法」的觀感,具體顯現了東方的宗教能以更白話的方式進入西方人的生命世界中。汲喆老師的研究成果,充分地呈現了在「古今之變、東西交融」下,漢傳禪法的「現代主義色彩」,也形成了「當代佛教跨國傳播的一種獨特的典範」。

佛法與禪修看似走向「世俗化」、「現代化」、「全球在地化」等跨領域的研究趨勢,卻也讓佛教的研究不再局限於少數精通佛教經論、原典語文的專家學者,反而開拓了現代青年學者的眼界,並且知道可以依著個人的興趣與專業,找到另一種接觸、學習、深入佛教義理的全新路徑。這的確也是讓佛法的生命,在現代社會中可以不斷地有活水源頭、推陳出新的研究趨勢,以及新生代力量的加入。

自我期許:回到「宗教性」與「主體性」

最後,我想分享自己在二十年後,重新回到學術研究生活的一些心路歷程。

當我在著手整理聖嚴師父早期的禪修層次演變歷程時,常常會有種突然跨入另一個時空,感受著在那個年代,師父親自教導西方弟子禪法的場景。每當展讀早期的禪期文字,腦海中就浮現出壯年時期的師父,散發著充沛的體力與精力,兩眼炯炯有神直視每一位禪眾,隨時運用他們所能理解與體會的語言與方法,將漢傳的禪法、正信的佛教,循序漸進地、次第化地予以解說與教導。

更可以感受到在禪期間,言語互動、棒喝打罵之中,師父讓東西方弟子能層層進入禪的修行與體驗,以及身心獲得很深的受用與轉化。那是一種非常活潑、非常當下的應機施設,如「活水源頭」般的將漢傳禪法「普及化」與「生活化」,非常「實境」呈現的「現代化」過程,但也是無以言喻,唯有親歷其境者可以感知,師徒間以心印心、轉化生命層次的經驗。這也是我面對這類文獻資料,想運用學術語言呈現時,常常滯筆不前、呆望桌機的時刻,也是我不得不面對的學術與修道之間的困境。而這樣的困境,也宛如流水般不斷地出現、變化與流動,從來不曾停止過。

其中最大的困境,就如同回應人一再提醒的:避免落入將創教主「神聖化」、「聖格化」、處處展現「神跡」的框架之中。然而,我也常在思考:學術研究者是否也會為了跳脫框架,而漸漸失去了研究「聖嚴思想」的「宗教性」與「主體性」?所有跨領域研究的過程,必然面對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相互交織的過程中,孰重孰輕、主角與配角的抉擇,以及在最後的研究論述中,如何做到「相對客觀」的學術境域?

聖嚴師父曾說過,研究他這個人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來切入,但也非常明白地表示:「聖嚴法師的存在,就是因為不專注於佛教的某一特定領域。」即「是融攝一切,又超越一切界限的『宗教思想家』」。身為師父的弟子與研究師父思想者,我一直期許自己能在現代學術研究主流文化中、在跨領域的不同視框中,能時時回到漢傳禪佛教「宗教性」與「主體性」的內涵下,同時能提出可供諸方學者參考的文本時空脈絡、宗教家的思維與自內證經驗等研究成果。以上,就教諸方。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0期

法 鼓 訊 息
線上團練跑姿與心法 農禪水月禪跑11月4日開跑

睽違3年,北投農禪寺11/4(六)重新復辦「2023水月禪跑」,活動有八式動禪、環繞水月道場禪跑108分鐘、吃飯禪等。現場實體並首次以直播方式同步舉行團練。8/1上午10點起,歡迎18~70歲符合活動條件的民眾踴躍報名......


洛杉磯信眾回饋學禪體會 生命情境相對話

法鼓山洛杉磯道場於美西時間7月29日與30日,邀請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副教授、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辜琮瑜,帶領認識禪修與正念及身心體驗。以輕鬆喝咖啡的方式進行「產婆接生術」的問答模式,讓與會者參與一場自己與他人生命情境的對話與分享......

「禪宗精粹」組合特惠中!
新書上市

轉迷為悟、開發智慧的蹊徑......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