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6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果然是大師

勿讓儀式變形式

■ 文/果然是大師

在人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參與各種儀式,如畢業典禮、婚禮、喪禮和節慶等。儀式提供我們一種象徵性的方式,來表達情感、慶祝和紀念特殊意義的時刻。例如,婚禮承載著兩個人對彼此幸福的承諾,而喪禮則表達對逝去親友的感念。儀式在生活中不是必要的,卻是需要的。

在未出家之前,我最珍視的節日是春節和父母的生日。春節讓一家人難得相聚團圓,而父母的生日,則是我向他們表達平時不擅表達感恩的時刻。每年的這一天,會帶父母去餐館享用豐盛的晚餐,並給他們遞上紅包,這成了我為父母慶生的儀式。

而今成為僧團的一分子,每天的生活也充滿了宗教儀式,例如早晚課誦和二時臨齋儀。而我自己每天用完早齋、出坡結束後,花十幾分鐘的時間誦經,已成了多年來持續的個人儀式。儘管每天花的時間不長,但經年累月之下,這個儀式幫助我增進宗教情操,也幫助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境遇時,提醒自己要運用經文中的佛法觀念。

然而,曾經看過有些人很積極地參與法會和共修,也很努力地做個人恆課,卻在生活中每每遇到問題時,很容易生起煩惱。這表示儀式在他們身上並未發揮應有的功能。

站在修行的立場,儀式的進行須要正確的發心,才能起著自我提醒的作用,否則就只是一種機械化的形式。值得謹記的是,儀式在修行中固然有著重要的輔助功能,但學佛的重心應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才能達到修練心性的目的。

中元節即將來臨,各分寺院也將舉辦中元法會。期許參與的信眾都以利他之心,與一切有形及無形的眾生共享法益,同時借助法會儀式,由外而內地自我鞭策,而不僅僅是為了求得感應和保佑。

聖嚴法師法語

廣結善緣應該有原則,且量力而為。
如果有力量救濟全世界而不虞匱乏,
就應該無限制、無分別地平等布施,
無遠弗屆,無微不至;
如果僅有微弱的力量,
則應選擇急需援救和比較熟悉、親近,
關係較深的人為對象;
否則,自不量力地去廣結善緣,
是不切實際的。

◎ 摘自:《學佛群疑

本 週 選 讀

人生480期:把禪帶回家



人生雜誌編輯部


禪的美學誕生於修行,其精神是隨著季節而因應、善待生命、與自然共生,打開五感,體驗季節等無常變化,就能與禪相應......

餐桌上的幸福溝通課:有效改善蔬食者與非蔬食者間關係之指南

梅樂妮.喬伊


即使「純素」是你基本的信念,但並不意味你只能和蔬食者在一起。相反的,與那些有不同想法的人密切合作,更振奮人心......

智慧掌中書

我們逢人都會問候一句:「你好嗎?」關心著彼此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好?但是,真有可能每天都很好嗎?連傷風感冒都沒有嗎?應該會有,既然有,怎麼可能日日是好日呢?

有次我看到一位法師劈柴時,不小心劈到手指,頓時血流如注。我問他要緊嗎?他說:「很好,很好。」

我說:「你已經砍掉半根手指了,怎麼還說好啊?」

他說:「沒關係,我在消業,可能我過去殺了一條豬或一頭牛,現在砍了半根手指消業,以後就沒有事了。」

遇到災難還能算是好日嗎?當然能!因為身體雖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評、攻擊,但只要心裡的狀態是正常的、平靜的,不就日日是好日嗎?

摘自:《心安就有平安

延伸閱讀:

心安就有平安

聖嚴法師


老是沒有安全感,擔心害怕、提心吊膽嗎?
到底怎麼樣才能有安心的感覺?
何不先安一安自己的心,
因為心安,真的就有平安......

活 動 頭 條
退居方丈蒞新加坡關懷信眾 勉勵眾緣和合好緣亮

法鼓山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於8月9日,由當地輔導法師常炬法師、法鼓山青年院監院常楨法師陪同,在新加坡護法會道場,關懷義工並進行溫馨的座談;同時也見證重新成立的法青團隊,並鼓勵「繼往開來,願願相續」......


落實心靈環保從源頭減廢 齋明寺談氣候變遷

期盼透過心靈環保,在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共同營造永續生活環境。2023年8月12日,法鼓山桃園齋明寺邀請聯合國NGO規劃小組成員果禪法師,以「探討氣候變遷的內在面向」為題進行講座分享,這也是繼去年「心氣候進行曲」議題的延伸,呼籲大家關愛地球......

「禪宗精粹」組合特惠中!
新書上市

轉迷為悟、開發智慧的蹊徑......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