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96期
2023-1-18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生導師

如何建立生命的價值觀?
只要心理健康,就能少一些煩惱,生命就會多一些智慧而發出光輝。

■ 文/聖嚴法師

如果我們缺乏生命的意志,並且對生命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那我們就會生活在煩惱中,常常覺得不知該何去何從。也許今天向東,明天又變成朝西,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沒有一定的立足點。

精神生活更重要

養兒育女、傳宗接代,或是日常吃穿,雖然是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如果我們僅僅把這些當作生活的主要目標,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了。譬如流浪狗、流浪貓找東西吃,吃飽了以後,牠們會生小貓、小狗,這就是牠們繁衍和生存的需求。如果我們做為一個人,只是為了這些而奔走經營,那就跟牠們是一樣的。

假使我們生活得非常富裕,一個月能夠賺得幾十萬或是幾百萬,華屋、美食、華服,樣樣不缺,但這能保證會過得快樂嗎?這種生活是靡爛的,只追求物質的享受和刺激,而忽略了生命的意義與目標。相反地,如果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都非常明確,即使物質生活差一點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仍然是一個健康的人。因為,只要心理健康,就能少一些執著煩惱,生命就會多一些智慧而發出光輝,這個就是精神生活勝於物質生活。如果精神生活低於物質生活,那我們就跟動物相同,動物的本能就是男女、飲食,再加上生活環境裡其他的物質享受。

記得曾有一位菩薩招待我吃早餐,只見那桌上的大托盤裡已經擺了三個主菜了,另外還附上花生米、豆腐乳、蘿蔔乾、榨菜等小菜。除此之外,還有一大盤的水果,裡面有蘋果、芒果、柳丁和木瓜。再回過頭看看幾十年前我師父東初老和尚的早餐,他每天都是一塊豆腐乳、一碟花生米;豆腐乳還要把它切成四小塊分四天吃,一小碟花生米也是吃上好幾天。每次都是吃了好幾口粥才挾一顆花生米,然後再吃好幾口粥再挾一點豆腐乳,卻吃得津津有味。他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清苦,總是自得其樂,活得很高興。我很欣賞他老人家吃得那麼快樂的模樣,而我那時跟著他一起生活,也覺得很快樂。

少欲知足真快樂

又譬如,美國在流行嬉皮的年代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過度奢華靡爛,生活反而過得並不快樂。於是有些人開始反社會潮流,放棄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享受,變成嬉皮在街頭流浪。當這個風潮過去以後,有些人因為習慣了嬉皮生活,就跑到像尼泊爾那樣貧窮的國家去居住體驗,雖然過得非常簡樸,但是很快樂。

我曾經在山裡閉關六年,當時物資非常缺乏,連牙刷、牙膏、肥皂都沒有,但是我很能善用當下環境的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譬如用鹽當牙膏,用手指或將青樹枝咬碎當牙刷;將落葉燒成灰用來泡水洗衣服,因為灰是鹼性的,所以可以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即使物資是那樣缺乏,但也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困擾,我依然過得很快樂。

還有,以前我剛到美國時,物質方面也是很困乏,吃的、用的,什麼都沒有。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謝美國的街頭,因為只要傍晚到紐約街頭轉一轉,就有許多別人丟棄的東西可以撿拾。那時我體會到: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才是擁有最多的時候,也感受到天下之大、天下之好。

所以,貧不等於痛苦,富也不等於快樂。無論我們的生活條件如何,只要我們能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觀念,勇敢地面對生活,接受它、欣賞它,就容易得到滿足與快樂。

佛經裡常教我們要少欲知足。所謂知足,就是多也足、少也足,有也足、無也足,並不是說完全不要,一切都不要,那就不行了!而是有就要,如果少就少要,完全沒有就不要,因為不要也不一定活不下去,不要有不要的生活方式。

摘自《帶著禪心去上班

聖嚴法師法語

當遇到惡人、敵人出現在面前時,
往往是來加害你,讓你痛苦,
而你還能包容他,就叫忍辱,
是菩薩行者。
忍辱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
也是為了對方,
因為不忍辱必然兩敗俱傷;
忍一時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對方,
是故忍辱在佛法裡是非常的重要,
是一種表現智者風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 摘自:《修行在紅塵

本 週 選 讀

福慧自在─修福修慧,大家平安健康;六度萬行,人人身心自在

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面對瞬息萬變的氣候天災、政經局勢,只要心轉變,世界亦隨之改變。本書精選聖嚴法師:使身心平安、福慧自在的心法......

成為菩薩的每日練習:菩提心是一切修持的起點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世界上有太多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而唯一確定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如果生命總是卡關、不如意,那麼,是該讓心升級的時刻了……

素超人選文

「智慧財」與「功德財」

■ 文/聖嚴法師

過年期間,大家見面都會說「恭喜發財」,發什麼財呢?一是「智慧財」,一是「功德財」。多做好事,多給人方便,多念佛,這是功德財。在功德之中,其實也含有智慧。「智慧財」能夠化解自己的煩惱,有智慧的人,有錢也歡喜,沒有錢也歡喜。沒有智慧的人,即使有錢也不會歡喜,那就很苦。人人都希望發財,但若失去快樂,那就沒有意義。

聖嚴師父祝福你,你自己也要許一個新希望。想想今年要做什麼?老人家也要許願,在我們農禪寺、法鼓山有好多七、八十歲,甚或九十歲的老菩薩都在廚房揀菜、洗菜、種菜。每一個人都要許一個可以實踐的願望。世間人說「自助而後人助」,佛法說「種福而有福,培福就有福」。如何種福、培福?就要許願,並且要確實地實踐。

用佛法來安心

然而,人不可能一直都是順利的,身體難免會生個小病,工作難免會碰到小阻礙,自然環境也會遇到小災難,但是「心安就能平安」。首先要「未雨綢繆」,做好預防的工作;如果無法避免,就要保持心的平靜,否則就會遭受雙倍的損失與傷害。其次就是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當誰都無法幫助你時,至少觀世音菩薩會幫你。

〈四眾佛子共勉語〉最後二句是「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時時念佛,可以隨時保持身心的安定,隨時得到三寶的加持。平常要念,遇災難時更要念。而且無論修行多久,都很有用。

娑婆世界的種種現象,是眾生的共業。當人心安定了,就會覺得風調一些、雨順些。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法鼓山的方向:弘化

延伸閱讀:

法鼓山的方向:弘化

聖嚴法師


人生的過程,
都是一關一關在過,
只要能夠運用佛法化解煩惱,
即是成長......

最 新 消 息
十全十美迎福兔 農禪寺新春邀親子同樂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欣逢改建10週年,特別企劃「農禪十年.十全十美」活動迎新年,歡迎民眾攜家帶眷,大年初一至初五走春祈福。大年初一,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也將親臨農禪寺為大眾祝福......


以法相會最吉祥 迎新年來齋明別苑迎許下心希望

法鼓山桃園齋明別苑將於1/21除夕夜下午3點進行晚課,並陸續舉辦新春普佛法會(初一)、新春三昧水懺法會(初三)、新春祈福法會(初八),邀請民眾闔家來禮佛、供花與供燈......

《人生》雜誌473期1月號
新書上市

福慧並行,才能在修行路上平穩前行、展翅飛翔......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