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電子報第145期
2022-4-14
禪修電子報/每月一次/每週四發報

禪修指引

心不要像照相機

不管是什麼,過去了就放下它。你的心應該像鏡子一樣,而不是像照相機。

■ 文/聖嚴法師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
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提到修行,我們經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有念頭不是件可怕的事情,問題是在於你沒有覺察到它。如果念頭一起,你馬上就發覺,那就沒有關係。

妄念會激勵你更加努力修行。如果完全沒有念頭生起,你的心就是清淨的,也不需要修行了。從來沒有修行過的人,可能知道自己有妄念,但是卻沒辦法讓它停止。

如果修行用上了工夫,不管什麼念頭來了,都可以立刻掃除。「掃」的意思是不去理會它,而不是討厭或抗拒它。不然要如何掃除念頭呢?如果用別的東西來抗拒它,那個東西本身也是一個念頭。就好比我為了要擺脫張三,找來李四幫忙,結果等張三離開,我又被李四纏住了。

如果我再找王五來擺脫李四,王五仍留在那裡。不管找多少來人來趕走另一個人,結果總會有一個人留下來。如果念頭已經消失,你卻陷在那個情緒中,心想:「真倒楣,希望它別再來了!」那麼你的心一定會散亂。

接著你就會開始想:「我滿腦子都是雜念妄想,一點希望都沒有,我還是放棄打坐吧。」如果你是這樣修行,雜念並不會被掃除,只會愈掃愈多。因為你沒有放過這個念頭,沒有放過心裡面的境界,如果放過了就沒有問題了。這是因為你還停留在妄念生起心的狀態中,還未放下。

或是你是屬於那種想抓住妄念,並告訴它「我不會再讓你冒出來」的人?你真的做得到嗎?如果你真的可以看住念頭,那表示你在觀照著念頭。如果你繼續觀照念頭,這種觀照的心就變成你的方法了。

這可能嗎?有些人一開始是參「什麼是無?」的話頭,到最後卻變成參「我是誰?」。後來他們甚至忘了這句話,只是問「我、我、我」。我有個學生,一開始是參「什麼是無?」,結果到頭來卻問起「我的心在哪裡?」我告訴他,那不是正確的問法,要他參無的話頭。但他還是到處找自己的心。最後,他在外面撿到了一根羽毛,說道:「啊!我的心在這裡!」

如果你能牢牢看住一個妄念,不放下它,這本身就是一種方法。如果你無法看住一個念頭,那麼不管是好是壞,任何念頭都是擾亂你修行的妄想。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什麼,過去了就放下它。你的心應該像鏡子一樣,而不是像照相機。任何被照相機拍攝到的東西,都會存錄下來;而鏡中的影像,在物體移開後就消失了。

本文摘自:《本來面目:〈觀心銘〉講記》

生活禪

卸下自責的包袱

以利他為利己的菩薩行,能使我們走出困境,轉動生命的方向。

■ 文/釋果東

有一位母親,因親戚臨時來訪,在她忙於招待之際,三歲大的兒子意外從窗檯摔落。經過搶救,孩子活下來了,然而外觀及視力所受的損傷,從此成為母親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痕。

此後十多年,這位母親從未停止自責,個性也變得孤僻、封閉。總是不斷回想事發當時,「為什麼我要把床放在窗旁?要是那天親戚不來,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一次次懊悔與自責,就是無法原諒自己。

曾經發生的事,或是回憶,並不一定與煩惱連結,然而不斷沉浸、沉湎於回憶,即是煩惱。當我們的心,陷入回憶、推想,衍生怖畏、憂慮、怨懟,都是「心境」的雜念與妄念,與事件本身無關。

煩惱來自紊亂的心境

從禪法來講,反覆沉湎回憶,乃是身、心與環境分離。我們的身體在這裡,我們的心卻在另一處,而我們對現實生活環境,漠不關心。身與心分離,心境是紊亂的,而紊亂的心,更無法安住於當下。如此,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失去重心的生活,對於前程只有茫然。

不過,若非當事人願意坦然面對當下,很不容易改變。後來這位母親接觸了佛法,在某次讀書會分享中,抱持「不讓其他父母重蹈覆轍」這一念,首次揭開埋藏內心深處的傷疤。當她把曾經走過的人生低潮期,以供養的心分享時,也就把當年的意外,轉化為一種公眾教材,提醒許多家長重視居家環境及幼童安全,避免類似的意外發生。經過分享,她覺得如釋重負。之後更經由禪修、分享和書寫,逐漸減輕內心的痛苦與怨恨,不再讓心中的包袱,阻擋人生前進的腳步。

如此療癒的歷程,絕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不斷不斷地練習放下。每一次放下,情緒波動更趨平和,一次一次生起不同的體悟;面對挫折,「難,過!」「難,行!」「難,忍!」「難,捨!」

接納自己,才能轉化痛苦

活在當下的人生,才能回歸生活,回歸自己。

以利他為利己的菩薩行,能使我們走出困境,轉動生命的方向。就如這位女士分享解開心靈枷鎖的歷程,讓受苦的人明白,只要以真誠心面對現實,接納自己,痛苦是可以轉化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本文摘自:《原諒,好緣亮!》

好 書 推 薦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四國佛教史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長年深耕於佛教史研究,本書一覽佛教如何結合東南亞當地特色,開展出嶄新的風貌,在輝煌的弘法史頁中,走出新路.......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薩惹哈尊者, 堪千創古仁波切


在果大手印中,我們認識到輪迴的顯相皆空無自性,體證遍在的大樂狀態即是我們的心性,而從輪迴中解脫。如此圓滿成就智慧與慈悲......

活 動 訊 息
法鼓山社大耕您有約 攜手種下133棵咖啡樹

法鼓山社會大學於春暖花開的4月10日,在蟲鳴鳥叫中,舉辦「啡向自然」耕您有約活動,今天除了咖啡班學員,還有北海四區、新莊、北投和德貴學苑的學員及義工,共計50位成員在新建的三芝戶外教室,一起將之前育苗的咖啡樹種下......


將幸福「粽」在心中 法鼓山臺南分院童樂感恩

法鼓山臺南分院於4/10圓滿全國首場悟寶兒童營,監院常宗法師親自出席為活動揭開序幕,並逐一發放結緣品給予學童祝福。在34位義工活潑生動的帶領下,33位學童透過欣賞繪本《阿嬤的故事》及手作「粽子草藥包」,體驗文化傳承與美好,將幸福「粽」在心裡......

《觀音妙智》(大字版)新版上市!
新書上市

「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殊勝方便、容易成就、也適合大眾修習……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