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77期
2022-9-15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于君方教授40年教學願力之作,中文版上市!

漢傳佛教專題史

于君方


專題涵蓋:
經論介紹、佛菩薩信仰、節日儀式、宗派(天台、華嚴、禪宗、淨土)、性別研究、現代漢傳佛教等主題,包含新近研究資料……

佛教傳入中國

關於佛教傳入中國有幾個傳說,最著名的一則與東漢明帝(58-75年在位)的夢有關。據說他在夢中看到一個身形極高的金人飛入王宮,當他問群臣此夢如何解釋時,有人上奏說印度有一位聖人稱為佛陀,能飛行空中,而且身現金色。明帝隨後於60年(或有61、64、68年的不同說法)派遣使團至印度,三年後迎回兩名僧人攝摩騰(Kasyapa Mataga)和竺法蘭(Dharmaratna),連同二僧以白馬馱運的《四十二章經》。明帝將兩位傳教僧安置在首都洛陽一座以白馬為名的寺院,即白馬寺。

這個故事的敘述引人入勝,因為它將佛教傳入中土的起源和王室拉上關係。但這個傳說沒有歷史依據,最早提到做為翻譯中心的白馬寺是在三世紀。學界一致認為《四十二章經》是佛教教義的彙編,成書於印度、中亞或中國,而不是任何經典的譯本。隨時間推移,這個傳說中增添了更多細節,到了五世紀已成定說。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一世紀時佛教已經存在於中國,不過此後經過三百年才成為我們所說的漢傳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徒理解和修持的宗教。最早提及佛陀的史料是65年的一道詔令,內容是判處死刑之人只要支付一定數量的絲綢做為贖金,可獲得明帝赦免。楚王英是明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居彭城(今江蘇徐州),他奉上縑帛三十匹,以贖罪愆。但皇帝拒不收受,反而稱讚他信奉黃老與佛陀。楚王隨後用贖金備辦素齋,宴請城中佛僧和居士。

佛陀也連同黃帝、老子,奉祀於宮中,因為在166年一則大臣上書中,桓帝因道德敗壞,不遵黃老、佛陀之教,遭到嚴詞譴責。歷史資料提及三個佛教中心:位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彭城、華中的洛陽,以及今越南北部的交州。彭城是商業中心,連接絲綢之路與山東、廣州。最早的佛教護教論著《牟子理惑論》,其作者來自交州。佛教主要是外來宗教,這些早期佛教中心由新移民和歸化的外國人組成。

起初,人們對佛教認識不足。佛陀被視為可以傳授長生不老之術的神明。藝術提供另一實例,說明佛教最初如何移植到本土信仰。道教神仙信仰最重要的女神西王母,是第一位以藝術形式呈現的中國神祇。到了一世紀時,中國人將西王母像刻在石頭或磚上,做為富人的墓飾。此圖像沿著墓頂下的牆壁上端安置,代表天界。中國人開始創造佛像時,以西王母為模仿對象。

浮雕佛像出現於四川樂山麻浩崖墓和柿子灣崖墓,年代可追溯至二世紀末,佛像在墓穴中的圖像和位置都與西王母相同。對中國人來說,佛教的輪迴教義是理解上的一大問題。他們唯一能夠了解輪迴的方式,是假設佛教認為死後靈魂繼續存在,但這種想法與佛教的中心教義「無我」完全相反。

《四十二章經》

傳說中由兩位印度僧人用白馬馱運至中國的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其中有哪些佛教教義?這個文本經常納入今天臺灣佛學院的指定讀物中。儘管其歷史真實性存疑,卻顯然獲得漢傳佛教徒公認的權威地位。

此經由簡潔的格言和生動的譬喻組成,其格式不像佛經,反而類似由孔子與弟子的對話構成的儒家經典《論語》。這可能是此經引人入勝,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經中有類似《論語》勸導仁慈、修行的段落。不過有更多段落是關於佛教最重視的正見和正業。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部經的早期使用情況,也不清楚在哪些群體之中流傳,但經中宣揚的是小乘經典中典型的苦行理想。經文中流露出強烈的厭女心態衝擊我們現代人的感受,卻具有教學功能。由於性欲和感官享受,包括家庭生活,對於出家志業是最大的威脅,因此將這些投射到女性身上,使她們變成令人擔憂、懼怕的媚惑者,或許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觀點並未出現在同時傳入中國的大乘佛經中。(摘錄)

(本文摘自:《漢傳佛教專題史》

《心靜雲閒——2023法鼓山桌曆》上市!
新書上市

百年古寺與現代禪寺,一切任運自然,歲月靜好……

精選書摘

從因緣觀看家庭關係

家裡的那些紛擾、戰爭,放在不同的結構、層次上,究竟對我們造成了什麼影響時,才比較能夠知道「原來我們的家人是這樣組成的」、「我們家裡的這些關係是這樣形成的」。

■ 文/楊蓓

面對家人,很多人會這樣說服自己:我是無奈的、我沒辦法選擇父母、我只有認了……。「認」字是由「言」加「忍」所組成,「忍」下來後,把家庭關係一起打包,「認」了;也有些人會轉向佛教的緣起、因緣等說法中找答案。

但當我們對這樣的說法認知不夠深刻,或沒辦法了解到自己在這個因緣裡的刻意造作時,只能夠走到「我認了」的地步。

唯有我們試著理解:因為我的父母是怎樣的人,在怎樣的家庭長大,所以才會形成我父母這樣的性格;他們又怎樣養出我這樣的孩子,我又用什麼行為反應來回應他們的對待……。

理想家人與現實家人

當我們對於因緣的演變過程中,有比較深刻的了解時,對那個「認」,就會心甘情願;對那個「認」,才會覺得感恩。

就像前文敘述的那位學生,她父親講一些不合時宜的笑話,是為了討好她,想要和家人關係做一個連結。當這個女兒開始理解父親為什麼這樣做時,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因為她覺得慚愧,以前不僅不懂得父親的苦心,還有所抱怨。當她懂了以後,回應的方式就不一樣了;當回應的方式不一樣時,關係就會改變了。

所以當我們說「因緣」或「緣起」時,要了解「緣」是如何運作?在「緣」運作的過程中,我們又做了些什麼?我們怎麼做、怎麼說,都是一個因,也是一個緣,因與緣互動會產生蝴蝶效應,整個家族就會連動起來,於是因緣也就跟著一起轉變了。

當這位學生帶著體諒的心情,隨著父親一起說不合時宜的笑話時,他們父女的互動會變成怎樣呢?可以想像得到,可能他們會互相取笑,家人相處的氛圍開始輕鬆快樂,「原來我可以取笑我父親」、「我可以取笑我女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靠近了,而家人關係最難的是在於「能不能夠靠近」。

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烽火」,就是家裡的那些紛擾、戰爭,放在不同的結構、層次上,究竟對我們造成了什麼影響時,才比較能夠知道「原來我們的家人是這樣組成的」、「我們家裡的這些關係是這樣形成的」。我們也會發現,自己心目中「理想」家人和「現實」家人之間的落差,而且進一步明白落差源自何處。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家人關係不但無諍而且和樂,我們從出生就渴望被父母所愛,當自己有了子女,也希望自己是愛他的。每個人都如此渴望,而這些會深深影響我們一輩子。

當我們細細地梳理與家人的因緣關係,了解它,就會發現不再「認」得那麼痛苦了。「認」,除了「忍」之外,還有一個「言」,就是能夠「言說」,把事情講開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說得出來,表示自己的內心是明白的,所以才可以把它說出來。

(本文摘自:《烽火家人:從原生家庭看自我成長》)

延伸閱讀:

烽火家人:從原生家庭看自我成長

楊蓓


你的個性、人際互動、家庭關係,從何而來?
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形塑出自我價值與人際關係。
面對家庭的衝突紛爭,必須與自己和解,也與家人和解……

當 月 選 書

聖嚴研究第十五輯

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聖嚴法師的思想融貫傳統與現代,透過積極推動漢傳佛教智慧與社會的交流,將能為世界帶來安和樂利的幸福之道......

孩子,你覺得幸福是什麼?

艾瑪.羅伯特


想要孩子珍惜幸福,首先要讓孩子理解幸福是什麼,鼓勵孩子去思考,開口表達對生活的細微感,分享屬於自己心目中幸福的模樣......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