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76期
2022-8-18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每日禪修養心,過禪式生活。

禪式生活

釋繼程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持續保持禪修的狀態,
如此一來,不論和任何人相處、處理任何一件事,
乃至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時刻,
都是在用功的狀態中……

體驗生活在淨土

面對真實的自我

「無我」不是要「無掉我」,有些人一修行就要無掉我,結果反而導致更多的煩惱產生,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面對自我。

透過打坐面對自我的同時,你會發現這個「我」一直不斷地在變化,其中還有些長期累積的堅固習氣,甚至有人會經驗到一些過去不曾想像的惡念,這些惡念若現行,將會造下非常重的業。我們平時可能從來不曾覺察這些惡念,或是知道了會很快地把它蓋住,否則這些生起的惡念若現行為果報,表現為一些外在的行為,那會是非常嚴重的惡行。還好我們現在學了佛,也學習了戒律,同時具備了應有的倫理觀念,這就能保護我們的行為,不會造作一些不該做的事。

當雜亂的念,現行為一種報的時候,心假使不能保持安定、清明的狀態,很可能就會被這些念牽著走。我們因為學了佛,所以心相較於一般人,會比較安定、清明;但仍可能把持不住,以致造作不好的行為或起煩惱,如此往復不斷而製造更多問題。這就是輪迴,是我們最大的問題,與一切苦惱的根源。

輪迴的過程中,會產生深層的不安,因為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當人面對妄念時,心若做不了主,只能任由強大的妄念生起,這些妄念就會推動我們造作行為,即使知道有些事不該做,但業習的力量會逼使人非把事做出來不可。也可以說,正是因為心的力量不夠、心做不了主,所以這些行為才有機會起現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人罵你,雖然知道不該回罵,但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結果還是回罵了,弄得雙方都大動肝火。這是因為心沒有力量,做不了主,只能順著自己的習氣,彼此惡言相向。這心不由己是很常見的日常情況,而打坐時的狀態也是如此,差別在於前者有許多的外緣,後者則是隔絕外緣,減少了中介作用,所以此時的心不由己會表現在心比較內層的作用。而在平日生活裡,只要對此有所覺察,在念頭生起的當下,就能妥善處理,減少許多現行的果報。

佛教有一句話:「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一個人能做到「不辯」,不去和是非相應,他本身就先解脫了,至於對方能否解脫,那就視乎對方的境界了。可是我們多數人都按捺不住,很容易就捲入是非裡,而現在我們能覺察這些是非,為了不捲入其中而「不辯」,這樣我們自身就先解脫了。要能做到這一點,心必須非常安定,用智慧看清事情的真面目,不受干擾,若定慧能同時運作,就能少造很多業,而不會有令人苦惱的業報。

因此,修行很重要。如能直接在心的內層下工夫,讓心本然性的定慧作用顯發,這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相處互動,將會發揮很強大的正面力量。所以佛法有不少實修方法,是直接進入內心運作,念佛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摘錄)

(本文摘自:《禪式生活》

《祝我生日快樂》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學習同理心】愛搗蛋的小虎,會有人幫他慶生嗎?……

精選書摘

了解的良藥

我們若能學著用心聆聽伴侶說話,真正聽到和明白他們的意思,並以關愛的言語回應他們,他們自然會轉變。

■ 文/佩姬.羅伊.華德;賴瑞.華德

想要被了解很符合人性,尤其是想被我們的伴侶了解。我們能給予所愛的人的禮物之中,力量最強大就是了解的膏藥。在大乘佛教裡,完美的了解能力被形容為「佛母」,覺醒、慈悲和美麗都來自於她。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了解不一定就是同意他人的看法,它只是代表接受。對一對伴侶來說,這是極為常見的心理障礙,我們總認為另一半若真的了解自己,就會同意我們的看法,這是很自然的人性。一遍又一遍地反覆思索被「誤解」之處,希望雙方能達成一個共識,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型態。有些人會參加增進語言表達能力的課程,學習更有技巧地傳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但他們可能仍舊在尋找共識,而非了解。

從了解和接受伴侶的程度,可直接體會出對自身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我們在帶領大型團體時,有時會要求每個人從折疊椅上站起來,把椅子平放在地上,然後要他們把椅子擬人化,說服椅子立起來,他們想說什麼都可以,唯一的限制是不能動手移動椅子。

有些人輕聲細語地和椅子說話,有些人跪下來懇求,還有的人則是怒聲責罵。一些人對著椅子吼叫:「起來吧!做一把好椅子!」這個練習也許看起來很愚蠢,卻能有效提醒人們:企圖說服某人改變自己,是無用之舉。無論是哭泣、懇求或吼叫,你都不能強迫另一個人(或椅子)改變。

我們往往相信,假如採取不同的說話或行動方式,伴侶就會願意改變。事實上,我們若能學著用心聆聽伴侶說話,真正聽到和明白他們的意思,並以關愛的言語回應他們,他們自然會轉變。

假如我們能學習用心聆聽伴侶說的話,從而在當下時刻聽到和明白他們的意思,那就能給自心的慈悲花朵一個綻放的機會。假如我們能以關愛的言語、和藹的態度和一個微笑來回應他們,傷口就會自然癒合,兩人的關係就會轉化。(摘錄)

(本文摘自:《愛的花園:通往真愛的禪修習題》)

延伸閱讀:

愛的花園:通往真愛的禪修習題

佩姬.羅伊.華德;賴瑞.華德


一本為夫妻、伴侶而寫的關係指南書,
帶領你走向愛與了解的心靈旅程,
感受真愛超越時空的無私力量!
……

當 月 選 書

禪門(大字版)


聖嚴法師


以「有」做入手的方便,以「無」為禪修的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遠目標......

蓮師在印度:追尋蓮師足跡系列二

蓮花生大士, 拉瑟.洛扎瓦


願所有讀者都能夠感受到蓮師的加持,讓加持充滿身、語、意,如此,我們便與蓮師永不分離......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