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70期
2022-2-24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聖嚴法師親述禪修經歷與法脈傳承,特別親切可讀。

禪門第一課(大字版)

聖嚴法師


佛法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
轉變我們的視野、行為以及心,
這樣我們便能免於痛苦,
過著和諧的生活……

修行

直到二十八歲那一年,我都一直被修行問題所困擾著。幸好那時我遇見了靈源老和尚,他是近代虛雲老和尚的弟子與傳人。我在軍中待了將近十年,做的是重要而又費精神的行政工作。在那段期間,我一直有疑情,那是因參禪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非理性狀態。有一次因為我的身體狀況很差,軍隊便讓我放一天假,好好休息,我就利用這個假期去參訪臺灣的寺院。

在鄉間的路途上,我更專注於修行,而我的疑惑也更深了。我的眼裡見不到美麗的景色,心裡充滿了「為什麼?」——為什麼要打坐冥想?為什麼又不要這樣做?我該不該結婚?為什麼不該?這些問題很平常,但我卻有幾百個類似這樣的問題,全部都圍著一個大大的「為什麼」在打轉。問題本身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是這些問題匯聚在一起,造成了疑情。

後來我來到了一座寺院。當時我雖然穿著軍裝,但寺裡的出家眾依然將我視為他們的一分子。他們讓我與另外一位訪客——靈源老和尚,一同在通鋪上過夜。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那位出家人是位大師,我只看見一位安詳沉靜的老人。到了晚上,靈源老和尚開始打坐,於是我也跟著坐在他的身邊。過了一段時間,我小心翼翼地問他:「請問我可以問您一些問題嗎?」

靈源老和尚說:「問吧!」

我從自己的許多問題問起,每問完一個問題,他就會說:「就這樣?」

連續問了快兩個小時,我變得很迷惑,也有點沮喪,心想:「他一直問我還有沒有問題,但卻一個問題都沒回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我仍然繼續問下去。

最後,靈源老和尚又問一次:「還有沒有問題?」我實在很困惑,於是遲疑了。這時,靈源老和尚用力敲了一下床板,發出很大的聲音,嚇了我一跳。他說:「把你的問題都拿起來,然後把它們放下吧!是哪個人有這些問題呢?」

在那一刻,我所有的問題都消失了,整個世界也改變了。我的身體直冒汗,但卻覺得格外輕盈,我的世界整個改變了,以前的那些問題,立刻變得很可笑,過去的那個我,也成為一個很可笑的人,我覺得自己好像拋下了千斤重的負擔。第二天,老和尚問我:「你睡得好嗎?」我回答:「非常好!」

當時,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經驗。在那之前,我一直努力去解讀佛教經典或是禪師們的語錄;在那之後,不用任何解釋,我馬上就能了解它們在說些什麼,覺得它們好像就是我自己說的話一樣。在這以前,我會納悶:「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段話或是這個表達方式的背後,有什麼重點?」現在我明白了,字就是字,如此而已。如果你能了解字面背後的意義,那很好;如果你不了解,那也很好。人們聽我說法,問我關於修行與人生的問題,有些人了解我說的話,有些人則否,不管哪一種,都很好。

然而這個經驗並沒有因此讓我所有的苦、困擾以及煩憂消失,我仍然可以察覺到它們。這些問題,從外在上看來,已經不那麼明顯,但我自己心裡知道,在某些狀況下,這些問題依然會影響我。

苦,可以是一種「理念」,因錯誤的見解而起;它也可以是「現象的」,因貪、瞋、癡而起。由不正確的見解所引起的苦,可以用「正見」來消除。由貪、瞋、癡引起的苦則是更基本的,因為貪、瞋、癡是無始即有的。要消除它們就必須修行。修行,包括觀禪及修禪,像是打坐、經行、念佛、拜佛、讀經以及觀心,都能從根本拔除苦。

與靈源老和尚相遇後,我的問題與煩擾不安都消失了。儘管我的世界大大改變了,但煩惱的根仍留著,只有經由修行才能拔除。即使你已經看見你的本性,但當煩惱發生時,仍會造成苦。不過,你會清楚地察覺到煩惱的生起,並且知道這就是煩惱。(摘錄)

(本文摘自:《禪門第一課(大字版)》

《話頭365》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一切唯心造,那我們要為自己,造出怎樣的世界呢?

精選書摘

「拖延」與「番茄工作法」

「拖延」(procrastination)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是「情緒管理」的問題(emotion-management problem)。

■ 文/釋惠敏

拖延習慣讓人焦慮、後悔、沒自信。《華盛頓郵報》博客文章(4月27日)「拖延的真正理由以及如何停止?」(https://goo.gl/bgt7GV)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家皮奇樂(Pychyl)博士的看法:「拖延」(procrastination)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其實是「情緒管理」的問題(emotion-management problem),提出改善「拖延」習慣的五個要訣,例如:1.多想像現在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未來的自己要事,例如:提早準備考試、寫報告……退休儲金,不要拖延到火燒眉毛。2.「輕安」面對工作,打破「拖延→罪惡感逃避(拖延)」的惡性循環。3.降低「情緒」(feelings,例如:辛苦、枯燥)對工作的影響,跳脫「舒適區」的束縛。4.將「大工作」分為「小步驟」。5.開始工作與繼續進行的決心。

四諦(四種真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佛教的核心。其中,「知苦」是首要的智慧,因為「苦」是生命的真相,如此的體悟,可以「降低情緒(例如:辛苦、枯燥)對工作的影響,跳脫舒適區的束縛」,勇於面對人生的各種問題,引發開始工作與繼續進行的決心。佛教所謂「苦」的涵義,除了一般的「苦苦(苦的感受的苦)」之外,快樂的感受會變異,它蘊含著「壞苦」的可能性;不苦不樂則蘊含著為條件所制約而生起的苦(行苦)。所以,當我們如實地了知「無常、苦、空、無我」時,生起了知苦諦的智慧,不會將「解脫」(所應該完成的修行工作)拖延。根據《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第五〉修行次第的說明,我們可將「解脫」的「大工作」,分為如下的「小步驟」:持戒(好習慣)→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自謂︰我證解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番茄工作法

在2013年,我知道了「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它近年來成為我改善「拖延」、專注工作、增進效率與保養眼睛、脊椎的方法。此方法是1980年代由義大利人法蘭西斯科.奇里洛(Francesco Cirillo)提出,取名自廚房之控制烹飪時間之番茄造型「扭轉式計時器」,目前有各種的電腦或手機應用軟體(例如:Flat tomato或「發條番茄鐘」)可供利用。

「番茄工作法」是依六個步驟進行(https://goo.gl/Qj0leI):

1.規劃工作目標,預估需要幾個「番茄工時」,依序進行。如果一個目標需要太多番茄工時(例如五個以上),可以再分割;反之,一個目標不足一個番茄工時,也可合併其他目標。

2.設定25分鐘(也可微調)為「番茄工時」。

3.專注工作,直至定時器提示。

若在「番茄工時」中,其他事情發生時,有如下兩種處理方式:

(1)若是緊急必須立即處理,則將當前的「番茄工時」廢棄,找時間重新開始。

(2)若非緊急,則可告知(inform)對方目前我正在工作;協調(negotiate)預計延後的時間;立即安排(schedule)追蹤(follow-up);當「番茄工時」完成後,叫回(call back)對方,準備處理該事情。

4.標記次數,成為視覺化記錄,若是應用軟體則可自動記錄。

5.休息5分鐘,閉目養神,補充水分,舒展筋骨。

6.每完成四個「番茄工時」,休息15至30分鐘。

如此的工作方法可以減少內生和外在的干擾,培育工作時之「心流經驗」(the flow,主動、專注),這是有助於前額葉執行控制功能的增進,可以提高工作者的成就感,並提供自我觀察和改進數據,也可學習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摘錄)

(本文摘自:《校長的番茄時鐘》)

延伸閱讀:

校長的番茄時鐘

釋惠敏


日理萬機的校長,
如何用他的番茄時鐘,
禪機妙算每一天?
用有限時間,拓寬無限的的生命地圖……

當 月 選 書

生生涅槃


胡軍軍


改變他人著實不易,不如先從自己做起吧!每一天都能少煩少惱地活著,就不如恭喜自己吧,離那涅槃的境界接近了分毫。本書收錄當代藝術家胡軍軍的「涅槃」主題創作......

度:聖嚴師父指引的33條人生大道

張光斗


張光斗隨行聖嚴法師身邊12年,行遍海內外,如此親近師父、感受師父的春風化雨,從好似一隻頑劣不群的猴子,到皈依師父門下,回憶起師父的一言一行,無處不是智慧與慈悲......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