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70期
2022-11-3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71期──【跟著禪師學休息】

【本期專題】修習禪法,讓身心真休息

【心靈環保.在地實踐】雲林.花花老師林秀玲——用老屋的餘溫 推動食農、美感、人文關懷

【法鼓訊息】感受綠意沁心香 新莊分會訪法鼓社大三芝戶外教室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71期目錄

本期專題

修習禪法,讓身心真休息

正念,被許多腦科學家視為「最高休息法」,
其源頭就在佛教的禪修傳統。
跟著禪師學休息,了解佛教禪修的本質,
讓身心合一,練習真正活在此時此地,
才是真療癒、真休息。

(攝影/釋常鐸)

■ 梁金滿

放假雖然補了眠,或者明明什麼事都沒做,卻還是好累;不管工作忙不忙,總是覺得很疲勞,老是睡不飽、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如果您也有這些現象,代表即使身體休息了,心卻沒有真正的休息。

處在「多工」的時代,我們經常一心多用,也就是做某件事的「同時」,往往也做著別的事情,這種日常行為中的「自動駕駛模式」,會使大腦經常容易浮現雜念,而這一旦成為常態,注意力、專注力便會降低,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意識始終朝向過去或未來,不在「此時此地」的狀態,已成為長期以來的惡習。

菁英最高休息法,佛教徒很眼熟

根據腦科學家研究指出,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左右,但所消耗的能量卻占了人體總消耗能量20%。而且大腦所消耗的這些能量,大多用於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MN,Default Mode Network),也就是所謂的「大腦暗能量」。所以有人會覺得「明明發了一天的呆,卻還是沒能消除疲勞」,有可能就是DMN過度運作的關係,所以腦袋只會愈來愈累。

如何打開真正的休息開關?腦科學權威提出來的「大腦休息法」、「最高休息法」、「科學化的大腦療癒法」,主張將意識導向當下的「心靈練習」,以建立不易疲勞的大腦。仔細觀察這些休息法,就會發現其實都是向佛教禪修取經的方法。例如「正念呼吸法」就是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動態冥想」就是經行、坐姿瑜伽、立姿瑜伽、吃飯禪等;回到身體的感覺就是「具念於身」;身體掃描可以運用隨觀身分與隨觀四大等;培養溫柔的慈悲心就是修習四無量心。

那麼何不直接向禪師學休息?禪修方法中有「止」(samatha)的修習,停止追逐,當下一刻,就是休息的練習。

禪修療癒力,科學家掛保證

關於禪修的療癒力量,達賴喇嘛和多位不同修行傳統的僧侶及禪修老師,與西方頂尖科學家,包括醫學、心理學、腦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在2005年的「心靈與生命會議」(Mind and Life Institute)中,針對「禪修的科學與臨床運用」的主題,展開一系列研究與對話,說明人具有自我療癒的本質,透過有系統的心理訓練(禪修),人的潛能可以在不同層面盡量保持動態平衡,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健康,包括:認知、情緒、內在、身體、關係,以及超越以上層面的平衡。

擁有分子學博士,在藏傳佛教出家五十年的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在那次會議中提到:「禪修真正的意思是『培養』(cultivation),培養一種新的品質、新的存在方式,它也意味著『熟悉』(familiarization)——熟悉用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到這個世界,比方說:對永恆,不要緊緊抓著不放;相反地,採用相互依存的動態流動,來看待事物的變化。」

來自泰國森林傳統的阿姜.阿瑪洛(Ajahn Amaro)也指出,「禪修並不企圖獲得任何特殊的經驗,或是看見神奇的影像,或得到某種特異能力。禪修比較像和心靈所具有的天生能力一起工作,例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能夠探索並且反覆思考經驗本身的能力。」也就是將我們天生本具的能力,做更細緻的提煉。

尤其佛教禪修的特色之一是,「放鬆」與「振奮」兩者並不互相排斥。當心靈真正警醒,能夠清楚、穩定地聚焦,將注意力全然專注在當下,亦即我們能夠完全地平靜,同時充滿能量,兩者可以同時並存。這樣的療癒力量,透過科學家們的實驗數據得到證實,確實可以創造不易疲勞的心與腦。

隨時默照,隨時休息

在佛教的十念法門中,就有一種憶念法稱為「念休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說:「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法師主持默照禪時,總不忘提醒禪眾「放捨諸相,休息萬事」,也就是「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又說:「發現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討厭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則是『默』。」為我們提供了休息的最高原則。

默照的方法是擔任同步口譯與創業培訓工作的周育騰最常用的休息法。由於高壓的工作,他發現自己經常處於遺憾過去與擔憂未來的恐懼與壓力中。「這時,對治身心緊繃與煩躁的最佳方法就是『禁語』,放捨文字語言的分別、分析、比較,不與內外對話。獨處,以身體為所緣境,回到身心的覺照,放鬆休息。」也就是默照的要領:默默忘言,昭昭現前。

周育騰說,「默默」是心念的寂靜,「昭昭」是心念的明淨。忘言是默的工夫,放捨文字語言相,默默忘言時,心如無限寬廣的明鏡顯現,清澈明朗。在工作、聆聽、表達、生活、休息上,皆能超越文字語言相,活用語言而不被語言相綁住,只說當下需要說的話,做當下該做的事,至於其他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不必要的煩惱、妄念、擔心,覺照到了便逐一放捨,再回到生活的「蒲團」,繼續用功。

正念生活,休息的藝術

將正念禪修帶到西方的一行禪師,也提出許多「休息的藝術」。禪師曾說:「我們的心就像廣播電台日夜不停播放。我們的習性是想著過去或未來,心並不在此時此地。你沉溺於過去,悔恨過去,或者是被過往經歷過的痛苦折磨。過去你已經受苦,現在還因為回憶過去而繼續受苦。」就像牛吃草吞下去後反芻,然後又再次吞下去一樣。

因此,一行禪師說:「我們都應該培養讓身心修習和休息的正面習慣。行禪是休息方法、坐禪是休息的方法、正念進食也是休息的方法。不要掙扎,在生命裡我們一直在掙扎。停止掙扎,我們無需要去任何地方。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練習休息,讓自己回復清新,我們因而走得更遠。」

這些休息的藝術包括:深度放鬆、微笑修習、卵石禪、懶人日等,引導我們回到身體的覺受,回到呼吸,回到生命的當下。禪師教導:「修習深度放鬆,你會懂得如何微笑,把微笑送給自己身體不同的部位。修習時,你停止思慮和擔憂,集中注意在身體和呼吸。正念呼吸,修習『入,出,深,慢』,不僅可以滋養身心,也能停止你的思慮。」

或像鵝卵石一樣,以不費吹灰之力讓自己沉入河床休息,坐禪時也像鵝卵石一樣不費吹灰之力自然下沉到坐的位置,也就是休息的位置;還有接觸大地,單純享受當下每一步等,都在教我們放下掙扎,覺知當下,回到生命的現場。

參加梅村臺灣共修團修習十年的楊孟芬,最常以「深度放鬆」來幫助自己回復清新,或是在身心極度疲憊時,將自己託付給佛陀和觀音菩薩,讓他們來幫自己呼吸,療癒身心。

忙中做個「無事」人

「休息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以幽默的弘法開示著稱的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禪師,2014年到香港弘法時特別引用哈佛大學的研究這麼說。他分享,試想想你每天下班回家,很容易就對妻子和寵物吼叫,這事情當中誰都沒有錯,只是疲累讓你充滿怒氣。禪師說,懂得休息,能讓工作更有效率,而且身體也不容易緊繃,可以減少很多因壓力而導致的健康問題。

因此,善用佛教禪修的觀念與方法,在修習中休息,練習真正活在此時此地,讓身心合一,才是真癒療、真休息;進而在生活中也能向禪師一樣,閒裡偷忙、忙裡偷閒,在忙中做個「無事」人。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1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心靈環保.在地實踐】

雲林.花花老師林秀玲——用老屋的餘溫 推動食農、美感、人文關懷

一個30歲以前每天都想死的花藝設計師,
遇見了觀音菩薩、聖嚴法師與心靈環保,翻轉了她的生命。
她以雲林的一間老屋為根據地,
以藝術視角、人文關懷、食農交流實踐心靈環保,
讓心靈環保在雲林的土地上扎根。

(圖/林秀玲 提供)

■ 文/梁金滿

走進雲林科技大學附近的新昌街,短短兩、三百公尺的老街,靜謐卻富有人文氣息。有間透著光的老屋格外引人注意,這是人稱「花花老師」的林秀玲在故鄉雲林的創生基地,也是她實踐心靈環保的根據地。

她在老屋舉辦心靈環保讀書會、藝術家聯展、誠食耕耘講座,運用雲林在地生產的友善環境食材作烘焙、餐飲,也教授花藝,分享美感生活,並投身慈善服務、人文關懷,把老屋當成安心教室;每年十一月還在老街舉辦「誠食市集」,邀請在地小農和藝術家來設攤,在網路上頗有知名度。

三十歲以前每天都想死

聽她分享花藝設計,從面對花材、整理花材到創作花藝,無常觀、放下自我中心、四它等觀念,自然轉譯融入教學之中,啟發學生對生命的反思。她說:「這是自己經歷過很多內在的拉扯、衝突,爬梳而來。因為走過那樣一段心路歷程,很願意藉由花藝,分享聖嚴師父生活禪的教法。」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理著平頭、額前留著一綹瀏海,酷帥又溫柔的花藝設計師,在三十歲以前每天都想死。「當時我對生命有很多懷疑,對生命充滿問號。想死又不敢死,也不知道怎麼死。」她的義父告訴她:「如果家庭、朋友或其他的事物都沒辦法給你依靠感,可以去跟觀世音菩薩說,她就像我們的媽媽。」

那時候她每天下班就跑到廟裡去哭,即使廟門關了還是去那裡哭。剛好接觸到〈普門品〉、《阿彌陀經》,就開始自己做早、晚課,又在網路上發現聖嚴法師的《大法鼓》節目,「一千二百多集節目,生老病死任何問題都可以聽到師父的開示,每當我懷疑自己的價值,師父會用簡單淺顯的語言告訴我正確的觀念,讓我一聽再聽。」雖然如此,那十年並沒有因此變得好過,「生命還是充滿挫折,身體也因先天性心臟疾病始終找不到原因,對生命提不起熱情。」

後來她也到農禪寺皈依三寶,儘管從來不曾親眼見過聖嚴法師,「生命中那些困惑、挫折、病苦,我練習以師父教導的四它來應對,雖然只是我還做不到『放下它』,但至少我沒有逃避它,和過去的生命態度是不同的。」

當她生病躺在急診室就念「觀世音菩薩」,跟菩薩說:「觀世音菩薩媽媽!我真的好痛苦,祈求觀音菩薩的護佑。」持誦觀音菩薩聖號,在她充滿波折的生命歷程中,是很大的精神力量。「當徬徨無助、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至少不要先逃避,就是去面對當下,接受現在生命的狀態,然後去尋找應該怎麼處理,雖然還做不到放下,但慢慢朝著師父講的方向,努力去嘗試。」

從一心逃離到回歸故鄉

從小在臺北天母出生、長大的她,國小六年級時因父親生意的關係,舉家搬回故鄉雲林老家,「那不是我的故鄉,轉學回雲林,文化衝擊太大了。加上當時心臟病發作,造成我對生命悲觀。父母也不會管孩子的心理問題,讓我一心想要逃離雲林。」

十五歲時她離開雲林到外地讀書,學校畢業後到臺中的花藝店工作了十五年,那段期間,父母都不知道她在做什麼,「我常覺得自己像個孤兒,要自己跑急診,從事花藝工作從學徒、助理到設計師、店長,要花很多心力考執照、進修,過程很辛苦。但父母不能理解我在做什麼,一直有種孤獨的感覺。」

因為孤獨,產生很多內在的衝突。她說:「我工作很認真,但自覺內在很空洞,才會有那麼多對生命的懷疑,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從那個悲觀的黑洞裡走出來,最大的支持力量就是信仰,徹底翻轉了我的生命。」這樣的心路歷程講起來只有五分鐘,卻是她從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用生命去探索出來的。

原本一心想逃離,兜兜轉轉卻在三十歲那年又回到雲林,當時有朋友請她去雲林教了一堂課,結果一堂課變成好多課,工作接踵而來,牽引她帶著僅有的兩張桌子、三個膠台和一把剪刀,回到雲林去生活。

一張春聯的牽引

回雲林多年,她從來沒有遇過法鼓山的師兄姊,也不知道有虎尾共修處。直到四年前,因為沒時間回法鼓山請春聯,卻發現鄰居家門口竟然貼著「培福有福」春聯,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的林廷隆教授給的。她拜託鄰居:「我能不能要一張?」不久,林教授親自送來了春聯,聊起彼此與法鼓山的因緣,才知道都已親近法鼓山超過二十年。

就像遇到親人般歡喜,林廷隆教授問她願不願意提供場地舉辦心靈環保讀書會,她非常樂意。「雖然事業剛起步,我求之不得,於是開始籌辦讀書會,邀約學生、朋友共讀師父的書。」

2018年一次送花途中,她經過斗六市的新昌街,那是一條老街,因為禁建,房子幾乎都廢棄了,和旁邊的繁華街市形成強烈對比。「我一走進去,好像搭上小叮噹的時光機,進到其他的國度,非常靜謐但有些荒涼,整條老街好像被世界遺忘,時間和空間都凍結了。」她在一間貼著招租紅紙的老房子前面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問自己:「這房子可以嗎?」而房子好像也在跟她說:「就是我!就是我!」旁邊的空地,草長得跟人一樣高,草堆裡的垃圾多得不得了。她找了林廷隆老師一起去看,兩人看了老半天,又對看了半天:「可以嗎?」然後相視點頭,但是周遭的人都說不可以,因為沒有人潮。

用餘溫理念為地方加溫

她和房東打了十年合約,整修時很忐忑,每拆除整理一個地方都比她想得還糟,「這時候就要面對它,然後接受它、處理它。」整修的同時她一邊思考空間,「這個老房子讓我想到『餘溫』理念,我要好好運用它剩餘的溫度,於是找了作烘焙的夥伴加入,烘焙要加溫,在餘溫上添加溫度,可以溫暖更多人。」而一旁的空地就是她的花藝教室、工作坊。

老屋對面還有一間百年土角厝、百年的土地公舊址,她心想:「這條街真是寶。」於是連旁邊的空地也整理了,載走好多垃圾,街頭還有一個甘蔗園,她跟地主說:「如果沒有在吃甘蔗,我幫你種草。」地主對她說:「怎麼有這種傻瓜,一天到晚在整理別人的地?」散步的街坊鄰居都帶著問號的眼神看著她。她發現,因為禁建,大家都不想碰,房子就被棄置在一旁,「我看了很心疼,我把花囍的房子當成老人,對旁邊的土地,用一種疼惜的心情對待它。」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1期

法 鼓 訊 息
感受綠意沁心香 新莊分會訪法鼓社大三芝戶外教室

「好香啊」,「草地踩下去好舒服」,10月30日上午,法鼓山社會大學三芝戶外教室,迎接新莊分會到訪,約82位分會義工,與大自然一同呼吸,感覺身心的舒暢......


珍愛地球集氣不碳氣 青年抱團提解方

20多位青年於30日下午2點,參加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世界青年會首次合辦的「珍愛地球工作坊」,主辦方邀請自美返臺的常濟法師於上午進行英文專題講座,讓法鼓德貴學苑現場猶如小型氣候會議......

《動靜皆自在》大字版 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以平實的人生、少煩少惱為宗旨,輕鬆自在過生活......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