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68期
2022-8-4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68期──【省思死亡,積極人生】

【本期專題】思惟死亡,使修行更深刻

【廣角萬花鏡】好強大的感恩波

【法鼓訊息】法鼓文理學院新任校長8月起接任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68期目錄

本期專題

思惟死亡,使修行更深刻

省思死亡,不是為了產生恐懼或驚嚇,
透過念死的修習,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有助於重新思索生命的優先順序,
感恩在這個珍貴的人生中,還能與重視的人相聚,還能努力於修行。
當死亡真正來臨時,不會驚慌失措或是空留遺憾,
而能事先做好準備。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提供)

■ 梁金滿

已故的泰國禪師阿姜查曾說:「想像你去找一位預言精準的命相師,他告訴你:『七天之內你一定會死。』你還能睡得著嗎?你一定會放下所有事情,日夜禪修。事實上,我們的命運正是如此,我們每一刻都面對著劊子手的威脅。」然而,大多數的人總有一種幻覺,認為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總想著「等明天」、「等有空」、「等以後」、「等退休」再如何,徒然虛度了多少光陰。

這兩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造成5.58億確診病例,636萬人死亡。疫情之下,生命顯得幻化脆弱且可能轉眼即逝,甚至無法預測明天。有些人自己或家人親友在疫情中經歷過生死關頭,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在西方甚至興起一股「YOLO」(You Only Live Once.只能活一次)風潮,主張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這股YOLO思潮,若能與佛法的念死法門善加配合,或許能導向更好的方向。

老、病、死是「天使」

念死——思惟死亡,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當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時,就是在皇宮外的城門看到老人、病人、死者和沙門而深受震撼。特別是當他看到死屍時,提醒了他,他和所愛的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因而決定出家求道,最終證悟成佛。

在《長阿含經》中,佛陀稱老、病、死為「天使」,向我們示現頭髮灰白、視力衰弱、背脊彎曲的衰老現象;虛弱呻吟、纏綿病榻、需人照料的病痛之苦;以及身壞命終、諸根壞滅,如同朽木,被丟棄塚間為鳥獸爭食的死亡真相。它們是最好的老師,為我們揭示生命短暫的本質,警示我們該有所抉擇,有所醒悟。

因此,修習念死法門,破除一種我們永遠不會死的錯誤認知,清楚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終點,走向死亡。而培養對死亡的覺知,觀照死亡隨時會發生的修持方法,能為修行者帶來很大的利益。

思惟死亡有大利益

美國佛教會會長菩提長老(Ven. Bhikkhu Bodhi)在指導禪修時,曾開示「死隨念」(maraṇānussati)的五個利益:一、幫助我們確定生命的優先事項,區別哪些是真正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二、當死亡突然來臨,經常修習死隨念的人不會恐慌,可以帶著勇氣,平靜無畏地面對。三、幫助培育慈悲心,當我們把對死亡的覺知從自己擴展到他人,體認到所有人類和眾生都將死亡,同理並接受他們也將面臨死亡,有助於灌溉內心的慈悲種子,長養利他的慈悲之心。

四、提醒我們為來世做好準備。生命有限,終將一死,必須及早在今生開始為下一個生命旅程做準備。修善避惡,累積功德和善業,讓自己在來世向上提昇。五、激發我們的悚懼心(saṃvega),也就是出離生死輪迴的迫切感,我們必須在此時此刻就開始精進努力,朝向離苦解脫的道路,以到達不死的涅槃。

念死方法有多門

思惟死亡的具體方法,在不同的佛教傳統都有教導,達賴喇嘛在《達賴生死書》中介紹《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念死」法門,次第特別清晰,其分為「三根本、九因相、三決斷門」,也就是面對死亡的三個根本反省、九個理由和三個決定:

第一個根本反省:思惟死亡是必然的。
理由1:因為死亡必然來到,所以無法避免;
理由2:因為生命不能延伸,因此我們不停地向死亡靠近;
理由3:就算我們活著,也少有時間修行。
據此,第一個決定是:我必須修行。

第二個根本反省:思惟我們無法確知自己何時將死亡。
理由1: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壽命長短;
理由2:致死的因緣很多,續命的因緣卻很少;
理由3:因為人身是極為脆弱的。
據此,第二個決定是:我必須現在修行。

第三根本反省:思惟臨終時,除了修行之外,一切都無助益。
理由1:因為臨終時,朋友幫不上忙;
理由2:因為臨終時,財富幫不上忙;
理由3:因為臨終時,身體幫不上忙。

據此,第三個決定是:我將修行不執著於此生任何美好的事物。

達賴喇嘛提到:「思索死亡,不僅能為臨終做準備,以及喚醒對未來世有利益的行為,對我們的心理也有戲劇化的影響。」唯有踏實而深刻的修行,才能更深入覺知緣起,了解萬事萬物是密切連繫的,如此便能理解他人的痛苦,慈悲也就油然而生,減少貪、瞋、痛苦與恐懼,而在面對死亡時,心也能夠有機會處於寧靜安樂中。

犀利的「拖死屍」話頭

中國禪宗也有殊勝的念死法門,禪宗祖師常教人參究「拖死屍是誰?」例如南宋的高峯原妙禪師就是參「拖死屍」話頭而開悟。語錄中記載:高峯禪師去見雪巖祖欽和尚,才剛問訊插香,雪巖禪師就一拄杖把高峯禪師打出來,後來只要高峯禪師進門,雪巖禪師便問︰「阿誰與汝拖箇死屍來?」每日被這麼逼拶著,一日高峯禪師忽然抬頭看見五祖演和尚的真贊:「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原來是這漢。」先前被雪巖和尚所問的「拖死屍」疑情頓破,豁然開悟。

大慧宗杲禪師令弟子道謙禪師前往長沙送信,道謙百般不願意,擔心自己參禪二十年還沒個入門處,若要作此行,道業肯定會荒廢。他的朋友宗元禪師聽說之後,鼓勵他:「不能在路上參禪嗎?我和你一起去。」於是兩人同行。途中,道謙請教宗元:「我一生參禪,沒有特別得力處,現在又路途奔波,應該怎麼相應呢?」宗元禪師說:「你先將善知識為你說的方法都放下不要理會。途中可替的事,我盡量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己承當。」道謙便問:「哪五件事呢?」宗元說:「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馱個死屍路上行。」道謙一聽,言下大悟。當一口氣上不來,這副身體不就是一具死屍嗎?

覺音尊者在《清淨道論》中說,死亡猶如劊子手如影隨形,近身舉劍就要砍到頭頸一般,要如是觀死自我警惕;而且色身猶如死屍,垢穢不淨,又有什麼可貪戀的呢?

然而,今天我們還活著,畢竟還有一個死屍來拖,代表我們在世間還可以用這具死屍般的人身,多修習智慧,種植福德,期能以此面對死亡,做為進入另一個生命階段的資糧,甚或以此色身於此世努力利他行善,或許是大乘禪師拖著死屍的更高境界。

念死,讓生命更完整

今年一月才剛示寂的一行禪師,對於死亡的教導是「A Cloud Never Dies.(雲不會死)」,它會轉化雨、雪、露珠或是樹木的養分。雲沒有消失,沒有生日和死期,事物永遠在延續著。當我們擴大觀點,將生命之流往前、往後延伸,就會發現死亡只是一個概念,每個人都會死,但沒有人真的死。生命沒有生滅,形式的無常變化皆是不斷地延續與新生。舉起自己的雙手深入觀察,就會看到自己是父母、先祖和眾多因緣的延續;當我們跨過此生的死亡線(deadline),也將以不同的形式延續、新生。

念死無常,讓我們對死亡做好隨時的準備,將心留駐於更深刻的修行上,或許有機會了解弘一大師往生前的四字絕筆——悲欣交集。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8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廣角萬花鏡】

■ 林純綾

1991年的日本痠痛藥膏廣告:哥吉拉的手臂紅腫、疼痛,鹹蛋超人為他塗上藥膏。過程中哥吉拉疼得哀哀叫,鹹蛋超人則悉心輕撫,很是溫柔……一串看不懂的片假名字幕,以「愛」字開頭,而我在觀影中確實感受到了「愛」,看得心暖暖的。

尋找廣告素材時,偶然看到這支老廣告,簡單易懂,沒有太多理性訴求,卻有超越語言隔閡、觸動感受的力量,讓人對產品產生好感。這支廣告勾起我多年前的回憶,當時和一個公益團體客戶提案,其中有支腳本,主角也是哥吉拉和鹹蛋超人,敵對的雙方雄踞在灰暗城市兩端,鹹蛋超人手插腰,靜默看著哥吉拉張牙舞爪,第一波攻勢一觸即發;此時只見鹹蛋超人緩緩低下頭、雙手合十,從他的指縫放出了層層堆疊的波光,掃向哥吉拉。哥吉拉整個籠罩在波光中,驚慌大喊:「啊——好強大的感恩波!」隨後窮凶惡極的模樣漸漸消失,被感化的哥吉拉也雙手合十朝向鹹蛋超人,廣告就在整座城市遍布著感恩波光中轉暗為明、雙方釋放善意的一片祥和中結束。

這波廣告的主題是倡議感恩,我喜歡這支腳本的情理之內、意料之外。倡議感恩的創意形式,容易流於俗套,但透過本是水火不容的兩造角色設定,用感恩的強大波光化解一開始的敵對衝突,這樣的轉折讓感恩顯得很有力量,力量之大,甚至能拯救世界,還很可愛。雖然因為授權費問題,這支腳本很快就被客戶刷下來,但我一直很喜歡它,尤其喜歡這句「啊——好強大的感恩波!」

層出不窮的意外

工作中,不時需要來一手「好強大的感恩波」。因為意外狀況無所不在,挫折也常攻於不備,說來就來。

「腳本到大老闆那邊全都翻了!」一直強力主導創意方向的客戶行銷團隊有點歉然地說,最後還放箭說要重新比稿。「沒辦法,是大老闆的意思啊!」……被帶向錯誤方向的我們啞巴吃黃蓮,只能吞了。

已經不知道改了多少回的平面稿,「後來他們還是決定用最初的版本。」AE用怯生生的語氣說……那中間的不斷修改,客戶每個人都要指手畫腳一番,我們是在陪公子們練劍嗎?

「因為預算考量,原本要排電視檔期的,全改為網路投放」……嗯,那可是好幾百萬的利潤差啊!

創意工作除了產出創意,就事論事地修正、琢磨創意,同樣花去我許多時間與心力的,其實是在面對這層出不窮的意外。

每一個意外,都像一隻哥吉拉,朝我張牙舞爪。

早些年,當我面臨這類處境,我會舉起手,朝著手心一吹,像是要把這些逆境視若無足輕重的羽毛,只消我吹口氣,就能把它們吹得遠遠、處理得乾乾淨淨似的。這麼儀式性的動作,其實也是做給創意部夥伴看,讓他們覺得問題不大,大家一定頂得住的。

「哥吉拉算什麼,壞蛋就是壞蛋,一定會被消滅的!」這種心戰喊話其實是滿有效的安慰劑,不要把眼下的事看得太重,也是面對、處理問題的正向態度;只是意外總是不斷地來,哥吉拉一直來一直來,鹹蛋超人就得一直戰一直戰,這樣搞對立,也是挺累的。

要把自己吹到哪裡?

打坐時,用覺知與平等心,一小塊一小塊掃過自己的身體,覺察不到的部位,知道了,不停留,繼續移到下一塊;感受強烈痠、痛、麻、癢的部位,知道了,同樣不停留,繼續移到下一塊;覺照到平常稱為「肚子痛」、「不舒服」的感覺,其實是一種下腹部肌肉緊縮的現象。

肌肉緊縮,有所謂好壞嗎?它就是一個現象,知道了就好,平等心視之,練習放鬆便是,不用評斷,不必喜歡或排斥,一律接受,只管放鬆,放鬆不了亦無妨,因為它就是「我」的一部分,若是排斥、抗拒它,那是要和自己搞對立嗎?換個角度說,這些所謂的「我」,其實亦「非我」,因為要說哪個是「我」呢?是那個正在發麻的腳是我?正縮緊的肚子是我?是那一脹一脹的天靈蓋是我?還是這個加那個是我?……根本說不清,什麼才是「我」。

打坐的體驗,延伸到工作中,現在不朝手心吹氣了,因為把自己視為鹹蛋超人,一直跟哥吉拉似的種種突發狀況搞對立,不是一個能讓自己舒坦的辦法,也不究竟。哥吉拉和鹹蛋超人,都是萬法唯心造,因有「我」的感受而生,所以莫著鹹蛋超人是「我」,看似反派的哥吉拉,其實也是「我」,朝手心吹氣,那是要把自己吹到哪裡去呢?

生起感恩的力量

當然,還有個哥吉拉與鹹蛋超人,即便將兩造一團和氣,也仍是有相、有執的凡夫知見;但佛法講實質,本來就是未悟之人,凡夫有凡夫消除煩惱的辦法,佛陀最務實,方法應機有效最重要。當在修行中真實感受到其實一切都從「我」而生,便會對一切際遇感恩,感恩的力量也會很強大;只是離開蒲團後,修行根柢尚淺如我,常常還是會淹沒在現實的洪流中,為習氣與業力所轉,這時,「好強大的感恩波」就派上用場了。

當覺察到自己又被工作中的各種意外搞得快「牙起來」時,提醒自己,趕快發一個「好強大的感恩波」吧!讓自己與正遭遇的事緣,以及周遭一切都籠罩在感恩波中,感恩它們起現行,作為我助成佛道的因緣。要知道,沒有這些考驗、這些鍛鍊,所謂的修行,就只是看著一條長長的佛道,而沒有跨出步伐,那又怎有證成佛道之日呢?

最後,以密勒日巴尊者的智慧之言作結:

未開悟前,我以為我在度眾生;
開悟以後,才發現是眾生在度我。
每次行善,我以為我是在幫助別人,
直到後來,我發現是別人在幫助我。
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
他們冒著下地獄的危險來成就您,
所以諒解並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
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
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時刻向內觀照,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阿彌陀佛。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8期

法 鼓 訊 息
盡心盡力第一  法鼓山辦首屆園區認證義工培訓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於7月30日起舉行為期兩天的「第一屆園區認證義工培訓課程」,有170位義工與會,方丈和尚、退居方丈、園區副都監及禪堂監院等均親自參與指導,義工們也很重視這次學習的機會......


法鼓文理學院新任校長8月起接任

教育部於2022年7月7日正式核定法鼓文理學院第三任校長,由陳定銘教授接任;副校長為果鏡法師。在新校長8月就任前夕,校方特地以露天音樂會的方式,溫馨舉辦交接典禮,共同感恩前校長惠敏法師的奉獻......

《校長的博雅新視界》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開啟後疫情時代,解脫生活的「新常態」與「心常態」......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