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77期
2022-9-7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果然是大師

成就他人是修行
聖嚴師父說:「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 文/果然是大師

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有這樣的記載:

當時,比丘們問佛陀:「如果槃特比丘能夠擁有目前的智慧,那麼他之前究竟造了什麼業,才會得了人身,卻是那麼的愚鈍?」佛陀於是鄭重地告訴弟子們:「這是槃特比丘自己所做的業,因而必須承受的果報。」並說出廣為後世佛弟子所知的偈子:

「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佛陀接著說起槃特比丘往昔的故事。在迦葉佛世時,槃特比丘是一位精通三藏的大法師,然而,他卻不肯為人教授佛法,甚至連短短的四句偈也不願說,他往生之後,因出家修行的福報而往生天界,後來福報享盡,投生為賤民,以殺豬為業。有一天,他住處附近的聚落將舉行慶典,他為了多賺些錢,於是趕了大批豬隻,乘船渡河趕赴慶典。不料,豬隻在船上大為騷動,以致船身漸漸不穩,終於覆沒,豬隻盡皆淹死,只有他被在河邊修行的五百位辟支佛(獨覺者)救起。

從此,他便依止這些辟支佛,與他們同住在一起,並且日日採花摘果供養,並且向他們學習禪修,由於修行精勤而得無想定,往生後投生於無想天。這無想天雖是色界第四禪天,又稱為長壽天,然而,根據《增壹阿含經》〈八難品〉所稱,卻是不能聽聞見睹佛法之地,因為一念不生,唯有清淨,連修行佛法都不可得,只能徒然耗用福報。這一世再投生人間,便落得如此愚鈍無知的果報。

佛陀於是教示弟子:「不應慳法,(應)以清淨心為他說法,當如是學;於諸有情常生悲愍,遠離邪定,當如是學。」意即應悲憫眾生,而不是自求定中的清淨安閑,並且不吝分享佛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否則,光是自己有定、有慧,卻而沒有與他人分享的菩提心,雖不致徒然,但作用畢竟有限。

在世法中,知識是權力、地位的象徵,在教育普及之前,知識也是權貴人士的特權;在商業體系的運作中,知識則是能夠創造財富,更是一種財產權,因此,知識的分享往往是有所保留的,許多前輩、老師傅,因而有「留一手」的習慣。

然而,佛法的修行正好相反,就是要人勘破諸法無我——愈能實證無我,愈能得到解脫自在;相反的,愈想為自己多留一些保障、多維持一些身段、多保有一些自己的獨特價值,就愈是放不下自我,也愈容易衍生出煩惱,因為就是有我,才有後顧之憂。

所以聖嚴師父說:「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學著把彎不下的腰彎下,是修無我;學著自己受用多少,就跟人分享多少,不讓別人犯同樣的錯、受同樣的苦,是慈悲;把光榮、把機會給別人,成就別人的成功,是培福結善緣,同樣也在修無我……

如果信因緣、明因果,就無需在眼前的得失中衡量計較,心寬天地寬,多好!

聖嚴法師法語

如能通過「捨」這一關,
在生活中學習著放下,
精神上才會更加安寧和平靜。

◎ 摘自:《別再執著了

本 週 選 讀

漢傳佛教專題史

于君方


專題包含新近研究資料,提供問題討論和延伸閱讀。跨越古今,層層剖析,為探索漢傳佛教思想與文化精華的精彩之作......

祈禱的力量

一行禪師


願我們覺醒的花園百花繽紛齊放,願我們為家家戶戶帶來安祥喜樂。願我們永不企圖逃避世間的苦難,任何生命需要協助時,我們就在那裡......

智慧掌中書

由於我們的世界不斷地有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環境,以及新的觀念出現,導致人不得不隨著環境做調整。

這讓很多人覺得完全沒有個人思考的餘地,也沒有個人獨立運作的可能,只好隨著環境轉個不停,失去了自我。

面對變化愈來愈快的世界,我們不妨採取隨緣不變的態度,轉退縮為自信,轉憂慮為開朗。

環境改變,就表示因緣在改變,因緣一變,我們就要隨著轉變。雖然物質生活變化快速,但是我們的心不能隨著環境起變化,應該回歸於自然的情況。

處身變化迅速的時代,更要抱持自信心,建立「學習應該有,但是緊張不應該有;競爭應該有,但是恐懼不應該有」的信念。

也就是說,盡力而為就好,凡事用心學習、虛心求教。做不好就改進,但是不要恐懼,因為恐懼是沒有用的,只有努力最實際。

摘自:《如何培養自信

延伸閱讀:

如何培養自信

聖嚴法師


培養自信的方法,
不必依賴獎牌肯定、不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透過瞭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就能擁有隨緣不變的自信......

活 動 頭 條
法鼓山關懷生命獎頒獎暨論壇開放報名 邀您解密自己的元宇宙

法鼓山2022關懷生命獎頒獎暨論壇活動,9/18在臺北市中油國光廳舉行。論壇活動將邀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知名導演吳念真、資深媒體人兼暢銷書作家曾寶儀共同與談,以「解密自己的元宇宙」為題分享生命與自我的學習、成長,解密自己豐盛、無限可能的內在......


齋明別苑開設聖嚴書院佛學班 開啟千日學佛之旅

法鼓山齋明別苑於9/1晚間開啟「聖嚴書院佛學班」學習首頁,為大桃園及鄰近地區學佛民眾提供一個能建立基礎正見的學習管道,開課日就迎來172位學員,包含20多位40歲以下之年輕人,將一同踏上次第向上成長的三年學佛之旅......

《心靜雲閒——2023法鼓山桌曆》上市!
新書上市

百年古寺與現代禪寺,一切任運自然,歲月靜好......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