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64期
2022-6-8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生導師

人間淨土就在自己心中
經過不斷慚愧、懺悔、改惡向善,煩惱習氣就會減弱。只要知錯能改,身、口、意三業自然漸漸就會清淨了!

聖嚴法師一生致力建設人間淨土,淨土真的可以在人間實現嗎?法師十分肯定,因為淨土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生活中的每個處所,只要一念之間,心念清淨,此一念之間所見,就是人間淨土。

■ 文/聖嚴法師

常常有人問我:「法師!你什麼時候才可建好人間淨土啊?」我說:「你這樣問我,會使你很失望的!因為我的人間淨土是處處建、時時建。如你能在這一念之間建淨土,在這一念之間,淨土就在你面前;如果你下一念生起惡念、口說惡言、身做惡事,下一念中人間地獄就在你面前出現了!」

因此,我講的人間淨土,不是找個社區,大家一起來建設它,而是在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時提起菩提心,深信自己心中有佛性;從心念清淨、口業清淨、身業清淨著手做起。

從人間淨土到佛國淨土

我們是凡夫,不可能完全清淨,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無量劫帶來的煩惱習性,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裡,會不經意表現出來。但是請你不要在發現不清淨時就討厭自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旦發覺缺點時就提醒自己說聲慚愧,下次不要再犯,若再犯時就再懺悔;經過不斷慚愧、懺悔、改惡向善,煩惱習氣就會減弱。只要知錯能改,身、口、意三業自然漸漸就會清淨了!

了解佛法之後,就能隨時在心平氣和的情形下生活,對自己與他人的問題都能接受、面對以及諒解。我有一對學生是夫妻,每次吃蘋果就要吵架,做太太的吃蘋果時,怕皮上沾了農藥有毒,一定要把果皮削掉,而先生則認為蘋果皮有營養,把皮削掉太可惜了,結果兩人吵到我這裡來。

我說:「避免吵架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再吃蘋果了!」後來他們也認為,為了這種小事吵架實在太不值得了。於是我對那位太太說:「我正要聽你們講這句話,妳先生吃了這麼多蘋果皮,還好好的並沒有死,妳擔心什麼?」我又跟那位先生說:「你太太不要吃蘋果皮,你嫌她浪費,那你就把她的蘋果皮拿來吃嘛!不就沒事了!」

這個例子是說,每個人的習氣不同,有些是過去世帶來的,有些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以及不同的成長過程中影響而成的。因此,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氣,同時也要體諒別人的習氣。

人間淨土不僅僅是現在重要,未來也很重要。它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環境是息息相關的。當我們講人間淨土時,不要否定了有他方世界的佛國淨土。這個世界對我們眾生而言,永遠是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一直到這個世界毀滅為止。

彌勒經典告訴我們,還要經過五十七億多年之後,彌勒佛才會下生人間,這個世界才會成為淨土。如果以我們現代人糟蹋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速度來看,到那時,這個地球還能存在嗎?希望人類全體都能保護這個世界,少破壞、少浪費;能夠知福、惜福、培福,為彌勒下生人間做好準備工作。

從有相淨土到無相淨土

諸佛所見到的淨土,都是平等無差別的功德世界,而凡夫看到的淨土,則是有形有相有層次的物質世界。在佛國淨土裡的一切施設莊嚴,都是佛為眾生所作的介紹:佛身有多高、多大、放多少光?蓮花是何色,有多大、如何開敷?佛還告訴我們,在西方淨土中的環境,都是七寶所成,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飛行自在,福報無量,壽命無量。這個「有」,是針對眾生說的,是眾生的境界,非諸佛層次的境界。因此,淨土的層次是由有相的淨土至無相的淨土;有相淨土不是究竟淨土,無相、實相的淨土才是最高的諸佛淨土。

淨土,一定是由有形相到無形相,從我們這個現實的世界到他方的佛國淨土;這兩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否則,就會變成一般宗教的天國信仰了。至於我們這個人間淨土,是要在現實的社會環境條件下,盡量努力,使我們的心能體驗到安靜與清淨,那麼,這個世界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間淨土,而不是一個空想幻思中的烏托邦。

諸位菩薩,人間淨土就在你們的心中,就在你們家裡,就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個處所,只要一念之間,心念清淨,此一念之間所見,就是人間淨土。

摘自《心.光明遠大》,原文收錄於《淨土在人間》

聖嚴法師法語

人如果能夠真正放下一切,
也就能夠包容一切,
也就能擁有一切。

◎ 摘自:《別再執著了

本 週 選 讀

人生466期:
學永嘉大師過禪系生活

人生雜誌編輯部


《永嘉證道歌》,流傳千餘年,至今仍是學佛證道指南與禪修生活指引。聖嚴法師認為《證道歌》的真諦,在說明悟後是既無心,也無塵......

共讀美好的對話:
開啟修心之門

方隆彰


我們如果能真實了解自己的現況,不只是讀書,更能讀心,勇於面對所有的成長之路,而生命本具的潛質,必能豐富多彩地開展,是貢獻他人……

素超人選文

禪是修養身心的正法

■ 文/聖嚴法師

禪修的過程,是從小我的認定到自在的無我。所謂小我的認定,是能夠主宰自己,指揮自己。有這種把握的人有多少呢?通常的人都是身不由己,身心不自在,那還能作得了主嗎?諸位看到出家人打坐一小時、兩小時甚至幾個小時一直不動,看了也許很羨慕,或者心想這也沒什麼了不起,反正沒有事情做,坐在那邊好舒服。但是請諸位試試看,可能就坐不下去,第一身體無法適應,第二心不能平靜。要用禪的方法使心能集中,能夠即時指揮自己的心,叫它動就動,不動就不動,或者至少能做到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要它不想就不想,能做到這一點也不錯;能夠做到外境出現不跟著跑,你的修行工夫已經相當不錯,但那只不過是能夠自主、控制小小的我而已。

有個弟子跟我說:「師父啊!我不會欺負人,因為是佛教徒嘛,欺負人是不對的,所以我能做到不欺負人,但是人家欺負我,我會生氣。」我問他:「誰在受氣?」他說:「我啊!」「為什麼要受氣?」「他在欺負我啊!」我進一步說:「被人欺負你在受氣,你生氣是煩惱?是歡喜?是菩提?」他說:「當然不是菩提,不是智慧,而是煩惱。」我說:「既然知道是煩惱,你還自找煩惱,有沒有辦法讓它馬上停止?或者令它不起?」

所以我們仍要修,遇到煩惱時趕快先念阿彌陀佛。第一念煩惱現前,你沒有辦法停止,想不到要念阿彌陀佛,第二念想到:「啊!我的煩惱還在,這個時候趕快念阿彌陀佛還來得及。」

那個弟子說:「佛教徒讓人家欺負,不是讓人家造罪嗎?」我說:「讓人家欺負,知道是被人家欺負,又沒有辦法叫他不欺負你,這個時候究竟要煩惱還是要智慧?當然要用智慧來處理。馬上反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拳還拳,以腳還腳,這樣你的煩惱加上他的煩惱,兩個人的煩惱合起來是雙倍的煩惱,煩惱倍倍增加,這是學佛的態度嗎?」

因此禪的修行是要從個人的自我,漸漸地進一步到參禪,用參禪的方法破自我中心,從此不執著人我是非,這就是無我。所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用深般若波羅蜜多來觀照,照見我們的內在生命和外在的世界全部都是空的,即是無我。能無我就能自在;自在的意思就是心無罣礙。只要不被人事物困擾,就能夠自在地利益他人、廣度眾生。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法鼓山的方向:弘化

延伸閱讀:

法鼓山的方向:弘化

聖嚴法師


用佛法化解煩惱,即是成長。
這種成長過程,即是「好事」,
若能用如此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過程,
那麼,即是天天在面對好事了……

最 新 消 息
線上學佛皈依三寶 安和分院接引啟新生

學佛是人生的分水嶺,受戒是新生命的開始。5月28日總共有62位學員與其家人,透過法鼓山安和分院「快樂學佛人」線上課程在雲端圓滿莊嚴的皈依儀程......


對話心靈環保 法鼓文理學院邀學界跨領域研討

法鼓文理學院「2022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學術研討會」,定於6月30日(四)與7月1日(五),在校區各大講堂舉辦。期盼透過對話,探討心靈環保與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經營管理議題,持續發揚公益慈善與慈悲利他理念,以及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精神......

2022 法鼓文化 國際書展線上書展
新書上市

2022法鼓文化國際書展線上書展,全館5折起!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