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60期
2021-12-2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60期──【慈悲喜捨 莊嚴心地】

【本期專題】四無量心,真菩薩行

【廣角萬花鏡】「老師」何其多!

【法鼓訊息】紐約東初連線拜寶懺 聞法精進學佛路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60期目錄

本期專題

四無量心,真菩薩行

「慈悲喜捨」,有真慈悲,必能喜捨,
會以大菩提心,廣度眾生。
從《維摩經》看到菩薩心行:
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

(梁忠楠 攝)

■ 聖嚴法師

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又名四等心,又名四梵行;是十二門禪中的四禪:

1.慈無量心能與樂。
2.悲無量心能拔苦。
3.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而生喜悅。
4.捨無量心即捨如上之心不好執著,又能怨親平等,捨怨親想。

以此四心普利無量眾生,能引無量福德,故名無量。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故名四等心。此四心依四禪而修,修之得生梵天,如三果聖人,故云四梵行。一般凡夫,只能修布施生欲界天,若修四無量心,則能近於解脫,得生色界第四禪的五淨居天,以能捨故,做無相布施。

一般人講布施多著重物質上的行善,而佛法講的布施,範圍相當廣大,慈悲喜捨四個字,都在布施的範圍內。重要的是在布施之後,自己不但要把布施一事忘掉,也不去想布施的原因或布施的對象,即布施之事以及布施的心,全都要放下來,這才是真正的布施。

有「慈悲」才會布施,而布施不著相,就是「喜捨」。

八風吹不動的工夫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佛國品〉第一)

「毀」是詆毀、誹謗、侮辱,「譽」是讚歎、讚譽、榮譽。許多人都會有榮、辱兩種不同的遭遇,而心裡不可能不動;但做為一個修行佛法的菩薩行者,對於或毀或譽是不會計較的。如是為了眾生得利益,就算自己得下地獄,也不會在乎。為了眾生得利益之作為,也可能讓人讚歎,那是他人之事,與自己無關。例如去年(1993)一年我得到三個全國性的大獎,有人問我得獎之感想,我答以「淡而無味」。

雖然我這個受獎人,對有獎、無獎,了無差別,可是我的弟子們以及認同、贊成並協助我們的人,則感覺非常有意義。因此,得獎和頒獎,還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也是值得讚歎和鼓勵的好事。

毀、譽對我而言,不必放在心上,可是給了我的獎勵,我應該說:「謝謝鼓勵!」而我也受之無愧。因為這是經過非常慎重地評審之後,所做的選擇;如果我說受之有愧,就像在說他們頒獎頒錯了人,那就對不起頒獎的單位和團體了。

如果我的心裡,因得獎而覺得飄飄然,自認了不起,那就錯了,這不是一個法師應有的心態。然而我是否真的心無所動?也還沒到這個程度,我還是有一點點的喜悅之感。喜悅什麼呢?喜悅行善還是有許多人讚歎鼓勵的,表示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人間,還是有希望得救的,我當為此感到歡喜。

「不動如須彌」指的是心的情況非常穩定,像一座大山那樣地持久、穩定。「須彌」是佛經傳說中的一座大山,它是世界的中心,山頂與天相連,山腳是整個世界的基礎,所以須彌山如天之長、如地之久,是永恆不動的,日月地球的天體世界,則是繞著須彌山而運行。這句話是形容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心要安定得像須彌山一樣,才算工夫,也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風吹不動的工夫。

「無量」即是大

「於善不善等以慈」,對於行善的眾生,固然要關懷他們,至於行惡的眾生,亦應同樣給予關懷。「慈」以現在的名詞解釋就是無條件的關懷,關懷不應有親疏遠近之分,應該怨親平等。例如在監獄中的受刑人,雖曾做過壞事,卻是需要我們用佛法去關懷。

「心行平等如虛空」,是說依我們的慈悲心,產生了慈悲的行為,平等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心中無罣無礙,沒有一點自認為做了好事的痕跡和想法。「心行平等」也是直心之意,直心行道,就是心行平等,普遍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而行一切布施,布施之後,心中了無一物。這是真正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事實上就是用四種大平等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行大布施。四無量心是配合四禪所修的梵行,但也正是大菩提心的內容,成等正覺的基礎。因為「無量」即是大,若能修成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大雄大力的佛陀了。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佛國品〉第一)

如果我們希望人間淨土在我們面前出現,只要自己能夠練習著修行四無量心,我們的面前及周圍環境就是佛國淨土。如果能夠恆常修持四無量心,在成佛時,周遭將都是修行四無量心的眾生,生到我們的國土中來。以此標準看,說是容易,但也十分困難。

因為我們一念清淨,一念即見淨土,十念清淨,十念即是淨土,念念清淨,念念皆生淨土。只要一念與佛的慈悲喜捨心相應,我們眼前所處的世界即佛國淨土,此時所見之眾生,將都是修四無量心之眾生。這是修行者自心世界的經驗,只要修行,就可兌現,故說容易。若待以修持功德願力,以修行四無量心而成就了佛國淨土,來利益眾生,那是果位上事,相當地難。

諸位不妨試試容易的一種,你自己修持四無量心,將會發現你四周,也或多或少有人在修此法。反之如果你的慈悲喜捨之心生不起來,一則不易成就佛國淨土,二則即使佛在面前,亦見不到佛。(摘自《修行在紅塵》之第五講《維摩經》與慈悲喜捨)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0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廣角萬花鏡】

■ 林純綾

午休時間,和友人相約共進午餐。

一起前往預訂的餐廳途中,經過一棟大樓,樓上有一頗具爭議的宗教會所,偶爾下班經過,大樓外的騎樓排著長長人龍等候進入會所。由於這宗教自稱佛教,朋友就問我對此宗及創辦人的看法。

「我不知道。」

「你不是佛教徒嗎,怎會不知?」

「我所信仰的佛法就夠我忙的,實在無暇關注其他——就醬。」我說。

正信佛教的判斷

但朋友仍窮追不捨:「可是它也是佛教啊,不是應該對同宗有些好奇嗎?」

「我跟你講一件事。」看了朋友一眼後,我放緩語氣,試著溫和但堅定地讓友人了解:「佛陀曾說,只要是『已悟說悟』、『非悟說悟』,都是犯戒。所以很簡單,凡自稱開悟者、成佛者,就已犯了戒,跟我也就不相應,所以我也不必再聽他說些什麼了。」

同時我也向朋友解釋,這不表示這宗教一定是邪魔外道,或是駭人的邪教,它或許是,或許不是——說一句坦白的話,它是什麼,我壓根不知道——我只知道,並且非常確定:它不是正信的佛教。

「道不同,不相為謀——就醬。」我說。

接著,朋友談起他認識的友人是此宗的信徒,因曾親身經歷創辦人示現神通,此後即深信不疑。

「用正信佛法教導的法門修行,也可能無意中就經驗到神通。」我告訴朋友。「但佛教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只視其為修行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現象——話說回來,我信佛並不是為了要會變魔術,或是擁有吐火之類的超能力。就算有了神通後,我會變成料事如神的算命師,但若無法減輕自己的煩惱,這樣的神通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何不多聊聊正信的佛教,我能跟你說很多呢!」我半開玩笑地同友人說,而友人則回我:「我知道你要說什麼——『阿彌陀佛』吼!」然後對我做了一個鬼臉。

要靠老師來作主?

2021年的此際,人類即將迎來5G大爆發的時代,邁向元宇宙的未來,科技應用將大幅改寫我們的生活樣貌。偉哉科技與人類智慧!有趣的是,即使人類智能高度進化,成就了古人難以想像的物質文明,但現代人對種種超驗現象的好奇依然有增無減,而且對這些現象的無知與迷信程度,恐怕較之數百乃至數千年前的人類,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的矛盾傾向,也反映在我身邊的友人身上。一位執業的心理諮商師友人,每每與他閒聊,談及我遭遇的問題,他都能條理分明地為我分析當下處境,給予我合適的解決方案。然而,就在他為自己剛購買的新居裝潢期間,對於屋內插座應安裝在哪兒這樣細瑣的問題,他都得請教宮廟的「老師」,並全然遵照「老師」指示行事。而在他購買新居之前,是將當時屬意的幾間房子照片呈給「老師」看,「老師說買哪一間,我就買哪一間。」朋友很阿莎力地告訴我。

「啊!這樣做決定是滿方便啦,但是好嗎?」我心想。「就當『老師』是善知識吧,但『老師』的能力是不是該用在更需要幫助的人或事情上呢?」

我與這位諮商師友人有位共同朋友,長年在中國擔任心靈成長講師,在他返臺期間,我們聊到了這位諮商師友人,共同的結論是,在許多事情上,他應該更相信、更仰賴自己,而非事無鉅細地要「老師」幫他做決定,畢竟,「自己作主」不是很基本的事情嗎?

然後,我和這位返臺友人一起共進晚餐。入座後,他拿起菜單看一看,接著便把菜單放下,挺直身子端坐,兩手掌心向上置於兩腿上,闔眼。

「你在幹嘛?」我問。

「我要『連』一下,看要吃什麼。」

「連什麼?」

「連接天地。」

「連你個頭!」我厲色道:「自己要吃什麼,自己決定!」

於是朋友再拿起菜單看了看,然後又放下菜單,歉然地說:「我不連,我就連我要吃什麼都做不了決定。」

是神通?還是怪力亂神?

這位返臺友人,是我20年前於企管顧問公司任職時的同事,10多年前赴中國發展,他自行開發的成長課程在中國頗具知名度,受教的學生遍及中國各省,他所培養的種子教師,逐漸開枝散葉,可以說,他在中國發展得相當成功。此外,他在「靈」的方面亦涉獵頗深,除課程外,也常受邀演講,講題多涉及家庭、親子、夫妻關係,並兼談靈的成長。去年他於春節返臺,因中國疫情爆發而滯留臺灣數月,期間他曾在我家進行過一場線上講座,當時線上的觀看人數,有數千人之多。

今年春節他再度返臺,前述的諮商師友人趁他在臺之便,為他舉辦了數場課程,場場都反應熱烈。我應他之邀,出席了其中一場。略過參加課程的細節,客觀地說,這位友人在課程上的表現非常具有攝受力,他的應對機敏幽默,且很擅於掌握學員們的情緒流動。此外,他還講述了許多佛理,在我聽來,大部分都是如法的——一句話,這個在課程中名為「老師」的人,和我認識20年的前同事與友人,簡直判若兩人。

課程後半,進行「個案處理」。簡單來說,也就是進入個案前世,看他往昔造作過什麼,跟哪些眾生結下了恩怨,以致今生有種種的不順與糾結。而在他進行個案處理的同時,我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閉著眼,隔開外界正在進行的一切,不斷念佛,一直念到課程結束為止。課後友人邀約我,若日後再辦課程,希望我能出席,而且我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坐著念佛就好,「你光只是坐著念佛,就可以用淨土法門多度一些人。」友人說。

我婉拒了。我心想的是:「我連你都度不了,還度什麼其他人呢?」

去年,這位朋友曾對我「示現神通」,在我未告知的情況下,準確說出我身體有什麼問題,且若情況未變,恐我短期內有性命之虞。

「阿彌陀佛要我告知你。」當時我正忙於工作,朋友突然傳來了LINE,向我作如上提醒。

猝不及防的訊息,我腦中轟然一響。回神後,我回覆他:「謝謝。道不同,不相為謀。」

隔天我寫了一封長信予友人,信中談及了戒律,並引《無量壽經》,說明彌陀示現時的種種情況,「所以彌陀不會像你說的那樣傳遞訊息的。非彌陀而妄稱彌陀、不懂淨土而妄言淨土,這是要背因果的!」我在信中寫道。同時分享了一名淨土行者的生死觀,「印光大師在佛堂高懸著一個『死』字,那是往生淨土,也是驗證真工夫的時刻,所以修淨土的哪有在怕死的?」

邪師貽害眾生

身為正信佛教徒,此際,我慶幸佛法的教導讓我得以即時做出明智的判斷,什麼話該聽信,什麼話不該聽信。我相信若非正信佛法與戒律的加持力,行走於到處都是「老師」、「導師」的末法世間,面對坊間多不勝數的宗派、教派與身心靈課程,我會多麼容易誤入歧途,就像現今的許多人一樣。

從身邊「師」字輩的友人身上,我了解到,正信與偏邪,並非黑與白的截然兩立,它們可能只有薄如蟬翼的毫釐之別。就像友人講的佛法,或是許多「老師」、「導師」講的道,99%正確,但只那1%偏邪了,即注定成道無望,還可能貽害眾生。

遺憾的是,世人普遍對宗教的誤解之一,認為宗教談虛弄玄是合理的,且見怪不怪,因而造就了「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此一普遍現象。殊不知,正信佛教的真實面貌,其實是如此地樸實無華,因為即使修行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到無法解釋的現象,或自以為有了神通,但佛陀老師會以很阿莎力的口吻告誡眾生:「不要理它。」

「不要理它。」真是超有力的!讓修行人省卻了許多被神通與怪力亂神迷惑、擾亂的時間,而能老老實實地走在正道上,老實修行。只是,現代人吃重鹹、看表演慣了,能快速帶來感官刺激,就能產生強大的磁吸效應。這點,做廣告如此,漸漸地,連在宗教界也是,以至於純正佛教的樸實無華,就顯得有些無趣了。

宗教不免涉及超驗,基於人類對超驗現象無始劫來的好奇,若將此現象刻意地放大、凸顯,確實能吸引到相當多人。當今許多「師」字輩人物,即是以此揚名立萬,並讓自己在名利場中難以自拔。

對此,我想以致友人的書信結尾,為本文作結:

不論你變魔術的能力有多強,算命算得有多準,問問自己,心清淨了嗎?——修行無非如此而已。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0期

法 鼓 訊 息
紐約東初連線拜寶懺 聞法精進學佛路

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從11/22開始舉辦大悲心祈福法會,為期6天,此次共修的內容是《梁皇寶懺》和「三時繫念法會」。因為美國疫情的關係,共修仍然以網絡視訊的為主要方式......


超度生死的煩惱 法鼓山全球連線三時繫念

以「念佛一聲,罪滅河沙」提示修行要領,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11月27日上午9點,透過大悲心祈福法會線上直播,開示大眾以「三時繫念」作為佛事圓滿,就是祈盼眾生都能藉由信仰、修持,超度生死的煩惱,從苦難中得安樂、從危險中得安全、從束縛中得到解脫......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大字版 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入世慈悲、出世自在的最佳菩薩道指南......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