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57期
2021-9-2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57期──【看佛教藝術療療心】

【本期專題】佛教藝術與心的對話

【世界佛教村.京都】弘法之藝術:落語(上)

【法鼓訊息】圓滿孝親報恩心願 安和分院邀9月線上共修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57期目錄

本期專題

佛教藝術與心的對話

藝術性與宗教性是佛教藝術內在共通的特質,
古人造像目的,並非為了裝飾或個人賞玩,
而是含藏更深層的文化、思想與宗教信仰——教義與實踐。
藉由欣賞佛教藝術作品,讓我們得以跨越千年歲月,
體會古時僧人、畫師們鑿窟造像的深心悲願,
反觀澄清如水的本心。

(胡軍軍 提供)

■ 釋演曉

公元412年,廬山慧遠(334年~416年)法師因嚮往佛馱跋陀羅、法顯大師在西域山中所見佛影,特別在東林寺附近山崖選了一處石壁開鑿「佛影窟」,請來畫工描摹佛影,並邀請當時著名的詩人謝靈運(385年~433年)前來觀佛影並撰寫銘文。

當詩人走進幽靜的窟室,看到彩繪佛影深受感動,寫下《佛影銘》,序文中提到:「廬山法師,聞風而悅,於是隨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嶺,南映滮澗,摹擬遺量,寄託青彩。豈唯像形也篤故,亦傳心者極矣。」對所繪佛像環境的清幽和石壁雕鑿的工藝作出了高度評價,並頌揚慧遠造像善舉,借佛形像,寄託釋家宗教情懷,讓芸芸眾生在慈悲容顏的感召下,領納佛陀的「心法」。

1600年後,藝術家胡軍軍參訪北石窟寺時,被窟內8公尺高的大佛,以及兩旁高4公尺的脇侍菩薩所震攝,她在佛前淚如泉湧,久久無法言語,「突然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在石窟裡,她感動於歷代祖師和工匠們的虔誠與傑作,又感恩自己何其幸運,得以在此生親見。於是心中默默發願,餘生的創作都要以「涅槃」為題,為揭示生命真相的佛陀留下影像,也為觀者種下與佛法的因緣,得到心靈的慰藉與療癒。

揭示生命真相的佛教圖像

佛教藝術何以能如此跨越時空觸動人心?臺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賴文英指出,這正是因為佛陀是清淨圓滿的覺者,如來教法皆不離覺性,佛教藝術藉由心意識造作的美感經驗,開發內在本有的覺性。尤其佛教圖像的敘事功能,可以替代語言文字的表達,適切地引導身心與外在連結,釋放內在情緒而得到療癒。比方佛教藝術常見的佛傳題材,透過圖像呈現如來一生,了知如來色身也會有生老病死,藉以打破眾生對生命主體恆常不變的執著。

佛教藝術圖像,是佛陀涅槃之後,佛弟子為傳法而發展出來的形式,隨著當時尚未統一的南、北印度中不同的風土民情而風貌各異,加上因曾受到屬於西方血統的外來印歐民族阿利安人統治,使得佛教藝術初始形式有了豐富多彩的樣貌。

如《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云:「佛為救度眾生,發菩提心……相好莊嚴,奇特超絕,世無可比……未得親睹者,乃有造像之術遺於世間,作為方便第一福田。」各類法相莊嚴的造像,所表現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佛」。

撫慰人心的視覺化圖像

隨著佛法東傳,與華夏文化交會,佛教的興盛更帶來佛教藝術的繁榮。歷代藝術家透過對佛陀度眾的事蹟與教義,擷取最具象徵意涵的符號或圖案,再經由古代藝術匠師所注入的高超技藝與虔敬信仰,雕繪出一幅幅一尊尊令人渴仰孺慕的藝術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融建築、雕塑和繪畫於一體的石窟藝術。

石窟最初在古代印度,只是利用山間自然的洞窟作為佛教僧人坐禪、集會及生活之用,後來漸漸演變成佛教信仰者自行開鑿,在洞中設置佛塔、佛像等宗教主題的內容。其中最常見的有造像、雕刻、壁畫等圖像,題材從一開始的頌揚佛誕,逐漸轉為思惟像、涅槃圖,反映了時人對宗教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對現實社會美好趨向一致的盼望。

尤其公元4世紀後半葉到5世紀中葉,中國已譯出部分「觀」佛的經典,談及觀佛的好處與觀佛的方法,如石窟壁畫中的「經變圖」,《觀無量壽經》變相的十六觀圖像、觀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圖,不僅展現經文藝術圖像,也傳達修行禪觀的方法。

造像是為佛法,而不是為藝術

覺風佛教藝術學院創辦人寬謙法師指出,這些石窟壁畫、造像「都是為了佛法,而不是為了藝術!」佛教在中國歷經戰亂、貧困、疾疫下,依然投入不可計數的僧人、畫師、供養人,乃至皇帝參與,經年累月在昏暗的窟室,一筆筆描繪、一錘一斧雕鑿,才能開鑿出這些流傳千古的軌跡,這些佛教圖像,正是願力的體現。從石窟藝術到各種造像,都是活生生的精神象徵,讓人感受到古人對佛陀及其教法的恭敬與懷念。

作家蔣勳曾描述1996年走訪絲路石窟時,看到北魏時期完成的敦煌石窟第254窟,演繹《金光明經.捨身品》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的壁畫故事場景:畫工用停格分鏡的方法,處理了薩埵那連續的三個動作——發願刺頸、縱身投崖、捨身飼虎,象徵當生命在面對肉體絕境,捨掉對身心的種種執念時,才能幡然領悟,脫胎換骨。在藝術想像與視覺世界的寬度中,這些無名畫工以繪畫形式提醒世人思索生命哲學的命題,在幽暗洞窟深處,留下醒悟眾生的藝術圖像,也是他們以身證道的修行。

聖嚴法師1992年赴歐洲弘法時,曾參訪大英博物館所收藏敦煌殘卷和佛教藝術品,並提筆寫下:「我不懂藝事,我卻知道如何欣賞那些藝術珍品︰通過對於佛教的信仰及文化史的感情,來體會每一件古代佛教的文物,就能與古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了。」法師進一步寫道:「讓古人活在我們心中,也讓我們自己活到古人的心中去;時空的距離便消失了,欣賞那些藝術品的目的,也達到了。」提示了觀覽佛教藝術的關鍵,在於佛教信仰與歷史情感。

現今世界各大博物館館藏中,保存了許多各國考古探險家從印度、中亞、中國各佛教史蹟帶回的佛教文物,雖然物換星移,文物離散失所,讓人不勝唏噓,但藉由賞析這些的佛教藝術珍品,讓我們得以穿越時空,回到這些藝術品創作的歷史脈絡,走進刻造者、供奉者,以及護持者的生命裡對話。凝望千年造像,與古人的心相契,與歷代祖師的心相遇,與諸佛菩薩的心相印。

為蓮故華 開發覺性

佛教藝術之於佛法的弘傳,可喻為「為蓮故華」,蓮花為了長養蓮子,要經過開花過程,花開蓮才現。佛教藝術是「開花」的過程,是幫助我們脫離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的工具。藉由佛教藝術這朵花,讓我們長養宗教情操,培養覺性,了知因緣所生法,契悟生命實相。

新冠疫情迫使人們改變生活,重新學習跟自己相處。儘管疫情帶來不安、恐懼的情緒,卻也讓疏離中多了寧靜,生活多了沉思的空間,開啟與心對話、自我療癒的契機,而佛教藝術正是這把啟動身心療癒的鑰匙。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57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世界佛教村.京都】

弘法之藝術:落語(上)

落語是日本的傳統表演藝術,
竟是濫觴於佛教僧侶,
安樂庵策傳用《醒睡笑》來弘法,
此後僧侶紛紛師學,
希望前來聽法的信眾不半途睡著,
更容易明白佛陀的教義。

■ 文.圖/釋有暋(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生)

在日本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8年),有一位經營蒟蒻店的老闆六兵衞,在因緣巧合之下當了木蓮寺的住持。有一天,一位來自曹洞宗永平寺的雲水僧托善,前來要求跟住持辯論,並聲稱論敗者將被棍棒逐出寺院。對佛法一無所知的六兵衞,在無法逃避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對托善的提問一概沉默以對,希望以此讓他知難而退。

不料,托善以為住持故意考驗他,便以雙手在胸前比一個小小的圓。六兵衞看了,情急之下用雙手高舉過頭,比出一個大圓,讓托善大吃一驚。(這時,台下傳來觀眾的笑聲。)

接著,托善伸出十根手指,六兵衞卻用力地比出五根手指,托善顯得更慌了。(台下再度傳來笑聲。)最後,托善向六兵衞伸出三根手指,六兵衞看了,卻把食指放在眼皮下,做了一個鬼臉。托善一看,嚇得趕緊逃跑。(台下笑聲大作。)

六兵衞的僕人追上前去,想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托善心有餘悸地說:「和尚果然是高人啊!問他:『心中有何物?』答說:『容納海川』;問他:『十方世界裡該如何修行?』答說:『守好五戒』;問他:『三尊彌陀何在?』答說:『就在眼前!』」(觀眾點點頭,有的還發出一聲「喔!」)。

落語之起源

以上是一場「落語」的表演橋段,題為《蒟蒻問答》。

落語是日本的一種傳統表演藝術,起源於江戶時代,距今已有400年歷史。落語的演出,由一名身穿和服的落語家,跪坐於「高座」上,一個人同時扮演多種角色,演繹以平民生活為題材的趣事及笑話。當中有許多作品更以諷刺社會不良現象為主題,深得普羅大眾的喜愛。

通常,落語表演的「高座」上沒有任何布置,落語家僅能以一把小扇及一條手帕作為表演道具。例如,以小扇子作為筷子,手帕作為書本等,以最簡單俐落的方式,帶給觀眾最傳神的演出。當然,觀眾得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且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方能樂在其中。而表演者的實力,就在各種角色的表情及聲線模仿中見真章。

此外,一段落語的橋段會在結束前達到高潮。這時,落語家會以一句精彩的話點出故事裡最菁華之處,引人捧腹,大有畫龍點睛之效果。而此手段被稱為「抖包袱」,據說,這就是「落語」名稱之由來。

有學者認為,落語的鼻祖,是京都誓願寺的僧人——安樂庵策傳(1554~1642年)。根據記載,策傳非常擅長說笑話,並用各種滑稽的故事,向當時的政商界名人講述佛法。他於1623年編寫的《醒睡笑》,收集了從小聽來的各種民間故事,共1039則。當中,有許多故事題材,如《夸孩兒》、《夸牛》、《唐茄子屋政談》等,對後來日本文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其實,「醒睡笑」的意思,即「趕跑睡意的笑話」。不難想像,策傳編撰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僧侶們在弘法時,能夠運用生動有趣的笑話,使前來聽法的信眾不至於半途睡著,也更容易明白佛陀的教義。

佛教元素

落語世界裡,處處可見佛教文化的影響。譬如,落語家用於表演的「高座」,即來自佛教用語,意指法師說法時的敷座。再者,落語家身著和服、手持扇子、正襟危坐的表演模式,也可以說是受到當時僧侶說法的形象影響。至於表演的另一道具手帕,在落語界裡則被稱為「曼荼羅」,此亦是佛教用語,泛指周遍十法界,而對密宗來說,更是修法的壇場。

落語表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落語的橋段裡有許多跟佛教教義相關的故事。如上述之《蒟蒻問答》,是傳統落語界裡有名的故事之一。其內容不但帶出了佛教教義之核心議題,如心法、十方法界及佛之境界等,更對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宗旨作了具體描述,且以詼諧的手法生動地呈現出臨濟宗公案有趣、活潑的一面。

此外,落語裡的佛教故事背景,亦可依據日本佛教之宗派來分門別類。當中,跟淨土佛教體系相關之故事,如《小言念佛》、《壽限無》、《宗論》等;跟禪宗相關者,如《蒟蒻問答》、《茄子娘》等;跟法華宗相關者,如《法華長屋》、《刀屋》等;跟真言宗相關者,如《大師之馬》、《開悟之住持》等,不勝枚舉。

《宗論》講述一位淨土真宗寺院住持的父親,與受西洋文化影響而轉信基督教的兒子之間的辯論。這跨宗教的對談,反映出江戶時代,日本社會面對西洋文化衝擊下之反應。雖然內容誇張搞笑,卻能讓人省思東西方文化在日本融合的過程。

其實,以佛教為題材的落語故事,多少帶有僧侶自嘲或反諷佛教現象的成分。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讓佛教在庶民之間,建立起入世及親民的形象,讓佛法之弘化能更深入社會基層,與大眾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現代日本佛教的特色。

落語之內涵

回到《蒟蒻問答》,當僕人聽完托善的解釋後,回到寺院,只見六兵衞氣呼呼地說:「那永平寺來的僧人,一定是個冒牌貨!」僕人聽得莫名其妙,六兵衞接著說:「那傢伙,竟然敢說我店裡賣的蒟蒻只有這麼小(說時用手掌比一個圓形)。這叫我如何能再沉默下去?我當然得告訴他,我們家的蒟蒻有這麼大(用雙手臂比一個大圓)。」六兵衞氣仍未消,說:「他還問我十個蒟蒻賣多少錢,我說五百文。他竟然說只給三百。你說,這氣不氣人!我當然不賣,給他一個鬼臉,他果然知難而退了,嘿嘿!」(台下轟然大笑。)

以上這一段,是《蒟蒻問答》的結尾,也是「抖包袱」的橋段,即故事的菁華所在。這故事經過代代相傳,已經衍生出好幾個版本,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是落語界常見的表演之一,許多著名落語家都曾演繹過。

近現代的落語,已經發展成國際知名的日本藝能表演,且許多表演者都是專業藝人,只有極少數佛教僧侶參與其中。不但如此,落語的內容也隨著時代的演變而趨向多樣化與世俗化,成為一種純粹的餘興節目。這與安樂庵策傳當初以落語作為弘法手段之出發點,大不相同。因此,像在一些江戶時代早期的日本寺院裡,說法師於「高座」上,手握一把扇子,用落語向信眾開示佛法的場面,已不復見。

即便如此,作為日本傳統藝能代表之落語,其與日本佛教脈脈相通之關聯,是無法被忽視的。因為,若要學會欣賞傳統落語的內涵,則非有某種程度的佛學修養不可。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57期

法 鼓 訊 息
圓滿孝親報恩心願 安和分院邀9月線上共修

一週以來僧俗代表透過網路直播,與民眾一起恭誦《地藏經》,法會期間更湧入6萬多筆雲端祈福消災、超薦牌位資料,共同齊心發願將修行功德迴向給歷代先亡、現世父母親友,以及全世界遭逢疫病、天災、戰爭受苦受難的眾生,祝禱全球疫情早日平息......


紫雲寺領眾禮拜《地藏懺》 祈願全球疫病止息

著重於心的啟發,法師線上帶領大眾透過拜懺洗滌心靈、淨化身口意,從地藏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心中,效法其為眾生拔贖離苦的精神,並從體會眾生的苦難中,發願自度度人、行菩薩道......

【為地球培福,給自己種福】特惠68折起!
新書上市

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永續的生活環境……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