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41期
2021-12-22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果然是大師

導欲增悲造什麼業?
對閱聽的大眾而言,看進眼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張圖、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個的種子,種進我們的識田裡。

■ 文/果然是大師

有一位戲班子的班主前去拜見佛陀,問道:「我曾經聽業界的耆老說,從事歌舞、戲劇等表演的人,由於時常為大眾帶來歡笑喜樂,造了很多善業,所以命終之後,會往生天上,享天人之福,您說是吧?」

佛陀告訴班主:「這問題我不方便回答,您就別問了。」班主再三請求確認:「您就說吧,做大家的開心果,帶來歡樂的人,應該是會往生天上的,難道不是嗎?」

佛陀於是反問:「我先請問您,這裡的人們是不是老是被身心各種煩惱所困,譬如欲望?譬如瞋恨、生氣、厭惡?譬如愚痴不明事理,諸如此類的?」班主回答:「是啊,誰不是這樣?」

佛陀繼續問道:「那麼請問您們演出的劇情,是不是有時會讓人發笑?有時讓人生氣?或者讓人失落難過?讓人陶醉沉浸其中、久久難以忘懷?讓人嚮往不已、做白日夢?」班主回答:「確實如此。」

佛陀說:「假如有人被繩索捆綁,還有人一直用水把繩索澆溼,讓繩索吃水益發膨脹,把人愈勒愈緊,您說,這個人是不是會愈來愈痛苦?班主回答:「當然會啊!」

佛陀告訴班主:「就是這樣!這就是眾生的處境,始終被貪欲、瞋怒、愚癡的繩索所捆綁,不能自拔。您們所做的,卻更誘發、強化大眾的貪欲、瞋怒、愚癡,讓他們更加不得解脫,您說,如此所造的業,怎麼能讓人生天享福?」

這個記載於《雜阿含》及《別譯雜阿含》中的對話,並非一竿子打翻所有從事媒體、娛樂相關行業的人員,因為重點不在形式,而在傳播的內容,是讓人心、人品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

這是個影音科技、各種媒體前所未有發達的時代,也是娛樂的選擇多到前所未有的世代,尤其網路以點閱率、按讚數掛帥,所有的數據都能換算成商業價值,為了得到最大利益,只要一連上線,所有挑動人心、導欲增悲、搬弄是非的內容撲天蓋地而來,不設防地直達大眾的眼裡、心裡,我們的貪、瞋、癡便同步開始運作。

對閱聽的大眾而言,看進眼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張圖、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個的種子,種進我們的識田裡,不只帶到下一世、下下世,而且是永生永世,一旦遇到和合的因緣,便會讓這顆種子發芽,為我們帶來果報。

對產出文字影音內容的人而言,不僅也在自己的識田裡種下種子,同時,隨著觸及一個又一個的受眾,所造的業,也在一分一分地累積,內容愈受歡迎,影響力愈大,業力也就愈強。所以,這所有產出的好內容、壞內容,在感官上可以帶人上天堂,也可以帶人下地獄,同時,也帶著自己的未來,上天堂,或下地獄,那都是自己身口意業的加乘。因此,《慈悲三昧水懺》中所懺的口業內容包括:「言辭華靡翰墨艶麗,文過飾非巧作歌曲,形容妖冶模寫淫態,使中下之流動心失性,耽荒酒色不能自返。」

人類是欲界眾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執著而難以抗拒的,正是所有好看、好聽、好聞、好吃等帶來舒適快意的境界。生而為人,本能地容易受到誘惑。然而,欲界的快樂和滿足,帶來的卻是「壞苦」,意即,所有的樂終究會轉為苦。「七覺支」的修行,便是讓我們從「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開始,用佛法的正知見,為我們自己做出有智慧的、慈悲的選擇,然後持續不懈,做對的事、好的事,如此一再一再,每次遇到抉擇的關頭,就啟動正念,做出選擇……漸漸地,我們的心便會踏實、自信、安寧,而得到清淨的喜悅,「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行捨覺支」也就自然而然應運而生。

這是閱聽大眾從因果上,都可以學習的自我保護之道,保護自己的識田,也保障自己的未來。對從事相關內容生產的人亦是如此,端看每個人想為自己造什麼業。

聖嚴法師法語

對自己負責,
需要練習控制自己,
要能夠不受環境的誘惑。

◎ 摘自:《獨立做自己

本 週 選 讀

大菩提心:發大菩提心,利人即利己;學菩薩萬行,福慧滿人間。

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心寬路就寬,如果我們能同發大菩提心,以成就他人來實現自我,將會發現每條路都是菩提大道,隨時隨地都能修福修慧,廣結善緣......

退休禪心態:退休了,完全切斷過去,開啟有禪味的快樂人生


枡野俊明


60歲要退休了,終於能自由安排時間,卻不知做什麼好?退休之後,開始將心態由工作 / 職場心態轉為禪心態,也就是要前後際斷......

智慧掌中書

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他不想讀書了,因為從小到大他讀書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而讀;這是父母要他走的路,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我也曾遇過一個大企業家,事業做得很成功,但是他的下一代卻對經商沒有興趣,讓他非常生氣。於是他氣沖沖地來問我說:「我的孩子沒有一個想做生意,將來我的生意要交給誰?」

我告訴他:「你把事業交給兒子,他們不一定懂得經營,如果你把事業交給專業經理人,而你兒子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許多人都活在他人的價值評斷之中,這就是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心靈。除了要避免「心隨境轉」,還應該「境隨心轉」,主動促成因緣、助成因緣。

摘自:《人生不再無聊》

延伸閱讀:

放下禪:上班族40則放下指引

聖嚴法師;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放下,是隨時得、隨時捨的歡喜心。
思惟彈性來自因緣觀,
以及分析力、組織力、同理心的高度協作,
面對重重關卡,自然能舉重若輕......

活 動 頭 條
成為更好的自己 法鼓山在家菩薩戒線上填報名表

法鼓山僧團定於2022年2/24~2/27(第一梯次)及3/3~3/6(第二梯次)舉辦「法鼓山第二十六屆在家菩薩戒」,法鼓山體系會員、皈依弟子均可報名,一律採取線上報名,並將於12/22上午9點開放線上「預填」報名表,1/1上午9點開放線上取號,額滿為止......


鼓勵教職員申請 寒假駐訪法鼓開心中寶山

為全國教師身心安定做後盾,法鼓山教聯會將於2022年1月21日至1月24日寒假期間,邀請80位教職員駐訪山清水秀的法鼓文理學院,藉由「教師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淨化心靈,從心啟動幸福方程式......

主題年新春特惠展
新書上市

讓我們透過發願的力量,成為自己的菩薩、別人的貴人,學菩薩萬行,福慧滿人間!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