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40期
2021-12-15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生導師

包容才能溝通
明白任何舊觀點都會改變,任何新現象也都可能出現,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的現象就是不斷地在變動。

溝通時,因為每個人的性格、背景、思考模式不同,所以意見歧異也在所難免。聖嚴法師提醒,當我們認為環境或事物不理想,是來自內心有一個理想標準的反映,整體是要以公是公非為溝通原則;遠大眼光的人要能包容平庸的人,才是能邁向未來的領導人。

■ 文/聖嚴法師

所有的人都有堅持己見、自以為是的習慣,這是「眾生相」,眾生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心相;我們得承認,每個人不僅相貌互異,思想的模式、觀點也都不盡相同。

我待人處事通常是設定在無我的立場,無我並不等於放棄自我,而是包容他人;但不是以個人的自我為中心來包容他人,而是以大家的觀點來包容他人,這樣就不會有自我執著。換言之,無我的意思是允許任何觀點或任何現象的存在,並且明白任何舊觀點都會改變,任何新現象也都可能出現,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的現象就是不斷地在變動。過去被人認定的真理,今日可能會被另外一個真理所代替;一個新的定律出現,日後又會為另外一個新定律所取代。

時代的巨輪不停地向前推進,任何觀念終究也會被另外一個觀念所取代。任何一個觀念的出現,必然有它的原因和作用,但總有一天又會被遺忘,之後,另外一個觀念又出現,正所謂各領風騷數十年。又如同正在舞臺上演得渾然忘我的演員,下了舞臺後,另一批演員會再度出場,沒有一定的角色是臺上的,也沒有一定的角色是臺下的。時而臺上,時而臺下,交錯進行著,沒有永恆且獨立存在的現象,只有因緣的聚合離散,在聚與散之間,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現象和「我」的存在,這就是「無我」。

公是公非的原則

至於整體所包容的一切,平常稱為「大我」,也不是經常或永恆存在的。放下自我,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那才是無我。不過,整體的大我是無我的過程。例如,夫妻之間,維護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整體的大原則,這是公是公非,一旦危害家庭的完整性,那就是私是私非。夫妻如果各執一詞,彼此鬥爭不已,這個家庭就沒有辦法維護了。要挽救瓦解的危機,唯有靠雙方真誠的溝通與妥協。當你認為最好的,你的配偶沒辦法接受時,不妨退而求其次,採取次一級的公是公非也是途徑之一。此外,團體有團體的公是公非,公司有公司的公是公非,國家有國家的公是公非,世界有整個世界的公是公非。

傑出來自開闊的胸襟

其實,認為環境或事物不理想,其實是來自內心有一個理想標準的反映。人與人之間,要彼此相互尊重對方的想法。所謂民主的時代,就是平民的時代,不是僅僅靠幾位傑出人物就能運作出來的時代。但傑出的人物能看到遠景,清楚大局,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得到的。因此,傑出的人,要善用智慧並且盡其所能來讓大家明白遠景是什麼?大局又是什麼?要不斷地公開宣導,更重要的是開放胸懷、察納雅言,讓大家有表達意見的管道。

一般人的想法是平庸的,平庸是正常的。公是公非本身就是平庸的想法、平庸的觀點。傑出的人才要為千年大計、甚至萬年大計設想,為無限的空間規畫。有遠大眼光的人要能包容平庸的人,要設身處地為平庸的人著想,他們究竟在想什麼?他們的需求又是什麼?要保護他們,讓他們能平安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能夠包容平庸的人,才能夠遠大、恆久,才是現在與未來的領導人。否則僅僅一時得志,猶如高空中的彗星,光芒萬丈,瞬間消逝。

摘自《光明遠大》,原文收錄於《是非要溫柔

聖嚴法師法語

有些人不僅擔心已經發生過的問題,
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也莫名地擔憂著;
結果這也擔心、那也擔心,
讓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憂慮中。
這些都是杞人憂天的錯誤想法,
世間本是無常、多變的,
凡事只要因應得當,
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 摘自:《人間世

本 週 選 讀

人生460期:
慈悲喜捨 莊嚴心地

人生雜誌編輯部


修習慈悲喜捨,以自己為起點,漸次擴展,破除限制,至於無量,如一行禪師與達賴喇嘛長年來用慈悲喜捨療癒人心,是四無量心實踐典範......

一行禪師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

一行禪師, 梅村社群


停下正在做的一切,放下手機、平板、滑鼠與遙控器,就只是感受所感受的,讓我們專注在「自己」,去體會什麼是全然地活著……

素超人報告

信仰"佛教"能帶給我們什麼幫助?

■ 文/素超人整理

有人問素超人,為什麼要信佛?佛菩薩能給我們什麼幫助?

對於沒有信仰,或是剛接觸佛教的人,推薦可以先從閱讀聖嚴法師【學佛入門】三書開始認識佛教。

書中聖嚴法師以實修實證的素養、深厚的學術背景,親自解說佛陀教義、修行觀念及修持方法,內容簡單扼要,論述明確,讓我們受用於生活中!

——————————————————————————————————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信仰三寶,這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佛教因為是無神論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當做神道來崇拜,也不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更不以為佛陀能夠創造萬物或赦免人類的罪惡。佛教徒看佛陀,如同學生看老師,老師能教導學生,能使學生改變氣質、充實知能、修養身心,卻不能代為學習,也不能代替升學。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佛教對於佛陀的崇拜,相同於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報恩的情懷。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決不會是為了避禍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願力雖能藉著祈禱的心力感應而產生神跡,但那主要的還是祈禱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業現前,縱然祈禱,佛陀也是無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說的正法而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定、習慧等,便可以改變往昔的業力,或者重罪輕報,或者輕罪消除——因為業力的現形受報,也像種子的發芽生長,需靠助緣的促成,同樣一粒種子,遇到陽光、空氣、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長得快長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這些助緣,乃至沒有這些助緣,種子便會長得緩慢瘦弱乃至根本不能發芽了。

佛教看善惡因果的造作與受報,也同這個道理一樣。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於造物與赦罪,而是由於佛所親證的解脫之法,並且將此解脫之法說了出來,供給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後,便可解脫,乃至可跟佛陀一樣,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自稱為佛教徒,寧可自稱為三寶弟子。因為,佛教的發明者雖是佛陀,佛教所重視的,與其說是佛,倒不如說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脫,法能夠使人自行解脫。崇拜佛陀,是為崇拜佛陀修證說法的恩德,佛陀經過無數劫的長期修行菩薩道的結果,親證了解脫之法,親證之後,便毫不保留地給我們奉獻了出來,這一恩德的崇高偉大,要比世間一切恩德的總和更加崇高偉大到千百萬倍——何止千百萬倍,簡直是無法比喻,也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須仰賴佛的干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觀音、地藏等),有聲聞僧(如捨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羅漢),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淨自修正法並能說法度眾的比丘和比丘尼)。由於僧能把佛陀的正覺解脫之法,傳流傳布傳授給了我們,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無量的。

宏揚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樣可以。住持佛法,則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謂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征佛法、並守持佛法而住於世間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樣見到一個佛弟子,見到出家的,就會連想到佛教,見到在家中的,就不會產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

所以,佛法的發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眾。正因為如此,佛教尊稱佛法僧為三寶,三寶之中主要的是離苦得樂的法寶,法寶是由佛陀所證所說,由僧能持能傳,所以佛和僧也都稱之為寶。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為歸依的中心,佛陀滅後,佛教則以僧團為歸依中心;歸依三寶,是為了要學法寶,要學法寶,需由僧寶作良導——包括思想的傳授和行為的影響。所以佛陀滅後的佛教,供養三寶的對象,乃是偏重於僧寶。又因為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緣故,特別重視正法的流布與歸依,僧人的生活行為是他們個人的事,只要他們的見解正確,能夠開演佛法,縱然破了禁戒,仍該接受俗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倫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學的老師未必受過大學的教育,大學畢業的人,總不能否認小學時代的老師。

因此,對於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來說,崇拜佛寶是由於法寶的理由,又為了法寶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寶。崇拜菩薩,也是敬僧的一種。對於聖僧大菩薩和阿羅漢,固然要恭敬供養,對於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說法者,也要恭敬供養,乃至不持淨戒,但有正見能說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養(要緊的是要有正見能說正法)。事實上,在佛去世已遠的時代之中,聖僧很難遇到,敬僧的對象,當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眾,經中也說供養凡夫僧與供養聖僧無異,同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寶兩字即可概括無遺,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寶。對於僧寶的信仰,在佛陀時代,乃至現在的泰、緬、斯裡蘭卡等國,根本視為當然的事。但在中國的佛教,敬僧的觀念,始終未能形成普遍的風氣;由於僧尼素質良莠不齊,一般所敬的出家人,僅是少數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學,下焉者是把高僧當做神道來盲目崇拜。正由於高僧信仰的風氣,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虛偽作怪,以期博得低級的神道式的崇拜。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觀念,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會如此的。

文:摘自《正信的佛教

延伸閱讀:

正信的佛教(大字版)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以實修實證的素養,
紮實的學術背景,透過簡單而易懂的文字,
幫助讀者輕鬆進入佛陀的世界,
一窺佛教的堂奧……

最 新 消 息
法鼓山結合醫學談「四善」 安和社會人心

從如何「善生」開始,論及與生命切身相關的善終、善待與善處等議題,法鼓山安和分院於12月每週日下午2點,線上直播及重播四場講座,與民眾共學「樂活善生‧尊嚴善終」......


使節眷屬參訪農禪寺 體驗宗教文化之美

臺北市迎新會於12/8上午10點,由該會會長、外交部次長夫人陳毅君帶領丹麥、祕魯、印度、義大利、俄羅斯等在臺外交人士眷屬近40人,透過農禪寺境教合一的建築之美,以托水缽環繞大殿體驗禪修,感受漢傳禪佛教文化的薰陶與洗禮......

◆2022【快樂學佛人】招生中
新書上市

你的學佛第一課,輕鬆入門!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