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08期
2021-5-5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生導師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

佛法處世的立場是自利利他,在利他之前,先要認識「自我」。聖嚴法師解說「自我」的七個層次,幫助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最後消融自我。

了解自己後,才能因人、因時、因地、因需求的不同,給予恰到好處的關懷和照顧。

■ 文/聖嚴法師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照顧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心關懷別人,所以並不自私。然而,必先了解什麼是「自己」?什麼是該得到的「照顧」?否則,為了貪得無厭的目的而照顧自己,反而會害了自己。進一步說,很多人連照顧自己的方法和原則都弄不清楚,而口口聲聲強調要照顧別人、關懷別人,那麼,被照顧及被關懷的人,能否獲得正確的照顧和關懷,便有疑問。原意是存好心、做好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不再誤解「放下自我」

許多人剛接觸佛法時,對於佛法的「放下自我」,存有誤解。於是,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非常消極:這也是很普通的現象,他們由於放棄自我的尊嚴而不再努力,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不負責任。不懂得真正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也不會真正去努力修行。

第二,非常積極:他們自以為立志奉獻自我,不再自私。因而到處廣結善緣,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們所認為的好事。實際上,很多宗教家、革命家、政治家,都有這毛病。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救世救人,由於不了解自己,不懂照顧自己,也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們的積極,非但不能為人類帶來福音,反而引起世界諸多的鬥爭、殘殺等的災難。

我們必先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叫作人?人是怎麼構成的?才能進而理解佛陀所講的眾生,是有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和種種需求的。因此,才會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信仰的出現,來普應眾生各種不同的需要。也就是先要自覺才能覺他,自利然後利他。

認識「自我」的層次

「自我」可分為七個層次:「身體」、「心」、「世界」、「宇宙」、「眾生與業力」、「願力」、「解脫」。

「身體」根據《圓覺經》的說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身體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也是表現自我及感受自我的重要部分。

「心」根據《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心理活動是知道有身體,並感受身體的存在。心理的現象是由於與六種物質現象「色、聲、香、味、觸、法」之間的相對而起的執著、分別等作用。

「世界」便是「身體和心」相加而成的「自我」所存在的環境。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卻有不同的身心感受。舉個例子: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共同在一個空間中活動,可是各人的思想及生活習慣,卻又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佛教便有其涵容性的疏導,就是承認所有的眾生,有著種種根性、種種差別因緣,而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雖然是各不相同,卻又是息息相關。

「宇宙」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動範圍,稱為「空間」,歷史上的生命過程及其價值的延伸,稱為「時間」。時間與空間相加,才能感受自我的存在。故知我們的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誰也不能離開宇宙的時間與空間。

以空間來說,任何人的行為均直接、間接影響了其他的人,就連呼吸也彼此相通。至於時間,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承受古代人類文明的遺產而加以不斷改良,然後,延續下去,代代相傳。

因此,我們今天的行為,也對以後的宇宙,有其一定的影響。所以,做為一個自我,不能不顧慮到在這時空內的重要性。若曉得自私,便更應該知道:不能忘掉我們個別的自己跟整個環境的關係,所以最好的自私方式,就是去關懷他人。

提昇「自我」到信仰層

「眾生與業力」,是把以上的四個層次,從一般人理解的物質世界提昇至佛教的信仰層面。「業力」就是由過去世和現在世所做的一切身體、語言、心理行為相加的結果。業力貫通著過去、現在及未來。因而便有時間上的自我存在。在時間的長河裡,眾生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造了惡業,便在生死中受苦難,做了善業,便享福受樂。在每一個生命的過程中,隨著業力而流轉、交替。

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超越自我的業力的困擾,獲得解脫。然而,個別的自我和全體的「眾生」,都是息息相關,沒有辦法分開。因此若希望解脫自我,必先發願解脫別人;希望自我不受業報,必先發願救度眾生。

既已了解業力,為了不要受報,便當「發願」,多做好事、善事,處處給人方便,對人有益;關懷別人,奉獻自己。憑著願力代替業力,便可解脫生死之苦,實證涅槃之樂。可是,凡夫發願,心不堅固,碰到障礙,便易起退心。其實,發願以後,只管盡心盡力,目標不改,當做錯或做不到的時候,不要氣餒,應繼續發願,繼續再做。若能這樣,做好事的機會便愈來愈多,做壞事的機會便相對地減少。不要害怕發願,不要害怕能力不夠而不發願。好像嬰兒走路,都是從跌跌撞撞的經驗中成長的。縱然未必能一帆風順,起碼已經找到方向;那也就是「回頭是岸」。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害怕發願,因為害怕犯戒,而繼續作惡造業了。

恰到好處的關懷

更進一步,佛法教我們學習佛陀的精神,憑著願力,讓我們在眾生世界裡,時刻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不管自己所得的利益多少,只在乎眾生是否受益。於整個利他的過程中得到圓滿的同時,你自己亦達到解脫的境界。這也就是從凡夫進入賢位及聖位的菩薩層次,乃至成佛的層次。這時候,「自我」也就不再存在。

何謂「解脫」?即是佛法講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就是沒有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沒有自我中心及自我期待,沒有蓄意要放下自我而承擔他人的責任。從執著、煩惱中解脫,而非否定自我價值,智慧的功能及慈悲的運作,仍然真實存在。唯有徹底地奉獻自己,放下自我中心,才得真正的解脫。

如何「關懷他人」?便是法鼓山的共識:「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全面教育:應從生兒育女的胎教開始,直到老、病、死亡,乃至往生佛土,都當以佛法來做指導。

整體關懷:則引申到凡是跟我們相關和接觸的人,讓他們都受到關懷,得到佛法的好處。

然而,必須先了解自己以後,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要,而恰到好處地給予各種的關懷和照顧。

摘自《光明遠大》,原文收錄於《禪門

聖嚴法師法語

人都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
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
徒留下煩惱的現象,這就是習氣,
所以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有些習氣雖不會傷害人,
例如:咳嗽時不捂住嘴巴,
卻會讓周圍人不舒服,最好還是調整。
否則自己沒煩惱,別人卻煩惱不已了。

◎ 摘自:《大法鼓

本 週 選 讀

人生453期:
戶外禪,身心SPA

人生雜誌編輯部


新冠疫情打亂世人的日常節奏,常慧法師在「清心自在」中分享被迫停留馬來西亞期間,再次展讀《拜佛禪》並以拜佛為定課,凝聚浮散不安的身心,涵養正面的能量......

愛,在哪裡?


瓦倫蒂娜.瑪伊


牠看見紅燈、太陽、鏡中的自己……這些都和他想要的愛很接近,但,都差了那麼一點。找著找著,牠漸漸地開始懷疑,這樣完美的「愛」,真的存在嗎……?

果然是大師

戒之在心
當罪惡發生時,需要追根究柢的,是心發生了什麼問題。

文 / 果然是大師

根據律典的記載,佛陀的僧團建立之初,由於弟子皆是累世修行的上根之人,因此,不需要佛陀制定戒律,規範弟子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大家即能安於修行,而不會做出不該做的事,借用孔子所說的話: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有一天,舍利弗在打坐中突然生起疑問,想著:過去的佛世中,哪些佛的佛世佛法較久住?哪些佛的佛世佛法較不久住?舍利弗納悶著,便起身去問佛陀。佛陀當時立刻給了答案:「毗婆尸佛、式棄佛、拘留孫佛、迦葉佛這些佛世的正法較久住,而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的佛世,正法較不久住。」

舍利弗趕緊追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佛陀解釋:「因為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沒有廣為弟子開示佛法,也沒有制定戒律、解說戒律,並且要求弟子遵守,因此,隨著這兩位佛陀及他們的聲聞弟子們一一入了涅槃,佛法便像散落的花朵一般,風一吹,便隨之四散,因此,佛法沒能久住。」

當時,舍利弗一聽,立刻胡跪合掌道:「那麼,為了讓正法久住,請求世尊為我們制定戒律、解說戒律吧!」當時,佛陀立刻阻止舍利弗,說:「制定戒律是為了阻斷防害修行、攪惱自己與他人,乃至讓自己無法得解脫的惡事,然而,目前我的出家弟子並沒有人做出這樣的惡事,因此我不制戒,我不能在沒有人犯錯之前,就先制下戒律防止犯錯。所以,別再說了!」

後來,隨著出家弟子人數漸漸龐雜,比丘之中開始有人做出具爭議性的事,佛陀得知後,考量事件造成的業與業果,而隨之一一制定了戒條。

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佛陀制定戒律是基於慈悲,因為從因緣因果來看,種下惡因,要不就是攪惱他人,終將為自己帶來惡果;再不就是讓自己的心處於不安之中,進而無法得定生慧,障礙修行。隨著出家眾的知戒、持戒,在家眾才能信樂護持,正法也才有長久住世的可能。

然而,佛陀制戒的態度,並不是預設大眾都有犯罪的傾向,也因此,佛陀不在弟子們沒犯錯之前就預先制戒。此外,每項戒條中,除了治罰之外,也羅列了「開緣」一項,亦即,在某些因緣之下,不得已做出違犯戒相的事,是不算犯戒的。其中,最重要的開緣依據,在於犯錯時是有心還是無心,例如,是否有殺心、盜心⋯⋯若是無心,則重罪可輕判,甚至判為不犯,只是,隨所做的事,仍有各自的因果需負。

因此,戒,是為了對治發動身口二業,犯下錯誤的那顆心,而不是為了懲處犯錯的行為,因為犯的種種錯事、罪相縱然有千千萬萬,歸結其根源,不外乎心裡的貪瞋癡慢疑所致。因此,戒律,從不是為了懲處人、懲處罪惡,而要杜絕罪惡,也無法僅從戒律著手,而是從心開始。

當罪惡發生時,需要追根究柢的,是心發生了什麼問題;需要致力的,是解決心的問題,並預防更多的心發生問題,這是佛陀的慈悲,教導我們的。

延伸閱讀:

受戒50問

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50個受戒須知,
讓你掌握受戒、學戒、持戒要領,
持戒有方,心光明,身自在,
以戒為師,步步踏實!……

最 新 消 息
慶佛誕有您真好 齋明寺信眾為爸媽串戴佛珠

百位義工和信眾則以家庭為單位,以寺院為景拍攝全家福,並為親長奉茶、戴上佛珠;當會場播放他們早先默默為父母鈔經、串珠的祝福畫面時,氣氛溫馨感人至深......


災後重見愛與希望 信行寺邀醫師講座「療」心事

2百多位臺東鄉親,共同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覺察情緒與病痛的源頭。聽眾包括太魯閣號事故中的罹難者家屬、法鼓山義工及臺鐡工會代表......

放鬆、體驗、放下 |【禪的生活】主題展
新書上市

何妨,卸下忙碌與壓力,沉靜後,再出發......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