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906期
2021-4-21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間淨土

謠言止於智者
如果能將心比心,便不會傳播謠言,也不會聽信謠言了。

文 / 聖嚴法師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語」。可是,懂得發自內心、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的人很少,喜歡在背後批評別人的人卻很多。一般人如果不是在人前歌功頌德、言不由衷的奉承,就是在人後因妒忌而中傷別人,或是透過批評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張家長、李家短」,似乎覺得說別人的優點一點意義都沒有,只有不斷地說別人的缺點,才會痛快、過癮,因而很難改掉說閒話的毛病。

台灣目前不只在媒體上有這樣的現象,一般的家庭聚會也經常如此,說別人的閒話似乎已經形成一種風氣。像是大家都喜歡謠傳:「聽說某某女明星生了一個私生子。」類似這樣的謠言,談論時好像很有趣,但其實毫無意義,只是一種無聊的舉動罷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不要聽信謠言,多數人也不會輕信謠言,可是卻很喜歡傳播謠言,例如:「有人說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我只是聽別人這麼說,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請你不要隨便傳出去。」對方聽到後,表面上點頭說好,背地裡卻很快告訴另外一個人:「我聽說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但是你不要跟其他人亂講,因為我只是聽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謠言便不脛而走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是在這種狀況下造成的,如果是好事,傳揚開來還可以激勵人心;但如果是壞事,傳開之後,內容既沒有意義,也不能讓當事人改過,而且這些耳語通常是在事情尚未明朗時,便已經在暗地裡流傳了,這樣的流言會中傷別人。所以,在傳播這些言論之前,應該想想,如果換作是自己被謠言所困擾,應該也會痛不欲生地大聲吶喊:「我明明沒有做這樣的事,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難聽的傳言呢?」如果能將心比心,便不會傳播謠言,也不會聽信謠言了。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當我們要說任何一句指責、批評、譏諷的話之前,要先考慮到:「這句話對對方有利嗎?對自己有益嗎?對其他聽到這句話的人,產生的是正面或負面的作用呢?」如果開口前能先想到這些,就不會隨便亂講話,而能多積一點口德。

相反的,如果口無遮攔、缺乏口德,惡毒的謠言、閒話說多了,總有一天會自食其果,因為言語上的過失是一種惡業。所以,我們應該多說利人利己的好話,不要說害人害己的是非謠言。

摘自:《從心溝通(大字版)

聖嚴法師法語

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
不在於我們對環境的接觸,
而在於我們放不下、丟不開。

◎ 摘自:《禪與悟

本 週 選 讀

平安的人間(大字版)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用正確的佛法,為人間的紛擾及苦惱,提出紓解的看法和作法,將平安的種子,撒在每個人的心田......

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觀

邱陽‧創巴仁波切


時時保持覺醒的狀態。用調柔的心懷,學會接納世界,也接納自己,在覺悟道上利益一切的有情......

果然是大師

不假外求
擁有無盡的慈悲,愈能藉由修行轉變相貌以至莊嚴。

文 / 果然是大師

新聞裡,經常都有人為情所困,雖然為情所困於人類已不是新聞,就連經典裡也有——像是摩登伽女與阿難。

經典中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光是身份的落差就很有戲:一位是首陀羅賤民階級的女子;一位是高貴的剎帝利男子,佛陀的堂弟兼侍者,有「多聞第一」之稱,傳說佛的三十二相中,阿難具有三十相,可見其相貌之莊嚴。一個貧賤女子迷戀上一位高富帥又有智慧的出家人,會演成什麼結局?

在《摩登伽經》中,摩登伽女由於愛慕阿難難以自拔,於是求助於精通咒術的母親,想藉此擁有阿難,不料咒術卻被佛陀所破。然而,摩登伽女並不死心,她展開另一種戰術,開始對阿難窮追不捨,除了結夏安居阿難閉關修行不外出之外,其餘日子,阿難走到哪,摩登伽便跟到哪,還費盡心思打扮自己,欲以美色誘惑。阿難不勝其擾,訴之佛陀,佛陀於是要阿難帶摩登伽去見他。

佛陀慈藹地問摩登伽為何對阿難緊追不捨,摩登伽表明非阿難不嫁,佛陀於是勸誘她:「阿難是出家人,妳要嫁他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妳得先出過家,學會出家人的心行。如此,妳願意嗎?」摩登伽女聞言一口答應,隨即落髮出家,於尼部中修行。

摩登伽落髮隨眾修行之後,心思益發清淨,佛陀特地為她說法,如《楞嚴經》中所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一番教誨令摩登伽明白情愛是苦的根源,她覺今是昨非,擺脫對阿難的迷戀,當下證得阿羅漢果,——證果之速,甚至比她曾經迷戀的阿難還快上數十年,展現了修行中巾幗不讓鬚眉的可能性。

有些人在感情中,是在尋找一個優越的、可敬仰的對象做為投射,期待對方帶自己到一個自以為到不了的高度,於是在感情中顯得卑微,處於被動和求索的一方,如迷戀阿難時的摩登伽,不但為悅己者容,更像個粉絲及跟蹤狂。然而,事實證明,摩登伽不需要崇拜景仰阿難,她的修為可以比阿難還高。

《地藏經》中地藏王菩薩某一世曾經為大長者子,見如來相貌莊嚴、無與倫比,追問如何能得此相貌,如來解惑:「想要證到如此相好圓滿、千福莊嚴,當須發心,長久救度眾生。」一言以蔽之,慈悲與修行——擁有無盡的慈悲,愈能藉由修行轉變相貌以至莊嚴。

人類既是有情眾生,便不可能沒有感情上的需求,便不可能無情。只是,當在感情中鑽不出牛角尖時,何妨想想摩登伽女的故事;何妨想想,智慧、福報、相貌與離苦得樂,其實可以靠自己,不假外求。

延伸閱讀:

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

聖嚴法師


78帖心靈良方。
這些觀點簡單易懂,
卻能點醒紅塵俗世的我們,
開啟對於情、對於人生的不一樣的體驗……

活 動 頭 條
可預約團體朝山 5/15、5/16到法鼓山浴佛禮觀音

誠心三步一禮拜,感恩迎接佛誕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每逢5月舉辦的「朝山.浴佛.禮觀音」, 4月底前將開放20人以上團體填表預約,個人則可現場報名......


5/9陪媽咪開心過節 來法鼓山浴佛SPA

母親節,陪媽咪享受一場浴佛SPA。法鼓山將於5/9在北投農禪寺巨蛋舉辦「心靈環保家庭日」,鼓勵親子家庭體驗八式動禪放鬆身心......

法鼓山【精進禪修】主題展
新書上市

在定中觀無常、觀無我、觀緣起,讓般若智慧融入我們的生命......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