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第150期
2020-6-18
法鼓文化文摘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新書上架

探究日本院政時期至戰國時代的佛教史

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作者:末木文美士
編輯協力:松尾剛次、佐藤弘夫、林淳、大久保良峻


日本學界動員菁英學者的結集,作者群以整體觀點,依各別專攻的主題領域,進行層層闡述,為議論豐富、可讀性極高的論著。

何謂推動社會活動的佛教徒

若概觀中世佛教徒的社會活動,初期包括了重修奈良東大寺的念佛僧重源、修築鎌倉和賀江島的往阿彌陀佛、建造鎌倉大佛的念佛僧淨光,皆是以念佛僧發揮極大功能。至十二世紀中葉以後,禪僧、律僧(尤其是律僧)卻在社會活動方面有顯著表現。

在中世,禪、律、念佛僧十分活躍於社會活動,至於念佛系統的親鸞教團或日蓮教團的活動幾乎不太受矚目。這是由於兩者非常重視念佛或唱題,著重於精神救濟所致。

另一方面,被稱為遁世僧或有黑衣之稱的禪僧、律僧、念佛僧,多數從事與穢厄相關的喪葬儀式、非人救濟、修築橋樑或道路、港灣、寺社等方面。藉由他們的行動,促使佛教式的喪禮文化根植於日本社會。為何遁世僧會從事如此活動?這是由於遁世僧可免受興福寺、東大寺、延曆寺、園城寺等官僧限制的束縛,故能從事與穢厄相關的工作。在日本發展的供養亡者佛教,正是由遁世僧擔任並予以確立。

尤其是本章關注的叡尊等人,將皈依釋尊視為理想,試圖重興釋教正法及救濟民眾。其發展的背景因素在於中世對破戒、末法的自覺,即使在「無戒」的現代,叡尊、忍性等人的社會活動,依然可說是替佛教徒提供參考模式。

室町幕府設置禪律方,做為禪、律二宗的保護及統管機關(松尾剛次,一九九五)。進而為了元弘年間以來戰歿者的鎮魂為目的,在日本全國設置安國寺及利生塔。不僅是五山派的禪宗寺院,律宗寺院亦多被指定為安國寺或設置利生塔(松尾剛次,一九九三)。室町幕府創設這些機構及寺院的原因,不可否認的,其背景因素就在於鎌倉時代後期至南北朝時期曾由禪宗、律宗從事社會救濟活動之故。

(本文摘自:《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法鼓講堂】 遇見高僧 遇見自己
新書上市

邀請您一同走入高僧的世界,透過佛陀、鳩摩羅什、智者大師、太虛大師的示現,遇見真如本性的自己!

精選書摘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導文

儘管觀音菩薩是到處受人敬愛的大菩薩,卻也同時具備各地的地方特徵。同樣地,隨著觀音在中國逐漸被人信奉,他╱她也與特定的地域產生關聯,進而發展出地方信仰。

■ 文/于君方

觀音是充滿慈悲、普門示現的救度者,任何人只要出聲求救,他都會聞聲救苦,無論求助者的出身、性別,甚至道德品格——這種觀念是中國人所不熟悉的。這是一位嶄新的神祇,不僅能促使人覺悟,而且還能解救人們脫離世間困厄,給予物質上的滿足,並圓滿「善終」和死後得度的願望。在觀音出現之前,中國本土諸神中沒有一位擁有這一切能力。此外,儘管在觀音出現前中國已有女性神祇,但其中似乎沒有任何一位成為歷久不衰的信仰對象,因此,當時在中國存有一處宗教上的空白,讓觀音能夠輕而易舉地填補。

許理和(Eric Z.rcher)在研究中國人為何在漢朝接受佛教的原因時,就其觀察而有如下評論:「儘管漢代佛教偶爾借用儒家和道教的術語(而且這種情況出乎意料地少見),此期佛教最顯著的特點是『新奇』。佛教被接受是因為它在某些方面符合中國本土傳統——這樣的觀點必須推翻;佛教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並不是因為它聽起來很熟悉,而是因為它基本上是件新奇的事物」(1991: 291)。他將漢代佛教視為「外來的另類選擇」,這種看法同樣適用於此。觀音之所以吸引中國人,並不是因為他╱她類似任何一尊中國本土神祇,反而正是因為沒有任何神祇與他╱她相似。然而,一旦觀音獲得接納,中國人就以中華文化塑造的模式來看待、理解這位菩薩——正如同佛教一般被接受的模式。觀音在中國的轉變可以視為佛教漢化的一項個案研究。一個文化也許會被外來事物所吸引,但卻不由自主地將陌生的事物變為熟悉。在某種意義上,關於所有文化對待異文化的方式,薩伊德(Edward Said)的看法值得一提,他說:「人類內心在遭到未經處理的陌生事物衝擊時會加以抵制,這是極其自然的。因此,任何一種文化往往強迫其他文化徹底轉變——不是接受外來文化的原貌,而是基於接受者本身的利益,接納他們心目中外來文化應有的面貌」 (1978: 67)。

佛教提供東道國一些必要的象徵和觀念,而在適應亞洲各國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傳統時,佛教也發展出創新且互有差異的種種形態。就中、日佛教來說,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與禪宗的創立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中國人的主要教義和宗教實踐,以譯自某些印度語原典的漢文經典為基礎,但是其特有的重點和思想體系卻反映出本土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價值——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者將這一過程稱為「漢化」(sinification)。

我偏好以「轉變」(transformation)或「本土化」(domestication)等詞彙描述這種現象,這兩個詞彙用於觀音菩薩特別貼切,因為除了中國以外,這位菩薩在某些亞洲國家中也經歷了許多轉變——具有不同的身分、呈現不同的藝術造像,並且產生不同的宗教實踐與儀式。在這過程中,這位菩薩經歷了本土化,以滿足東道國本身的利益和需求。因此,我使用「本土化」一詞,一如其他學者在指稱佛教在中國以外文化區域的適應過程時運用這個詞彙。儘管觀音菩薩是到處受人敬愛的大菩薩,卻也同時具備各地的地方特徵。同樣地,隨著觀音在中國逐漸被人信奉,他╱她也與特定的地域產生關聯,進而發展出地方信仰。東道國由於固有文化傳統所做的取捨,導致觀音菩薩的本土化。

我應當解釋為什麼我在本章指稱觀音時,同時使用陽性與陰性代詞(他╱她)。當我們閱讀後面的章節時,就會發現觀音從初傳中土一直到唐末( 618—907),都被視為男性,藝術造像也是如此。然而,到了宋代( 960—1279)初期,大約十一世紀前後,有些信徒將觀音視為女性神祇,於是中國的藝術家便開始創作女性觀音像,這位菩薩可能在元代( 1206—1368)完全轉變為女性。自明代,也就是十五世紀以來,觀音通常被視為不折不扣的女性,並如此被描繪著。然而,即使文學、藝術作品如此呈現觀音,正統佛教僧侶仍然拒絕承認觀音是女性,即使在今天,佛教寺院供奉的觀音像也依然延續唐代確立的圖像體例來製作。例如人們在寺院中看不到白衣觀音或魚籃觀音等女性造像被奉為聖像,供人禮拜,寺廟中的觀音像在外表上仍呈現為男性,或至少是中性。此外,明清以降有些個別的藝術家仍然選擇繪製蓄有鬍鬚的觀音,一如敦煌所繪的觀音像。因此,「他╱她」這種包含兩性的代名詞似乎是指稱觀音的最佳方式,因為即使觀音經過女性化的轉變,仍然有人將這位菩薩視為男性。

(本文摘自:《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導文)

延伸閱讀:

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

于君方


觀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在印度、東南亞與西藏,亦是象徵神聖王權的男性神祇,然而在中國,「他」卻變成了「她」,成為循聲救苦的「慈悲女神」,並擁有截然不同的歷史與身世......

當 月 選 書

學佛知津(大字版)

聖嚴法師


在佛的一生之中,並非沒有不如意事,但他總是以慈祥溫和的態度,處之泰然。他的悲心願力之偉大堅強......

為什麼學佛?

蔣揚仁欽


走在修行之路上,傾聽眾人的困惑,總結所學所思,他覺得,佛法中蘊藏著關於追求幸福快樂、生命圓滿......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