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雜誌電子報446期
2020-10-1
人生雜誌電子報/每月月初發報

當期資訊

人生雜誌446期──【化慈悲為行動】

【本期專題】正解「佛系」的公民社會

【精選專欄】交不了片之亂

【法鼓訊息】中秋悅圓信行寺 同享福柚樂平安


購買本期雜誌
雜誌訂閱特惠方案
訂閱 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46期目錄

本期專題

【慈悲行動方案】

正解「佛系」的公民社會

不要再誤解「佛系」是消極的,
佛陀強調眾生平等,
更致力於打破種姓制度、社會不公,
也鼓勵大眾關注社會公共議題,
建立良好的社會制度、政治管理,
佛系的公民社會是不鄉愿、不沉默,
關懷並積極參與利於大眾的公共事務。

(釋常鐸 攝)

■ 鄧偉仁(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

宗教對於人類文化與文明的影響,既深遠又普遍。雖然正信的宗教思想旨在帶給個人與社會和樂與福祉,但中外歷史不乏對於宗教思想錯誤的理解與實踐,而帶來個人與社會的不幸與災難。

學佛也一樣,佛陀在《中阿含經》第200經之《阿梨吒經》中,以捕捉毒蛇來教誡弟子阿梨吒,提醒他錯誤地理解佛陀的教法,就像用錯誤的方法抓蛇,未受其利,反受其害。聖嚴法師也經常提醒我們:「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可見學佛固然有益,但學習正確的佛法更是重要。

對佛法的誤解

「公民社會」的發展,是現代社會中進步價值的重要指標。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分子,我們不能也無法僅僅「自掃門前雪」,因為全球化與科技發展,人與人、社區與社區、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密切,更凸顯佛法所說的「互緣—相互依存」的道理。換句話說,不僅世界整體的福祉依賴個人的努力,個人幸福的提昇更來自與整體社會福祉的確立。

從佛法「互緣」的角度來看,個人身心品質的提昇與修持,無法離開健全的社會制度與運行。所以,我們除了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與清淨,也要積極地重視社會的公共議題,照顧社會的公平正義。然而當下社會對於佛教仍有錯誤的刻板印象,認為佛教的生活態度是雲淡風輕、順其自然、接受一切的「佛系」態度。

近幾年源於日本雜誌的「佛系」一詞,成為熱門的網路用語,曲解佛教的「慈悲」、「無諍」、「少欲」等教義為鄉愿、自掃門前雪、消極不作為等生活態度。舉例來說,網路上將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 )的不檢測、輕症不治療、不停課等消極的防疫措施,稱為「佛系防疫」。同樣地,將沒有生活目標、不尋找生命意義、對自己沒有要求的青年稱為「佛系青年」。這些對於「佛系」的誤用,是對於佛法精神的一大曲解。雖然佛法強調個人修行、減少物質欲望、不與他人計較,但佛陀同時也重視佛教的社會責任,鼓勵佛教徒關心社會,指出社會制度問題,並積極幫助社會建立公平正義。

佛教不鄉愿

世人總以為佛教強調與世無爭、去貪瞋癡等煩惱,因此只需在意自己的心是否清淨,而無須理會他人的錯誤或者社會的不公。事實上,清淨、無貪、無瞋的心與指出他人錯誤或導正社會不公並不衝突。佛陀的心是清淨的,但在經律中,我們看到佛陀不吝於斥責犯錯的弟子,或指出錯誤的社會制度。

例如在《本生經》的〈飲酒本生因緣〉中,提到娑竭陀長老,有降伏守著菴婆津的龍王的本領,卻因有一次喝醉酒,躺在地上說著囈語。佛陀問弟子,大醉的娑竭陀還能能降伏棲居水中的蜥蜴嗎?於是佛陀把長老斥責了一頓,並教誡弟子說:「飲含有酒精的烈酒,犯波逸提之過失。」

在《起世因本經》(Agañña Sutta),佛陀也指出印度種姓制度是社會建構而非神授,種姓只有個人從事的不同,而無人格價值的高下,並強調四姓的平等。

鼓勵積極關注並參與公共事務

佛陀的出家弟子,以出世修行解脫為最終目標,理應不該從事世俗的政治事業,然而,佛陀不但不反對,甚至鼓勵一般人關心並參與社會眾人之事。

《長部》的《大般涅槃經》(Mah āparinibb āna Sutta)經文開頭提到,摩竭陀國的阿闍世王想要攻打伐越祗人,他派遣大臣去詢問佛陀的想法。佛陀並不以「出家人不問政治」的理由迴避問題,也非從慈悲道德的層面勸誡阿闍世王,而是藉由阿難的口,來說明伐越祗的社會具有七個令社會繁榮興盛,不會衰弱的做法(satta aparih āniy ā dhamm ā):

一、 常相集會。
二、 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
三、 凡有所作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
四、 恭敬尊奉其年長者並接受其忠告。
五、 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
六、 恭敬尊奉其城巿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
七、 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

其中,第一、二項說明社會大眾應經常集會討論公共事務,並重視會議的程序正義,如此才能在訊息上互通有無,知道社會何處有所不足或需要幫助。第三項則強調遵照制度的重要性,社會的公平正義,不能僅僅依賴領導者的人格,而是要依靠良好制度的建立。

摘錄,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46期

訂 閱 方 案
新書上市

精選專欄

【廣角萬花鏡】

■ 林純綾

一個交片不順的案子,過程中經歷多次重剪、修片,把廣告代理商和導演在內的製作團隊成員折騰得兵疲馬困,但廣告主始終不滿意,最後索性提出重拍要求。苛刻的條件是,廣告主不再增加分文預算,重拍的所有費用全由我方吸收。

這是絕對的不平等條約。想當然,若真重拍,公司必將蒙受巨大損失。於是業務主管和廣告主多次斡旋、談判,彼此來回試探底線。一天,業務主管的電話響了,是廣告主的負責窗口來電。

「老闆說不用重拍了。」電話那端的窗口說。

「真的嗎!」業務主管喜出望外,開心大喊:「我這是在作夢嗎?」

然後,她就醒了。

是的,她在作夢。

情勢大逆轉

廣告拍攝完成後,正常程序會有和客戶過粗剪(A-copy)與完成帶(B-copy)兩大關卡。A-copy是未經過後期、正式配音與調色的毛片,主要檢視的是剪接邏輯,通常會提供二到三款不同剪接版本供客戶選擇。客戶於A-copy選定一支影片,並提出修改意見後,接著這支片子就會進入後期,按客戶所提修改要求精修,完成後的B-copy,客戶會再度檢視、微調,待確認完成,即告交片。

這個讓業務主管連作夢都放不下的案子,其實片子拍得挺好,以致客戶在過A-copy時,曾遇到一個小小的麻煩,他們在導演提出的三個不同剪接版本裡,不知道該選哪支好,因為他們覺得每支各有各的好。後來客戶成員內部討論,最終擇定了其中一支進B-copy。

記得那個過A-copy的下午,大家都看片看得開開心心。想必客戶是真心滿意的,因為當天晚上,客戶還宴請了廣告團隊,我因吃素辭謝了這場飯局,是翌日主管告訴我,席間廣告主笑語不斷,還道出了不少創業祕辛。

「我聽著都對他有點肅然起敬了呢!」主管說。同時坦承以前覺得這位廣告主「很會刁難」的看法並不正確。

原本預期後來的進程應該也是順順利利的,轉折的關鍵就在過B-copy那天,廣告主對影片中某位臨演的站位與服裝不滿意,提出修改的要求。

「還是要說明一下,先前已經提醒,要動影片結構的話,請在A-copy階段提出,到了B-copy,原則上已經不能再動結構了。」主管針對廣告主意見,應允會想辦法進行調整後,又補上了這句。

有一種東西叫「氣氛」。聽我主管說的話,再看廣告主的表情,想必當下與會的所有人,都深刻感受到那股又冷又肅殺的氣氛。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從心頭掠過……

果然,本該進入收尾階段的案子,在B-copy會議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從隔天起,客戶端的負責窗口便不斷來電,告知我方業務窗口,他老闆提出的種種疑問與修改要求。

「我老闆說每個場景都要清楚呈現,不能鏡頭快速橫移帶過。」

「他說要把6月17號改的B版中段,和7月2號改的A版後段接在一起。」

「他說站中間的臨演,裙子要改成紅色。」

「他問臨演的舞蹈動作為什麼不統一?」

「他問導演腳本的第20cut為什麼沒有拍?」

連珠炮的問題與修改要求,在不合理的時間點持續拋出,作為下游廠商,公司選擇忍耐,盡量溝通、處理,畢竟,我們希望未來能有繼續合作的空間。但事情發展到一個程度,其實再遲鈍的人都會發現,這些要求與其說是廣告主為了讓影片更好地呈現,不如說,是一種怒氣的發洩。

是的。我的主管在會議上補上的那句話,惹怒了他,導致接下來的「交不了片之亂」。

電影《食神》裡,雞姊(莫文蔚飾)對著史蒂芬周(周星馳飾)唱道:「情和義,值千金!」我則將其改編,於公司內部會議中,向我的主管唱道:「你喔,你真的是『一句話,值千金』喔!」

好好善護口業

古人有云「身在公門好修行」,我稍作修改「身在職場好修行」,放在上述這番廣告職場現形記,也頗有幾分道理。

畢竟,若非身在職場,哪能有那麼多的業障起現行,帶來許多實際運作禪修方法的機會,同時也能讓我省察,哪些佛教義理,能真正成為我應對世事的準則。

摘錄,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46期

法 鼓 訊 息
中秋悅圓信行寺 同享福柚樂平安

中秋是團圓的日子,法鼓山信行寺於9/27晚間6點起,舉辦中秋睦鄰晚會,邀請鄉親回到心靈的家團圓,歡喜分享素燒輕食、月餅和豐盛的甜品水果。備受鄉親喜愛的猜謎、團康、剝柚子比賽,讓寺院笑聲、掌聲連連......


洛杉磯佛法傳薪 義工子女接棒擊法鼓

法鼓山洛杉磯道場自8月初起,以專案方式接引法青兒少修學佛法、護持佛法,招生對象以義工及信眾的第二代為主,讓身居海外的華裔青少年能有接觸佛法的機緣,種下佛法智慧的幼苗......

《法鼓道風》新書上市特惠中!
新書上市

聖嚴法師的叮嚀與勉勵,認識法鼓山的僧眾養成及道風傳承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