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858期
2020-5-13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間淨土

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對任何人都不要失望、對立,而要消融自己,包容人、體諒人。

文 / 聖嚴法師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方視為菩薩。像在法鼓山團體中,大家會互稱對方為「菩薩」,就是將對方當成菩薩來對待。即使遇到的是不友善、不配合或是能力不佳的人都是一樣,千萬不要因此懷疑對方的工作態度或是工作能力。既然已經和他一起共事,就要將他當成菩薩看待,尊重他的人格。

因此,彼此間不可以使用粗話、刻薄話或者是指責的語言,一定要用尊敬、善意的語言,譬如:請教、請問、是的、對的、好的、很好等。同樣的,面對不同意見時,也不可以用命令或反抗的方式,而要用商量的方式來溝通處理。

身為主管者,要尊重專業工作人員以及多數人的意見,執行者則要尊重主管的指導。如果部屬不接受主管所分配的工作,應提出不執行的理由及意見,而不是一味的抗拒、對立,要以商量的方式尋求解決。譬如,主管下達一個命令,如果身為部屬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就可以建議說:「是的,這件事情您考慮得很好,但是從執行的角度來看,另一種作法可能會比較節省時間和金錢。」

在交辦工作時,不要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執行者,而是先詢問在期限內是否能夠完成,以及彼此溝通執行時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溝通之後,如果能充分信任,執行者通常都能盡力去完成。由此可見,部屬與主管的良性溝通是讓工作順利的必要條件。

但是,在工作場合中,各種人都有,有的人自私、推諉責任,老是跟你作對,但即使這樣,我們對他還是要抱持希望,因為從修行的立場而言,每個人都還是有轉變、改善的機會。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認定對方不好,留下刻板印象,那麼,對方就毫無翻身的機會,彼此間的關係亦不可能改善。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以及與人互動時,要有菩薩精神,對任何人都不要失望、對立,而要消融自己,包容人、體諒人。

這個觀念很有用,因為只要能消融自己,就能包容所有的人,心中就沒有對人的恨意了。否則,你光聽到他的名字就一肚子火,如果再見到他的人,那就是仇人狹路相逢、怨家路窄。所謂怨家路窄,其實不是路窄,而是你的心量小,如果你能包容他,怨家本身就不存在了。雖然他可能還是你的怨家,可能還是會整你,但只要你心中不要以怨家來看待他,那他就不是個怨家了。

有一位參加過禪修營的學員告訴我說:「師父,自從我學過打坐以後,就再也不會生氣了。雖然我經常受人欺負,但我不生氣,也不會跟人吵架,只是我還是覺得不服氣!」我一聽就覺得奇怪了,既然不生氣,怎會不服氣呢?這樣他的氣到底消了沒有?當然沒有消!我說:「你這怎麼叫作不生氣,只是沒有發作而已。你心裡面的火氣很多、很危險,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爆炸了!」他雖然把氣暫時壓下來、把氣吞忍下去,累積久了,將來一旦爆發,必會發生危險。

所以,只要我們懂得消融自己,心中的怒氣就不存在。有時候嘴巴上說幾句氣話,那沒有關係,講完了,你的氣就消了。但是最好是在消融自己的時候,連這種抱怨的話都不講,因為抱怨的話只要一講,不但傷了人,也可能因此傳出去,衍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抱怨是損人不利己的,仍應消融自己,沉著守口,才是利人利己的智慧行為。

摘自:《帶著禪心去上班

聖嚴法師法語

所謂好事是存心對他人有利、有益,
接觸時首先想到:
不能讓對方受傷害、受損失,
如果無法讓對方得到利益,
至少要讓和你接觸的人,
感覺到很有安全感,
覺得你不會騙他、不會傷害他,
和你在一起是絕對安全的,
這樣你也可算是對方的貴人了。

◎ 摘自:《大法鼓

本 週 選 讀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三版)

聖嚴法師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心經》不但是最易學習、持誦的經典,更是一部最佳的佛學概論,可以掌握佛法根本義理,在生活中開顯出心的智慧......

每天都是上天的禮物

井本蓉子


昨天也許有遺憾、懊悔、不安⋯⋯都已經過去,不會再回來。每天都是全新開始的機會,全新的今天會為你而來......

素超人報告

溝通多一點,體貼多一點,包容滿一點,讓我們一起成為淨化社會的「善」力量!
把指責、批評的聲音,當成是改進、增上的良機。

文 / 素超人

生活中,難免遇到雙方行事風格、看法意見不同,認知有落差的情況。如果彼此缺乏溝通、產生誤解,或經過有意無意地輾轉相傳、加油添醋,就可能演變成流言、誹謗的情況,甚至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及人際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曾經有個攤商,因為客人排隊,影嚮到隔壁店家做生意,兩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也因為經常吵吵鬧鬧,嚇壞了來往客人,最後兩家的生意都做不下去,兩敗俱傷。

聖嚴法師在《禪與悟》書中提到,「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好事與壞事,都有其原因,若不是今生所造之因,必是過去無量世中所造之因。所以遇到好事不必驕傲,遇到壞事也不必惱恨,及時努力求進步、求改善,才是最好的決定。」

記得素超人也曾經不小心撞到一位菩薩,結果對方非常生氣,不管如何道歉,仍然無法平息他的怒火。當下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是不小心撞到對方,又沒有造成對方的傷害,已經一直道歉了,有必要這樣兇巴巴,得理不饒人嗎?

但事後想想,確實是自己不小心在先,做錯了事就該勇敢承擔,接受對方的批評及指教。以後走路就要好好走路,不要邊走路邊想心事、左看右看,才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造成別人的困擾。

果東法師在《原諒,好緣亮!》書中提到:「面對他人的指教,最好的心態是感恩、感謝、感化、感動。『感恩、感謝』對方成就我們有反省檢討的機會;學習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便是『感化』自己。當自己的身、語、意行為調和柔軟,無形中,化解了人我之間的對立、衝突,就能『感動』他人,促使雙方能化敵為友。」

我們都是凡夫眾生,難免有習氣,不可能永遠不受批評。若能遇事學習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把指責、批評的聲音,當成是改進、增上的良機,溝通多一點,體貼多一點,包容滿一點,社會的「善」力量增長,世界就會更美好!

延伸閱讀:

自在溝通:人我互動,從心出發

楊蓓


在表達自己與了解他人之間,如何進退得宜?
在滿足自我需求與角色期待之間,如何平衡兼顧?
人際關係,不僅僅是應對他人的技巧,
更是一段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歷程......

活 動 頭 條
為全球染疫亡者請命 母親節法鼓山僧團繫念阿彌陀佛

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萬億劫生死眾苦。5月10日下午2點至晚間9點,法鼓山僧團透過網路直播,帶領大眾學習佛陀如父母般對世人的慈愛,以一心繫念彌陀聖號,接引全球數十萬新冠時疫罹難亡靈,都能依所信願,往生彌陀淨土或天國、善處......


上班族禪修心體驗 法青會推安心妙錦囊

為了幫助民眾安頓身心,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推出安心妙錦囊,帶領大眾透過「禪修心體驗」系列影片,運用簡單的禪修方法,隨時隨地感受放鬆與自在。......

《佛陀50問》新書上市
新書上市

認識佛教的教主「佛陀」;在苦樂參半的人間,學習佛陀修行而解脫!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