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電子報第846期
2020-2-19
心靈電子報/每週三發報

人間淨土

先接納別人才能溝通
單向、填鴨式的溝通,並不是真正的溝通。

文 / 聖嚴法師

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體察別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個弟子,他在與人溝通協調時,常常會說:「我是為你設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議,你非這麼做不可。」然後才問對方:「你會不會覺得很難接受?」如果對方表示很困難,他便回答:「這不困難,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難自然就會解決。」

像這樣的溝通,是單向、填鴨式的,並不是真正的溝通。真正的溝通一定要先問對方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然後再看自己能幫上什麼忙,不要一廂情願的要對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學期間,不論到任何商店,店員一定會先問一句話:「請問我能幫你什麼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應該如此。幫助別人時,不要預先設想好自己的計畫,然後不管別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對方身上。例如,中國人宴客時,都不會先問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挾給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尷尬。但是在西方則不然,例如有一次我熱心地挾菜給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悅地直接對我說:「你知道我喜歡吃這個嗎?」從此以後,幫別人挾菜前,我都會先問對方:「菜合不合口味?」、「還想吃些什麼嗎?」

因此,溝通協調的原則應該是:先讓對方提出他真正的想法與需要,然後再讓他瞭解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這樣的溝通協調才算成功。溝通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單向的溝通,那其實不是真正的溝通。

佛法中也有所謂的「四攝法」,指的是用四種方法來引導眾生接受佛法,分別為:「同事」、「布施」、「利行」與「愛語」,這四種方法都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想要度化眾生,就不能強制眾生接受佛法,要讓他們能夠真心的接受。所以,想要度化眾生,首先就要接納眾生。

佛教認為一個佛教徒,或是正在學習菩薩道的人,是不能離開群眾的,因為行菩薩道要能做到「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然要度化眾生,就不能夠離開人群而自求安樂、獨善其身,必須把自己奉獻給眾生,並且先放寬胸襟接納眾生的種種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然後才能讓他們放寬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別人時,往往會高姿態地說:「佛法太好了,你必須相信、必須接受。」這種說法是在展現權威,而不是感化別人。最好是用佛法來感化人、感動人,而不是教訓人。菩薩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態融入眾生之中,不僅和每一位眾生地位平等,甚至還要讓眾生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有種被尊重的感覺,才能讓眾生對佛法產生好感。同樣地,當你要和別人溝通時,也是要先放低身段,先接納對方,對方才有可能真正和你溝通。

摘自:《從心溝通

聖嚴法師法語

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永遠屬於自己:
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
智慧愈來愈增加,
煩惱就會愈來愈減少,
這才是現實人生之中真正能夠享有的。
福德,並不是自己的享受,
而是奉獻的多,讓人得到利益多,
福德就會增加。

◎ 摘自:《大法鼓

本 週 選 讀

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聖嚴法師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正向轉變:365日快樂實踐手冊

凱瑟琳.珊德森


不管我們的天生傾向為何,只要透過練習,在思維上進行微小調整,不管基因或生活環境如何,都能夠改善我們人生的品質、延展生命的長度。......

素超人報告

正視困境的存在,不逃避不畏懼
對自己產生信心,對未來懷抱希望,對過去坦然面對。

文 / 素超人

朋友分享有天去早餐店裡,有個人開始咳,一分鐘內四周的顧客全跑光,他也立刻落跑。平時總待在家裡不出門的老人家,最近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寒流來襲,只要一到藥局開門時間,就一定去排隊買口罩囤貨,生怕疫情發展嚴重。

面對未知與壓力,緊張、害怕,都是正常的情緒。我們在避免被病毒傳染的同時,更應該拒絕恐慌,提昇自己的心靈免疫力。假如我們隨時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和心理準備,就能比較平靜地面對和處理各種災難和突發事件的發生。

聖嚴法師曾說:儘管身處危險之中,只要心能夠安定,就可以轉危為安。譬如三年前有一個公共場所發生火災,因為那是一個密閉空間,所以很難逃出來。有一個人眼見沒有逃生希望,所以就開始念觀音菩薩。可是在念觀音菩薩的時候,忽然看到旁邊有一張椅子,於是他就拿起那張椅子朝玻璃窗的角落用力打下去,結果玻璃打破了,而他也逃出來了。這聽起來好像是因為他念觀音菩薩的關係,其實不一定,這是由於他的心念觀音菩薩而安定的緣故。因此你念觀音菩薩也好,或是禱告耶穌也可以。不管念什麼,只要心裡有一個信仰的對象可以寄託,心就容易安定。

佛陀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被射了一枝箭,最重要的應該是趕快療傷,而不是放任傷口不管,一直去研究這枝箭的材質、是誰射的等問題,更不該愚蠢到拿第二枝箭,再射自己一次;而懊惱、後悔等負面的情緒,就如同第二枝箭。因此受到任何委屈,我們不需要怨恨別人,也不需要期待別人的慰問;別人沒有慰問我們,我們可以去慰問別人。當我們慰問別人的時候,自己得到的安慰往往是最多的。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事,我們如果把彼此都當成菩薩來看,我們的心在面對各種混亂狀況時,就能比較平靜些。

讓我們一起配合政府的腳步,以正確的公衛知識裝備自己,平心靜氣。祝福大家,共同平安度過難關!

延伸閱讀:

好心‧好世界:聖嚴法師談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


面對日新月異的多變世界,
我們需要可以隨時安心的方法,
心靈環保可以讓心發揮出力量,
讓世界充滿希望。......

活 動 頭 條
法鼓山開設安心專網 傳遞正向防疫觀

與大眾一起面對新冠病毒對於社會、個人造成的衝擊,共同學習用方法來成長自己、幫助群體。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於2月中特別設置「安心專區」,傳遞心安就有平安的正向防疫觀。......


「相護罩應」平安健康 慈基會伴青年學子奉獻成長

近來口罩需求日增,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於2/15上午9點,號召近30位百年樹人獎助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青年與義工,共同製作500份可更換濾材的布口罩,並隨即贈與需要的關懷家庭與機構,從回饋奉獻當中......

2 0 2 0 千 種 佛 書 展
新書上市

修心,不煩不憂,做個有福之人!

查看活動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