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作者:薩惹哈尊者, 堪千創古仁波切 Saraha,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2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2*17*1.3cm

商品編號:1150860701

ISBN:9789860609684

定價:NT$390

會員價:NT$33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導讀

< 回商品頁

|導言|

↑TOP
一起詠唱薩惹哈尊者的俱生道歌
/蜜雪兒.馬丁

聆聽道歌,調伏自心

數世紀以來,大成就者薩惹哈(Saraha)的俱生道歌(spontaneous songs)以及他的傳奇人生,一直激勵著探尋真理的求道者。在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梵mahāsiddha)當中,他出類拔萃,並且極可能居住於第九世紀的孟加拉。傳統上認為,薩惹哈尊者是提倡大手印(梵mahāmudrā)為主要禪修法門的第一人,而此大手印的傳承一直延續至今,它的重要性也歷久彌新,不減分毫。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Rangjung Rigpé Dorjé, 1924-1981)於一九七〇年代造訪西方國家期間,有鑒於大手印的法教超越所有的文化藩籬,他因而建議大眾修持大手印。佛教禪修的精髓在於調伏自心,大手印這個修持法門即是透過直接對心性下工夫,而達到調伏自心的目的。一切眾生都具有這相同的心性,一旦這個心性被認識,那麼,從禪座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我們都將能夠時時保持對心性的覺知。久而久之,一切生起的事物都被體驗為明晰與清新,它明亮、空虛的自性通透可見,難以言喻。

俱生的道歌中交織著譬喻,是表達「心性」這個勝義實相的自然媒介。一張文字與概念之網無法捕捉這個實相,唯有透過間接隱晦的暗指影射來表示。隱喻能夠喚起一種經驗上的、超越智識的實相,因此,隱喻不但是一種能夠加深理解的教學工具,也是進入另一個維度的開端。大成就者薩惹哈詠唱他的俱生道歌,帶領聆聽者達至正等正覺。

噶瑪欽列巴仁波切的三部道歌釋論

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1933-)針對《國王之歌》(A Spontaneous Song for the King)所作的釋論,屬於延續至今依然不輟的口語傳統(oral tradition),而道歌所包含的偈頌則在這個傳統之中開展。

2002年夏天,創古仁波切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給予開示,開示的內容從最基本的要點,跨越至最精微的重點,而他所選擇的要點,全都與禪修有關。仁波切陳述的風格與口語傳承相互輝映,他從不同的方向來重複探討某個主題,這種重複的探討使得某個想法能夠更深入於聽聞者的心中。仁波切開示的語調流暢,近似一場善知識與弟子之間的永恆對話。

噶瑪欽列巴仁波切(Karma Trinlépa)曾經針對大成就者薩惹哈的三部俱生道歌——《庶民之歌》(A Spontaneous Song for the People)、《王后之歌》(A Spontaneous Song for the Queen)、《國王之歌》——撰寫了最廣泛的釋論,創古仁波切所作的闡釋即是以噶瑪欽列巴仁波切所著的文本為依據。

在這三部俱生道歌之中,《國王之歌》雖然篇幅最短,但是意義卻最為深遠,它巨細靡遺地呈現了薩惹哈尊者針對大手印所作的獨特詮釋。噶舉派(藏bka’ brgyud)的著名學者巴沃祖拉陳瓦仁波切(Pawo Tsuglak Trengwa, 1504-1566)寫道,這些道歌相應於三身(梵kāyas;藏sku)或三個層面:《庶民之歌》與化身(梵nirmāṇakāya)有關;《王后之歌》與報身(梵sambhogakāya)有關;《國王之歌》與法身(梵dharmakāya)相關。因此,在三部俱生道歌之中,《國王之歌》最為精煉且微妙。

在印度,證道歌是以一連串偈頌的形式呈現,並無明顯的結構。藏文的釋論則在此之上添加了輪廓,並且為道歌所要探索的景觀賦予形貌。尤其,噶瑪欽列巴仁波切所著釋論的綱要相當詳盡,它其實也可作為整部釋論的總結。

依「基」、「道」、「果」陳述大手印禪修

在介紹道歌之前,讓我們先作總覽。噶瑪欽列巴仁波切於一開始即使用傳統的禮敬偈,藉以闡明修持的四大障礙。就傳統而言,這個針對四大修持障礙所作的討論,發揮了作為一部文本或一種修行法門之前行的作用。繼此之後,他鋪陳內文大綱(讀者可以從此一大綱而得知它的內容),並且依「基」、「道」、「果」而區分所有的偈頌,如此為大手印禪修作了概述。接著,他廣泛地討論每一首偈頌,而這構成了釋論的其餘部分。

基——離於貪執

在鋪陳了內文大綱之後,關於「基」的偈頌是以大成就者薩惹哈所提出的忠告作為起始:使「基」保持離於貪執的狀態,尤其是離於對修行成就的各種徵相所生起的貪執。基本上,我們是因為這些貪執而背離正道,所以「離於貪執」這個主題貫穿整部道歌。

在所有關於大手印的重要修行手冊當中,都會先陳述如何避免障礙——所有的偏離與散亂,接著才是關於如何修持大手印的教導。在整部道歌之中,薩惹哈尊者一再地提出這些告誡。

大成就者薩惹哈在警告我們可能會面臨的危險之後,他為諸如「顯空無二」等經典的概念下定義,然後指出心性。當我們從事禪修時,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在尋求什麼,因為這個目標將引導整個修行的過程。所以,薩惹哈尊者打從一開始就指向「勝義實相」,也就是「果」——心性的了證。最後,他談及構成世俗諦的「因」與「果」,以及執迷於學術分析的危險。

道——四個修行次第

在提供了這個「基」之後,薩惹哈尊者開始使用另一系列的偈頌來描述「道」。這些偈頌談論「貪執」的危險,尤其是把禪修的體驗與覺受視為真實且實存的危險。這個部分一旦完成之後,薩惹哈尊者透過他對大手印的獨特觀點而陳述、闡明正道,並且把「道」鋪陳為四相(four symbols;藏brda’ bzhi)或四個修行次第:

一、正念(mindfulness;藏དྲན་པ།,dran pa)。
二、無念(beyond mindfulness;藏དྲན་མེད།,dran med)。
三、無生(the unborn;藏སྐྱེ་མེད།,skye med)。
四、離心(beyond the intellect;藏བློ་འདས།,blo 'das)。

噶瑪欽列巴仁波切在他針對《庶民之歌》所作的釋論當中,詳細地解釋了這愈來愈微細的四個次第。由於創古仁波切一直強調第三個次第(也是一個秘密的次第)的重要性,並且預想了要在本書當中進行討論,所以,編者在此先簡短地著眼於它,或許能夠發揮利益讀者之效。在《庶民之歌》的第一三三首偈頌之中,薩惹哈尊者說道:

此四修字我先示,飲下甘露我遺忘,
諸凡了知一字者,彼等不識諸名言。
四種子字是成就無上成就的方法,
這四種子字表示正念、無念、無生與離心四個次第。
在這四個次第當中,我首先教導「正念」。
當飲用「無念」之甘露時,你遺忘對「我」與「我的」之執取。
任何了悟心本身永遠無生的人,
將會了知一種子字「阿」(無生)之實相。
勝義而言,心性離於概念之分別造作(離心),並且不識名相。

噶瑪欽列巴仁波切解釋,這首偈頌指出如何了悟心的本然自性是「無垢的」,這意味著心的本然自性離於心的雜染,或離於概念的分別造作,也就是大手印四個修習次第的最後一個次第「離心」。前三個次第為最後這個次第鋪路,而前三者始於「正念」,噶瑪欽列巴仁波切把「正念」這個次第定義為一個能夠斬斷心之根的修持。「斬斷心之根」是什麼意思?另一位大師噶瑪恰美仁波切(Karma Chagmé)對此作了陳述:

自內外斷除戲論,
教此見者多非一,
如火滅盡煙止息,
內斷心根為甚深。
從外面或從內裡斷除戲論,
教導這個見地的方式眾多,並非只有一個。
不過,正如同把火澆滅之後,煙就自然而然地止息一般,
從內裡斬斷你的心之根,是更為甚深的作法。

在此,「正念之斷」(cutting through of mindfulness)意味著平息忙碌的戲論。這能夠控制一個散亂且過度活躍亢進的心,並且使它進入一個更寂止的狀態。

下一個次第「無念」是第一個次第「正念」的延伸。噶瑪欽列巴仁波切寫道,安住在一個離於心之造作的狀態中,即是飲用「無念」之不死甘露;這引生出一種覺受,在這個覺受之中,執取於「我」與「我的」的概念從我們的心中消失。由於對「我」的執取是滋生煩惱(afflictions)的溫床,大成就者薩惹哈說道,當這分執取不再存在時,心就是「煩惱皆清淨」(徹底地清淨,離於煩惱)。我們因而獲得解脫,不再因為過失而感到抑鬱,或因為具有正面的特質而自我膨脹,那有如搭乘雲霄飛車所體驗到的上下起伏就此結束。

藉由安住於「無念」這第二個次第,我們因而進入第三個次第「無生」。我們借助於口訣而了證更深刻的實相——種子字「阿」所體現的無生空性。這是看見心本身永遠是無生的,而這無生的功德是遍在的,它是我們的心與一切諸法的自性。噶瑪欽列巴仁波切說道,藉由了證這無生的自性,我們超越了輪迴(梵saṃsāra;藏’khor ba)。

最後,我們抵達第四個次第「離心」。噶瑪欽列巴仁波切解釋,藉由於過去所修持的口訣(梵upadesa;藏man ngag),我們已經獲致了甚至超越「無生」之名言或相的了證,即已解脫所有這些名言或相,而進入一個超越念頭或文字表達的狀態。

大成就者薩惹哈所提出的這四個次第,與著名的大手印四瑜伽極為類似,後者也制定出一條通往正等正覺的道途。由於它們明顯地彼此共鳴,讓我們看看它們如何相互關連,彼此彰顯。

大手印四瑜伽的第一個瑜伽「專一」(one-pointedness)具有寂止的特質,它類似薩惹哈尊者所提出的第一個次第「正念」。在這個次第之中,所有的散亂皆如在修持止禪(奢摩他)期間,都被帶入安住的狀態。

在第二個瑜伽「離戲」(free of elaborations, or simplicity)期間,所有的覺受都消融入空性之中,不留痕跡,這類似第二個次第「無念」。此時,所有心中的高低起伏不再打擾自心,我們體驗到於觀禪期間所體驗到的空性,或看見無我。

在第三個瑜伽「一味」(one taste)期間,我們了悟一切諸法皆是顯空無別的。同樣地,在大成就者薩惹哈所提出的第三個次第「無生」之中,我們了悟到自心和一切諸法都具有相同的自性,或體現相同之一味,即一切皆無生。

藉由第四個瑜伽「無修」,我們證得「俱生」(spontaneous presence),所有微細的二元顯相都完全消融。這也是薩惹哈尊者所陳述的第四個次第「離心」,它是難以言喻的勝義。

果——達至正等正覺

大成就者薩惹哈鋪陳了這四個次第之後,他再度耳提面命,強調「無貪執」的重要性,並且清楚地提出如何從事禪修的忠告,如此地為正覺之旅的地圖作了最後的描繪:瞭解沒有什麼要去否定,沒有什麼要去證實確立,也沒有什麼要去觀修。

由於「只管認識」(mere recognition)會帶來解脫,我們只要繼續去「認識、認出那明晰且如如不動者」,終將會帶來正等正覺之果:心擴展成為廣大浩瀚的智慧,五身顯現,諸利益持續不斷地隨著心保持無瑕、無礙而流溢。

薩惹哈尊者以一個願景為這四十首偈頌作結,在這個願景之中,勝義實相全然地融入於我們的世俗世界之中,並且徹底地發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