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聽聞即解脫-得法眼淨,轉凡成聖之道

聽聞即解脫-得法眼淨,轉凡成聖之道

作者:張雲凱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1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1*14.8*1cm

商品編號:1150231911

ISBN:9789574473663

定價:NT$260

會員價:NT$221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部份 法眼淨:早期佛經中的成聖之道

↑TOP
第一部份 法眼淨:早期佛經中的成聖之道

法眼淨是經由聽聞正法而證得果位的特殊模式

早期佛教必須依據聞、思、修的順序來成就佛果,似乎是無可置疑的途徑與概念,然而在早期佛經中,記錄著經由聽聞正法而證得果位的特殊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成為聖者的方式分別被記載於不同部派傳承的早期佛經之中,表示它是部派未分裂之前彼此共同的認定與紀錄,本書以四部《阿含經》中常見的稱:法眼淨統呼之,北傳的早期佛教經典中也可見到「法眼生」、「淨法眼」這些相似的語詞,南傳的巴利佛典則為dhammacakkhu,然而何謂「法眼」?根據《巴英辭典》(Pāli English Dictionary)的解釋:

Dhammacakkhu即為「智慧之眼」,是對於「變化法則」的洞察力,(於早期佛經中)經常出現在一種與佛陀對談的常設公式結尾,這個對談引導對談者「開啟雙眼」或是改變。

上述解釋說到法眼的生起往往在與佛陀對談的結束之時,於對談結束隨即生起法眼:A.Nanda也說:

早期佛教的論述經常藉由演示佛與早期弟子之間的對話,引導對談者生起法眼。

從上述研究可知這經由與佛陀對話而使對談者生起法眼的例子很多。據《巴英辭典》所說,法眼是對於「變化法(law of change」産生洞察力,而此處所謂的「變化法則」指的應是「緣起」,如同韓尚希之研究有云:

法眼(巴dhammacakkhu),意味著對法或者由法而來的洞察與理解,獲得這個(法眼)的場合,以「遠塵離垢,法眼生:凡所有集法,全數盡為滅法」的定型句表現。這個法眼,許多場合被認為是聽聞四聖諦而生起的,而其內容則是事物不斷重複生與滅的性質,也就是對於無常的智慧。

本引文說明對談者在與佛陀對談後,生起了對世間萬物的洞察:「凡所有集法,全數盡為滅法」,就是上述引文所謂的「變化」,就是「緣起法則」,對談者因為聽聞四聖諦而了悟了世間沒有恆常不變的存在物,也不會無因無緣而生起或是散滅,一切都根據緣起法則運作。

「開啟雙眼」則有看清真相的意味。根據Banjob Bannaruji的研究,認為法眼(巴dhammacakkhu) 這個語詞會用「眼睛(巴cakkhu)」,是因為:

眼睛天生自然的功能是為看,看的這個功能有助於把覺悟的意義清晰化。知道即是看到,也許它意味著以心知道得非常清楚,清楚得就如同以雙眼親見一樣。

因此「法眼」用來象徵某人已經非常清楚地洞察了世間諸法存在著生滅的共通特質,清楚得就如同以雙眼親自見到那樣。

本書探討法眼淨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在早期佛教的聖典之中,它是一種成為聖者的管道,在某些部派(詳見本文第二部分)的論書之中顯示,他需要運用智慧思辨,並不需要從事深刻的修行,如前所述,這樣的看法存在著爭議。而人們往往希望以低投資獲得高報酬,輕鬆獲得成就,在宗教的解脫或是救贖上也是一樣,因此在佛教的歷史上,不斷地出現修行方式的改革,例如慧解脫,就可以算是有別於俱解脫的,毋須修證甚深禪定的修行方式:又如他力的救贖思想,尋求他者幫助來解脫苦難,也與早期佛經中紀載的「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有概念與方法上的差別,也被認為是一種易行之道。

此處暫且不論這些方式是否合於正法,只是提出這些佛教歷史的事實來說明求快、求簡易、輕鬆易達,是人心之所向「法眼淨」這個成聖方式在早期佛典之中,也是一種相對簡易的,似乎是不需要特別修行的成聖之道,對於現代人希望能夠用有效率的方法達成目標的概念來說,可說是投資報酬率很高的一個法門。如印順法師所言,他說:

中道正行的修證,對一般根性來說,到底是難了一些......釋尊大慈悲心,不捨眾生,所以有方便道的施設。......佛弟子中,確有「言下頓悟」的,但約一般根性來說,總是次第漸入的。

從上述引文可知「言下頓悟」,也就是聽聞佛法而立刻地證悟,是一種方便道,並非標準的、一般的程式,在佛法的修證之中,並非正統,但確實存在的。

二、初果聖者須陀洹的利益與成就的方法

接下來討論成為佛教的聖者,有怎樣的利益與優點?在說明之前,先介紹早期佛教的聖者們。根據早期佛教經典的紀載,聖者,是指已經解脫於某些特定煩惱的人,他們的要務是解脫煩惱,並且幫助人解脫煩惱,所以是值得被恭敬對待的。根據《增壹阿含經》卷2〈廣演品3〉原文白話意譯如下:

世尊說:「如來神聖的弟子眾們,成就了善良的德行,是有人品的,是誠實而不隱瞞的,是做當行之事的,是不做錯誤與邪惡行為的,聖弟子眾人和睦相處,成就各種善法,遵守戒所規範的行為,在精神專注的練習(定)上面,在開展智慧(慧)方面,在解脫煩惱方面,在關於熟悉解脫的方法以及解脫的見解方面,都達到很輝煌的成就。

如來神聖的弟子眾們,依照煩惱去除的多少,可分為四對八種人,就是「四雙八輩」,他們都是應該被恭敬對待的,願該被奉事禮遇的。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容易培養巨大福報的福田。這些弟子們,是專心全力地在解脫自己煩惱,以及幫助別人解脫煩惱的事情,所以被稱為神聖的群眾。」

接著說明上文所說的「四八輩」:已證得四果阿羅漢者:已證三果,但仍未證四果阿羅漢者(阿羅漢向):已證得三果阿那含者:二果以上,但還未證三果阿那含者(阿那含向):已證果斯陀含者:初果已證,但還未證二果者(斯陀含向):已證初果須陀洹者:未證須陀洹,但向須陀洹努力者(須陀洹向),以上八種人,稱為四雙八輩。被佛陀讀譽為聖弟子眾。

成為佛教的聖者,第一階段就是成為初果聖者須陀洹(巴sotāpanna),根據早期佛經的紀載,成為初果聖者皆已斷除三種特定的煩惱:「身見(巴sakkāyadiṭṭhi)」、「戒禁取見(巴sīlabbataparāmāsa)」與「疑(巴vicikicchā」,而證得須陀洹果主要的利益有二:

一、永遠不會再投胎到地獄、畜生與餓鬼這三種生命過程充滿了恐怖與悲苦的惡道,只會投生於人界與天界。

二、將朝著斷除煩惱的目標前進,最多再投生於人界與天界七回,最終滅所有煩惱,成為沒有煩惱的存在。可知證得初果的利益,是避免輪迴於極苦的三惡道之中,並且確認已經快要終結無始以來的輪迴之苦,因此在早期佛經的記載之中,信徒們對於是否已證得果位都非常重視。

經文中以「入流」來形容初果聖者,此「流」即為「八正道」,就是說入流者會不斷地履行八正道。如同一艘進入河流的船一樣,順流而下,終將流向涅槃大海,而涅槃就是滅除所有煩惱的心理狀態。

那麼如何成就入流者?以下根據《雜阿含經》卷30原文白話意譯如下:

我如此地聽聞:有一陣子佛陀暫住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有一次,世尊問尊者舍利弗:「什麼是流?」舍利弗回答佛說:「世尊您所說的流,是八正道。」

佛陀又問舍利弗:「那要進入此八正道之流,必須要做哪些準備?」舍利弗回答佛說:「世尊!想入此流的人,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親近善士:親近那些熟悉、專修佛法的善人,比如佛陀或是佛的弟子們;
第二、聽聞正法:親近專修佛法者的目的,就是為了聽聞滅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內正思惟:聽聞之後,必須思辨所聽聞的理論或修行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四、法次法向:若確定可行,則隨著那些法,按照修行次第,逐步地修證。」

佛陀又問舍利弗:「那麼入聖流的人,有怎樣的特徵?他們建立了哪些特質?」

舍利弗回答:「經由以上方式而入聖流者,會有四種特質:一、對於佛有堅定而無法撼動的清淨信仰:二、對於佛法也有無法撼動的清淨信仰;三、對於已成就的聖僧有無法撼動的清淨信仰;四、持戒清淨。」

佛陀對舍利弗說:「嗯!你說得很對。」

上述經文中提到,欲成為入流者的方式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與「法次法向」,以這種方式成就初果的聖者,則有四種特質,就是對於佛、法、有堅定不移的信仰,並且持守清淨戒律,此四種預流支(巴Sotāpattiyaṅga)之中就有「聽聞正法」這個要項,如同前文「法眼淨」的見法方式。針對於此,後文還有更進一步的討論。此處回到「法眼淨」的主題上,從早期佛經中節錄幾則證法眼淨的故事。

三、以聽聞佛法而證法眼淨之經文

(一)聽聞佛法後捨棄錯誤觀點而證法眼淨的阿若喬陳如

悉達多·喬達摩學習了其他宗教團體高深禪定之後,發現這樣做無法引領自己達到終極解脫的涅槃,於是又轉而學習苦行,在實行六年之後,他深深體會這種以斷食等虐待身體的苦行只使自己身體越來越虛弱,近乎死亡,也無法引領他去除煩惱。

在身心筋疲力竭之時,他回憶兒時經經歷過的禪定經驗,認為人還是必須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況才能夠覺察世間的真相,體悟萬物的奧秘,於是他採取足夠的飲食,漸漸調理好因苦行而痛苦不堪的身體之後,伴隨著專注與覺察,他斬斷了生死之流,成為人中的覺者,後來被尊稱成釋迦牟尼。

成佛之後,他去拜訪原本一起修行的五位出家人,這五位出家人當時仍是用苦行的方式修行,佛陀首次分享他成佛的人生觀以及修道論,後來被稱為「初轉法輪」的談話。這次法談使其中一位喬陳如尊者經由聽聞正法,證得法眼淨,成為初果的聖者。

以下故事內容取材、增修自南傳《相應部》第56卷11經,並參考《雜阿含經》第379:

我如此地聽聞:

有一陣子,世尊暫住在波羅捺國仙人墮處的鹿野苑。那時,剛成佛不久的世尊跟之前一起修行的五位比丘說:「比丘們!出家修行者不應該遵循兩種修行方式。是哪兩種修行方式呢?

第一種,享樂、享受欲愛的修行方式,比如純粹的享受精美華麗的物質,或是享受美妙的性愛等等,這是下劣卑賤的行為,是凡夫所行,不是聖賢者應遵守的行為,與為了達到解脫煩惱而做的行為毫無關聯。

第二種,是遵守自煩自苦的生活方式企圖達到解脫,比如絕食、閉氣、站立不坐、睡釘床等等讓自己身心受苦的方法,這也不是聖賢者應行的修行方式,與為了達到解脫而做的行為也毫無關聯。

比丘們!我,如來,捨棄這兩種修行的偏執,採取中道的修行生活,因此得到了全然覺悟。藉由這種方式,我見到了實像,生起智慧,身心安穩而寂靜,得到可以自己驗證的智慧、全然覺悟、完全熄滅了煩惱,達到了涅槃的境界。

比丘們!是什麼讓如來能依照中道修行,而達到全然地覺悟,資助了我見到實像、生起智慧、身心安穩寂靜、得到可自己驗證的智慧、全然覺悟、完全熄滅了煩惱,達到了涅槃的境界呢?是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丘!這就是我證得全然覺悟、止息煩惱、達到涅槃的方法。

比丘們!人生的真諦,是充滿了苦,比如:生存是苦、變老是苦、生病是苦、死亡是苦、各種愁、悲、憂、惱的情緒是苦、與討厭的人事物狹路相逢是苦、與所喜愛之人事物分離是苦、想要的卻得不到是苦,這一切都可歸結於由於色、受、想、行、識所聚集而成為人的苦。

那麼,比丘們!人生的這些苦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這就是苦的聚集真諦中要說明的道理:因為持續處在貪欲狀態,而不斷積累再次想要繼續存活的動力,這種動力可分為欲愛(性慾的渴望)、有愛(想繼續存在的渴望)、無有愛(想終結不合意狀態的渴望)。

再者,比丘們!人生的這些苦如何才可滅盡?這是滅苦三種渴愛、捨棄上述三種渴愛、解脫而無執著於上述三種渴愛。

比丘們!滅苦的方法有八個部分,可以稱為八支聖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這個苦聖諦,之前各位並未聽說,我見到它、從它生起智慧、展開了明淨的生命。比丘們!各位應該如實覺察、了知人生是苦之裡諦的內容,對於這個先前未曾聽聞過的法,親自去體證、從那裏生起智慧、與我一樣展開明淨的生活。

比丘們!這個苦之所以聚集的真諦,之前各位並未聽說,我見到它、從它生起智慧、展開明淨的生活。比丘們!各位也應該如實去斷除此苦的形成原因,對於這個先前未曾聽聞過的法,親自去體證、從那裏生起智慧、展開明淨的生活。

比丘們!這個苦可以被消滅的真諦,之前各位並未聽說,我見到它、從它生起智慧、展開明淨的生活。比丘們!各位應該在現世,自己來體證這苦的消滅,對於這個先前未曾聽聞過的法,親自去體證、從那裏生起智慧、去除無明,展開明淨的生活。

比丘們!這個可以消滅苦的八種方法,之前各位並未聽說,我見到它、從它生起智慧、展開明淨的生活。比丘們!各位應該依循著這條滅苦的聖道修習,對於這個先前未曾聽聞過的法,親自去體證、從那裏生起智慧、去除無明,展開明淨的生活。

比丘們!關於這四個清淨聖潔的真諦,我剛剛以三個層次分解說明其十二種樣貌,我如實覺察自己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清淨之時,自知不能被天人、魔、梵王、沙門、婆羅門、凡人、天界眾生稱為無上等正覺。

比丘們!關於四聖諦,我如此以三個層次分別解說其十二種樣貌,如實智見自己的煩惱完全清淨,諸比丘!因此我可以被天人、魔、梵王、沙門、婆羅門、凡人、天界眾生稱為無上等正覺。

我以智慧確實見到我的心已經不動,已經解脫,因此可知這是我最後的一生,我不再會有來生。

當世之尊者這樣宣講之時,五位比丘覺得歡喜,相信並且接受世之尊者所說。在他這樣說法時,喬陳如尊者生起了清浄而不受其他錯誤見解汙染的法眼:「凡由於因緣生起的事物,彼皆為將成為滅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