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61期:安忍挫敗逆轉勝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61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35 (7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心農法進行式】救蝌蚪記

↑TOP
看起來是蝌蚪被救,實際上何嘗不是自己被救,
如果不是佛陀說法,師父教我們發心,
我們不也是照著自私的習慣過活,
陷在我執所帶來的痛苦,得不到利他的法喜。

■ 張顥嚴(恆誠有機農場主人)

從六月梅雨季開始,一直到八月的典型夏季午後雷陣雨氣候,農場幾乎每天下雨,因大旱而貌似乾枯的大地迅速恢復生機,土壤吸飽了雨水後,土壤水也慢慢地在靠近地表的不透水層處湧出,只要是這種不透水層靠近地表之處,連續大雨後,都可以看到這種暫棲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老屋旁的一處山徑坡腳就有這樣的特性,又因連接坡腳的平台排水不順,就在地上匯成了一灘灘小水漥,又過了兩、三個禮拜以後,水窪就熱鬧了起來,只要穿著雨鞋經過水沼,就可以看到本來靜止的泥面上泛出一堆波紋與泥煙,是一堆不知道品種的蝌蚪游竄。

蝌蚪的生死關頭

農場因為不施用農藥,生態豐富,入夜後蛙鳴此起彼落,若是遇到雨夜,甚至熱鬧得有些擾人清眠,比較容易辨識的蛙鳴,像是澤蛙「嘎~嘎~嘎~嘎!」的求偶叫鳴,還有史丹吉氏小雨蛙略為尖銳似蟲鳴的鳴音。有人形容拉都希氏赤蛙的叫聲很尷尬,「嗯!給欸~嗯!給欸~給欸~」像上廁所時使勁用力地悶哼一樣,我很熟悉這些日常的蛙鳴,但要分辨牠們的小孩可就不容易了,然而這群朋友們的小孩正面臨生死關頭……

出梅後,白日晴朗偶有小雨的天氣維持一個星期,地上的水沼漸漸地乾了,原本坡腳的出泉還能讓水漥的水溢出,沒過幾天就只剩下一灘泥濘,行過此處時,原先靈動的波紋就變得沉重而帶些窒息感:牠們還在這裡,但水要乾了。

當作沒看到這件事很容易,農場裡常有這樣的事發生,只是當我準備無視這件事時,腦中突然浮現昨日才上過的佛學課程內容,師父為我們解說菩薩的悲心是怎麼緣著一切有情,這樣的悲心又怎麼引領一個菩薩行者成佛。師父殷殷咐囑的聲音還迴盪在腦海裡,突然覺得自己無視那些快被曬成乾的蝌蚪,有些卑鄙。

我決定把蝌蚪移到不會乾涸的水溝中。隨手拿了一個透明塑膠蓋,蹲在泥塘旁開始撈蝌蚪,就像小時候有撈泥鰍的經驗,先將塑膠蓋放到泥水底部,再用小鏟驅趕蝌蚪游到塑膠蓋上,穩穩地撈起蝌蚪以後,再拿到旁邊的水溝放生。在泥塘邊蹲下不久,妻從屋裡走來看我在玩什麼花樣,跟她說明原委後,她欣然加入營救蝌蚪的行列。

通力合作救蝌蚪

「爸爸,這太沒效率了。」妻忍不住小小抱怨,這個泥塘大概有三、四坪大,混雜了長短不一的雜草,裡面大概有上百隻蝌蚪,每當妻將塑膠蓋放到蝌蚪旁時,只要動作稍微大一點,蝌蚪就會躲到草澤裡,如此就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救一隻蝌蚪。

這麼需要耐心的工作對我也很考驗,又值近午時分,在太陽下曬得頭都有些暈,我們決定改變作戰策略,一個人專門驅趕這些小蝌蚪游出草澤,另一個人守株待蝌蚪,把牠們撈起後送到安全的地方。不到半個小時,這方泥塘就幾乎看不到顫動的波紋,能救的蝌蚪都被我們轉移了!

「你剛剛在想什麼呢?」攜手走進屋內,妻為我倒了一杯茶,笑問道。我將過程中的受用,與對她的觀功念恩和盤托出,在自然界裡沒有一刻不發生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蝌蚪被曬死雖然很可憐,我又何必花這麼多時間去救牠們?如果不是師父教我們要發大悲心,我可能就不去理會牠們。

妻也述說她的心理變化。一開始她很認真地投入救蝌蚪的行列,發現蝌蚪拚命躲到工具不易使用的草澤中,心底忍不住攪煩惱:「明明是要來救你們的命,為什麼還要躲呢?你們難道不知道水塘要乾了嗎?」還好後來想到通力合作的方式,順利營救蝌蚪。

生活處處演繹佛法

「顥嚴菩薩,你知道剛剛我們一起演了一場《法華經》嗎?」妻迸出這一句。

「嗄?願聞其詳。」

「你看,我們今天救蝌蚪,是不是很像《法華經》裡火宅三車的故事。佛陀說,這一個世界就好像一個老舊傾頹的大房,而我們就像長者他年幼無知的小孩,這些小孩因為好奇好玩跑到大房子去探險,大火忽倏而起,一下子這整棟大房就著了火,眼看就要倒下了。」

「就像這攤泥水裡的蝌蚪是吧,那我們誰比較像長者呢?」我笑。

「要不是師父教,你還不想幹呢!」妻拍了我一下,續道:「而且你發現了嗎?因為發願要去救蝌蚪,一開始的確遭遇了困難,煩惱也攪惱我們的心,不過堅持下去,就發現更有效的方法來救他們了。好像故事裡的長者,一開始跟小孩大聲疾呼快快離開危險,卻沒有小孩願意理會長者,於是長者就換了方式,哄小孩說只要離開這間房子,外面就有三台美麗的大車等著送給他們,小孩非常高興,於是就隨長者離開火宅。」

「好像一下就把六度都演進去了,你看,發心給予蝌蚪自由,是名布施;願不傷害牠們生命,是名持戒;蹲在大太陽下曬得頭昏而不抱怨,是名忍辱;努力想找更好的救蝌蚪方法,是名精進。能持續做這件事是定的工夫,至於智慧……」我歪頭想了一下。

「智慧,是透過這件事,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你看,看起來是蝌蚪被救,實際上何嘗不是我們被救,如果不是佛陀說法,師父教我們發心,我們不也是照著自私的習慣過活,陷在我執所帶來的痛苦,得不到利他的法喜。」妻接著說。

「有道理!說不定,在某一世,我們也曾是被佛菩薩救起的小魚兒、小蝌蚪,這輩子才會願意演這齣救蝌蚪記呢!你說是嗎?媛婷菩薩。」

你一言,我一語,和著午後薰風,浸在心中湧出的法喜裡。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