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61期:安忍挫敗逆轉勝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61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35 (7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人生講堂】為什麼臺灣藝術史很重要?

↑TOP
提到「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
大家對他們的作品也許耳熟能詳,
然而你知道「臺展三少年」、近代水墨「渡海名家」是誰嗎?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倡議重視臺灣藝術教育,
讓臺灣美術成為「我們」的美術,由我們來說自己的故事。

■ 主講人:廖新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 時間:2021年11月10日
■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
■ 活動名稱:法鼓講座

題目看似正常,若仔細思量,邏輯卻有些怪異,因為很少人會問:「為什麼家鄉很重要?」、「為什麼我的父母很重要?」、「為什麼兄弟姊妹重要?」,甚至是,「為什麼我很重要?」因為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命題,理所當然,無庸置疑。除非,有另一種看法認為不重要,或實際上的確有被貶抑、不被看重的狀況,才會反面提問。因此,「為什麼臺灣藝術史很重要?」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意味著:在臺灣,的確臺灣藝術史不被重視,而且,實際狀況是大部分都是自己人造成的。

「臺灣人不重視臺灣藝術史」凸顯的是在地認同危機,也是文化認同危機。沒了認同,就不能體會存在的價值,也無法恰當地與生活所在地、周遭的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沒了生存的方向,遑論愛鄉愛土愛人。浮萍到處漫遊,自在但居無定所;樹木與土壤密不可分,固著一處但能引鳥鳴唱、邀人乘涼。各有所好,漂泊、安頓,端在一念之間。諸君要當浮萍抑或是樹?

臺灣的定義

先釐清何謂「臺灣人」。我認為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不論先來後到,待一段時間,有了人事物的關聯,都可算是。老外在臺灣住久了,也算;外籍新娘待這裡久了,也不必見「外」。這就是多元文化,寬容、接納。這個廣義的界定有個好處,可避開族群的糾葛、繞過意識形態的敵意。畢竟,人們都是宇宙的過客,來去匆匆數十載,不帶走一片雲彩。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因緣一場,理當珍惜。

依此類推,「臺灣藝術史」意即和臺灣有或遠或近、或輕或重的創作發展關聯。例如,普普藝術雖然是西方的產物,美援時期引入臺灣且造成全新的創作衝擊,那就是臺灣藝術的一環。嚴格說來,除了原住民文化之外,現在我們眼前的藝術樣貌,哪一項不是「日久他鄉變故鄉」的結果?書畫從中國沿海而來,法國印象派風景畫從日本時代開始引進,現代版畫是戰後廖修平從法國、美國帶來,當代藝術更是全球化風潮下的影響。

常玉沒來過臺灣,但常玉的油畫作品我們臺灣頗為欣賞,辦過的展覽都引起熱潮,算不算臺灣美術現象的一環?應該算吧?!總之,一波又一波的文化交流、衝擊臺灣社會與歷史,不論過程是酸甜苦辣,最終成為滋養臺灣文化的養分,加入臺灣藝術的大家庭裡。臺灣藝術史是把大傘,裡面有中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及其他各種藝術史,此架構才能建立臺灣藝術的主體性。

藝術為何重要?

藝術為何重要?簡言之,是人們藉由不同媒介的感性表現,是面對世界功利之外的獨特表達,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所謂「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詩大序》)同時,藝術也是人們關係的再現狀態,反映的是人間事、世俗情。誠如英國藝術史學者龔布里區(Ernst H. Gombrich)在《藝術的故事》所言:「真的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們。所謂藝術作品不是些神祕活動的結果,而是人為了人所製造的事物。」

如果藝術可以呈現人群的文化狀態,那麼藝術史就是人類的文化發展進程與內容,關涉人們自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是額外物或奢侈品,是內在而必要的。以此推之,沒了藝術與藝術史,人與社群價值就相對失色許多,影響頗為深遠。

「臺灣人不重視臺灣藝術史」有多嚴重?從幾個案例可以反映出來。

案例一。2015年7月6日電視新聞報導陳澄波畫作遭竊,記者隨口說出:「同時陳澄波他自己本人也相當緊張。」了解那一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陳澄波早已於1947年3月25日不幸被槍殺過逝。除非,有人透過「觀落陰」得知這位「畫家英雄」的感受。不過,聽到這則笑話也應哀矜勿喜,因為這位記者其實代表許多不識臺灣美術史的臺灣人。她是我們,我們是她。

官員也不遑多讓。案例二。2018年立法院第9屆第6會期教育文化委員會第 3次全體委員會議記載著,某立委質詢某科技官員:「臺灣藝術史是不是一個學科?」官員回答:「應該沒有,只有開課的老師而已。」執掌科技人文的領導者都不認為臺灣藝術史可獨立成科,怎麼能推動臺灣學者研究臺灣藝術的政策?立委要求一年內改善,直到這位部長下臺了,還是不動如山,臺灣美術史被高層忽視的情況頗為嚴重,由此可見。在科技部藝術學門的審查委員裡,沒有臺灣美術史專家加入,也是偏頗。試問,腦科學術會會讓小兒科專家審查嗎?怪現象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學界總該「正常」一點了吧?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案例三。2007年〈藝術學門調查計劃成果報告〉及2017年〈科技部人文社會學研究中心藝術學門熱與前瞻研究議題結案報告〉兩份相隔十年的學術調研,第一篇完全不提臺灣藝術,第二篇中國藝術史的比例遠高於臺灣藝術史,相當失衡。為臺灣藝術前瞻把脈的調查把臺灣邊緣化,遺憾之外只有無言。

藝術教育不給力

案例四。金車教育基金會所進行的青年美學調查發現,超過七成的青少年說不出三位臺灣藝文工作者的名字。前第一夫人周美青慨歎:「在父母不鼓勵、學校不重視、政府未大力推廣的情形下,孩子年幼時即未養成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長大後,生活就完全疏離了藝文美學。」她呼籲:父母親應有文化投資的概念,因為「提昇孩子的涵養是穩賺不賠」。為什麼如此汗顏?根深柢固的升學主義與功利主義所致。

藝術教育也不給力。案例五。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調查發現,臺灣大專院校美術科系所提供的藝術史課程,臺灣美術史僅僅是西洋、中國美術史的一半而已。換言之,有一半美術系的畢業生沒有臺灣美術的相關深度知識,創作時如何詮釋、反映與描繪臺灣社會與歷史?這樣的課程安排,顯然是教師群缺乏主體文化意識所致,並非學生的錯,該檢討的是藝術老師。

案例六。筆者在各大學演講實施「藝術素養小測驗」,分別提供外國名作圖像和臺灣名家作品各十張,結果顯示,師大特教系一年級、臺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高師大美術系、南藝大美術史系受測學生均有此現象:對臺灣藝術陌生而對國外藝術相對熟悉許多,和前面調查與現象不謀而合,顯見這是普遍的現象。

其實不必太奇怪,不重視臺灣文化與藝術其來有自,我們的老師們年輕時想學臺灣藝術史,必須自己想辦法,從雜誌報紙獲得資訊,這些被訪的老師們當年的老師會潑學生冷水:「臺灣沒有好的藝術」、「臺灣哪有偉大的藝術家?」、「西洋才有」……學生若要做臺灣美術研究則會被阻止,理由是:有礙前途,非熱門議題。這是2018年《同心圓:大學臺灣藝術史教師實訪錄》針對16位老師所訪問的部分內容。受訪教授一致認為以臺灣為圓心向外畫圈,是正確與正常的做法,叫做「同心圓」觀點。此為案例七。

重建臺灣藝術史

從供需的角度而言,臺灣藝術文化被自我邊緣化和臺灣社會高度需求臺灣文化認同是兩極化的狀況。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期所做的臺灣人文化認同顯示,截至2021年6月,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達63.3%,同時認為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是31.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2.7%。如此懸殊的差距說明有許許多多臺灣民眾需要關於臺灣的文化與藝術的內容、知識,讓其文化認同所有依靠與充實,而實際的情況是,臺灣藝術與文化的提供面非常匱乏,導致供需失衡的情況極度嚴重,頗為慚愧與憂心。國內如此,國際交流更不用談,有系統的外文譯介極為稀少,外國人也不認識臺灣藝術。

我們社會還是充斥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媚外心態?恐怕不得不承認這種狀況有可能存在著。西洋名作展如印象派或日本當紅藝術家鹽田千春、草間彌生的大展,不用太過廣告宣傳都會門庭若市;而優質的臺灣美術史展就相對失色許多(近年來有幾檔臺灣美術展有起色,但還是從流行的角度推波助瀾,我不認為是常態的文化活動,而且並不全面)。需知,積習難改,因此更需用力革新。

這幾年文化部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之文化政策,逐漸喚醒機構與社會重視我們自身的藝術發展,可謂是正向的做法,值得讚許。但是執教育大業的教育部長年所推動美感卻無史觀的融入,終究無法扎根,讓人遺憾。美與藝術有其根源方能成為在地之美與藝術,因此回顧、整理臺灣美術史是極為重要的。

臺灣人必須重視臺灣藝術史

因為臺灣藝術史不受自家人重視的感慨,筆者曾模仿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鮑伯.迪恩(Bob Dylan)的名曲〈隨風飄盪〉(Blowing in the Wind)有了如下的悲嘆:

究竟要有多少藝術家
才能被稱為臺灣美術史
究竟要經過多久
才能被稱為臺灣美術史
究竟要出版幾本書
才能被稱為臺灣美術史
究竟要多少吶喊
才能被稱為臺灣美術史
究竟要多少走傱
才能被稱為臺灣美術史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這種自我貶抑、自我忽視的情狀何時能改善呢?要有清楚的認知與斷然的決心。

電影《雨果的冒險》(2011)裡有一句對白:「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歷史,就像一個不知道有什麼功能的零件,無法恰當地擺放在機器裡。」意思是不知道脈絡,意義與價值就無由存在。非洲諺語說:「除非獅子有歷史學家,否則打獵的故事總是榮耀獵人。」提示我們,書寫自己的故事是重要的,否則會留下空白頁,甚至被他人代寫、亂寫甚至貶抑。

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說:「歷史使人明智。」強調智慧來自和過往的不斷對話,要有洞見,必先了解歷史。以上這些都告訴我們——為什麼歷史很重要,為什麼臺灣歷史很重要,為什麼臺灣藝術史很重要。敬請決策者、資源分配者、教育者深思如何讓福爾摩沙真正成為美麗之島。而我們也可從自身做起,到博物館、音樂廳、表演廳支持這些臺灣藝術家,為他們起身鼓掌、讚賞他們的創作。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