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58期:《十牛圖》尋禪上路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58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清心自在】當我恐懼生命可能不在——疫情下的個人反思(下)

↑TOP
當今遭逢空前疫情,單德興不經意冒出深藏內心多年的濟慈詩句:
「當我恐懼生命可能不在。」
自稱鬢已星星、走過大半人生的他,
再隔半世紀重讀此詩,自我叩問:
餘生如何自處?還可能有些什麼期許?

■文.圖/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當年我在指南山下初讀濟慈的〈當我恐懼生命可能不在〉時,連寫作的邊都摸不上,也欠缺青春時期的浪漫生活,只約略知道要以文學研究為目標,但還沒確定具體的步驟,不時自認人生乏善可陳,感到虛無。

之後在各種因緣的牽引下,我走上了文學與文化研究之路,大大小小的目標逐一浮現,漸次完成,由學士、碩士而博士,進入研究機構,由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而特聘研究員,在家庭裡的身分也由人子、人夫、人父,而到含飴弄孫。

除了職場與家庭之外,生命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確立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從私下閱讀佛書,進而正式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並隨著師父禪修,也翻譯了四本師父的禪修著作。年輕時一路向前探索,不同階段的抉擇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我,即使當局時不免迷惘,回首來時路卻步步分明,環環相扣。

大疫來襲 無常現前

多年來,我於公於私遇過一些挑戰,有些平順過關,有些則未必,但愈困難的關卡愈讓人覺知自己的不足。順境、逆境都增長了個人的經驗與體會,化為生命的資糧。到達耳順之年,深感來日苦短,更盡量學習心存正念,維持身心平穩,將有限的精神與氣力集中於必要的事務。日常生活中不時以佛法教導的因緣、無常、無我,來觀照眼前的境界,加上同參益友的提撕,努力兼顧修行、家庭與志業。

2019年底新冠肺炎爆發,由於全球化讓地球村變得空前緊密,人流物流交換頻繁,使得疫情迅速蔓延,成為許多人有生以來僅見的大疫。臺灣初期防禦得當,將病毒阻絕於境外,即使一時有口罩之荒,經由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不久即告解除。相對於各大洲罹病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封城、封國時有所聞,一些地方甚至數度封封解解,而臺灣確診與死亡人數之低,好似亂世中的淨土,透過不同媒體旁觀著他人的痛苦。

然而病毒當前,無人能置身事外。正如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年)的寓言故事〈紅死病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所示,即使高牆聳立,鐵門焊鎖,依然無法阻絕紅死病突然現身於眾人的歡樂聚會(註);再堅固、持久的防禦,也無法全然抵擋病毒的入侵。一個疏忽、一個破口就可能釀成巨災。2021年5月,在許多國家歷經了一年多的慘痛洗禮之後,新冠疫情也開始在以「超前部署」自詡的臺灣爆發。每日的確診、隔離與死亡人數節節升高。加上疫苗嚴重不足,覆蓋率偏低,造成人心惶恐。平面與立體媒體日以繼夜的報導,社交媒體與網路群組不斷流通的訊息,令人眼花撩亂,心思不免隨之起伏。

有一天,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念出"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頗感詫異。睽違濟慈多年,這行詩竟在此時此地脫口而出,顯然與當下心境相應。全詩細節已模糊不清,只記得首、尾兩行以及相關的感受:一表達對生命消逝的恐懼,一表達愛情與聲名的虛無。於是我找出全詩,以耳順之年的心境再次閱讀。

耳順之年重讀濟慈

畢竟與初讀時相隔近半個世紀,自己也由弱冠來到坐六望七之年。當年為未經世故的莘莘學子,徬徨於人生道路的岔口;之後在因緣引領下棲身學界,讀書寫作數十載;此際對生命的體會有如進入籃球賽的第四節,甚或足球賽的傷停時間。正如少年、壯年、暮年聽雨,感受大相徑庭。如今遭逢空前疫情,不經意冒出這句深藏內心多年的詩句,難道是眼前的處境召喚回青春時期對無常的恐懼?鬢已星星、走過大半人生的我,此時重讀此詩,所領會到的,與其說是對眼前道路的惶惑與恐懼,不如說是在認知了生命無常的現實之後,自我叩問:餘生如何自處?還可能有些什麼期許?

我有自知之明,不以創作為志業,因此不會有才情未盡、佳作不豐的遺憾與怖畏。但另一方面,我深信文字是傳播的重要媒介,書寫之功不唐捐,對自己的研究與寫作計畫依然有些期許。只不過如今已不涉及專業的聲名或職場的晉陞,而是志在分享,期盼有生之年可完成一些無悔、無怨之作:一類是不寫出會後悔的、與家庭和個人相關之作,讓家族能在滔滔的歷史洪流中留下些許雪泥鴻爪,與有緣人共享;另一類是不寫出會惋惜的研究之作,畢竟多年投注於學術,應有可獻曝之處,為知識的累積奉上這代人的一份心力。其他便是隨緣、結緣之作了。

至於濟慈所恐懼無法傳達的自然之美,也可化為對身心內外環境的關懷,隨時隨地珍惜各類資源與因緣,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與永續,以及心靈世界的安定與提昇。這些除了觀念的探索與理解,也要落實於日常生活的思想言行,並隨時透過不同的媒介來傳揚。

耳順之年,年輕時的激情不再,取而代之的則是和煦的關切與持續的溫情,即使已近落日餘暉,熱度銳減,卻也不再灼熱刺眼,讓人得以直視與親近。在夜幕降臨前,把握短暫的餘光,幻化出多姿多彩的樣貌,為一路的起伏跌宕,來個亮麗的收尾。

這一切的一切,因緣有,畢竟空,擺脫無助無望地向虛無沉淪,而是回首前塵往事,感恩一路以來的順逆起伏。縱然路上的腳印已被歲月沖刷得渺渺茫茫,途中的風景已為光陰抹拭得零零落落,不論記憶清晰與否,都已化為現今的我的一部分:

於是業海茫茫岸邊我獨立,
諦觀直到五欲八風都沉寂。

註:參閱筆者,〈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收入康豹、陳熙遠編,《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臺北: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心,2021),頁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