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人生457期:看佛教藝術療療心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57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觀念篇】佛教藝術與身心療癒

↑TOP
佛教藝術為何有療癒身心之效?
佛陀為覺者,教法不離覺性,
佛教藝術藉由心意識造作的美感經驗,
開發內在本有的覺性,
為身心療癒提供一條自覺覺他的道路。

■ 賴文英(臺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佛教藝術是人類實踐宗教信仰的一種體現。論藝術的起源,不外乎內在精神與外在連結的實踐活動,無論是藝術欣賞或創作,都牽引著人類身心運作的脈動,不僅能影響情緒,對身體同樣會起到作用。

愈來愈多的研究數據顯示,情緒跟身體有關,二者是相互聯繫的,情緒通過神經系統,影響到免疫功能、內分泌、新陳代謝等身體能量的平衡與循環,換個角度來說,身體的不適也會造成心理的壓力與焦慮。佛教藝術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對身心影響的層面更為廣大而深遠。佛教藝術為何具有療癒身心的效果?如何療癒?我們從經典中可得到答案。

佛像的產生,就是為了療癒

佛像是佛教藝術範疇中最廣泛的題材,《增壹阿含經》卷28記載了閻浮提內造作如來形像的緣由。世尊有感於當時四部之眾多有懈怠,為使佛弟子對法生起渴仰之心,便不告大眾,亦不帶侍者,瞬間從人間隱沒,往至三十三天。

世尊在三十三天善法講堂為母說法,又與諸天妙論,更進入三昧,然而人間久不見如來,波斯匿王與優填王因思念如來而愁憂成疾,優填王甚至對群臣表示,若見不到如來,即當命終。群臣提議作如來形像以為方便,優填王便下令國界之內諸奇巧師匠,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波斯匿王得知此事,也召國中巧匠,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從此,閻浮提內便有了二尊如來形像。

從上述記載來分析最初造作佛像之因緣,是由於波斯匿、優填二王因思念患苦(苦),而二王思念患苦之緣由為不見如來(集),欲解思念之苦就要消除思念之情(滅),而消除思念的方法便是造作如來形像如同見佛(道)。可見諦觀苦、集、滅、道是療癒的最佳解方,佛像在此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佛滅之後,佛像更是成為佛弟子們心靈慰藉的寄託,供養承事如同見佛。

圖像可以作為引導身心的媒介

圖像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帶有象徵性或寓意,具有敘事功能。《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述說世尊涅槃之時,大地震動,異象頻現,迦葉尊者在王舍城中,知是佛陀入滅之徵,念阿闍世王信根初發,若聞佛涅槃,必嘔熱血而死,便預設方便,命行雨大臣於竹林園妙堂殿中,圖畫如來一生所有化迹,始從兜率降生母胎,終至涅槃倚臥雙林,並準備八個澡罐(僧人盛盥漱用水的器皿),七個裝滿生酥、第八個裝滿牛頭栴檀香水。諸事備妥之後,行雨大臣便帶阿闍世王遊觀園林至妙堂殿,王見到此新完成的圖畫,又聽著大臣解說佛陀一生至於涅槃,問說:「難道世尊涅槃了嗎?」行雨大臣默然以對,阿闍世王才猛然驚覺,知佛涅槃,頓時傷心欲絕,嚎啕大哭,隨即昏厥不省人事。大臣們急忙將王依序放入酥油、香水罐中,才使阿闍世王漸漸甦醒過來。

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圖像的敘事性功能,可以替代語言文字的表達,適切地引導身心與外在連結,釋放內在情緒而得到療癒。圖畫如來一生所有化迹,即是佛教藝術常見的佛傳題材,透過圖像呈現如來一生,了知如來色身也會有生老病死,進而接受佛陀涅槃的事實,並避免了過度直接的精神刺激。

此一情節曾被數次繪製在新疆克孜爾石窟的壁面,其中以第205窟的壁畫最為精美,可惜此鋪壁畫後來被德國人揭取,據傳毀於二次大戰的戰火,但從檔案圖片仍可窺其貌。壁畫中以誕生、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等「四相」表現佛陀的一生,而在2至3世紀的中印度秣菟羅地區,就已經有此「四相」題材的佛傳雕刻。

此「四相」佛傳題材的表現,涉及佛弟子念佛三昧的內涵。《長阿含》卷4《遊行經》云:「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佛陀告訴阿難,佛滅之後不要擔憂,對於佛陀誕生之處、降魔得道之處、轉法輪處和涅槃之處,均歡喜欲見,要常憶念佛陀出生之功德、得道時降魔之神力、轉法輪之廣度眾生,以及臨終涅槃之遺教。故知「念佛」是佛教藝術的主要內涵之一,以圖像表現,傳達法要,不僅可作為導引身心的媒介,更是佛弟子們日常修行之助力。

觀佛,安住身心而得療癒

以念佛為內涵的佛教藝術,可藉由作品的呈現,連結人們內外的身心運作,同時透過藝術的美感經驗,也能夠開發自身本有的覺性,建構自性曼荼羅而達到自我療癒。

念佛,如前述,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像觀,可做為內在自性與佛連結的第一步,繼而觀佛一生行化事跡,從出生至涅槃,是為生身觀,但不論像觀或生身觀,最終都要導向對法義的思惟,也就是法身觀,才能使身心安住於法,得到療癒。

如何使身心安住?《觀無量壽佛經》中,王舍城的頻婆娑羅王被惡子阿闍世關進七重室欲致死,夫人韋提希為救王亦被幽禁,愁憂憔悴,便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尋求慰藉。佛陀以神通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為韋提希開示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之三福業,並教以極樂清淨國土之觀想法門,專心繫念一處,透過日想、水想、地想等十六觀想,從粗想、總觀、見佛乃至三輩往生,一步一步將西方極樂世界具體化、形象化,其中前面的十三個定善觀想,其實就是在建構自性淨土。猶如藝術創作,若把藝術視為表達個人內在和外在經驗的橋樑,在藝術創作的過程可以釋放情緒,並有助於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故創作時內在情感(特別是負面情緒或壓力)的釋放,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韋提希藉由淨土十六觀想,一層層由外而內沉澱、轉化,再開展,將原本對於惡子阿闍世以及五濁惡世的諸多怨懟,一一淨化,此一觀想淨土的過程如同藝術的美感經驗,不但是觀(無量壽)佛,也是觀察自心、調和心識狀態的洗鍊,更是一段自我療癒的歷程。當這些過程一一度過,也就是作品完成之時,便可安住身心而得療癒,韋提希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並得見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心生歡喜,豁然大悟,得無生忍。

美感經驗開發覺性,自覺覺他

最後回到開頭的問題,佛教藝術為何具有療癒身心的效果?佛陀為覺者,故如來教法不離覺性。佛教藝術藉由心意識造作的美感經驗,開發內在本有的覺性,為身心療癒提供一條自覺覺他的道路。

其次,佛教藝術如何療癒?佛教藝術以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舞蹈等形式開啟多元的療癒之道,導引身心進入能量的轉化,當我們觀看或創作佛教藝術作品時,可以察覺到內在精神(意識)與作品互動時能量的改變,尤其是內在的轉化。但無論何種藝術形式,終究只是媒介,在療癒過後,因緣不再,便要跳脫開來,不落入輪迴,保持覺性,如《金剛經》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藉此省思生命,圓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