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51期:調身調心,以法為藥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51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世界佛教觀察】有功德,有所得?──後功德佛教新現象

↑TOP
佛教道場在西方社會發展不易,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現況更趨艱難,
學者傑夫.威爾森形容西方進入「後功德佛教」,
西方眾去功德化的現象,對於道場經營影響甚巨,
甚至在理解教義上也會遇到困難。

■ 邵慧怡

從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導致歐美地區大幅度隔離人群互動,至今情況仍未緩解。人類活動限縮的影響,首當其衝的便是經濟發展。各國或區域經濟體,紛紛針對個人及企業祭出紓困方案,然而,獨立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外的宗教道場,必須自行承擔突如其來的財務窘境。

以舉辦禪期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法國梅村道場(Village des Pruniers)為例,從2020年四月開始被迫停辦禪修活動後,頓時失去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必須仰賴大眾捐款。過往梅村僅針對特殊活動發布募款訊息,像是前年(2019)筆者收到募款的電子郵件,希望能幫助15名中東青年,參加大地之母覺醒禪期(Wake Up Earth Retreat 2019)。相當罕見地,去年梅村在線上共修及甘露活動結束後,法師們宣布梅村道場收入緊迫,需禪眾伸出援手;甚至官網首頁,也可見真空法師(Sister Chân Không)的一封求助長信,除了關懷大眾在疫情期間的困難外,法師也提到:「梅村的僧眾作息簡單;每人每天的伙食費為4歐元。28歐元即可支持一位僧眾一整週的飲食。」而且為了長期規畫著想,法師強調:「我們希望您能考量以月為單位進行捐款,無論款項大小,幫助我們供養及照護僧眾。」

受疫情影響,歐美部分道場與共修處顯露出捉襟見肘的無奈,不過,道場經營模式本是須長期考量的核心關鍵,而來自外部原因的疫情,僅僅是凸顯其現況的當下因緣。或許此時正適合重新認識、檢視佛教道場在西方國家的經營景況。

東西道場兩樣情

根據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教授傑夫.威爾森(Jeff Wilson)於2019年《全球佛教期刊》(Journal of Global Buddhism)所發表的論文指出,佛教正處於一個自創教以來前所未見的情形,「部分佛教徒完全置身於功德經濟體系之外,隨之而來地,便是教團組織、儀軌修行、經濟活動等也跟著變動。」作者以北美佛教團體湛山精舍(Cham Shan Temple)和西方禪禪修中心(Zenwest Buddhist Society)為例,藉兩座道場天壤之別的發展狀況,探究造成差異的主要因素。

湛山精舍建成於1973年,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區央街(Yonge Street)和灣景大道(Bayview Avenue)之間,是加拿大第一座傳統宮殿式中國佛寺。除了擁有多座寺院及佛學教育中心外,湛山精舍還有一棟素菜館,並在尼加拉瀑布區(Nagara Falls)興建了一座萬佛舍利塔作為佛教博物館。傑夫提到,「湛山精舍並不以此為足,正雄心勃勃地規畫一座佛教的『迪士尼樂園』,包括在占地1350英畝的土地上,興建四座仿製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的朝聖景點,並且構築其中的寺院和餐飲設施 。」

除開硬體建設的領先超群、大批全職僧眾、大量共修的信眾,在以漢傳佛教為主的加拿大佛教界,湛山精舍也發揮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可說是軟性資源的發展運作,讓湛山精舍充滿豐沛的動能。

對比四千公里之遙的加國西岸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島(Victoria Island, British Columbia)上的西方禪道場,又呈現不同的一番景況。西方禪傳承日本臨濟宗,創建於1980年,原名維多利亞禪中心(Victoria Zen Center),2013年更名為西方禪。

多年來,西方禪孜孜不倦經營,已擁人數相當的線上與實體國際修行者。可是好景不常,在十三年的收支平衡後,西方禪不得不於2018年開除首任住持馬丁(Eshu Martin), 解雇住持的原因並非他表現不佳,而是道場財務危機。支付承租場地的租金、舉行活動的花費、線上甘露,以及林林總總開支,使得西方禪已無力再負擔一份全職住持薪水。為了養家活口,馬丁必須自行在外尋求兼職工作,如此一來,西方禪的運作更陷入惡性循環──住持無法全心投入行政管理工作,造成道場活動減少,導致學員與參與人數下降,結果是禪中心的收入不斷遞減。

功德經濟的順暢運作

同為佛教道場的湛山精舍和西方禪,為何出現如此巨大的發展落差?依傑夫.威爾森分析,決定性的因素便是「功德」。傑夫認為:「功德可被認定是非具體的言行產品。」意思是,當個人的言行符合佛教對善的標準時,此人便製造出某程度的功德;相對而言,若言行為惡,那便有損功德。

基本上,佛教團體多由僧俗四眾組成,其中出家眾棄絕俗世的經濟活動,相較在家居士更容易生產功德。箇中原因,除了比丘與比丘尼較有意願並樂於遵守善行規則,以培福植福、避免損福外,多數的佛教團體也相信,剃度出家此一選擇具備「本體上的改變」(ontological change),因此,僧眾出家後不但和自己先前作為在家居士的身分有異,甚至本體上更為尊貴。

傑夫駁斥一般人認為「出家人不事生產」的說法。相反地,他主張比丘、比丘尼更應被認知為特殊工作族群。出家眾參與禪修、法會等活動,可說是極為重要的「功德生產引擎」,而他們本身正是製造功德經濟體系的主要商品「功德」的勞動者。

在家居士無法製造功德嗎?可以的。只是受限於在家身分,為了融入俗世生活,在家眾的言行舉止往往被迫減損功德,而且在家眾也缺乏時間、足夠的訓練、合適的外在環境,來投入能產生大量功德的修行活動,因此在家眾能生產的功德十分有限。幸好功德經濟體系具備一個重要的前提,即是功德可被再分配(redistributed,慣稱「迴向」)。俗眾以實質的金錢或物品供養僧眾、贊助道場,並藉由這樣的行為獲取自身的功德,讓交換而得的個體可獲得福報,如更好的來生,未來接觸佛法的機會等,或轉贈予「指定受益人」(例如,過世的先人)。

不過,傑夫也指出,功德運作的模式又不可全然以俗世邏輯視之。贈予功德或福德的行為本身即是布施,所以給予功德並不會讓功德短少,反倒會增加。因此,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功德與物質或金錢的順通交換,讓僧眾與在家眾雙方各取所需,各得其利,同時也保障了佛教跨越時空的傳承。

功德不功德?大有差別

儘管湛山精舍及西方禪兩座道場相當不同,包括:湛山精舍的主要信眾為華裔加人,而西方禪超過90%的參與者是白人;湛山精舍提供如法會、素齋、禪修、讀經、受戒儀式、放生、朝聖等多樣活動,而西方禪僅著重於禪修及讀經;湛山精舍有大量的僧俗人力資源,而西方禪僅有一位禪修老師和幾位助手,然最重要的差異,傑夫認為,仍在於是否選用功德營運模式。

西方禪採行會員收費制,過去三年來,禪中心的電子報或官方網頁內從未使用過「功德」一詞。可是,會費收入不足以涵蓋全部支出,因此禪中心每個季度又會舉辦募款活動,然而在會員成長達到極限、線上會員無法提供勞動力支援、每季的募款又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禪中心的營運便每況愈下。

湛山精舍則採取傳統的功德經濟路線,提供多種可選擇的培福方式,並且做足了宣傳。例如,湛山精舍官網能看到興建加拿大五台山公園的雙語廣告,信眾透過供養文殊師利菩薩殿的供燈、小佛像等,能為自己增福,獲得如身體健康、事業順利等現世利益。

因此,雖然根據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Survey Center)的家戶收入調查,美國佛教徒的年平均收入略低於整體美國民眾的平均收入,但佛教道場的發展並未受其影響。甚至如加拿大湛山精舍,也並非北美地區唯一擁有大量土地與資產的佛教組織。

後功德佛教:去功德化新現象

既然功德經濟體系的收益驚人,為何自19世紀佛教被引介至北美以來,許許多多南傳、禪宗、藏傳及其他法脈的亞洲傳法者,選擇推廣佛法哲學概念和個人修行,而未強調佛教的功德觀呢?傑夫指出,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西方眾認為功德是「迷信的,不科學的」。西方修行者選擇性地接受教義,排除在靈性上、智識上違背他們所認知的功德觀。依照這樣的脈絡發展下來,失去佛教宗教核心概念的功德與福德,以及同為關鍵詞的業力、來生,也隨之無所依從與建立。

「更有甚者,去除功德觀後,出家眾也跟著喪失價值。比丘和比丘尼作為提供在家眾種福田的能力受到威脅,佛教寺院變成如同專業人士像醫生、律師等的法師駐地,接著居士專家便能取代僧團,成為新一代的佛法老師和指導者。因此目前在西方世界可見某些居士名義上接受披剃(ordained),實際上仍擁有家庭生活;某些則以療癒為架構來教授佛法,只能呈現佛法的某一限定面向而已。」

為方便論述,傑夫為當前獨特的、去除功德的佛教組織命名為「後功德佛教」(Post-merit Buddhism),並推估後功德佛教教團相較傳統佛教,將會在經營上面臨一段艱困期,並在理解佛教教義上也會遇到困難。

回歸因緣觀走向

經濟問題向來不單單限於經濟層面,將西方佛教道場的順境與困境放大檢看,便可發掘其中牽涉到經營者思維與整體佛教觀,當然,還包含諸多的因緣、因果。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大寶積經》中同門的師兄弟,一人修福,一人修慧,各有所長,往生後投生則現「大象披瓔珞」與「羅漢應供薄」的不同景象。

事實上,傑夫也提到為了順應歐美的文化環境,目前某些在美洲發展的藏傳佛教體系已採行雙軌制,針對藏裔美籍人士提供以福德為基礎的教法和修行方式;對非藏人的信眾,則提供後功德佛教的指導。雖然未來去功德化的佛教道場,是否真會財務艱難,或是出現其他的變化經營型態?仍是未定之天,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福德與功德作為佛教的重要教義,無論在實質層面或義理層面上,影響甚巨,不該被輕易切割。